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22 09: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爷爷和我读后感的作文,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读后感是关于哪本书或文章的,以及你想要表达的主题。这有助于你在写作过程中保持焦点。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爷爷给你读书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在主体部分,围绕主题展开论述,阐述你的感受、看法和思考;在结尾部分,总结全文,重申你的观点。
3. 表达真情实感:读后感是一种个人感悟,要尽量表达出你对爷爷读书给你听的感受,以及这本书对你产生的影响。用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
4. 丰富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内容:
a. 描述爷爷给你读书的场景,如时间、地点、氛围等; b. 结合书中的内容,谈谈你的感悟和体会; c. 分析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评价其优劣; d. 探讨书中反映的社会现象、价值观等,提出自己的见解。
5.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语句通顺,避免语法错误; b. 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c. 适当引用书中的名言警句,增强说服力; d. 保持
在豆瓣电影,有超过10万人参与评分,分值高达9.1,《海蒂与爷爷》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魔力呢?
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感觉,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治愈”。阿尔卑斯山绝美的四季风光和小海蒂阳光般的笑容自带治愈效果,而看起来性情古怪的爷爷从习惯一个人在山顶离群索居到愿意为了让小海蒂上学而搬到村子里;因失去母亲而重病不能走路的富家小姐克拉拉也在阿尔卑斯山的春天里重新站了起来,更是一种治愈。
我们喜欢“治愈”的感觉,感动于“治愈”,是因为生活永远没有完美,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治愈”。一如美丽的阿尔卑斯山脚下却充满着贫穷与落后,一如天使般微笑的小海蒂却命运坎坷,从小失去双亲。然而,每一个身处不完美的人,其实都拥有一颗不放弃自己的灵魂,渴望着能够被“治愈”。
辅仁大学的心理咨商博士,“叙事王子”周志健,有20多年实例咨询经验,擅长叙事疗法,通过聆听以及帮助案主重构生命故事,来帮助那些受困于人生的人。他在《拥抱不完美》一书中说:“原来,每个人都一样,我们天生注定要与不完美为伍、并在不完美中受苦。虽然受苦,却让我们在当中学习谦卑,生命因此茁壮、发光、发亮、美丽。”
而让生命变得茁壮的秘密恰恰就是拥抱不完美。小海蒂身上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和自由的气息,似乎有一种天然的魔力,很容易让身边的人,甚至是看电影的我们被感染。当姨妈送她上山的时候,爷爷一开始并不欢迎海蒂,甚至直接将她拒之门外。而小海蒂却被羊叫的声音所吸引,直接找到羊圈把自己安顿下来。看着雷雨交加的夜晚,小海蒂搂着羊睡得踏踏实实,那一刻你并不会觉得她可怜,而只有满满的感动。
而海蒂的坦然,在于她接纳了自己生命中的不完美。当姨妈把海蒂留下,匆匆离去,爷爷也一边推她,一边大喊着:“你快跟她走”时,海蒂只是说:“可是她也不想要我。”说这句话时,海蒂并没有期期艾艾,凄惨悲伤,她的眼中清澈无比,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也并不是屏蔽和隔离了伤痛,海蒂身上仿佛有一种天然的能量,生命本身的渴望随时呼之欲出。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量,富家小姐克拉拉就在母亲去世后,大病一场并且再也没有站起来。父亲常年外出工作,克拉拉在女管家严苛而刻板的日程安排下,过着“正确而无趣” 的生活,郁郁寡欢。
