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19 11: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阿咪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和感受。是关于阿咪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还是写作手法等方面?
2.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读后感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阿咪这本书,主体部分围绕主题展开论述,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3. 内容充实:在主体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a. 人物形象:分析阿咪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心理变化等,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影响了故事的发展。
b. 故事情节:梳理故事脉络,分析情节安排的巧妙之处,以及故事对读者的启示。
c. 主题思想:探讨阿咪这本书所传达的主题,如成长、亲情、友情、爱情等,以及这些主题对读者的启示。
d. 写作手法:分析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手法,如对比、象征、讽刺等,以及这些手法对作品的影响。
4. 观点明确:在论述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观点,避免模糊不清。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提出独到的见解。
5.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同时,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6. 举例说明
【光明日报·光明阅读·书评·文学品评】
——读丰子恺《阿咪》有感
丰子恺与猫的合影照片及关于猫的漫画作品
丰子恺的人生像极了明人洪应明《菜根谭》中人生滋味的最佳注解:“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半世坎坷,对于丰子恺来说,唯有阿咪相伴读书、脚上两团白象遗孤的日子,才最是醉心吧。然而对于明清文人“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警语,曾经在抗战爆发时携一家十几口辗转各地、颠沛流离数年,不用说丰子恺比谁都能更解其中味。
据丰子恺先生所言,他家的“白象”是几经辗转来到他的身边。先是跟随段老太太逃难,后来又在丰先生次女家暂居,后被丰子恺带回杭州,终于在西湖之畔谋得定所,成为先生家的爱猫。“白象”确乎备受丰子恺宠爱,从《阿咪》一书的扉页图中就可见端倪。这是一副大家都熟悉的照片,丰子恺正手捧书卷,神思凝然;而其戴着毡帽的头上,“白象”赫然伏在上面,也是天工夺巧,小小的身躯蜷作一团,正够帽子的圆周一圈。丰子恺双眸掠过文字,脑中风起云涌;白象似乎也跟主人一起读史阅世,然而纵使眼前沧海桑田,这只小生灵只是淡然和慵懒。
《阿咪》也是丰子恺此书中的一篇同名散文。据说此书首次搜罗了丰子恺散见各处的写猫、画猫之作,我想这不仅是与爱猫人共赏,更多的还是与淡然处世,又一往情深不改初衷的人们分享吧。全书分为“写猫”和“画猫”两部分,三篇写猫讲述白象、阿咪等各个主人公的前世今世,娓娓道来不无深情,“浅语皆有致”;第二部分描画猫图百余幅,豆棚瓜架,茶余饭后,闲散之时,奔波之际,人们的生活百般变化,内中的心境五味杂陈,然而日子仍然是一天天重复着,阿咪们还是淡然出没于廊间墙角,就像太阳每日照常升起,星辰日夜轮转不休。所以,亦是“淡描皆有味”,乱世与猫之语,真应了蒲松龄那句“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唱鬼诗”。丰子恺的画当然是寥寥几笔勾勒小场景、小乐趣,讲述小事甚至是琐事,太阳底下并无新事,然而寥寥几笔将中国人的生活穷形尽相,寥寥几笔又让笔者浩渺心事无所遁形。
当然,我们更爱那种静与不变。丰子恺有篇回忆童年的文章,养蚕、钓鱼……一切都是那么有情有致,但是先生蓦然回首间,却又愁眉苦脸了:养蚕其实是戕害生灵,钓鱼也是生杀予夺,为什么我们童年的快乐,偏偏都是建立在这些生灵的痛苦和死亡的基础之上呢?因此,《阿咪》中,猫与人同处瓜田李下,那一枝瘦梅疏影横斜,那一片芭蕉伫立庭院,而人与猫尽日徜徉其间,于先生来说,是“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更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阿咪》 丰子恺 著 新星出版社(周向荣)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