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策美文教你学写《新生开学典礼的讲话》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22 10:15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新生开学典礼的讲话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主题:开学典礼的讲话主题通常围绕欢迎新生、介绍学校、培养目标、校园文化等方面展开。明确主题有助于使文章更有条理和针对性。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讲话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背景和目的;主体部分展开论述,阐述学校、专业、学术等方面的内容;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达对新生们的期望和祝福。
3. 语言得体:讲话作文应使用正式、礼貌的语言,避免口语化、俚语等。同时,注意措辞准确、简洁,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4. 内容丰富:讲话内容应充实,既要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又要关注新生们的需求和关注点。可以结合学校的历史、文化、特色等,以及新生们的成长、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论述。
5. 引用名言警句:适当引用名人名言、诗词等,可以增强讲话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但要注意引用的恰当性和相关性。
6. 结合实际:讲话内容应与新生们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关注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7. 鼓励与激励:在讲话中,要充分表达对新生们的关心、鼓励和期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
8. 注意时间
校长李路明在2024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涵养厚德品格 担当时代重任
涵养厚德品格 担当时代重任——在2024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清华大学校长 李路明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3000多名新同学来到清华园,满怀对未来的期待,开启美好的大学时光。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你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清华人。自1911年建校以来,一代代清华人始终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在中国人民为救国强国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110年前,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在清华园演讲,引用《周易》中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清华学子应当效法天之刚强劲健、地之宽厚和顺,崇德修学,以膺重任。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的校训,也成为清华人刻在骨子里的精神特质。厚德,犹如大地之博,无所不载。作为新时代的清华人,你们被寄予厚望,也肩负重任。在这个充满希望又充满挑战的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你们更要以厚德立身,开阔胸襟气度,拓展人生格局,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他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厚德就是要器量宽宏,“责己甚厚,责人甚轻”。中国文化讲究检身若不及、与人不求备。对自己要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对他人要能够理解体谅、换位思考,“与其喜闻人之过,不若喜闻己之过;与其乐道己之善,不若乐道人之善”,做到端方敦厚、温润大气。在清华,大家都认同一种“1.2和0.8”的处事方式。动力机械工程专家、我校倪维斗院士曾说,要把别人的优点放大一点,乘上1.2,把别人的缺点缩小一点,乘上0.8;而对于自己,则要把自己感觉到的优点乘以0.8,把自己的缺点乘以1.2,这样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容人之量并不是顺人之非,而是彼此相观而善,弘扬清风正气。1927年,梁启超先生曾对清华国学研究院学子说,要严格约束自己,“不怕难,不偷巧,最先从自己做起”,也要在朋友之间“互相改造与策勉”,从一个人、一群人开始,营造一种理想的新风气。同学们,希望你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乐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善于改正自身的过失,共同为构建和谐包容、向上向善的社会贡献力量。
厚德就是要胸怀博大,“处世接物坦焉无所芥蒂”。厚德之厚体现在大度容人,更体现在“大其心,容天下之物”。正所谓“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做事真诚无欺、没有成见,特别是当遇到困难、面对挫折时,更要做到坦然处之、宠辱不惊,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坦焉无所芥蒂”还意味着秉持公心正道,去除私心杂念,看淡个人得失,以一片至诚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作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业绩。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于2004年回到祖国,全职到清华任教。他说:“能为祖国伟大复兴的事业尽个人微薄之力,是我引以为傲的成就,也是我毕生最大的荣幸。”20年来,他带领团队打造出国际同行认可的“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科学本科教育”,推动建立交叉信息研究院,出任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极大促进了国内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同学们,希望你们襟怀坦荡、言行一致、无私无畏,养成纯粹清澈的优秀品质,永葆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
厚德为先、才华为重,德才兼优方能“出膺大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指明人生的方向,让我们牢记使命、奔向光明;“才”提供前行的动力,让我们奋发有为、走得更远。著名科学家、清华校友陆士嘉教授矢志爱国报国,一生倾心育人、潜心研究,从不计较名利。她在赴德国留学前夕目睹了祖国遭受日军飞机轰炸的情景,决定学习航空科技,师从近代流体力学奠基人普朗特教授。学成回国后,她曾在清华航空系任教,并积极参与创建北京航空学院。她始终以“讲2小时,至少要用6小时来备课”的态度站在教学第一线,总是选择研究短时间见不到成果的大问题,还多次婉拒增补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机会,表示“应该让年轻人上”,甘做后人的“铺路石子”。陆士嘉教授以崇高的风范和卓越的才华,为祖国培养了大批航空工业科技人才。清华校歌里有两句话,“海能卑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中文系的徐葆耕教授对此解释道,“只有胸怀博大,容纳百川,而不拘一豆之见,才能使自己的学问焕发光辉”。谦虚温谨,方可日有所进、学有所得;仁厚诚笃,方可凝聚众人之心、汇集众人之才,成就艰巨而伟大的事业。“嫦娥”揽月,“天问”探火,“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这些无不是众多科技工作者同心同德、精诚合作的结果。同学们,希望你们砥砺品德、增长才干,做到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从梁启超先生作“君子”演讲到今天的110年间,中国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学们,你们是平视世界的一代,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希望你们涵养厚德品格,担当时代重任,秉持律己宽人之风,葆有真诚谦逊之心,增益磊落包容之量,树立家国天下之志,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来源 | 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
摄影|李派排版&责编|苑洁审核|许亮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他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那一刻,祝福虽然无声,感恩震耳欲聋!
