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20 07:29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工商会议讲话要点及注意事项
正文:
在工商会议上,讲话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达成共识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讲话内容充实、表达得体,以下是一些撰写工商会议讲话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明确讲话目的
1. 确定讲话主题:根据会议议程和参会人员,明确讲话的主题,确保讲话内容紧扣主题。 2. 明确讲话目标:明确希望通过讲话达到的目的,如提高认识、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等。
二、充分准备材料
1. 收集资料:广泛收集与讲话主题相关的背景资料、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等。 2. 整理思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梳理出讲话的逻辑结构,确保内容条理清晰。 3. 撰写提纲:根据整理的思路,撰写讲话提纲,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三、注意讲话内容
1. 实事求是:讲话内容要客观真实,避免夸大或缩小事实。 2. 突出重点:针对会议主题,突出重点内容,使讲话更有针对性。 3. 通俗易懂: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生僻的词汇,确保参会人员能够理解。
四、注重讲话技巧
1. 开场白: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引入主题,抓住听众注意力。 2. 主体部分:按照提纲展开论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来源:新华社
深化团结合作 应对风险挑战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2023年8月22日,约翰内斯堡杉藤会议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尊敬的拉马福萨总统,
各位工商界朋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祝贺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在南非成功举办!
10年前,我和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南非共同见证了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的诞生。10年来,金砖国家工商界不忘初心,把握机遇,深化合作,为金砖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正能量。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走到了关键当口。是坚持合作与融合,还是走向分裂与对抗?是携手维护和平稳定,还是滑向“新冷战”的深渊?是在开放包容中走向繁荣,还是在霸道霸凌中陷入萧条?是在交流与互鉴中增进互信,还是让傲慢与偏见蒙蔽良知?历史的钟摆朝向何方,取决于我们的抉择。
“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过去几十年,人类取得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显著成果,就是因为吸取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教训,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开辟了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当今世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企盼的,不是“新冷战”,不是“小圈子”,而是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历史前进的逻辑、时代发展的潮流。
10年前,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各国把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各国要秉持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大局观,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转化为行动、愿景转化为现实。
——我们要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多是从殖民主义的历史泥淖中走出来的。我们经历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获得了民族独立,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所做的一切,说到底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但是,有的国家不甘心失去其霸权地位,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肆意围堵打压。谁发展得好,就要遏制谁;谁赶上来了,就要使绊子。我曾多次讲,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
每个国家都有发展的权利,各国人民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自由。我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就是推动国际社会走共同发展之路,重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各国支持下,全球发展倡议日益走深走实,各领域合作项目蓬勃开展。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倡议合作,强化全球发展动能,全面深入推动世贸组织改革,应对共同挑战,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我们要努力实现普遍安全。这些年世界很不太平,不少国家和地区饱经战乱、人民颠沛流离。国际社会迫切希望消除冲突和战争的根源,找到世界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事实表明,不断扩大军事同盟,拓展自身势力范围,挤压别国安全空间,必将造成安全困境,导致各国都不安全。只有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才能走出一条普遍安全之路。
去年,我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已经获得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生根,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携手打造安全共同体。
——我们要坚持文明交流互鉴。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百花齐放才能让世界春色满园。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正因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不尽相同,才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蓄意鼓噪所谓“民主和威权”、“自由和专制”的二元对立,只能造成世界割裂、文明冲突。
我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人文交流合作。中方欢迎各国积极参与倡议合作,促进不同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打破交流壁垒,赓续人类文明的薪火。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当今时代,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版图。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论有多少阻力,金砖国家这支积极、稳定、向善的力量都将蓬勃发展。我们将不断深化金砖战略伙伴关系,拓展“金砖+”模式,积极推进扩员进程,深化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今天,金砖国家同50多个国家聚首南非,不是拉谁选边站队,不是搞阵营对抗,而是打造和平发展的大格局。我高兴地看到,20多个国家正在叩响金砖的大门,中方真诚欢迎大家加入金砖合作机制!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一员,我们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没有称王称霸的基因,没有大国博弈的冲动,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坚定奉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出现代化的新图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都能从本国国情出发,在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探索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致力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过去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大船将乘风破浪持续前行。
