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如何写《在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3 19:45

如何写《在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在撰写关于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讲话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卫生工作会议的主题可能包括卫生政策、疫情防控、健康促进等方面。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讲话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会议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阐述观点、分析和建议;结尾部分总结讲话要点,提出展望。
3. 内容充实:讲话内容要充实,既要体现会议主题,又要结合实际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内容:
a. 总结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b. 分析当前卫生形势和挑战; c. 提出卫生工作的重点和任务; d. 强调卫生政策的重要性; e. 分享成功经验和做法; f. 提出加强卫生工作的建议。
4. 语言表达:讲话作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啰嗦。以下是一些建议:
a.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避免口语化表达; b. 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c. 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d. 使用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5. 格式规范:按照卫生工作会议的格式要求撰写讲话作文,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等。以下是一些建议:

世卫组织总干事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全文)

索马鲁加主席、拉马福萨总统、习近平主席、马克龙总统、文在寅总统、默克尔总理、莫特利总理、联合国秘书长先生、世界卫生大会主席、各位阁下、同事们、朋友们:

首先,我感谢各位贵宾今天出席会议,感谢你们拨冗在本届重要卫生大会上发表讲话,感谢你们在国内外为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而做出的努力,并感谢你们在此关键时刻 对世卫组织的鼎力支持。

众所周知,今年是国际护士和助产士年。我们原本准备在本届世界卫生大会上表彰各国护士和助产士夜以继日做出的重大贡献。

而这场大流行剥夺了这一机会。但大流行也彰显了护士、助产士以及所有卫生工作者的极端重要性。

护士和助产士冒着危险,在2019冠状病毒病抗疫前线英勇奋战。许多人在提供救死扶伤服务中殉职。

上个月,世卫组织发表了首份《世界护理状况》报告。报告指出,为实现和维持全民健康覆盖,全世界总共需要增加600万名护士。报告也为各国政府投资护理工作提供了一个路线图,指明如何填补这一缺口,推进全民健康覆盖,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现在,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护士和助产士。请大家和我起立,向卫生界这些名副其实的英雄表示感谢。

世界各国汇聚在一起,共同应对当代这一最重大的健康危机。我们悼念死者;我们关注那些仍在与病魔搏斗的人;我们决心应对和战胜这一共同威胁;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世界经历了数次大流行病。而这是第一次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大流行病。它是具有多种危险特征的阴险敌人。这一病毒高效、快速、致命。它可以暗中运行,如果我们不重视,它会悄悄传播,我们若无防备,它就会突然暴发,像野火一样四处蔓延。

我们在世界各地城市和国家中反复目睹了这一现象。我们必须给予这种病毒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各国现已向世卫组织报告了450多万例2019冠状病毒病病例,30多万人丧生。但数字本身远不能反映这场大流行疫情的全貌。每一条生命的丧失都会给家庭、社区和国家留下创伤。大流行对健康的影响远超该病毒本身造成的疾病和死亡。

它对卫生系统的冲击可能会使几十年来在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艾滋病毒、疟疾、 结核病、非传染性疾病、精神卫生、脊灰以及许多其他最紧迫健康威胁方面取得的进展付诸东流。

而且,这不仅仅是一场健康危机。许多人丧失了生命和生计或遭受了巨大影响。数人失业。人们心怀恐惧,感到前途未卜。

全球经济走向自大萧条以来最剧烈收缩期。

这场大流行彰显了人性最光辉亮点,也带来了人性最卑劣恶行:坚韧与恐惧相伴;团结与怀疑共存;融洽与指责并行。

疫情暴露了当代世界的断层、不平等、不公正和矛盾。它凸显了我们的优势,也暴露了我们的弱点。科学受到一些人欢呼,同时也遭到一些人蔑视。

国家空前团结,同时,地缘政治分歧明显加深。我们看到了合作的可能性,也看到了不合作的风险。

这场大流行提醒我们,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关系紧密而微妙。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人类与病原体之间关键的相交互动关系,如果不能处理致使地球居住环境恶化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造成的威胁,任何试图增强世界安全的努力都注定将失败。

