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3招搞定《党书籍 读后感》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22 13:42

3招搞定《党书籍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党书籍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读后感的主题,即你对这本书的主要感悟和收获。这可以是关于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党的精神等方面。
2. 突出重点:在文章中,要突出书中的重点内容,如重要理论、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等。同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这些内容对你的启发和影响。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结构要清晰,逻辑要严密。一般可以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文章:
a. 引言:简要介绍书籍的作者、出版时间、主要内容等,引起读者的兴趣。
b. 概述:概括书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党的精神等。
c. 感悟与收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书中的重点内容对你的启发和影响。
d. 总结:总结全文,强调书籍的重要性和自己的感悟。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以下是一些建议:
a.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更具文采。
b.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c. 避免使用口语化、随意化的表达,保持文章的正式性。
5. 结合实际:在谈感悟与收获

你读我听|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读《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有感

读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关于全民族抗日的内容,我的思绪回到74年前那个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时刻: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从“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南京保卫战,到“不惜用生命填进火海”的台儿庄血战,从“打完子弹就上刺刀冲锋”的平型关大捷,到“以血肉之躯消灭精良装备”的百团大战……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民族抗战的艰苦岁月中,中华民族用鲜血谱写出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也涌现出一批抗日英烈和众多英雄群体。

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里再次读到杨靖宇同志的英雄事迹,我想起中学时代初读他的故事时,浸湿的眼眶、咬紧的牙齿和紧握的拳头。

受五四运动的影响,20岁出头的杨靖宇在开封上学期间就开始传播先进思想;1927年,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女儿出生才5天,他就远离家乡,继续坚持投身革命,在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多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从不畏惧,从未动摇要坚持完成党带领人民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1938年,杨靖宇同志时任东北抗联第一陆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突围进入长白山区建立密营。1939年冬天,日军趁大雪封山展开又一轮封锁。杨靖宇带领60余人在分散突围途中与日军多次激战。当地村民碰到长满冻疮、饥肠辘辘的杨靖宇,劝他投降保全性命,被他义正言辞地拒绝:“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1940年2月23日,在冰天雪地的濛江山区,时年35岁的杨靖宇孤身被围,坚持战斗至壮烈牺牲。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发现在他的胃里竟没有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枯草、树皮和棉絮……

泪咽无声,分不清是什么让我深受震撼、感动不已。是杨靖宇同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还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或许是全部。正是这些精神特质,铸就了杨靖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伟业,也构成了同杨靖宇一样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筋骨血肉,使得中华民族能够渡过一个个最危险的时刻,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在现实中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开创和平和充满希望的未来,我想反复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意义就在于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吴冰婕)

征稿启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面向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征集读书感悟、心得。你来读,我来听。投稿请至zyjwgjjwwz@163.com,附作品标题及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原文赏析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胜利阶段。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8日,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

在同盟国军队于各战场陆续转入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后,中国战场于1943年秋季起逐步转入战略反攻。1944年至1945年春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在敌后战场发起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攻势作战,对日军占领的点线包围得越来越紧,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逐步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了重要条件。沦陷区城市党组织积极开展瓦解日、伪军工作,组织地下军,准备发动武装起义,里应外合,配合反攻。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发表对日作战宣言。9日,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加速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进程。同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随后,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发布七道全面反攻命令。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这时,国民党军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地区,而日军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都处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的包围中。面对这种局面,美国总统杜鲁门认为:“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并且向海边开去,那末整个中国就将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就必须采取异乎寻常的步骤,利用敌人来做守备队,直到我们能将国民党的军队空运到华南,并将海军调去保卫海港为止。”“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根据延安总部的指示和命令,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向日、伪军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很快解放大片国土。

8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照会中、美、英、苏四国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的形式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日军128万人随即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的第二日即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节选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四章)

红色经典|奏响生命赞歌——《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

人民是路,党就是明灯;人民是船,党就是司南;人民心向着党,党心系着人民,党与人民鱼水情深万世传。满篇真诚言,一把感动泪,读了《把一切献给党》之后,我不禁流下了眼泪,一个个故事在我内心扎根,升华为奋进的精神。

本书讲述了吴运铎在革命中锻炼成长的一生,他英勇杀敌,三次负伤,仍用坚强的意志来表示对革命的无限忠诚;他白手起家、研制武器,建立了兵工厂,与我国枪炮史一起大步向前迈;他不断实践、积极探索,从文盲到军工专家。即使在病床的时候也坚持写作和科学实验,时时刻刻把个人与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每个行动都诠释着:“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这种顽强刻苦、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的奉献精神深深敲击着我的内心。

吴运铎的经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在革命期间,外公毅然决然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斗争,革命中外公的左肩膀被子弹打中,但他强忍疼痛坚持完成斗争。直到今天,外公左肩上的伤疤依然清晰可见,每当阴雨天肩伤疼痛难忍时,外公仍无悔地对晚辈说:“我从未后悔过,每个人都应该为党和国家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榜样入眼更入心,把一切献给人民的信念在我心中深深扎根。庚子伊始,新冠肆虐。面对凶险又未知的疫情,我没有退缩,想到外公的教诲,我申请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带好口罩,穿好志愿者服,为居民测量体温,为社区老人配送生活物资,为来访者登记详细信息。随时待命,我愿每天二十四小时为社区居民守护这片安全的生活环境。

新学期回归大学校园,作为一名大学生,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厚积薄发,回报社会;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带领班级共同学习红色经典故事,学习革命者精神,让红色故事中的精神力量得以传递;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珍惜现在生活的同时努力创造自己的价值,将自己的力量融入到中国腾飞的伟大梦想之中。

我坚信,把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人生终将被人证明是充满价值的人生。把一切献给党就是把疫情中对病毒的恐慌变成坚定的付出,就是把当前大学生活变得更加富有意义,就是把自己奉献给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潍坊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刘方洁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