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最美孝心少年梁蓉 观后感》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4-18 11:11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最美孝心少年梁蓉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最美孝心少年梁蓉观后感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主题明确":确保作文主题围绕“孝心”这一核心,通过梁蓉的故事展现孝心的内涵和意义。
2. "情感真挚":在描述观后感时,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避免空洞的赞美。
3. "内容充实": - "人物介绍":简要介绍梁蓉的背景,包括她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 - "事迹概述":详细描述梁蓉的孝心行为,如她如何照顾生病的父母、如何在生活上给予父母关爱等。 - "情感共鸣":结合自身经历或感受,谈谈梁蓉的孝心行为给你带来的启示和感动。
4. "结构合理": - "开头":简要介绍观看梁蓉事迹的背景,引出观后感主题。 - "主体":分段阐述你对梁蓉孝心的认识、感受和启示。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孝心的重要性,并表达自己向梁蓉学习的决心。
5. "语言表达": - "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 "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使文章易于理解。
6. "立意深刻": - "突出主题":强调

最美孝心少年梁蓉:我要照顾妈妈

梁蓉出生6个月时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血管瘤,两岁时,爸爸抛下她们母女俩离家而去,一气之下,母亲突发脑溢血导致左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梁蓉从3岁起,就开始为妈妈做饭、梳头、穿衣服、喂药、按摩、洗脚、倒屎尿。今年5岁的梁蓉,用她那双稚嫩的小手,弹奏了一曲让亿万民众感动的歌。近日,她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

放学后先给妈妈做饭

两岁起与妈妈相依为命

梁蓉已经是包头市明天幼儿园学前班的学生。

10月16日17时35分,小梁蓉放学回到家中,从书包里掏出一个桔子,剥了皮后递给妈妈说:“这是幼儿园老师中午给我发的,我没吃,妈妈你吃吧,叔叔你也吃一半儿。”

妈妈接过桔子,流下了眼泪,没吃。

然后她洗手,开始和面,擀面、倒油、点火、烙饼,程序一项不拉,熟练自如。

不一会儿,6张饼陆续出锅,她把烙饼盛在盘里,端上桌,倒了3杯白开水后对记者说:“叔叔,吃吧,看我烙得好吃不?”

“嗯,外焦里嫩,好吃!好吃!”记者用心品尝着小梁蓉的手艺。

这是一顿没有任何凉菜和热菜的晚餐,也是一顿5岁小孩给两位大人亲手烹饪的佳肴。

“谁教给你的,饼怎么会烙得这么好?”记者问。

“妈妈和二姨教给我的。”小梁蓉。

“你还会做什么饭?”记者问。

“煮土豆、煮面条、蒸鸡蛋羹。”小梁蓉地很自然。

饭罢,小梁蓉开始收拾桌子、洗碗,然后给躺在床上的妈妈按摩。

“你怎么学会按摩的?”记者又问。

“我看大夫就这样给妈妈按的,看着看着我就学会了。”小梁蓉有点羞涩地说。

10分钟后,她下地打开没有通电的冰箱,“哗啦”一声,一大堆药洒落在地。噢?怎么冰箱的冷藏柜里堆放的都是药啊?记者随即拉开冷冻柜门,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衣物。

记者拿起一盒“藿香正气片”,看到盒子上歪歪扭扭地用铅笔标注着“yi日er次”。记者又拿起一盒“感冒清热颗粒”,药盒上同样用铅笔标写着“a、o、e”,“梁蓉,这代表什么意思呢?”记者问。

“a代表早上吃,o代表中午吃,e代表晚上吃,也就是这个药一天吃3次。”梁蓉笑着。

“那你能告诉叔叔为什么要用这几个字母标注呢?”记者问。

“因为妈妈记性不好,又不识字,我上学不在家时,怕妈妈吃错药,就这样写了。”

给妈妈喂完药后,小梁蓉又开始给妈妈洗脚。

“你每天放学回家后都干这些活儿吗?”记者问。

“是呀。”小梁蓉。

“那你不想像其他小伙伴那样出去玩吗?”记者追问。

“我不想玩儿,我就想照顾妈妈。”小梁蓉一边着记者的提问,一边开始给妈妈脱衣服。

不知不觉,时钟已指向21时16分。忙碌了近4个小时的小梁蓉终于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进入梦乡了。