无论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技术多么强大,面对这一微小病毒,往往败下阵来。这一病毒带来的教训是,我们必须心怀谦卑。现在应该谦恭行事。

六个月前,对大多数人而言,世界上最大的一些都市会变得出奇安静是不可思议的;人们想不到商店、餐馆、学校和工作场所会关闭;全球停止旅行;握一下手竟然可能会危及生命。

曾经只是流行病学家常用的术语,如“基本再生数”、“人际距离”和“追踪接触者” 等,已成为人们日常用语。在短短不到五个月时间里,大流行疫情席卷了全球。

所有国家,无论贫富,不论大小,都面临病毒挑战。低收入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以及遭受暴力和冲突的国家雪上加霜,在艰难应对这一威胁。

生活在拥挤环境中的人如何保持人际距离?

如果不得不外出工作才能养家糊口,如何能够居家抗疫?

如果缺乏洁净水,如何保持手卫生?

一些国家成功防止了病毒在社区广泛传播;一些国家发布了宅家令,并实施了严厉的社会限制措施来抑制社区传播;一些国家仍在为最坏的局面做准备;还有一些国家正 在评估如何放松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沉重代价的限制措施。

世卫组织完全理解并支持各国恢复正常、重返工作的愿望。而我们敦促各国要谨慎行事也正是因为我们希望全球能尽快恢复常态。那些行动过快、不为发现和抑制传播建立公共卫生架构的国家会面临真正的风险, 阻碍其自身的恢复。

早期血清学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果:即使在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带有明显抗体的人口比例也不超过 20%,而大多数地方则不到10%。

换言之:世界大多数人仍然容易感染这种病毒。风险依旧很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过去几个月中,我们学到了大量关于如何预防感染和挽救生命的知识。但是没有任何单一的行动能够改变这一切。只是检测,只是追踪接触者,只是孤立地实施隔离、 检疫、手部卫生或身体距离等措施都不可能明显改变状况。

那些有成效的国家是因为采取了所有这些措施。这也正是世卫组织一贯呼吁采取的全面方法。没有奇方妙法。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

没有灵丹妙药。也没有万能的方法。这需要努力工作、忠于科学、不断学习和适应,当然也需要作出艰难的决策。

但是,每个国家的战略都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全政府和全社会参与应对工作, 动员人民和社区参与,并增强其权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承诺并有能力发现、隔离、检测和护理每个病例,同时追踪和检疫每个接触者;以及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如养老院、难民营、监狱和拘留所中的人群。

在这至暗时刻,世卫组织从一开始便与各国并肩而立。世卫组织及早拉响了警报, 而且随后还经常发出警报。

我们向各国进行了通报,在10天内发布了卫生工作者指南,并在1月30日宣布这 场疫情构成全球突发卫生事件,这是我们的最高警戒级别。当时,中国境外的病例不到100例,并且没有死亡病例。

我们根据最新的科学与经验,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战略建议;我们支持各国调整和实施了这一指导;我们向120多个国家运送了诊断工具、个人防护装备、氧气和其他医疗用品;我们用23种语言培训了260多万名卫生工作者;我们通过团结试验推动了研发;我们呼吁通过“获取2019冠状病毒病工具加速计划”促进公平获得疫苗、诊断工具和治疗方法;我们为人们提供信息、鼓励其参与并增强其权能;我们以可靠的信息对抗“信息疫情”,对抗传言;我们一直呼吁战胜这一病毒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国家团结和全球团结。

我们所有人都可从这次大流行疫情中吸取教训。每个国家、每个组织都必须审视自己的应对措施,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世卫组织坚决致力于透明度、问责制和持续改进。对我们而言,变化是一种常态。事实上,自大流行开始以来,现有的独立问责机制已经开始运作。

