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22 07: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爱格》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读后感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要表达的主题,比如对书中人物、情节、主题思想的感悟,或者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所获得的启示等。
2. 介绍书籍背景:《爱格》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等都要简要介绍,让读者对书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概述故事情节:简要概括《爱格》的主要情节,让读者对故事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4. 分析人物形象:对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如人物性格、心理变化等,阐述人物在故事中的地位和作用。
5. 挖掘主题思想:分析《爱格》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爱情、亲情、友情、成长、梦想等,阐述这些主题思想在故事中的体现。
6. 结合自身感悟:在分析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7.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语言要通顺、流畅,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b.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c. 适当引用书中的经典语句,增强说服力。
8.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读后感,结构要清晰,层次分明。一般包括引
· 这是第5447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4k+ ·
· 韩水土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tougao99999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qspyq_biz@163.com
保时捷这个品牌已经成了跑车的代名词,可谁又曾想到保时捷创立之初的目标却是生产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的“大众车”。
第一代:实现生产大众车的梦想
1875年,保时捷出生在奥地利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是水管工,母亲是家庭主妇。保时捷在学校里成绩平平,直到1889年,陪同父亲前往一家地毯厂修水管时,第一次看到了电灯,充满好奇,从此开始钻研电力学。一年后,他制造出家中的电力系统。
1893年,保时捷前往维也纳,任职贝拉爱格电子公司。三年中,保时捷从一名基础工人晋升为实验部经理,他开始接触汽车。在此期间,他经常在下班后,到维也纳科技大学旁听课程。1897年,保时捷进入Lohner车厂担任电力车部门首席设计师,在这里他显示了出众的才能,直到1906年他深感自己发展和创新受到限制,随即离开Lohner。
在保时捷最初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的“专业”完全是靠自己摸索出来的,最令人钦佩的是他做出了具体成果。在电力公司的钻研,使他发明了轮毂电机。
那个时期,内燃机技术落后,行驶里程短、故障多、维修困难,远不及电动车。保时捷研制了两个前轮,装备轮毂电机的电动车,因此他被冠以“电动车之王”的称号。他的认真、执著与彻底求知的精神,加上创新力,都显示出他日后成为汽车大师绝非偶然。
1906年,保时捷跳槽到戴姆勒奥地利分公司担任总工程师,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他设计出了多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车型。1923年,保时捷加入斯图加特的戴姆勒发动机公司,担任总工程师兼董事。1926年,该公司与奔驰公司合并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以至于保时捷的儿子费利曾说:“我父亲换工作,都会引来媒体大肆报道,成为报纸上的新闻,在当时,这是绝无仅有的。”
保时捷一生钟爱赛车,多次驾驶自己设计的赛车参赛,他认为唯有在极端的考验下,车辆的瑕疵才会显现无遗,而赛车场是考验车辆设计是否完美的最佳实验室。自他踏入汽车界,就自己驾驶Lohner电动车赢得1900年登山赛锦标。在戴姆勒奥地利分公司时期,他以总工程师身份,驾驶“马哈”及“亨利王子”型赛车驰骋于赛车场,风靡欧洲。他设计的“沙卡”赛车,横扫各级赛场,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在1925〜1927年间,保时捷设计出了赛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型车,如S、SS及SSK,使得奔驰公司在此期间参加的27项比赛中摘得21项冠军。久而久之,汽车界逐渐得出一条真理——保时捷在哪家公司,哪家公司必然会问鼎赛车冠军,即保时捷意味着冠军。