梁蓉在药盒上做标记,以便不识字的妈妈按时吃药

3岁开始担起家庭的重担

据小梁蓉的妈妈谢清丽介绍,她28岁时曾有过一次婚姻,并育有一女,32岁时离婚,女儿判给了男方。因受到离婚的打击,她离开家乡固阳县,来到包头市打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大货车司机梁佳利,两人从相识、相知慢慢发展到相爱,最后走进了婚姻。

婚后,尽管家境十分贫困,但小梁蓉的出生,让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今年43岁的谢清丽告诉记者:“我做梦也没想到,聪明可爱的小梁蓉出生6个月时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血管瘤,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小梁蓉两岁时,她爸爸在毫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抛下我们母女俩离家而去,至今未归。那段时间,我天天哭,找遍了所有能找到的地方,就是找不到她爸爸。一气之下,我突发脑溢血导致左半身瘫痪。”

从此,谢清丽失去了那份每月可以挣到1000多元的工作,这是这个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

母女俩都患有重病,急需治疗;每月一交的房租必须按期支付;蔬菜、粮油一天也不能落下;小梁蓉常常喊着要上幼儿园……

一系列的难题都需要钱来解决,可母女俩不仅没有挣钱的任何能力和办法,反而天天还得花钱,钱又从哪里来呢?

经过申请,谢清丽得到了每月几百元的低保金,这回总算可以勒紧腰带过日子了。

谢清丽说:“这点钱能让我们母女俩生活了,可我生活不能自理,又请不起保姆,梁蓉岁数还很小,她还得人照顾,这可怎么办?我不知多少次想过自杀,可一看到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我就不断地鼓励自己,一定要活下去。”

家庭的困境、妈妈的困惑,小梁蓉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从3岁开始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梁蓉在幼儿园与朋友们一起玩耍

爱心接力让母女重生

10月17日,听说包头市雷锋车队要每天义务接送谢清丽去治病,记者一大早就赶到谢清丽的家。

8时整,一辆车牌号为蒙B·T0903的黄色出租车停在谢清丽家门口,司机顾乐走进屋说:“谢姐,走吧,车来了。”

“你们认识?”记者问。

“前天小顾就来了一趟,还给我买了好几百元的药,真是太麻烦他了。”谢清丽说。

据了解,得知梁蓉的感人事迹后,盲人陈洪坤几经周折,终于与谢清丽取得了联系,并决定免费给她按摩治疗一个月,可是,谢清丽家距陈洪坤开办的“勇旺盲人按摩店”还有好几公里,谢清丽又行动不便,她正在万般无奈之际,包头市雷锋车队副队长高东花听到了此事,她当即通过“呼叫平台”向队员介绍情况,请求前去帮忙,没想到,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雷锋车队的200多名司机全部报名参加。

高东花对记者说:“小梁蓉的事迹让我们非常感动,一个5岁的孩子,能把孝道做的如此尽善尽美,真是给我们大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我们没理由不对她进行帮助,车队党支部决定,只要梁蓉她家有需要,雷锋车队愿意随时出车,长期免费帮助。”

20分钟后,谢清丽来到“勇旺盲人按摩店”,按摩师陈洪坤仔细询问了病情后,开始给她进行按摩治疗。

“作为盲人,开个店不容易,为什么还要给她免费治疗呢?”记者问。

“社会已经对我们残疾人很关爱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哪怕有一点点余光,也会发热的。”陈洪坤。

其实,免费给谢清丽治疗的还不止陈洪坤一人,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大夫韩云祥就是一位。

早在今年3月份,韩清丽前去该医院做针灸治疗,韩云祥大夫听说她的遭遇后,当场决定全部免费,经过3个月的治疗,韩清丽的病情已有明显好转。

2013年初,小梁蓉左耳朵后面的血管瘤渐渐长大,医生建议马上手术,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

可是,手术费从哪儿来?

韩清丽心急如焚,束手无策。

70多岁的李彩清老人得知这一消息后,东奔西跑,联系了十几位爱心人士,终于筹到了5000元,让小梁蓉及时做了手术。

当小梁蓉在病床上醒来后,第一句话就问:“我是不是可以上学了?”

