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27 02:4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网吧讲话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网吧这一话题。可以从网吧的发展历程、网吧的社会影响、网吧的利弊等方面进行展开。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网吧这一话题的背景;正文部分对网吧进行详细论述,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a. 网吧的发展历程:介绍网吧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如网吧的兴起、普及、发展现状等。
b. 网吧的社会影响:分析网吧对社会生活、青少年成长等方面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c. 网吧的利弊:从不同角度分析网吧的利弊,如提高信息获取速度、丰富娱乐生活、可能导致沉迷网络等。
d. 网吧的监管:探讨政府对网吧的监管措施,以及如何加强网吧管理。
4. 语言表达:在作文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 词汇丰富:使用恰当的词汇,使文章更具文采。
b. 句子通顺:注意句子结构的合理性,使文章读起来流畅。
c. 观点明确:在论述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来源: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号 作者:吴敏、贺军荣、张歆、王通年
一个时代的士兵有一个时代的“肖像”
李京没想到,战士吐槽会就像马栏山上的牛羊,“一出栏,就拢不住”。
掐指一算,从2016年3月至今,李京所在的武警陕西省总队咸阳市支队八中队先后召开了47场战士吐槽会,大伙儿七嘴八舌,共抛出了107个问号。
武警陕西省总队咸阳市支队八中队,被武警部队授予“用创新理论建队育人模范中队”荣誉称号。作为这个标兵中队的指导员,李京从上任那天起,就觉得“压力山大”。
压力主要来自于战士一个又一个“为什么”,那些冷不丁冒出来的问号随时考验着李京的智慧和神经。
“人们酷肖他的时代,远胜于酷肖他们的生身父母。”一个时代的士兵有一个时代的肖像。这些问号,其实就是他们的时代“肖像”。
李京告诉记者,战士吐槽会是一个开放平台,打破了吐槽者和被吐槽者之间的界限。新兵、老兵都可以上台吐槽,干部、战士都可能被吐槽。任何人都可以走上台去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所吐槽的问题也涉及方方面面。
吐槽会上,有问也有答。
吐槽会越办越火,问号越来越多,李京却越来越从容自信。
“千万别小看吐槽会。对于一名普通士兵来说,吐槽不仅需要发现问题的能力,还需要直言不讳的勇气。”李京说:“一名干部骨干应对吐槽,则不仅需要快速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还需要接受对传统工作思路、教育方式、管理模式的挑战。”
(解放军报记者 吴 敏 特约记者 贺军荣)
战士吐槽会:107个问号引发的思考
原本遇到战士问“为什么”就发憷的李京,现在竟有点爱上战士的“问号”。
作为武警陕西省总队咸阳市支队八中队指导员,李京说,吐槽会开办以来,战士抛出来的107个问号听起来挺吓人,但仔细分析,被吐槽的多是身边的小事——
有吐槽剩米饭拿来熬粥的:“剩米饭变米汤,口感实在不咋样,难道不能改做大家喜欢的蛋炒饭吗?”
有吐槽拔草工作繁重的:“每逢上级机关来队检查,我们就要拔草。如果拔草占用训练、勤务和休息时间,岂不怕拔净了营区地上的草、长出战士心头的草?”
“这些小事早吐槽早解决,也就不是个事。相反,许多身边小事不及时掌握并跟进解决,总有一天会积累酝酿成大事。”尽管每一个吐槽的问号背后,都隐藏着“不平静的相怼”,但在李京看来,问题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正能量。
“吐槽需要勇气,直面这些问号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这位基层带兵人坦言,吐槽会不乏尖锐问题,但经常性思想工作不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吗?“每次现场应对和解答问题,我都要提前喝杯热茶,醒醒神,鼓鼓劲。”李京说。
问号士兵≠问题士兵
谁的心中会没有问号?把那些问号拼接在一起,便是一幅士兵的“时代自画像”
“为啥干部能随时随地使用手机,而战士只能在规定时间使用手机?部队不是强调‘官兵一致’吗?”