保时捷一直有一个梦想—生产人人都买得起的大众车。由于奔驰只注重发展大型车,对小型车不感兴趣的理念与保时捷一向认为的“性能不一定要用汽油来换得”的理念不合,公司不同意他研制小型车,保时捷一怒之下离开了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
保时捷虽然名声远扬,但由于性格直爽、坚持理想,经常和公司意见相左,争执不断,在数度更换公司后,几乎把德奥主要汽车业者得罪殆尽。保时捷曾告诉儿子:“我为一家公司提供一项设计,靠那项设计他们可以活十年,可是我不能这样,而且我实在没道理继续为他人做嫁衣了。”1930年,56岁的保时捷开始了自己的独立事业,与儿子费利在斯图加特创立了保时捷设计公司。公司成立时正遇全球经济大萧条,未找到合作对象,在单纯的理想和嗜好驱使下,他开始着手设计自己梦想中的“大众车”,这辆车命名为“12号计划”,正是最原始版的“甲壳虫”。
由于经济低迷,保时捷遍访德国汽车业者,始终未找到愿意合作生产“12号计划”的厂商,整个计划只好搁置。在此期间,保时捷也在酝酿他的梦幻赛车。1934年,他以全新角度设计出了具有16缸增压式发动机的第一辆保时捷赛车,并以7.5万美元的价格将图纸卖给了德国汽车联盟。这辆外形新颖、性能优良的赛车在以后举行的多次比赛中表现出色,先后打破了8项世界纪录,夺得过场地赛、越野赛、登山赛等各项赛事的冠军。德国民众虔诚地将这辆赛车取名为“银箭”,表达了他们对它的无限敬意。由于它的出色表现,“银箭”造型确定了自那以后的国际环形赛车场地用车的基本外形。
设计和制造赛车的巨大成功,并没有使保时捷忘记自己生产“大众车”的梦想。他拜访了NSU摩托车公司,NSU颇为欣赏他的设计,给予财务支持,进行原型车研发。保时捷夜以继日地修改设计,恢复气冷式引擎,并于1933年制造出NSU原型车,它的结构和造型更接近日后的甲壳虫车。命运多舛,随着NSU与菲亚特汽车公司签约合作,NSU不得不中止与保时捷的合作,导致“12号计划”一直未能投产,不过保时捷坚信这款车绝对是性能优异的好车,只是没有合适的展现舞台。
1933年,德国政府提出兴建连接全国的高速公路,并提出汽车在普通百姓中普及的“国民车计划”,保时捷自然捷足先登了。新的“国民轿车”设计延用了NSU原型车的思想,只是体积缩小,价格更低。由于新车是后置发动机,又采用了流线型造型,扩大的散热窗口几乎占据了整个车背,无奈之下保时捷只好取消了车子的后窗。通过反复测试及不断改良后,保时捷设计组终于研发出一个功效卓著的散热风鼓,足以在密闭的引擎室内抽取大量气流,解决气冷式引擎的散热问题。这项改良终于恢复了后窗,油箱得以安置到前端;车门也改成前开式,避免行进间车门弹开;而且加大了边窗。这些改良就是“38系列”。后来,“38系列”被批准为定版生产型“大众车”。1936年,德国政府在下萨克森州赫斯宁根村附近建立了全新的厂房,预备生产,战后这里改称沃尔夫斯堡(狼堡)。
二战后,狼堡恢复生产,并改名为大众车厂,开始加紧生产由保时捷先前设计的“甲壳虫”汽车。由于该车占领了平民车这个最大的市场,故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累计产销2100多万辆。
1950年,75岁的保时捷身染重病,有感于自己时日无多,要求儿子带自己回到他梦想的发源地狼堡。在途中,费迪南德每看到一辆甲壳虫都欣喜不已,像个孩子一般数着来往的甲壳虫车辆。“看!又来一辆!那边也是!”1951年初,一代汽车大师费迪南德•保时捷病逝。他的杰作,特别是不朽的甲壳虫,永远留在车迷的心中。
第二代:把甲壳虫压扁 荣登“跑车之王”
保时捷之所以成为跑车的代名词,最关键的人物则是保时捷的儿子费利•保时捷,正是这个“一出生就接触汽车的人”把保时捷设计公司发展成为赫赫有名的保时捷汽车制造公司,被称为“保时捷跑车之父”。
1909年,费利出生于维也纳。11岁那年圣诞节,保时捷亲手为他制造了一辆最高时速60km/h的玩具汽车,费利立即驾驶着去了公园,这让保时捷大吃一惊,原来费利早在工厂里偷偷学会了开车。13岁时,费利迷上了赛车,驾车本领越来越高。这让保时捷心生警觉,他阻止费利参加赛车竞赛,担心自小喜欢开车的费利不当汽车设计师,而去当赛车手。他告诫费利:“我手下有许多赛车手,但我只有一个儿子。”
明白父亲的期望后,费利放弃了赛车手的梦想,开始全心全意为迈向汽车设计师而努力。19岁时,费利被保时捷送去博世当学徒。1931年,保时捷设计公司成立,费利回到保时捷身边,从事基本设计工作,是公司最年轻的一员。
一直以来,保时捷除了有生产“大众车”的梦想以外,他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制造以自己名字为品牌的跑车。德国政府的“国民车计划”让保时捷无暇分身,于是他把跑车的设计工作交给了费利。“由于找不到我理想中的梦幻跑车,所以我自己制造一辆。”费利如是说。