独立监督咨询委员会今天发表了关于这一大流行疫情的首份报告,向秘书处和会员国提出了若干建议。本着这一精神,我们对提交本届大会的决议草案表示欢迎。该决议草案呼吁逐步启动公正、独立和全面的评估进程。

要做到真正全面,这种评估必须本着诚意涵盖各方的全部应对措施。因此,我将在适当的时候尽早启动一项独立评估,以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为改进国家和全球大流行防范和应对工作提出建议。

但是有一点非常清楚,就是世界绝不能再一切照旧。我们不需要回顾总结就已知道, 我们大家必须竭尽全力确保这种情况永远不再发生。

无论从这次大流行疫情中吸取什么教训,如果不能从中学习,而是让世界依旧处于 以前的脆弱状态,那将是最大的失败。如果说这次大流行有任何积极的方面,那就是世界必将变得更加安全并且更具抵御能力。

这并不是新的说法。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和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后的评估都强调了全球卫生安全方面的不足,并为各国弥补这些差距 提出了诸多建议。

有些建议得到了实施;而另一些却遭到了忽视。

SARS疫情引发了2005年对《国际卫生条例》的修订;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促使创立了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而2014年和2015年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则导致建立了大流行病应急筹资机制、世卫组织突发事件规划和独立监督咨询委员会。

世界不需要另一个计划、另一个系统、另一个机制、另一个委员会或另一个组织。世界需要加强、实施和资助已有的系统和组织,包括世卫组织。今天发言的许多领导人都提出了这些问题:要实施、要支持世卫组织,要提供资金。

这个世界长久以来对卫生安全问题的反应一直是见好就忘,而现在再也承受不起这种健忘症了。我们现在必须将全球卫生安全的各个不同部分拧成一条牢不可破的链条, 建立起一个防范流行病和大流行病的综合框架。

这个世界并不缺乏工具、科学知识或资源来避免大流行疫情的威胁。但却缺乏对使用现有工具、科学知识和资源的持续承诺。

这种情况必须改变,而且现在就必须改变。

我今天呼吁所有国家下定决心,竭尽全力确保2020年的冠状病毒大流行疫情不再重演。我呼吁所有国家投资加强和实施我们已有的许多工具,尤其是作为全球卫生安全基础的全球条约:《国际卫生条例(2005)》。

为了取得成功,我们大家必须承诺共同负责并相互问责。对此,非洲集团去年提出了一个方法,即实行普遍定期审查制度,各国商定对每个国家的防范情况进行定期和透明的审查。

三年前,我在卫生大会上当选,从那以来,我一直把促成世卫组织转型,使之成为 一个保持灵活、反应敏捷、注重成果和影响的组织作为当务之急。

两年前,我提出了我们赖以转型的基本构想:世卫组织《2019-2023 年第十三个工作总规划》,并得到了大会的批准。

其核心是雄心勃勃的“三个十亿”目标:健康和福祉得到改善的人口新增10亿人;全民健康覆盖受益人口新增10亿人;面对突发卫生事件受到更好保护的人口新增10亿人。这些是世界为自己设定的截至2023年的目标,并决心步入正轨,坚持不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奋斗。

今天发布的世卫组织成果报告全面介绍了世卫组织、其会员国和伙伴在过去两年间取得的成就。

关于健康人口,我们在改善人们呼吸的空气,他们的饮食、饮水,他们使用的道路, 以及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实际上,这些都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关于全民健康覆盖,世界各国去年汇聚一堂,签署了关于全民健康覆盖的政治宣言, 对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理想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承诺。

我们扩大了人们的机会,以获得对艾滋病毒、结核病、疟疾、丙型肝炎、高血压、 糖尿病、癌症和更多疾病的预防、检测和治疗。

为了维护世界安全,世卫组织对141个国家的900多起事件进行了调查,并在必要 时加以应对。

这包括协调千头万绪的措施,应对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该疫情因暴力肆虐、人口流动和卫生系统薄弱而变得错综复杂。

