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职业教育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3 15:12

职业教育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职业教育读后感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定主题: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你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感悟。职业教育读后感可以围绕职业教育的意义、优势、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
2. 突出重点:在文章中,要突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或观察,阐述职业教育在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应该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所读的职业教育书籍或文章,正文部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期望和建议。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尽量用书面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注意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5. 结合实际:在阐述观点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或观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个人成长:谈谈职业教育对自己的成长有哪些帮助,如提高技能、拓宽视野、增强自信心等。
b. 社会发展:分析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提高就业率、促进产业升级、缓解就业压力等。
c. 国家战略:探讨职业教育与国家战略的关系,如“中国制造2025”、“人才强国”等

人民时评: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高效、最基础的途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功不可没。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已为各行各业累计培养输送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在新征程上,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职业教育战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不仅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卡脖子”技术,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当前,我国有1.13万所职业院校、3088万名在校生,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高效、最基础的途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不少地方把职业院校当作普通教育的“低配版”,存在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一些职校按照办普通教育的方式办职业教育。事实上,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育人方式等方面与普通教育有着重要区别,必须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路和定位。

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随着社会分工变化,技能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须在实践中培养磨练。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定位不清,以理论教学为主,丢掉了自己的优势,导致学生毕业后上岗还要“回炉再造”。职业教育必须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让专业教材、课程对接市场需求,把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同时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增长才干、提升技能。

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为特定职业或岗位培养人才,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紧密对接就业需求。现在,一些职业院校对市场研究不够,专业设置和教学调整不及时,人才培养和市场需要出现“错位”。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优化学校专业布局,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同时,还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注重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帮助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抢抓机遇,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我们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

职业教育让我的人生更出彩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十这年

成为一名职校生后,我听到过不少声音,比如职校生“底子薄”,大多是“混日子”。选择成为一名“汽修人”后,这些声音又变成了“汽修太辛苦”“不适合女生”。不管别人给我贴了什么标签,我对自己的选择并不后悔。可以说,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不仅让我掌握了专业技能,有了一技之长,更让我看到了只要敢于为自己的热爱付出一切,人生同样会充满精彩。

我来自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父母年轻时就来到深圳打拼。从小到大,除了喜欢汽车和汽油味道这点小癖好外,我只是个平凡的女孩。看电影《速度与激情》时,影片里的汽修工吉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时我就想,如果我能像他一样会修车,甚至也拥有一辆自己亲自改装的汽车,该有多酷。

初三时,我面临着读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两条路的选择。经过认真研究与思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成绩中上却偏科的我最终选择了自己热爱的汽修专业。父母知道后感到很吃惊,非常不明白我为什么选择汽修专业。我和他们讲职业发展前景、谈我的梦想,告诉他们我相信将来一定能在汽修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耐心沟通后,他们最终尊重了我的选择。

在职业高中,我们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各占五成,除了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外,还有大量的汽修理论和实践课。学校3000平方米的机电维修车间里,摆放着一辆辆汽车,我在这里不断练习和提高着实操技能。

的确,学习汽修专业女生存在着体力等方面的短板。但是,我也慢慢地发现,相比于男生,我们更细致、更爱琢磨,在故障诊断中总能快人一步地发现障碍点;我们步伐轻盈、活动灵巧,动作的连贯性更好。在我看来,汽修不应该是一项只适合男生的职业。

2021年4月,经过严格的校内集训和选拔,我登上了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汽车机电维修技能赛项的比赛舞台,和其他35位男选手同台竞技。当时,现场不少人都有些目瞪口呆,就连见多识广的裁判组专家都感到惊讶,没想到会有一名女选手。最终,我获得了该项目的一等奖,也因此受到了更多关注。

在我看来,“职校生都是在混日子”“女孩不能学汽修”,这些都是刻板印象。很多人会因此害怕被人嘲笑、质疑,而不敢去尝试。在我的身边,有因为“落榜”抱着遗憾来到职业学校的,也有像我一样“奔着自己的目标”的学生,我们都在认真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技能的努力中,收获了更多人的点赞和认可。

在职校的3年里,我学习到了真正有用的知识,也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收获了进步和成长,真切感受到了职业学校也能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

我从小生活在深圳,这是一座奋斗的城市,一座不设限的城市,正如“00后”的我们,不给人生设限,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庆幸自己选择了热爱的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受益者,我也清晰地感受到,只要奋斗,每个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舞台。

(本报记者梁丹采访整理)

作者:本报记者梁丹采访整理

《中国教育报》2022年05月26日第1版 版名:要闻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