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02 15:26
写作核心提示:
春天里读后感作文写作注意事项:
1. "审题明确": - 确保理解题目要求,明确“春天里”这一主题,以及“读后感”的含义,即对阅读内容(如书籍、文章等)的感想和评价。
2. "内容丰富": - 选择有深度、有内涵的书籍或文章,确保读后感内容丰富,避免空泛的赞美或批评。
3. "观点鲜明": - 在读后感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同意还是反对,都应有理有据。
4. "结构清晰": - 按照引言、主体、结尾的结构安排文章,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5. "语言表达": - 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避免口语化或过于书面化的表达。 -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具文采。
6. "结合实际": - 将阅读内容与个人经历、现实生活或社会现象相结合,体现文章的现实意义。
7. "注意以下几点具体事项":
- "引言部分": - 简要介绍阅读的书籍或文章,引起读者的兴趣。 - 概述自己的阅读感受,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 "主体部分": - 分析书籍或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
推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更紧密融合,更好发挥中国超大市场对全球的吸引力,中国新红利可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中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开放的中国大市场,一定能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在逆全球化冲击之下,中国继续扩大开放,并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已经释放明确的信号。对于世界各国企业而言,每年的全国两会是一个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制度的重要“窗口”。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目前,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回首过去五年,扩大开放春风暖暖,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已设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稳步推进,开放新高地“多点开花”;让“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共同繁荣,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6%,突破40万亿元、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新签和升级6个自贸协定,与自贸伙伴货物进出口额占比从26%提升至35%左右……这是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中国,让更多的外商“看好中国机遇”“深耕中国”“与中国市场共成长”,让世界更多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消费繁荣的巨大红利,也再度深刻印证了“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也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稳定器”。
中国经济奇迹离不开对外开放,开放的中国充满希望。在中国防疫政策调整后,举国上下全力“拼经济”,外资外企也纷纷加码布局中国市场。从今年前两个月来看:在江苏,博世集团、可口可乐相继签约苏州,16个外资项目落户苏州市吴江区;在山东,济南1月新设外资企业27户,同比增长42.11%;在上海,又有20家跨国公司正式加入“‘总部朋友圈”……中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加快分享中国发展机遇,无论是市场地位、规模还是潜能,中国经济都足以让外资外企“保持兴趣”,14亿人的消费市场仍然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大市场”,也将为世界各国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机会。于此而言,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5%左右,仅这一项就将助推全球经济增长。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止步,一个繁荣、开放的中国令世界受益。“连续5年如期举办进博会,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释放了中国全面扩大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积极信号,展现了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国担当。”《世界开放报告2022》如是评价。2022年进博会“朋友圈”扩大,参展企业回头率90%向世界证明:中国进博会深入人心、磁场巨大,硕果累累、交易火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大推力。不惟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世界经济论坛、博鳌论坛;中欧班列开行数屡创新高,“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服务进口额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二,“中国服务”加速在全球落地……这都是中国开放的镜像,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为国际合作注入更强动力。
开放带来进步。奔赴“春天之约”,我们坚信,广交朋友、深化合作,不断扩大与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中国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之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经济“强引力”也越来越强劲。(金羊网 文/王平)
编辑:邬嘉宏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题:惊蛰日,蛰伏的美好都在醒来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3月5日将如期而至。
春雷响,万物长。紧随雨水节气而来的惊蛰,呈现的是“一雷惊蛰始”的春光春色,传递的是“耕种从此起”的农事物候,唤醒的是蛰伏已久的大地梦想。
惊蛰,一个充满动感的节气。惊蛰的到来,是春天的真正开始,一切蛰伏的美好都在醒来。
初雷响春绽放
春雷惊百虫,万物复生机。说起惊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春雷惊醒蛰伏已久的动物。其实,惊蛰原来叫启蛰,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叫惊蛰。
“启是一种渐变,惊似一种突变,容易使人联想到雷。”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宋英杰说,实际上,所谓“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说的是温暖的气息使蛰虫从冬眠中渐渐醒来,春暖唤醒万物。
天气变暖,春回大地。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黄河流域通常在清明之后迎来初雷,新疆、黑龙江等地更晚,但在长江流域等南方地区,侧耳细听,春雷在天边响起。
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意思是说,惊蛰来临,桃花盛开,如霞似锦;五日后,黄鹂陌上争鸣翠;再过五日,鸠鸣声声,春天走向深处。
牛犁动春耕忙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惊蛰,不仅唤醒了各种花鸟昆虫,也唤醒了农耕的人们,吹响了春耕春灌的号角——
在云南,勐海县曼洪村的村民连日来忙碌于田间。成片的稻田里,他们或插秧、或施肥。
在湖南,株洲市酒埠江灌区南干渠正在灌溉着1.95万亩农田,秧苗在渠水灌溉下生机盎然。
在河北,磁县东小屋村村民利用跃峰渠的水灌溉麦田,并为小麦适度追肥。村民王军说,跃峰灌区的渠水流过他家的2亩多麦田,小麦迎来了“生长水”。
受去年秋汛影响,冀晋鲁豫陕5省有1.1亿亩小麦晚播约半个月,小麦苗情复杂、长势偏弱,各地在春回大地后积极行动起来,确保夏粮有个好收成。
在山西,有“春风摆柳,媳妇变丑”的谚语,说的是俏媳妇忙于农事,顾不上打扮而“变丑”。实际上,这当然不是“变丑”,劳作之美换来的将是夏粮丰收的喜悦。
人勤春来早。时下,在广袤田野上展开的耕耘和灌溉,正在确保一个更好的丰年;人们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接续乡村振兴,奔向更美好前程。
艳阳照向未来
惊蛰时节,正值九九时令。
寒去暖来,九九艳阳天。正如诗中所写“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也如歌中所唱:“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儿转哪,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
惊蛰是播种希望的节气,今年的惊蛰,别有时代的“春雷”和“艳阳”。
惊蛰前一天,北京冬残奥会开幕;惊蛰日,北京冬残奥会开赛,就残奥冰球、轮椅冰壶、残奥冬季两项、残奥高山滑雪等项目展开角逐。
一起向未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体现了人类追求团结、和平与进步的梦想。对冬残奥会而言,尤其释放了促进更具包容性社会的力量。不向命运屈服,勇敢挑战极限,只要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惊蛰前一天,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惊蛰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
全国进入“两会时间”,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带来人民鲜活的意愿,又一次响起“春天合奏”,凝聚共识、激发力量,团结亿万人民向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
播下希望的种子,静待收获的时节。在这个孕育希望的春天里,让我们携手出发,一起向未来。
来源: 新华社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