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500字小说的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29 06:56

500字小说的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500字小说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如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写作手法等。
2. 概括小说内容:简要介绍小说的基本情节,包括故事背景、主要人物、事件发展等,使读者对小说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 分析小说特点:针对小说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风格、象征意义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a.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走向,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b. 情节结构:探讨小说的情节发展、高潮、结局等,分析其合理性、巧妙性。
c. 语言风格:评价小说的语言特点,如简洁、生动、幽默、诗意等。
d. 象征意义:挖掘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如人物、情节、场景等,探讨其深层含义。
4. 表达个人观点:在分析小说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表达自己对小说的看法。可以赞同、反驳或提出自己的观点。
5. 举例说明:为了使观点更有说服力,可以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人物对话等,进行举例说明。
6. 注意篇幅:由于字数限制,在表达观点时要注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
7. 语法和标点:确保作文

课本里的阅读生活

【课本里的中国】

光明日报记者 陈雪

课本中,怎么会缺少阅读者的身影呢?那是沉湎思想和酝酿创造的重要时刻。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忆读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读书一事被冰心戴上了快乐的冠冕,但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时一刻的快乐,而是整个人生的收获。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图为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新馆阅读的读者。光明日报记者郭冠东摄/光明图片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读了许多书,冰心尝到了读书的乐趣,“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忆读书》)所以有一年六一儿童节,儿童刊物要冰心给小读者写指导读书的话,她只写了九个字,却成为高度凝练的读书指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有人说,阅读是一个人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那么,图书馆和书店就是人身心休憩的地方。

“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上图书馆》,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诗人、翻译家王佐良把清华大学图书馆当作自己的“恩师”。更重要的是,去图书馆成了他的习惯,因为偶遇一本书,也是生活的奇趣。

对于外国作家来说,阅读中国的典籍也是一场奇遇。翻阅《论语》就曾给德国诗人黑塞带去满足。

秋窗读书图(中国画)刘松年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如何惊异和心驰神往,书中所说的一切对我如何既陌生又正确,既符合我的预感和期望又美好无比。”(《读书:目的和前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次与中国典籍的偶遇,制造了一种长久陪伴,“几十年来,我对这些中国典籍的喜爱有增无减,床头多半总是摆着其中的某一部。”读好书还是一种修养,其益处是润物细无声的,正如黑塞所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若要评点出意志力最强的读书人,清代政治家曾国藩一定榜上有名。“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古人谈读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曾国藩曾在致弟弟的家书中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曾国藩强调读书要“有恒”,是出于其作为士大夫之杰出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他为古今读书风景里增添了一份豪迈之情。

谈起读书的方法,许多人可以脱口而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名句“好读书,不求甚解”,但却常常忘记这句话的下半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著名的新闻记者、评论家邓拓就以马南邨为笔名分析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内涵。

儿童图书馆(油画)李天祥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不求甚解》马南邨,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邓拓认为,陶渊明“不求甚解”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如今,我们可以轻易获得书籍这种“精神营养品”,假如作家林海音看到今天这份“富足”,一定会道一声“羡慕”。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走我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窃读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柳荫读书图(中国画)丰子恺

林海音学生时代,街上的书店一定是不允许读者随意翻阅图书的。她在放学后跑到书店里偷偷看书,怕被老板赶走,有时一本书甚至要跑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窃读记》)林海音的代表作是小说集《城南旧事》,里面有许多北京南城的童年记忆。时光流转,当她回忆往事时,当年苦中作乐的读书生活成了一份美好的记忆。

作家学者们总喜欢记述自己的阅读经历,其中,有趣事,也有苦恼;有读得索然无味的书,也有读到豁然开朗的书;有的人能在书中看到先贤的背影,有的人会在书中发掘新的自我。其实,无论是怎样的阅读经历,都会化成生活中难忘的回忆,因为阅读就是生活本身。

重九读书图(中国画)程十发

囊萤夜读(课本内页)资料图片

书籍是知识的窗户(宣传画)张安朴

晨(油画)徐文华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5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写给普通劳动者的精神颂歌——长篇小说《山河人间》读后

作者:王宏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家桥长篇小说《山河人间》(花城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聚焦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安徽六安老区人民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兴建淠史杭水利工程的历程。小说栩栩如生展现了程志刚一家五兄妹修建水利工程时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汗水,讴歌了普通劳动者忘我的献身精神,而主人公农民英雄程志茂也成为近期文学创作中一个鲜明形象。

全书中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程志刚的大哥程志茂。他是那个激情如火年代中的英雄,有“干不死”“白化手”“洼刀腿”等外号。在物质生活相对丰裕的今天,我们难以想象半个世纪前人们的生活情形和精神状态。作者通过塑造程志茂这一形象,提供了那个激情年代中的一个典型样本。他身上蕴藏着那个年代千千万万民众建设新中国、改造大自然、创造美好新生活的豪情壮志。作为力图摹写20世纪中国历史全景的“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山河之间》通过对程志茂等人以及乡村社会各色人等的细腻展现,让人们沉浸在那个年代特有的回音之中。

书中的程志刚算不上主要人物,但他与程志茂的兄弟关系,以及他对英雄哥哥的了解,旁人难以企及,使程志刚隐秘的成长史成为整部作品中一条重要的支线。全书伊始,他刚从农校毕业,暂时去乡村当社员,投身水利工程建设。他当时的心境实在忐忑,由于不擅长做扒河的体力活,一时颇感迷惘,对个人的未来发展也颇有疑虑。革命家庭出身的李义兰谆谆劝导,使他慢慢意识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而大哥程志茂的言传身教更激励他勤奋拼搏。在全书结尾处他领悟到,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拥有双手,“我们就可以劳动,大象用鼻子都可以卷东西,人用双手可以抱得更牢,抱得更多”。正是在大哥的感召下,程志刚慢慢成熟起来,从个人的小圈子跳出来,融入到火热生活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山河人间》又是一部年轻人艰难成长的心灵史。

这部近40万字的小说从头至尾是由百余封书信连缀而成。在快捷便利的即时通讯成为人们沟通交流方式的今天,书信已近乎绝迹。而在20世纪60年代,书信还是人们礼尚往来的重要工具。陈家桥在叙述手法上延续了其一贯的精致和考究,通过书信体来推动故事的讲述。程志刚和李义兰这对青年男女,原本是农校同学,毕业后一同参加了六安地区规模浩大的水利建设工程。他们通信的时间持续了两年多,信件篇幅洋洋洒洒,事无巨细,娓娓道来,即便是较短的信也有千把字,与今日的微信短消息不可同日而语。他们谈各自的工作、生活与理想憧憬,渐渐发展成一种对亲密伴侣的牵挂。

纵观中外文学史,书信体小说最适合于展示人物细腻复杂、变幻不定的内心世界,卢梭《新爱洛绮斯》、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堪称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在陈家桥的这部新作中,由于情窦初开,由于各自的矜持和羞怯,程志刚和李义兰几乎没有感情的直接倾诉,读者只能在字里行间捕捉到蛛丝马迹,这也许正是陈家桥的用意,用文字唤醒历史。

这部小说虽然讲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故事,但它将人物置于百年历史巨变的整体框架,从而赋予这些人物浓重的历史感,从中可以感悟到普通劳动人民的朴素与伟大。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06日0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