去年新兵下连,李京一天之内被新兵拦住十几次,了30个问题。
“这几年,士兵们思想越来越活跃,问号越来越多。”李京也曾疑惑,“在令行禁止的军营里,问号多的士兵是不是问题士兵?问号士兵与问题士兵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
两年前,因为手机上网问题得不到解决,战士尹鹏成为“问题士兵”。
事实上,尹鹏的日常表现可圈可点:军事训练名列前茅,理论学习很积极,群众关系好,是“优秀士兵”热门人选之一。然而,尹鹏入伍前是标准的“拇指一族”,最大的爱好是上网聊天。为了上网,他想尽办法跟中队干部“藏猫猫”。
一天,尹鹏突然“失踪”。中队官兵四处寻找,在一家网吧找到尹鹏。面对满头大汗的李京,尹鹏问:“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为啥中队电脑不能上互联网?难道你就没有精神需求?”
八中队地处大山深处,负责看押勤务。距离中队最近的转角村只有几户人家。“抽根烟就可以走完”的街道上,只有一家卖牙膏、汽水的小卖部和一家卖面食的小饭馆。手机只有2G信号。
“其实,我比士兵更想上网,想跟老婆孩子视频,想给父母网购营养品。”李京坦言,“现实很骨感,上网在当时是件奢侈的事情,这个难题的确无法解决。”
因为上网私自离队,违反纪律的尹鹏成为“问题士兵”,流着眼泪退伍回家。
那件事至今“窝”在李京的心里,情绪很长时间没有平复。无数个夜晚,每当睡不着觉的时候,他在铺上翻来覆去,脑海中闪现的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那是他这些年曾带过的兵。
回味那些面孔,品味那些面孔背后的“问号”,李京渐渐领悟到,把那些问号拼接在一起,便是一幅士兵的“时代自画像”。想想自己的成长经历,谁的心中会没有问号呢?只不过,如今的新生代士兵更爱表达罢了。
想通了这些,李京得出答案:“问号士兵≠问题士兵,但倘若经常性思想工作不能直面这些问号,那么小问题就会积累成大问题。”
大学生士兵燕昊堂的事例,更坚定了李京的这一结论。
2016年1月,大学生士兵燕昊堂分到中队。在短短一周时间里,问了李京20多个问题。但就是这个问号士兵,主动请缨,连续熬了3个通宵,学会相关软件,如期完成给每一位退伍士兵制作电子相册的任务。
李京从燕昊堂身上悟出一个结论:“虽然问号士兵的问题多,但是这类士兵大多头脑灵活、勇于创新,敢于抛出问题、寻找答案,能推动中队建设。”
迎着“问号”走,
创新才能“走心”
对于新生代士兵来说,“大锅饭”“自助餐”“开小灶”,一个都不能少
在武警陕西省总队采访,记者发现,“战士吐槽会”并非唯一的新生事物。
“基层部队一直在积极探索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新方法、新形式。”武警陕西省总队咸阳市支队政治处主任谭立国介绍说,“前些年,我们有‘理论宣讲队’‘诸葛亮会’。随着社会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有的单位推出‘军营故事会’,有的单位办起‘军营演说家’,还有的单位跟风办起‘军营最强大脑’‘军营朗读者’。不论采取哪一种形式,都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不过,并不是所有新方法、新形式都会受到官兵喜爱,有的活动开展没多久就“走样儿”,有的活动“干部心累、士兵身累”。
谭立国认为,战士吐槽会广受欢迎说明一个道理:迎着“问号”走,创新才能“走心”。
李京特别认同这一观点。一次,李京发现战士普遍对国际安全形势感兴趣,便组织官兵观看电影《我的战争》。观影后,大家讨论积极热烈。李京从中领悟:“找准集中授课的‘最大公约数’,‘大锅饭’就能吃出新味道。”
在李京看来,经常性思想工作与吃饭一样,众口难调很正常。对于凡事爱问“真的吗”的新生代战士来说,“大锅饭”“自助餐”“开小灶”,一个都不能少。
真心面对“吐槽”,
“问号”才能变“叹号”
官兵的“牢骚话”换个角度看就是“心里话”,与战士心心相印,才会与他们的“问号”共振共鸣
吐槽会为何这么受战士欢迎?
