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21 03: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一剪梅》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和主题。是为了抒发情感,还是为了分析诗中的意境、手法等。确定主题有助于使文章更有深度和针对性。
2. 理解诗意:在写作之前,要充分理解《一剪梅》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达手法。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阅读其他解读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主体部分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和手法;结尾部分总结自己的感悟和评价。
4. 适当引用:在分析诗歌时,适当引用诗句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你的观点。
5. 情感真挚:读后感是一种主观的评价,因此情感真挚非常重要。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尽量做到真情实感,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情感。
6. 观点独到:在分析诗歌时,尽量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可以使文章更具个性,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7.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啰嗦。
8. 避免
纸上遇见臻美宋词,一眼千年。
三五成句,四六为情。
流转千年,再续芳华。
一剪梅·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叶轻舟在吴江上兀自飘摇,放眼望去,岸边酒楼上的酒旗正迎风飘扬,看来,那满怀的春愁只能用满壶的美酒来消除了。
船儿缓缓经过秋娘渡,又慢慢穿过泰娘桥,流落在外的人却无心欣赏这些名胜古迹。
冷不防,又与迅疾的江风和潇潇的落雨撞了个满怀,更是令人懊恼。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浣洗羁旅途中的衣袍,和家人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重新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
时光总是容易流逝,使人来不及追赶岁月的变迁。看,樱桃才刚刚红透,芭蕉又绿了,怎一个惆怅了得!
走过千山万水,看惯天涯海角的春花秋月,还是不如守在家里和家人一起调笙燃香来得温馨浪漫。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
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
南宋覆灭后,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有《竹山词》存世。
此词作于南宋消亡之初,词人在流浪途中舟行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时。
国破山河碎,从表面上看,全词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其实字里行间却掩藏了对故国的缅怀,国已亡,家又在哪里,一切的一切,恐怕都回不去了。
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意境,让我沉醉在无尽的春愁之中。
词中“一片春愁待酒浇”,开篇即点明主旨,春日的忧愁仿佛连绵不绝,唯有借酒方能稍解。
江上小舟摇曳,岸边酒旗招展,风雨交加中,词人漂泊无依,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心生哀愁?
“秋娘渡与泰娘桥”,地名中蕴含着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韵味,却也成了词人旅途中难以逾越的愁绪之源。
风雨飘摇,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何时能归家,洗去满身尘埃,与妻共调银字笙,燃心字香,这份对家的渴望与思念,令人动容。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结尾处,词人将个人愁绪升华至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樱桃红了,芭蕉绿了,自然界的更迭不息,反衬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奈。
读至此,我不禁感叹,时光匆匆,唯有珍惜当下,方能不负韶华。
蒋捷的这首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让我感受到了春愁的细腻与时光的无情。
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近读了李娟散文《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颇有感触,深厚的文学功底,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令我折服。这不一早醒来,将我的感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如何?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只一句便道尽了“我”心中的情与思。正如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那阙词,诗意盎然,回味悠长。
早市上,毛豆角、樱桃与荷花,都自带有一种最天然、最原始的香气。在这之前,它们都未曾来过人间,但仅仅这一遭就留下了花香与清风,留下了翠荷鲜碧的好颜色,留下一盘诗句。而后,化作恬淡安然、岁月静好的诗情画意,化作那永远珍藏在心灵柔软的角落,与血脉相连的爱。
作家李娟一定是一个有情之人。一捧荷花,碧绿的莲蓬,一颗颗毛豆,在她的笔下也变得不同凡响,清新脱俗。“颗颗碧绿,饱满如玉,一碗清碧,清清白白”。简简单单的文字,清清浅浅的叙述,朴朴实实的情意,令人回味无穷,又心生无限向往。
我想,唯有如作者一样的美好之人,才会被“无限荷香染暑衣”感染,才懂得欣赏那化作了一个人的青春的深碧,才能明了这其中的真意,才能体味隐藏在于世间的玄妙。
作者是有幸的,它能够于文字中与那些有缘之人相遇。生病时吃些“莲蓬”与“荷叶”的贾宝玉,喜欢画樱桃和芭蕉的作家冯杰,画樱桃图的丰姿恺先生,以及叫做“松尾芭蕉”的作家……他们彼此在红与绿之间欣赏着明丽的色彩,于情于理之中悟着如水而逝的韶华与光阴。
他们亦如作者李娟一样,有一颗纯粹诗意恬淡的心。要说,该以怎样的心情面对多变的世间?这便是最好的答案了。
谁说爱一定伟大,一点惊天动地?
“母亲看着坐在床上的白胖小儿,满眼都是笑意。”一个眼神,便足矣。就连小儿手里握着的那颗樱桃,也似乎都在闪耀着爱的光芒。
“他穿的肚兜,姨妈为我修的肚兜,也是我小时候穿过的。”一个物件,便足矣。 碧绿芭蕉,盛开的荷花,嬉戏的小鸭,仿佛都在欣喜,在舞动,在欢笑。
细微之处的真情,无声胜有声。最朴实的感情,是最具穿透力的爱,才会于心中荡起千层浪,开出万朵花。
那些人,那些物,皆以远去,却又不曾离去。将爱永远藏在心灵柔软的角落,与血脉相连。
带上这份情与诗,继续赶路。累了,吟一句宋词,樱桃与芭蕉,都依然在记忆深处闪烁着温润而又温馨的光芒。
朋友,有空读一读正在畅销的新疆作家李娟《我的阿勒泰》吧,最好重点欣赏一下《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美文,或许会大有裨益的。(9.26)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