1947年,费利决定使用甲壳虫零件制作一款性能优异、外形优美的跑车,以实现父亲的“保时捷跑车”之梦。当年7月完成了设计稿,保时捷只提出小部分意见。这辆车被命名为“保时捷一号356”,采用中置引擎,重量585kg,功率35hp,极速135km/h,它低斜圆顺的车头成为日后所有保时捷跑车的共同特征。1948年,第一辆悬挂“PORSCHE”标志的跑车“保时捷一号”356-001跑车终于问世,在瑞士伯恩车展上,好评如潮。在费利的努力下,保时捷设计公司质变为汽车制造公司。为充分打开市场,保时捷与大众达成协议,保时捷取得造车零件,扩大自己的销售服务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保时捷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之初,就极其注重品质和性能。保时捷曾告诉费利:“我所设计的跑车绝对不会为变而变,即使是一根螺丝,它的调整也必须是为了让这辆跑车能更快,性能上更实用完美。”356的车身采用手工打造,铝片由瑞士进口,车体厂对每辆356都严格把关,过程繁琐,令人佩服。所有车身钣件制作完成后,先逐一安装至全车完成,接着修正所有接缝,以厚薄规丈量确保一致的3毫米,经验丰富的钣金师傅使用榔头修正曲度,达到对称完美,然后将车分解,对每一片车体进行精细的双面涂装,最后再度组合成车。
战后初期的德国,民生凋敝,百废待兴。356像一阵疾风骤雨,驱走了灰色阴霾,给民众带来生活的激情与喜悦。20世纪50年代,保时捷车供不应求,旧车纷纷涨价。当时,车坛流行一句话:“拥有保时捷是一项投资,不是购买。”
在此之后,保时捷似乎把生产“大众车”的梦想放弃了,反而在跑车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特别是在1983年的法国勒芒汽车24小时耐力赛中,保时捷跑车包揽了前10名中的9名,由此获得了“跑车之王”的美誉。
为遵循保时捷“不断修正,尽善尽美”的造车理念,费利陆续推出了356A、356B、356C,356的性能得到不断优化。数据显示,保时捷7万多辆的356系列,经历半世纪后,半数以上还健在,足见保时捷优异的制作工艺及车迷们对356的珍惜。1965年,为表彰费利对汽车界的贡献,维也纳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保时捷公司成绩显著,但费利没有居功自傲,1972年他决定把家族公司改造成开放型责任公司,自己留任董事长,直至1990年。之后他正式退休,只保留名誉董事长一职到去世。
第三代:不朽杰作911
20世纪50年代末期,保时捷设计群倾向于以356为蓝本,把它改成四座跑车。许多客户抱怨:“连几只高尔夫球杆也摆不下。”费利觉得,一旦四座,就要配上一个全尺寸的行李箱,客户何必买四座的保时捷呢?所以他坚持2+2座。
费利认为自己并不擅长车身造型,于是他任命时年25岁的长子费迪南德•亚历山大•保时捷出任公司造型设计负责人,由外甥费迪南德•皮耶希出任发动机主设计师。
亚历山大于1935出生于斯图加特,童年时期就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部分时间都在爷爷保时捷的工程办公室和研发车间里度过。1958 年,亚历山大加入汽车制造公司,并很快展露出其在设计领域的非凡天赋——用黏土塑造了保时捷 356 车型系列的首款后继车型。此次被委以重任,亚历山大没有辜负费利的期望,设计出了保时捷跑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车型——保时捷911。
20世纪60年代初,市场传出保时捷即将推出新车款,世界各地的保时捷车迷们都认为356就代表完美的跑车,何必修改?美国保时捷迷公推代表前往保时捷公司一探究竟,传回“毁了毁了,我们的车被压扁,而且贵得我们买不起”的消息。
没错!就像费利把甲壳虫压扁成356一样,亚历山大把356压扁成911,正面看去像一只青蛙。356造型是否优美至今仍有争议,但911却是一致公认的美。
亚历山大强调包豪斯原则,即“造型伴随功能而来”,911便是内外兼修的不朽杰作。被问及911何以如此成功,亚历山大道:“完美的设计绝对不是追求时髦,其实相反,时髦是完美设计的结果,最好的例子就是我祖父的甲壳虫。”
356大量使用甲壳虫零件,由于甲壳虫是国民车,不管如何加强,终究有其极限。而911是彻头彻尾的保时捷,切断了与大众汽车的脐带关系。Road&Track杂志这样评价它:“从前356那种转向过度的野兽性格已经不见,这辆车行为中规中矩,任何速度下都很容易驾驭,悬挂偏硬,可是对高性能跑车而言,却是绝妙的搭配。”1963年,为满足市场对911的强劲需求,保时捷买下路德车体厂,并与欧斯纳布鲁克大名鼎鼎的卡尔曼车体厂签约,供应911车体。这项合约使356可以功成身退,于1965年完全停产,因为王牌已经登场。
保时捷汽车公司总工程师拉比说:“911算是356的延续,356则是甲壳虫的延续。保时捷祖孙三代以同一项概念各展所长,在汽车史上光芒万丈,真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1972年,由于保时捷家族第三代之间的敌对状态不断激化,费利召开家族会议,决定将家族第三代的所有人都撤出公司管理层,其中包括亚历山大和皮耶希,保时捷公司从此由非家族成员进行管理。亚历山大自立门户,开了“保时捷设计室”;皮耶希任职大众奥迪公司—奥迪的四轮传动及前轮传动就是他的杰作。对保时捷而言,把这些优秀的人才送给对手十分可惜,不过费利认为:“我们这座小森林里容纳不下这么多头精力旺盛的小狮子。”
退出保时捷管理层后,亚历山大始终与保时捷公司保持着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为保时捷跑车的设计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不断为公司的正确发展方向和壮大提出宝贵的建议及意见。
(本文来源:《家族企业》杂志,微信公众号:jiazuqiyezazhi,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