八中队应急班班长郑明岗说的好:“吐槽错了,一笑而过;吐槽对了,必有回响。”
老话说,顺藤摸瓜。如今,“槽点”就是士兵思想这根藤上的“瓜”。李京说:“顺着战士们在吐槽会提出来的问题,向根源上探寻,经常性思想工作就能靶向瞄准、高效解答。”
带兵人真心面对“吐槽”,“问号”才能变“叹号”。武警陕西省总队咸阳市支队政委王小平认为,对待官兵疑问的态度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随时检验着一名带兵人是否真心为兵的情怀。
“官兵的‘牢骚话’换个角度看就是‘心里话’。”王小平说,只有满腔热情、饱含真情的把官兵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兵解困作为第一要事,把战士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才能与战士心心相印,真正与他们的“问号”共振共鸣。
把问号拉直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战士吐槽容易,关键是吐槽之后怎么办。”李京说,比发动官兵“翻箱倒柜”找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官兵“说话管用”,反映的问题不能“泥牛入海”或者只是得到“万能回复”,实际解决却遥遥无期。
如今,李京和中队里的其他带兵骨干都养成了随身带本子的习惯。每开一次吐槽会,他们的本子上就写满了下一步急需解决的事情,兑现一个打钩一个,逐一销账。
去年底,八中队军营网吧在士兵强烈要求下正式开放。每到周日,十余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前,都会挤满兴奋的脑袋。
记者打开网络主页,发现他们开设的学习答疑、生活服务、心理咨询、成才服务、法律咨询等栏目,涉及战士学习、成才、恋爱、消费、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今年老兵复退前,他们开展网上答疑受到官兵的点赞。
“随着‘互联网进军营’的持续推进,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何更新观念、优化结构、创新方法,仍然是带兵人应当思考的问题。”王小平说,越是新手段,越要奔着解决实际问题去。只有这样,网络才能真正为经常性思想工作插上“新翅膀”。
(解放军报记者 吴 敏 特约记者 贺军荣 通讯员 张 歆)
你若端着,我便听着
你若真心,我便交心
指导员李京的创意和坚持,让战士私下的吐槽变成了光明正大的畅所欲言。我们应该给这位基层带兵人点赞。
允许吐槽,是民主。如今,00后已开始进入军营,大学生士兵比重逐年递增,他们文化素质高、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特别看重知情权、表达权。“尊重基层民主权利”最朴素的做法,就是允许官兵们主动观察、自由思考、自我表达。
曾几何时,一些基层战士有困难、有意见,面上不肯提、不敢提,只能私底下“吐槽”;曾几何时,一些带兵人和战士谈心不交心,大道理一箩筐却没有真感情,常常一副我讲你听,我讲你做的样子……长此以往,那些私下的“吐槽”,无论是积极、善意的,还是消极、恶意的,长期没有宣泄、倾诉的窗口,日积月累就会涣散兵心、影响士气,破坏风气,无形之中损失的是部队的战斗力建设。
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性思想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实时掌握官兵思想动态。基层带兵人只有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管理教育工作,才能真正知兵、爱兵、育兵。
知兵是带兵、育兵的基本前提,唯有了解兵的真实心声,才能把准他们的思想脉搏,做到及时送温暖、解疙瘩,才能增进内部团结,形成良好风气,进而提升凝聚力战斗力。
俗话说,人心换人心,玛瑙兑黄金。战士信服的带兵人,离不开“情、真”二字,那就是带着“感情”去说,带着“真心”去做。基层带兵人要有胸怀、有度量,容得下战士们的“吐槽声”;“你若端着,我便听着;你若真心,我便交心”,面对战士们提出的问题,要真正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基层带兵人要积极营造和谐的民主氛围,与战士们工作、生活、交心时,多一些笑脸、少一些冷面,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埋怨,以“诚心”换得“真心”,用“情通”实现“理达”。