直到海蒂的到来,像是一道光照进了她的生活。克拉拉终于能够说出心里话:“妈妈死后我就生病了。爸爸也很想念他。他经常出差工作,我只好被困在这个房子里。”正如《拥抱你的不完美》这本书中的观点,说故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疗愈方式。
当克拉拉敢于对海蒂说出真心话,她也越来越敢于面对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当海蒂想要离开时,她说:“你离开,是因为我不好吗?我只有你了,海蒂。我们可以一起共度美好时光。”她愤怒地摔碎盘子,冲着父亲大喊:“我再也不想一个人孤零零了。”
如果说,在母亲去世后,克拉拉一直在用“生病”来逃离现实,那么当克拉拉可以真实说出自己的恐惧:“是因为我不好吗?”,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愤怒:“我再也不想一个人孤零零了”,她恰恰是在承认和接纳自己生命中的不完美。
《承认不完美,心灵才自由》一书的作者厄尼斯特·科兹说:“不完美是我们与别人最大的共同处”。承认不完美,对许多人来说比逃避要艰难许多,但只有承认并拥抱了这份不完美,我们的生命才有机会从这不完美当中汲取营养,变得茁壮起来。
可是不管克拉拉有多么恐惧和愤怒,海蒂还是选择了离开。但正是因为海蒂这次的离开,她后来才能机会帮助克拉拉重新站起来。这让我理解了《拥抱你的不完美》这本书中所说的,先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才有能力拥抱别人的不完美。
书中说:“如果我没有先对自己慈悲,那么我对别人的慈悲与善意都是假的,那是讨好。”彼时的海蒂因为思念爷爷和阿尔卑斯山,已经开始梦游。她十分清楚自己喜欢的是阿尔卑斯山的自由,喜欢那里的蓝天、空气和草地,她想念爷爷和彼得,而困在这所房子里,让她不快乐。
海蒂没有因为愧疚和不忍而选择留下来陪伴克拉拉,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对海蒂来说,生命天然的成长力量非常强大,她非常清楚什么样的环境是适合自己生长的,这是一种本能选择。换个角度来看,也是因为海蒂十分能够接纳自己生命中的不完美,她接受自己无法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一个人。因此,她虽然无比心疼克拉拉,却并不会因此而内疚。
回到阿尔卑斯山的海蒂,在大山奔跑打滚的海蒂,终于又快乐起来了,可她并没有忘记远方朋友克拉拉。海蒂不断给克拉拉写信,给她讲述大山和村子里的故事,并她前来看看。当克拉拉来到阿尔卑斯山后,那个快乐的、充满生命力的海蒂不仅给了她最好的欢迎和照顾,还感染了克拉拉也放下束缚,去感受和体验大自然和生命本身的美好。
克拉拉在这份享受中,动情地说:“海蒂,我好希望和你一起在这里长大。”而当克拉拉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当中,被一只落在脚上的蝴蝶所吸引时,竟然不知不觉地跟着蝴蝶站了起来,重新能够开始走路了。
如果海蒂当初留在克拉拉身边,她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不快乐,甚至病得越来越重,而克拉拉也不会有机会重新站起来。我们每个人必须先照顾好自己,才能帮助别人。只有学会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对自己慈悲,我们才有机会去拥抱别人的不完美,给他人以力量。
当我们愿意拥抱自己以及他人的不完美,才有机会在这不完美中看见生命的美好,给予生命茁壮成长的力量。
《拥抱你的不完美》一书中,周老师讲述了一个化名为一凡的来访者的故事。一凡因为网络成瘾,无法完成学业,被迫从台大退学。开始咨询的时候,他两眼无神,心智涣散,说自己快撑不下去了,都想去自杀。和大部分网络成瘾者一样,一凡也有一个控制且焦虑的母亲。
难得的是,一凡是主动让母亲带自己前来咨询的。经过一年的咨询,他的状况有了很大好转,已经能够慢慢从电玩的世界脱离出来,尝试看小说、打桌球、唱歌、与人互动,逐渐有了能量。
有了能量的一凡,再一次面对妈妈的焦虑与家里低迷的气氛时,他没有一如既往地逃开,而是试图帮助妈妈大扫除,并且安慰妈妈。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整理到一凡的书柜,母亲要求一凡按照自己的意思摆放。而一凡则明确表示,按自己的方式摆放用起来更方便。母亲像过去一样强势,要求一凡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思来。但这次一凡没有屈服,而是坚定地说:“不,我想放在这里。”并认真地告诉母亲:“这一声不,是我跟周老师咨询一整年,才学会的。”母亲终于懂了,红了眼眶,没有再坚持。
