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21 22: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球状闪电》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作品主题": - 首先,要充分理解刘慈欣的《球状闪电》这部作品的主题,包括其对科学、人性、自然和宇宙的探讨。 - 思考作品中球状闪电这一神秘现象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如何反映了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2. "明确读后感的目的": - 确定你写这篇读后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分享你的阅读体验,还是为了探讨作品中的某个主题,或是为了引发读者的思考。
3. "结构安排": - 开头:简要介绍《球状闪电》的基本信息,如作者、出版时间等,并简要陈述你的阅读感受。 - 主体:深入分析作品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如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题思想等。 - 结尾:总结你的读后感,并表达对作品的整体评价。
4. "分析作品内容": -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主角、配角等,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 - 探讨作品中的情节,如何设置悬念、如何推动故事发展等。 -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如对科学的追求、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命运的思考等。
5. "结合个人观点": - 在分析作品的同时,结合自己的阅读
购于京东,蛮薄第一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12天。
微信阅读app上,说《球状闪电》是《三体》前传,这个宣传真让人不喜,但是这本书的故事确实很好看。
故事说得跟真的似的,一点都不像科幻。
故事里面涉及到战争,我刻意忽略掉年份,直到后面提到“球状闪电……用来烧掉病人身体内的癌细胞而不伤及其他组织”,一句话把我打回现实。
都有丁仪,但是人物性格上,不像一个人。我先看的《三体》,所以老觉得丁仪是杨冬的,虽然杨冬死得早。
《三体》里面提到过球状闪电和量子态的人。
《球状闪电》里面有组织在寻找外星人,故事结尾有提到可能存在“超级观察者”。
看主角和班级漂亮女生戴琳那段,让我想起《沧浪之水》里面的池大为和许小曼。不过最后主角和戴琳结婚了,池大为和许小曼各自有了家庭。
看林云对武器的描述的那段,让我想起《三体》里面杨冬对数学公式的那句话。天才对事物的看法,我等普通人望尘莫及。
丁仪的出场以及在成功前的桥段,让我想起《三体》里面罗辑成为面壁人的故事。边看故事,边在内心想着肯定会打脸。
主角经常让我忽视他的“能力”,有了张彬30年的坚持,有了林云、江星辰、丁仪等人的对比(尤其有些时候,其他人物的表现以及主角的心理活动展现),我经常觉得主角很普通,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主角可是陈博士。
主角的研究生导师张彬,让人感觉很心疼,前面对其的描述,与后面得知的真相,形成强烈的反差。
林云这个角色,我很喜欢,感觉她很酷。目的性非常强、心理素质非常过硬。
丁仪的性格,我也很喜欢,他确实很天才。虽然看那“吊儿郎当”的样子,不适合做老公。
感觉书中的爱情线淡淡的,时有时无。
主角喜欢林云,林云和江星辰之间也有感情,林云和丁仪之间应该是相互喜欢。
主角的爸妈被球状闪电变成灰后,进入了量子态。在主角上大学的时候,家里没有人,主角的爸妈应该在里面生活着,所以家里没有灰尘,所以洗漱台上有主角妈妈的头发。
张彬的妻子郑敏,也变成了量子态。郑敏有两次露面,一是“批改”张彬的演算稿,二是张彬墓碑上密密麻麻的公式,让人敬佩不已。
被拿来做实验的羊也变成了量子态。后来他们听到了羊叫,故事结尾,丁仪珍藏的图片上有羊。
林云和二十多个孩子,都成了量子态。林云和她的父亲林峰有一段很长的对话,以及故事结尾的照片。
主角的电脑芯片,也变成了量子态。半夜电脑自动启动,当观察芯片时,电脑自动灭掉。
为什么知道宏原子核看上去是一根弦?丁仪是直接说出来的,然后根据这个形状去寻找。
为什么郑敏能留下一句非量子态的文字?
故事的背景是2000+年?我翻找了下,没有特意的交代。郑敏1971年去世,张彬研究球状闪电三十多年,所以猜测“现在”是2000+年。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