战士吐槽不可怕,基层部队需要这样的“吐槽会”。这不仅仅是官兵之间的交流会,更是一堂堂生动的基层民主课。这种不拘时间、地点、形式、直抒己见的吐槽式谈心,没有居高临下,没有说教,没有顾虑拘束,在不急不躁中坦诚相见。它更像一面镜子,既照出了战士们的内心话、真性情,也照出了官兵关系的和谐度、亲密感;它不仅释放了战士们内心的焦虑和疑惑,也释放了带兵人的管理压力和猜忌;它让带兵人不再是“大锅饭”的共教育,又有力地抓住真问题,可以精准的“开小灶”。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吐槽声中有民意,体现着战士的感受,反映了他们的期待。战士身处基层一线,最了解部队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积极回应他们所观察到的问题、感受到的问题、吐槽的问题,就能够对工作误区、视角盲区、情感空白区进行有效弥补,让负能量发挥出正效应。
新时代,各级应根据基层战士成分结构特点,积极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作用,用好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让他们线上线下都能畅所欲言。
拆除“隔心墙”,架起“连心桥”。相信,只要基层带兵人给战士一个能说真话、敢说真话的环境和氛围,“吐槽声”也能汇聚成强军兴军的“交响乐”。
(王通年)
本文刊于2017年11月22日解放军报
“军营观察”版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作者:吴敏、贺军荣、张歆、王通年;
投稿邮箱:jfjbwx@163.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
---国旗下的讲话---
校园暴力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要跟大家探讨学习和交流的话题是有关校园欺凌的问题。
01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主要表现是欺负、侮辱弱小的人,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孩子在学校被某个同学或某几个同学殴打,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被其他孩子抢走了等等,这种欺凌是肢体上的,也是比较常见的。
而有一种欺凌行为最不容易发现,就是言语欺凌。如果说肢体的欺凌比较多发生在男生与男生之间,那言语的欺凌,比较多发生在女生与女生之间。他们会用言语刺伤或是嘲笑别人,羞辱别人,给别人起绰号,甚至用威胁恐吓的言辞,给对方心理上造成伤害。
另外一种欺凌行为是近几年盛行起来的新兴的欺凌——网络欺凌。是一个不容易控制的方式,学生们会从社交网站、微信或微博上传递谣言或是恐吓的话语,或者恶搞某个同学的照片,拿同学的照片发毒咒等等。这种伤害很深,因为知道的人太多,一些孩子觉得丢人,无法接受网友的评价,会尝试自残、自杀等。
➰
自去年来,这样的事例我们同学通过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体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欺凌事件一旦发生,它不仅仅会使受害者的身体受到伤害,还会使受害者的心灵走向弯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严重时,还会威胁到你身边人的生命安全。网上报道了江西某中学发生女生掮打耳光造成伤害的事件,事件曝光后,几名参与打架的女生迅速被公安部门带到派出所,接受处罚。这几名同学的家长也因监护不力,受到处罚。
听到这里,我们同学作何感想?校园本是宁静、和谐、愉悦的学习场所,但是,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和虚拟网络的影响,这种校园暴力事件不时的发生,那么这种校园欺凌现象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呢?对此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高度重视,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教育局为我们学校配备了足以制服歹徒所需要的警械及其它装备,学校在今年暑假也改进了校园监控系统,确保学校的周边及校园都处在有效和清晰监控范围内;另外,学校也加强了值班,落实了责任。这一系列措施的采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通过此来切实加强校园安全保卫,确保我们师生的生命安全。
02
那么我们同学应该怎么做呢?