原来,由于小梁蓉的病,附近好几家幼儿园都不敢收她,都怕把瘤子碰破了负责任。

小梁蓉出院后,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终于圆了上幼儿园的梦。

10月16日上午,记者在包头市明天幼儿园见到了正在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小梁蓉。

“梁蓉,幼儿园的小朋友知道你获奖了吗?”记者问。

“知道,小朋友都说在电视上看到我啦,他们可高兴了,还叫我‘大明星’。”梁蓉。

“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给叔叔说说。”

“算术、字母、画画,还有跳舞和唱歌。”

“那你能给叔叔唱首歌吗?”

“能呀。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都流下了眼泪。

“明年你就要上小学了,可能没那么多时间照顾妈妈了,怎么办?”

“那我就把妈妈托付给邻居袁奶奶照顾,还有我姥姥和二姨。”

“你将来想做什么呀?”记者问。

“考北大!”

“北大毕业后,你想做什么?”

“我想当医生,给妈妈看病,也给别人看病。”

包头市明天幼儿园园长王晓梅告诉记者:“梁蓉特别懂事,总是把自己带的食物给别人吃,而别人的食物她却不吃,她还老帮助别的同学做题,太可爱了。”

小梁蓉的事迹在当地媒体报道后,很快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送钱的,送米面粮油的,送衣物的纷至杳来。

当日,韩清丽从冰箱里拿出两个小本子,记者看到,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所有爱心人士的名字和捐款内容。韩清丽说:“正是这些爱心人士的帮助,让我们母女俩获得了重生。”

家里的冰箱被当作储藏柜使用

最小的获奖者

今年4月,中央电视台启动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梁蓉在几万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十佳“最美孝心少年”,而且她是获奖的10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回想起这次去北京领奖的经历,小梁蓉仍记忆犹新。

“你是怎么去的?”记者问。

“坐飞机去的,坐飞机可好玩了,就像小鸟一样一下子飞上了天,我还看到了白云,要不是玻璃隔着,我就能用手摸到了。”小梁蓉美滋滋地。

“妈妈没有陪你去吗?”记者问。

“我也想让妈妈和我一起去,但她身体不好,不能去。我一回家就把奖杯给妈妈看,妈妈说,你真棒!”

到北京第二天后,小梁蓉就和其他获奖孩子一起彩排,第一次登上大舞台的她,丝毫没有怯场。“我还教河南的张俊哥哥怎么挥手上台,他太紧张了。”小梁蓉一边笑一边给记者展示着彩排时挥手上台的姿势。

陪同小梁蓉一起去的她的二姨谢清兰告诉记者:“本来,彩排一遍就成功了,但梁蓉找到导演叔叔,非要再来一次,生怕录制时紧张出错,于是导演又专门为她安排了一次彩排。”

节目录制完后,梁蓉只有不到一天的时间在北京游玩,二姨和给她颁奖的嘉宾李波叔叔一同带她去了天安门,这是小梁蓉最想去的地方,小小的遗憾是由于时间关系没能看升旗仪式。随后,他们一起去了北京动物园,看了海豚表演,还看到了大象。

返程时,小梁蓉在首都机场与安检人员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儿。由于怕把奖杯弄坏,小梁蓉把奖杯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得严严实实,过安检时,工作人员让她把包裹打开,小梁蓉不愿意,于是工作人员让二姨把包裹托运,小梁蓉着急了,她哭着说:“这是我的奖杯,我要拿给我妈妈看,不让我拿在手里,我就不坐飞机了。”二姨谢清兰见状赶忙给工作人员解释,安检人员获知详情后,笑着对小梁蓉说:“原来你还是个小明星啊,那就让你带上飞机吧。”

“奖杯现在哪儿呢?”记者问。

“放在我二姨家了,我去上幼儿园时,怕放家里丢了,也怕妈妈不小心碰碎。”小梁蓉说。

谢清丽告诉记者:“梁蓉去北京那三四天时间,我一直没有脱过衣服睡觉。”

站在旁边的小梁蓉很俏皮地对妈妈说:“我是你的左手,缺一只手哪能脱下衣服。”