所有这些努力都因加强对科学、证据和数据的重视而得到支持。

明年,我们将启动世卫组织学院,为世界各地数百万卫生工作者提供培训。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们将启动世卫组织基金会,以扩大世卫组织的捐助方基础。

我为世卫组织在这些和其它许多领域取得的进展感到自豪。

然而,许多工作还有待去做。

甚至在2019冠状病毒病暴发之前,世界已经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轨道。此次大流行性疫情有可能使我们进一步倒退。它源于并加大了目前在性别平等、贫困、饥饿等方面的差距。

我们目睹大流行疫情对免疫运动和许多其它基本卫生服务的影响。但面前的挑战不能成为我们放弃“三个十亿”目标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借口。

相反,它们应当成为一种动力,促使我们加倍努力,积极奋斗,追求实现我们人人期待的更健康、更安全和更公平的世界。

尽管目前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理所当然地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但我们决不能忽视维持和加速近年来拯救了数百万人生命的其它举措,比如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的工作。

过去二十年来,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支持各国为7.6亿名儿童接种疫苗,有1300多万人因此避免了死亡。该联盟设定了一个宏大的目标,即到2025年年底,用18种疫苗为三亿多名儿童进行免疫接种。

我们呼吁全球社会支持即将由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主持展开的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补充注资活动,以确保为该联盟提供充足的资金进行这项拯救生命的工作。

上个星期,我的泰国朋友Suwit博士发给我一条信息。他是这样说的:

“实际上,2019冠状病毒病向人们展示了世卫组织的‘三个十亿’目标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全民健康覆盖在许多国家应对 2019冠状病毒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健康生活人口意味着2019冠状病毒病致死人数减少。”

我对此深表赞成。

2019冠状病毒病不仅仅是一次全球突发卫生事件,它清楚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不建立具备抗御力的卫生系统,或者不解决健康的社会、经济、商业和环境决定因素,卫生安全就无从谈起。

这次大流行性疫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地显示,投资于健康何以必须成为发展的重心所在。让我再重复一遍: 这次大流行性疫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地显示, 投资于健康何以必须成为发展的重心所在。

我们历尽困苦方始认识到,健康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须品。它是不可或缺的。

健康不是发展的回报,而是发展的前提。健康不是成本,而是一项投资。健康是通往安全、繁荣与和平之路。

四十年前,世界各国在世卫组织的旗帜下戮力同心,在世界范围消灭了天花。它们表明,当团结先于意识形态时,一切皆有可能。

大流行性2019冠状病毒病也构成了类似的威胁——不仅威胁人类健康,而且威胁人类精神。在抗击病毒的斗争中,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此次大流行性疫情检验、加强、绷紧了国家间的友谊纽带。但它并没有造成友谊纽带的断裂。

大流行性2019冠状病毒病向我们提出了两个基本问题:我们想要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想要一个怎样的世卫组织?

对第一个问题的决定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更加健康的世界。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需要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一个 健康、安全和公平的世界。而且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更加强大的世卫组织。展望前程,除了团结一致,我们别无他途。

非常感谢大家。

习近平: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参加审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在同代表们深入交流时,习近平再次称赞“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并表示感谢。

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聚集性疫情仍然存在,湖北有时还出现散发零星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每天还有新增。习近平用一句“大白话”讲明了加强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这次应对疫情,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来一些短板和不足。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对此,习近平作出明确部署。央视网《联播+》特梳理,以飨读者。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

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

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

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

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

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

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

疫情监测预警贵在及时、准确

要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

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及时研判风险

加强传染病等重大疫情应对处置能力建设和培训演练

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增强一线疾控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要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

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

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建设

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优化科研攻关体系和布局

抓好《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组织落实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

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

普及公共卫生安全和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全民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用法意识和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意识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要坚持预防为主,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城乡环境整治

完善公共卫生设施

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加快建设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集集中特点的公共卫生体系

深入持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现在,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等,正在悄然成为良好社会风尚。这些健康文明的做法要推广开来、坚持下去。

了解更多,请观看视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