央视针对校园暴力所做调查
首先我们要学会一些面对校园欺凌时的应对方法:
1.当我们遇到校园欺凌时,害怕是没用的,要积极的心理暗示,表现淡定,有惊无恐,“坏人”是遇强则弱的,所以气势上要压倒对方。
2.若被很多学生围着,要明白逃为上策,这个时候就要斗智斗勇,尽量周旋拖延时间,逮到机会撒腿就跑;如果遇到对方先未动手,而是“谈判”,先尝试谈判,见机不妙撒腿就逃。
3.要明白人身安全是首位的,面对围困时要做个小人,不要去激怒对方,防止暴力发生或升级。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必要时, 向路人、同学、老师呼救求助。
4.当看到有同学被同学欺负时,应尽快报告老师,如果是看到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介入驱散,防止暴力持续或升级。
5.上学和放学尽可能结伴而行。
6.穿戴用品尽量低调,平时着校服上学,鞋子已舒适为主,不要过于招摇,也不要轻易地炫富或告诉他人家里的经济状况以及家长每个星期给的零花钱等;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7.节假日、周末平时零星时间不借着同学过生日、集体过节日、庆祝某些事情等的借口去KTV、酒吧、网吧、歌舞厅、游戏厅等鱼龙混杂的地方。
➰
其次也希望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1.上课期间,学校大门关闭, 任何同学都不得私自走出校门,特殊原因要离校,要持出门单班主任或年级组长、任课老师等签好字到门卫室等家长来接登记后方可离校,上学、放学时进、出大门,应主动着校服、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
2.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一条途径。 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3.发现校外有可疑人物要及时报告,看到同学遇纠缠和侵害,要及时回校报告或拨打110 求助。
4.冷静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同学之间的矛盾,都是小纠纷、小冲突、小摩擦引起,如一个不太友善的眼神、一句不文明话语、一个无意的碰擦,本是小事,但若不能冷静对待,就会酿成大害,引发冲突、斗殴,群殴甚至致人伤残死亡,媒体新闻报道那些恶性事件起因都是很小的事,因为处理不当才发生严重的不可挽回的结果。因此同学间的冲突并非深仇大恨,避免发生这样的悲剧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微笑,一句对不起,做到团结友爱、文明谦让。否则,心胸狭小,争强好胜,轻则受到学校处分,重则受法律制裁,到时候悔之晚矣。
5.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6.不要将你过去的同学招致到学校及周边,更不得借助他们解决同学间的纠纷。
03
对于实施校园欺凌者
会有怎样的惩戒
区教育局针对校园欺凌专门制定了《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加强中小学校园欺凌防范工作方案》,其中特别强调对于实施校园欺凌者要强化教育惩戒作用。方案要求对经调查认定实施欺凌的学生,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定学时的专门教育方案并监督实施欺凌学生按要求接受教育,同时针对欺凌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应惩戒。
1.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实施欺凌学生应向被欺凌学生当面或书面道歉,取得谅解。对于反复发生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在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纪律处分。
2.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严重欺凌事件,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学生予以训诫,公安机关根据学校及时安排人员,保证警示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学校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实施欺凌学生纪律处分,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3.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未成年人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关规定,对构成严重不良行为的,按专门(工读)学校招生入学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
4.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区教育局和学校要及时联络公安机关依法处置。对依法不予行政、刑事处罚的学生,学校要给予纪律处分,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等处分,必要时可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工读)学校。对校外成年人采取教唆、胁迫、诱骗等方式利用在校学生实施欺凌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最后,我呼吁:同学们,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预防和抵制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从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从现在就做起。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审核 | 梁金英校长助理
撰稿 | 蒋天香校长助理
编辑 | 陈亦珂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