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29 23: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再别康桥》的读后感,字数为200字左右,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明确主题": - 确定你的主要感受和观点,比如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共鸣、对诗歌结构的分析等。
2. "简洁明了": - 由于字数限制,语言要简洁有力,避免冗长和重复。
3. "引用诗句": - 可以适当引用《再别康桥》中的诗句,以增强说服力和情感表达。
4. "结构清晰": - 通常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开头简短地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 主体部分阐述你的感受和观点,可以结合诗句进行阐述。 - 结尾简要总结你的观点,并留下深刻印象。
5. "情感真挚": - 表达你对诗歌的情感反应,可以是喜爱、感慨、敬佩等。
6. "避免主观臆断": - 尽量基于诗歌本身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避免过多个人主观臆断。
7. "注意字数": - 严格控制在200字左右,不要超过字数限制。
以下是一个简短的《再别康桥》读后感示例:
《再别康桥》是一首充满离别情感的诗歌。徐志摩通过对康桥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
《再别康桥》是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先生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所在地,诗人曾于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在此留学。1928年秋,诗人重返康桥,诗兴勃发而创作了这首诗,并于同年12月10日发表于上海的“新月”杂志。
从“初别”到“再别”这6年光景里,诗人经历了诸多生活挫折与精神磨难,因追求婚姻自由而与发妻张幼仪离异并与心仪女人陆小曼联姻。以当时的世俗眼光,此举属大逆不道有伤风化,因而遭受家庭的反对与社会的非议,可以说诗人此时正处于精神疲惫,情绪低落,心力交瘁之际。曾有人评论此诗是“别景不别人”,我倒觉得:“诗中无人胜有人”。徐志摩出生于1897年,在英国留学时正值有抱负、有理想、有憧憬的青年期,同时他还爱恋着同在剑桥学习的才女林徽因。旧地重游,必然会勾起其剑桥求学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的回忆。所以诗人是以描写康桥景色来抒发其对故人的眷恋之情。
诗以“轻轻的来,作别西天的云彩”至“悄悄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作为诗的首尾,前呼后应,浑然天成。诗篇构思新颖,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诗句朴实。诗人浓墨重彩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康河的景色,以云彩、垂柳、荇草、长篙、夏虫等景物点缀,勾勒出一幅令人陶醉的自然美景。我以为,诗篇的精彩在于诗人将暮色康桥的幽境、低落伤感的心境、虚怀若谷的意境之巧妙结合而突兀出如歌如泣的诗境。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重读诗的尾句,我突发奇想,诗人是否已预感到“生命无常”,而留的诀别言呢!
徐志摩先生于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年仅35岁。从此,诗坛一颗巨星陨落。
《再别康桥》一诗发表至今已有九十年。诗作所表现的抽象与写实的完美揉合的艺术手法,这在近代中国诗坛尚无人企及。重温此诗我心怀景仰,点滴感言以缅怀先生!
2018.12.15
题图为笔者2006年8月在英国剑桥大学,远处背景即为康桥。面对此时、此景、此诗,我早已泪眼婆娑。看那康桥、“那河畔的金柳”和那“西天的云彩”,都在我的心头荡漾。此刻的我不正是诗中的“我”吗?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徐志摩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是笔者摄自剑桥大学。位于伦敦北面的这所举世闻名的大学没有围墙,没有气派的大门,也没有挂校牌。剑桥大学各学院分散在全城各处,亦城亦校和剑桥镇融为一体,没有我国通常意义上的完整校园,但是又可以说整个剑桥镇都是它的校园。整个校园郁郁葱葱、气韵自华。南北走向的剑河微微弯曲,穿城而过, 垂柳沿岸, 一派田园情调。坐着手撑的平底小船,慢慢欣赏大学城的景点,早已成为游览剑桥的传统特色。剑河很浅,河水清澈见底,水中鱼儿清晰可见。日落黄昏之际,这里更是划独木舟的好地方。河畔草地和小径,更有双双情侣漫步其间。“最有灵性”的剑河,不论是夏绿或秋黄,总是那么徐徐自得、柔情万种。难怪当年的才子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一诗中能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愿作一条水草”千古名句,实在是深娴剑桥传统。
剑桥之美融合了乡间的宁静,古典建筑的精美,凸显出它跨越时代的特质。这里新旧结合, 充满了对比,景色四季变化多端。狭窄幽静的小巷,有时豁然开朗通入广大的庭院。闹市与庄严的学府,比邻而居。小河两边,牛羊与古老的教堂,相映成趣。昔日王朝建筑的丰采,在小城依然可见。中国古人出世入世的烦恼已然被化解为绕城的一泓静美,这也在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中得到了淋漓致尽的表露,让大家心灵接受了一次彻底的洗礼。
其实,剑桥岂止只是一个剑桥的美,它也是整个英国的一个缩影,不管你是在英格兰、威尔士,还是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到处你都可以感受到宁静和从容,到处都可以看到古典和现代的合理兼容,自然和人文、城市与乡村的完美溶合,《再别康桥》为我们抒写康桥美景,也驰骋在我们大家的意念之中.......
我爱康桥,我更爱英国的美,因为它是人类共同的遗产。
英国各地掠影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