小梁蓉“嘿嘿”一笑,笑得很灿烂。

“我是你的左手”最美孝心少年梁蓉二年级了

认真听讲

和奶奶相依为命

帮妈妈取药

精心选菜

和面做饭

抱起心爱的玩伴

回家路上

出生6个月,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血管瘤,两岁时,爸爸抛下她们母女俩离家出走,3岁起开始照顾左半身瘫痪的妈妈,5岁时获得十佳“最美孝心少年”称号……包头市女孩梁蓉的故事曾经感动了许多人。2014年10月31日,本报刊发通讯《最美孝心少年梁蓉:我要照顾妈妈》,对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如今两年过去了,小梁蓉和她的妈妈生活得好不好?带着本报读者的牵挂,记者日前再次来到包头市昆区梁蓉家中探访。

品学兼优

今年7岁的梁蓉已是包头市昆区青年路第二小学的一名学生。10月10日10时,记者来到该校二年级一班时,教室里传来琅琅读书声,梁蓉坐在第三排,一双大大的眼睛专注地注视着黑板。

班主任王老师很喜欢这个聪明懂事的学生。梁蓉刚上学时不爱说话,王老师就经常鼓励她,与她谈心,让同学们多和梁蓉一起玩儿。渐渐地,梁蓉变得开朗起来,上课也积极发言了。梁蓉比同龄的孩子懂事,经常帮助老师做班务,同学忘了擦黑板、值日,她会主动帮助同学们。梁蓉学习刻苦认真,课堂上有不明白的,她总是下课后及时到办公室向老师请教,直到听懂为止,她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我是你的左手”

当天16时许,梁蓉放学回家,妈妈已经晾好白开水等她。这是一间只有13平方米的小屋,里面放着一张床一个衣柜,摆满了各种生活用品,显得十分拥挤。

放下书包喝了口水,梁蓉匆匆出门,去北沙梁社区卫生院帮妈妈取中药。取药回来后,梁蓉来到菜铺,买了几样蔬菜准备做晚饭。店主热情地招呼着梁蓉,结账后送给她一个棒棒糖,梁蓉害羞地说了声“谢谢”。把菜挂在车把上,梁蓉迎着夕阳穿梭在回家的小巷里,小小的身影被夕阳拉得长长的……

洗菜、和面、炝锅,梁蓉有条不紊地做着,很快,一锅香喷喷的面片做好了。屋外传来喵喵地叫声,梁蓉打开门,把一只黄白相间的大花猫抱在怀里。这是她最喜欢的玩伴,梁蓉非常宠爱它,叫它小玉米。

饭后,梁蓉打开没有通电的冰箱,“哗啦”一声,一大堆药洒落在地。冰箱的保鲜室里放满了各种药,冷冻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衣物。一盒“感冒清热颗粒”上歪歪扭扭地用铅笔标注着“yi日er次”,还标写着“a、o、e”, a代表早上吃,o代表中午吃,e代表晚上吃。梁蓉熟练地给妈妈配好药,倒好水,递给妈妈,轻声说:“妈妈,我永远是你的左手。”

妈妈病情好转

冰箱门上贴满了记事贴,其中有一张是用红笔写的小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道:“寄给爸爸:爸爸我想您,您什么时候回来?我多想和您在一起,我和妈妈在家等您回来。”梁蓉从来没有提到过离家出走的爸爸,那是她幼小心灵中不能触碰的痛。梁蓉的床头摆着3只布偶小熊,她告诉妈妈,这代表他们一家人。每当看到这3只布偶小熊,妈妈不由地掉眼泪。

梁蓉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很快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送钱的,送米面粮油的,送衣物的纷至沓来。包头市第四医院儿科免费给梁蓉做了先天性血管瘤手术。梁蓉的妈妈谢清丽从冰箱里拿出两个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所有爱心人士的名字和捐助明细。谢清丽说:“这些爱心人士的帮助,让我们母女俩获得了重生。”

当年,梁蓉的爸爸离家出走后,谢清丽又急又气,突发脑溢血导致左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孩子又年幼,谢清丽不知多少次想过自杀,然而一看到梁蓉,谢清丽的心又软了。在医生的帮助下,谢清丽每天坚持康复练习,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针灸理疗。记者见到谢清丽时,她已经能够独立站起来了,可以进行简单的生活自理。谢清丽告诉记者,她要养好身体,和女儿坚强地生活下去。

梁蓉的心中有个梦想,长大后她当一名医生,让和妈妈一样有病的人重新获得健康。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