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我们敞开大门,谁来同我们合作都欢迎。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中国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扩大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提升现代服务业开放水平。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我们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展望未来,随着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中国必将对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为各国工商界提供更大空间。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加强合作,就无惧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风险挑战,就一定能推动人类发展的巨轮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谢谢大家。
“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召开。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演讲。
刘珺表示,ESG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发展不平等等诸多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刘珺也提醒到,与此同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当前全球ESG发展在一些方面出现降速甚至倒退。
在刘珺看来,现阶段ESG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可以视作面向未来实现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所必经的磨砺。为此,我们需对全球ESG发展进行战略性和整体性地再思考、再定位,尤其是要关注一些关键发展要素:第一,技术红利的现值要显著提高;第二,全球议题与经贸冲突的协调机制要尽快建立;第三,ESG主张的确立依据和价值验证机制要继续完善;第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要在ESG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
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再次参加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与各位新老朋友们相聚,探讨全球ESG和可持续发展议题。
2004年,联合国报告《Who Cares Wins》正式提出ESG概念,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二十年间,ESG从新兴概念成为热点话题、从专业术语走入大众语境,从初步探索迈向深入实践,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发展不平等等诸多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当前全球ESG发展在一些方面出现降速甚至倒退。在政治层面,民粹主义抬头以及反觉醒文化兴起,与ESG理念中激进或理想化的部分形成激烈对抗。一些国家或地方政府已经立法禁止养老金投资中加入ESG相关条款,否则无法得到委托资金,甚至有可能就其中的歧视问题提起诉讼。在国家层面,近年来,在能源、通胀等危机面前,不少国家宣布推迟净零排放时间表和减排目标,这种选择体现了对短期和长期、发展和安全、自利与利他等不同目标的再平衡,也揭示了全球ESG治理问题的复杂性。在企业层面,全球很多企业,其中不乏知名行业龙头,在ESG议题上有所回撤,在面对市场压力时选择降低和淡化ESG相关行动。在公众层面,对通胀等现实困难的感知要强于对环境等未来问题的忧虑,导致民众对ESG议题的态度有所转变,绿色组织、绿色倡议等的草根接受度正在被现实议题所稀释甚至侵蚀。
现阶段ESG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可以视作面向未来实现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所必经的磨砺。为此,我们需对全球ESG发展进行战略性和整体性地再思考、再定位,尤其是要关注一些关键发展要素:
第一,技术红利的现值要显著提高。技术创新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技术进步不能仅停留在描绘远景上,只有切实降低ESG行动的当期成本,才能真正转化为推动绿色转型的实际动力。在这方面,中国光伏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过去15年间,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迭代升级,中国光伏产品和汽车电池的成本分别下降超过80%和90%,推动光伏发电成为中国仅次于火电的装机量第二大电源形式,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跃过了50%大关。这充分说明,只有寻求更多绿色技术的突破,显著降低技术应用成本,才能维持并增程全球绿色转型加速度。
第二,全球议题与经贸冲突的协调机制要尽快建立。对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关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解决方案没有国别版本,只有共同方案,甚至只有全球一体化方案。虽然绿色发展已逐步成为全球共识,但绿色壁垒,特别是贸易壁垒、技术壁垒、融资壁垒等仍高耸可见。例如,中国生产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满足了全球消费者的迫切需求,这本是基于规则的生产力持续建设焕发竞争力的典型案例,却屡屡被指责“破坏公平竞争”,被渲染为产能“饱和”甚至“泛滥”,频繁遭遇个别国家的贸易壁垒。这些行为,无疑会对全球绿色转型努力形成掣肘并树立反面典型。对于这类矛盾或冲突,需要通过更公平的制度和相互信任的协商来解决,建立动态优化机制,更好平衡各方利益,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第三,ESG主张的确立依据和价值验证机制要继续完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是造成ESG争议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使得ESG概念泛化,滋生投机行为、虚假披露等问题,“漂绿”、“绿色通胀”等“搭便车”现象并不鲜见;另一方面引发诸如强制劳动、政府补贴等争议话题,造成基于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的市场行为变形和资源配置扭曲。因此,ESG理念要得到更广泛认同,必须要“言之有物”,具有可信赖的确立依据和统一的确立标准,同时还要“行之有效”,能够得到科学、客观、准确的价值评估和验证。值得关注的是,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能够在解决ESG分歧和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可以增强ESG信息的透明度与可信度,为确立并验证ESG主张的实际效益与价值贡献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第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要在ESG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正如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成果AlphaFold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彻底改变了蛋白质科学的研究范式,AGI、ASI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拥有无限可能性。展望未来,人工智能或将成为与人类智能的平行叙事。在ESG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人工智能未来可能不仅仅是能帮人类做什么,而是将在引领思维变革、实践深化、技术革新以及应用拓展方面体现出人类的智慧,推动形成全新的发展范式。当然,覆盖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伦理体系要一体化建立,平衡科技创新和文明增进的技术管理机制,要在包容、科学、平衡、向善的原则指引下尽快构建。
最后,我想用一句谚语结束今天的发言,“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既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也是我们携手合作、共建美好家园的契机。中国工商银行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倡导者、践行者,我们期待与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携手向着更加光明、更加繁荣的未来不断前行。
谢谢大家!
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由中信集团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新浪财经与中信出版集团承办。贵州茅台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建设银行、长城汽车为战略合作伙伴。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