全文来了!校长余祖俊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坚持自己,拥抱变化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余祖俊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隆重举行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交大新青年。在这里,我谨代表北京交通大学,向全体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同学们,今天你们成为了红果园的新主人。北京交大跨越三个世纪、汇聚全球顶尖学科、跻身首批“双一流”行列、在社会中享有崇高声誉。未来,母校的荣誉都会转变为你们的“财富”,给予你们学习和成长的力量。为了来到交大,你们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今天,终于梦想成真。
我建议,给你们自己来一些掌声,祝贺你们!掌声是祝贺,也是希望,希望大学能够如你们所愿。大学是人生“自己说了算”的开始,你们一定有很多美好的憧憬与想象,但新同学、尤其是本科新生,往往把“自己说了算”误以为是“自我放松”和“自我减压”。大学首在一个“学”字,无论你们希望实现多少兴趣爱好、希望拥有怎样丰富多彩的生活,都不能偏离作为学生最基本的任务。我还要提醒大家,今天之后的学习,不会比之前轻松,大学绝不是“考上了,就好了”。
你们是优秀的年轻人,希望你们、也相信你们能在新的学习阶段,坚持那个优秀的自己,用自理、自律、自立为“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开一个好头。“自理”就是坚持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大学的时间多数是由自己支配的,是合理安排还是毫无头绪,全在自我管理。希望你们能做到生活有序、作息规律、劳逸结合,成为时间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自律”就是坚持对自我的约束。该做的事一定要做好,不为拖延找理由、不为散漫找借口;不该做的事一定不要做,遵守法律法规,明确行为边界,坚守学术道德,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交大人。
“自立”就是坚持自己的追求。你们青春年少,一定有自己的抱负,如果确定了目标,就请逐梦而行。“知行”是交大校训,也是交大人的行为准则,希望你们始终做到知行合一、自立自强、努力奋斗,在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宏伟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学们,大学是自己做主的开始,也是独立应对变化的开始,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与过去不同。你们不仅要坚持自己,更要学会主动适应、拥抱变化。
一是学会学习,从而更好适应求知方式的变化
从高中到大学,机械性的知识输入会减少,创新性的思维训练将大大增加;从本科到研究生,需要超越别人已经研究过的旧问题,向知识的“无人区”进发。求知的变化需要更主动地学习,保持好奇,找到兴趣,完成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需要更丰富地学习,不局限于书本、课堂和自己的学科,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加以运用;
还需要更具问题导向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从“研究什么”向“解决什么”的转变。
二是学会生活,从而更好适应生活状态的变化不少同学是第一次离开家庭,从小家庭走到大集体,从熟悉环境到陌生城市,从两点一线到自由安排,你们都要学会规划好自己的生活。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做到健康合理的饮食起居;
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取得成绩不得意忘形,遇到挫折能迅速平复;
还要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遵守公共秩序、守护集体荣誉,就像正在开展的军训,大家拼在一起、乐在一起、赢在一起,这就是“集体生活”的魅力。
三是学会思考,从而更好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身处信息社会,人工智能越发达,信息来源越丰富,坚持自己的思考就越重要。嘈杂的时代需要独立地思考,走出“信息茧房”,避免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多元的生活需要辩证地思考,大学里要选哪条“赛道”,怎么做才算自我实现,这都需要综合地比较与判断;
科技的进步需要创新地思考,科技革命往往诞生于颠覆性的理论创新,需要青年学子敢质疑,敢挑战,敢为人先。这些思考方式不仅是大学的要求,还会在更长远的人生道路上给予你们帮助。
四是学会沟通,从而更好适应人际交往的变化走入集体生活,直面个体差异,不论你是怎样的性格,都需要在与人交往中成长。学会沟通,意味着准确表达自己,同时准确理解他人,还意味着相互学习、高效合作。特别是研究生同学,更要学会迅速融入团队,合作开展研究。大家还要记得多和父母、老师沟通,有问题就问,有困难就讲,学会有礼有节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也是成长的体现。
五是学会运动,从而更好适应身心状态的变化这个夏天,奥运点燃了大家运动的激情,大学生活也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交大尤其重视学生体育运动,你们身后的新体育馆里有一流的设施,你们在体育课上还有可能得到世界冠军的指导。希望大家用好这些条件,学会一项可以终身坚持的个人运动和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集体运动,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去迎接新的挑战。同学们!新的大学生活向大家提出了两个小目标,一是坚持自己,进一步做到自理、自律和自立,二是拥抱变化,进一步学会学习、生活、思考、沟通和运动。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一起付诸实践。在新的目标面前,你们无需紧张,也不要有太大压力,因为父母和老师始终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和温馨的港湾,有困难大家一起面对!更何况,大学不会介意你“懵圈”,还会鼓励你试错,会帮助你走过每一次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探索,找到成长的快乐。最后,相信你们都能在北京交大获得一段充实、精彩、值得铭记一生的时光,就像录取通知书上写的——“来吧,带着你的梦想,开启一段全新的征途”。
谢谢大家!来源 | 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
编辑 | 王煜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