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6-30 05: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薛谭学讴》的读后感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理解作品主题:《薛谭学讴》是一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薛谭向秦青学习讴歌,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一代名士的故事。在写作读后感时,首先要明确作品的主题,即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
2. 分析人物形象:薛谭和秦青是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成长变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在作文中,可以着重描述薛谭从最初的不自信到最终的成功,以及秦青的耐心教导。
3. 提炼故事寓意: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如勤奋学习、坚持不懈、虚心求教等。在写作时,要提炼出故事的主要寓意,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阐述。
4. 结合现实生活:将故事中的道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谈谈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况,以及如何将这些道理运用到实际中。
5. 表达个人感悟:在作文中,要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包括对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看法。可以谈谈自己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以及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6. 注意作文结构: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品和自己的阅读感受;主体部分分析人物、
在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我曾经遇到过许多老师。我始终秉承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在我的心目中,所有教过我的老师,都是值得我尊敬的人。可在我心中尊崇为恩师的,却只有两位:一位是培养我的文史兴趣,引导我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的启蒙老师——王振信(容安)先生;另一位就是带领我步入知识宝库,进而从事教育事业的、我的高二班主任——陈景轩先生。作为亲炙弟子的我,虽然与陈先生只有一年之缘,不像有些同学那样受到两年的沾润,但是,先生那丰厚的学识和淳正的人品,足可让我受用一生。我受先生的教诲不仅在当年的课堂之上,更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之中。
我上高二那年,陈老师只有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中等以上身材,方脸大眼,面白无须,相貌堂堂而又略带女子气质,表现出天资卓荦和温文尔雅的样子,就好比古代的“美男子”,当时的“英俊小生”和现在的“帅哥儿”。他衣着朴素,但干净利落,一身半新的深色衣裤,既合体又一尘不染。站在讲台上,他身上透出一股厚朴豁达、清新超尘的儒风雅气,那是许多清流明哲通常具有的气度,是一种纯真的自然流露,而没有丝毫的矫饰和伪装。
陈老师讲课既流利又沉稳,他像讲故事那样娓娓而谈,渐渐把我们带入了一个陌生而又迷人的语文知识世界。尤其是古典诗文,他讲得声情并茂,神采飞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生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字如其人,瘦长字体,清秀灵动,好比书法中的“馆阁体”。当时,班上许多同学都暗自模仿他的字体。据说,在学校里,他也有无数的“红粉”和“蓝粉”。
有两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一是他让我们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借此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学习毅力和提高写作水平;他还每天让课代表或写字好的同学在黑板的左上方抄写一篇短小的古文,让我们试译,借以提高我们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阅读习惯。
高二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学校给我们发了一本《古文选》。那是一本小册子,乳黄色的封面上写着“古文选”三个黑色的楷书字,着墨浓重显得更加粗壮有力,正下方是“青县文教局印”几个三号黑色的宋体字。每天,陈老师利用语文自习课让我们翻译,然后让几个同学检查。正是在那时,我学到了“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 薛谭学讴”等神话故事和成语典故。那本书我一直保存到参加工作之后,直到93年初夏,我第二次搬家时,因东西太多而随着高中课本一同卖掉。到现在想来依旧后悔不已。后来,我曾多次委托书友找寻,至今未果。那可是我学习生涯中的美好记忆的载体呀!
第二件事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古诗文朗诵比赛”我们班荣获第一名时的欢乐场景。赛前的一个月里,陈老师亲自指导我们诵读,教给我们怎样注意重音,怎样把握语速,怎样和领读的同学相配合,怎样做到表情和声音相一致等朗诵技巧。他还给我们示范朗读了《师说》(唐·韩愈)、《阿房宫赋》(唐·杜牧)和《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满江红》(宋·岳飞)等不同风格诗文的朗诵技巧。
比赛过程中,现场打分,我班的成绩始终领先。比赛进入高潮,当领读员朗诵到“夜读范至能《揽辔录》,感其事,作绝句”时,我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齐声吟诵“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夜读有感》(宋·陆游)。由此,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无限伤感而无比悲痛的情怀被我们表达得淋漓尽致,台下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毕业后的第二年,已经在本村中心小学担任五年级班主任(那时是“五二二学制”)的我,带领学生来母校参加小升初考试时,去看望了陈老师。老师得知我的进步后非常高兴,鼓励我认真工作,钻研业务,将来争取考入师范学校继续深造。
进入中年后,随着工作、生活的稳定和收入的提高,师生相聚的机会逐渐多了起来。每次同学聚会,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出特邀陈老师,可见,陈老师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高大,当年的教诲和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呀!和几位经常联系的同学在微信聊天时,话题也时常自然而然地转到陈老师身上,不同角度地提到陈老师对自己工作环境、业务能力及生活方面的帮助和支持。陈老师永远是我们的师长、长兄和老朋友!
如今,陈老师已年过花甲,但从他身上一点也看不出颓唐、衰老的迹象,他依然是年轻时“白面书生”的形姿。本该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他却退而不休,仍保持着当年那种英姿勃发的进取精神,忙碌在私立学校的课堂上,讲他那喜好了一辈子的语文课,同时还研习书法。每次看到他,他总是那样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我在心中默默祝愿,我的恩师永远不老!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