正是因为一凡拥抱了自己的不完美,才有了力量拥抱母亲的不完美;而拥抱这些不完美让他的生命滋生出力量,开始有勇气说“不”。不仅仅如此,在和其他人的交往当中,他也开始有力量区分出不同的价值观,能够靠近他人,也能够划出清晰的界限。这让他的生命有了茁壮成长的源源不断的能量。
正如周老师所说:“受苦挣扎是人生的必然,不完美的人生才是正常的人生。”但“不完美也是一份礼物,她就像是蚌壳里的一粒沙,它折磨我们、叫人受苦,却也让生命长出一颗美丽的珍珠来。”而让生命茁壮得足够磨砺出珍珠的秘密,就是拥抱不完美。
何麦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感咨询师和陪护师。一个温暖的陪伴者,一个犀利的旁观者,一个自我成长的践行者。愿意陪你走过人生至暗时刻,一起寻找那个更真实有力量的自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追德剧《海蒂和爷爷》,里面的两位老人教给了我真正的爱。
八岁的海蒂是一个最不幸的孩子。父母早亡,一岁多开始由姨妈抚养,五年后被扔给爷爷——一位被谣传杀过人、性格顽固怪癖、独自住在山顶的老人。不久又被姨妈拐卖到一户有钱人家给小姐克拉拉做玩伴。因远离自然和有钱人家的各种规矩,海蒂倍感压抑患了梦游症。海蒂又是幸运的,她有幸遇到了两个最有智慧的人——爷爷和克拉拉的奶奶。
享受自然的海蒂
爷爷这儿环境恶劣,物质贫乏,但爷爷这儿没有任何繁文缛节,爷爷看到了海蒂热爱自然的天性,将海蒂放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和一位小伙伴一起放羊。这些足以让海蒂每天醒来就是笑脸。
享受友情的海蒂
爷爷看到了孩子在冬天的寂寞,自制雪橇带孩子滑行到村镇,把孩子送到小伙伴家。爷爷还看到了海蒂对读书的渴望,毅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搬到村镇生活,让海蒂读书。
善良智慧的爷爷终于接纳孙女啦
爷爷还引导海蒂自己去判断。当海蒂听说爷爷杀过人而感到害怕,准备再去睡羊圈时,爷爷感受到了她的害怕,但爷爷没有强迫也没有解释,只是告诉海蒂:“有些人喜欢嚼舌根,你要自己决定,是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还是别人的闲言碎语。”瞬间的犹豫后,海蒂选择了相信爷爷的善良。
海蒂来到克拉拉家
克拉拉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行动不便,被困在轮椅上。她的母亲早逝,父亲常年在外,管家严厉多规矩;家中窗户常年关闭,窗帘只开小缝。这样的生活让她脸色苍白,身体每况愈下。和克拉拉的娇弱相反,克拉拉的奶奶有着最健康的生命,充满活力和智慧。当她听管家说海蒂脑子不正常时,没有轻易相信,而是表示要自己看看。她去给海蒂讲故事,边讲边聊天,通过聊天她了解了海蒂不识字是因为她听朋友说识字不重要,她告诉海蒂:“不要觉得别人说的都是对的。”她在故事最有趣处停下来,告诉孩子自己去识字去了解后面的内容。在奶奶的引领下,海蒂有了学习的热情,很快能读成篇的故事。奶奶最早看到海蒂的不开心。因海蒂患了梦游症,医生建议送海蒂回家。缺少玩伴的克拉拉身体越来越糟。奶奶也看到了自然和玩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毅然将克拉拉送到海蒂家。克拉拉在这里变得快乐健康,最后竟然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没有任何礼仪约束的牛奶真美味!
奶奶还送给海蒂本子,鼓励她写故事。当海蒂表示她的这一理想被同伴嘲笑时,奶奶郑重地告诉海蒂:“那是因为他们见识有限,但你见识过更大的世界;如果有件事能让你快乐,那就开心地做吧,不要管别人说什么。”在奶奶的引领下,海蒂开始写她心中的故事。
奶奶引导海蒂爱上阅读
奶奶的尊重和智慧给了两个孩子新的生命。
反观我们的现实,我们很多家长无视孩子的天性,忽略孩子的感受,打击孩子的爱好和梦想,将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按自己的设计去学习、生活,让孩子丢掉自己的梦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还美其名曰“爱孩子”“一切为了孩子”。这样的爱让孩子窒息、茫然无助,让孩子失去童年,丢掉快乐。可童年的创伤是要一生来治愈的!我们给孩子的一生种下了不快乐的种子,怎能指望孩子有快乐的人生呢?
爷爷背克拉拉去放羊
最好的爱是充分的尊重和智慧的引领。这样的爱才能帮孩子健康成长,才可能让孩子有快乐的人生。
充分享受友情和自然的孩子最幸福!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