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03 22: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寸草心》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作品主题:首先,要深入理解《寸草心》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包括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价值观和人生哲理。这样才能在作文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读后感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品的基本情况,如作者、背景等;主体部分围绕作品主题展开论述,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选取角度:在论述过程中,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作品,如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选择一个或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使文章更具针对性。
4. 结合自身实际:在作文中,可以将作品中的某些观点或情节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成长经历相结合,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5.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同时,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6. 观点明确: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既要肯定作品的优点,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观点要客观、公正,避免偏激。
7. 举例论证:在论述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作品中的具体情节或人物对话,以佐
作者:成都市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校陈美汐
随着震耳欲聋的尖叫声,一个庞大的身体穿越厚厚的云层,从天而降,重重地砸到了年轻时候的李焕英身上……看到这一幕,我以为这是一部喜剧篇,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不知不觉手中的纸巾已用完,双眼不知流下了多少感动的泪水。
贾晓玲的母亲李焕英出车祸后去世,她意外穿越回1981年。回想起自己的学习很差,没让母亲高兴过一天,穿越后的她绞尽脑汁使年轻时的母亲开心:她假装成盲人帮英子买到厂里的第一台电视机;排除万难鼓励英子参加排球比赛;帮助光林追求英子,试图改变母亲生下她的事实,想让母亲过上王琴的生活……殊不知,她的母亲李焕英也是穿越过去的,只是保持了1981年的样貌,也在暗中极力配合玲儿,女儿的心事她都明白。影片快结尾时,那声温柔的“宝儿”,不顾一切往前奔跑当垫背的身影以及母女相处的点点滴滴,无不彰显出母爱的伟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如孟郊这首诗写的,儿行千里母担忧,世界上的母亲,哪一个不想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哪一个不是不求回报的付出?哪一个不深爱自己的孩子?我们这如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根本报答不了那春晖般普泽的恩情。
泪眼朦胧中,我仿佛也看到了那个用心照顾我的身影:半岁的我不愿睡床,妈妈抱着我靠着沙发睡了大半年,腰痛得直不起来;小时经常生病,妈妈日日夜夜守在床边照顾我,双眼熬得通红;蹒跚学步,妈妈用双手搀扶我迈出人生第一步;牙牙学语,妈妈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教我发音;陪伴阅读,妈妈一读就是8年,从不间断;开始上学,妈妈变着戏法给我准备各式早餐,从不叫累......妈妈不求我出人头地,不求我大富大贵,她做这一切,只是希望我能快乐健康成长。影片中的李焕英从头至尾也只希望玲儿健康成长,快乐每一天。不管玲儿犯多大的错,她都笑着接纳她、安慰她,哪怕是制造假的录取通知书,也仍然爱她如生命。我的妈妈、玲儿的妈妈都只是一个缩影,全天下的母亲大抵都如此。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耳熟能详,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不会过不好。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是踏着母亲目光的延长线在行走,我们在哪儿,母亲的目光就在哪。母亲的爱无微不至,如影随形,似沙漠里的一泓清泉,似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这样无私纯粹的爱,我们无以为报。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愿岁月不负母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来源:团结报-湘西网
范子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5月9日,是母亲节。在感恩母亲的节日,不少人通过捧读红色家书,重温红色历史,聆听红色故事,感悟伟大母爱。一封封红色家书,深情表达了人间大爱;一个个红色故事,深刻阐明了革命大义,展示了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赤胆忠心。这不失为一次生动、深刻的信仰教育和初心熏陶,鼓舞和激励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
身为母亲,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留下的遗书写道:“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革命年代,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付出巨大牺牲,其中不乏勇敢的女性、英雄的母亲,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起爱国为民的闪亮标杆,诠释了理想的崇高和母爱的伟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打入敌人内部的革命先烈冷少农给母亲写了一封5000字长信,“母亲,我真的是不忠不孝、忘恩负义吗?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字里行间彰显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大忠”与“大孝”,启示我们涵养家国情怀,传承优良家风,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定理想信念,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把爱家和爱党、爱国、爱民统一起来,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中国梦之中。
“家书,是牵挂,是期盼,也是传承。”在伟大的抗疫斗争中,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共产党员写下一封封“抗疫家书”,同样显现人民至上的伟大母爱和赤子情怀,令人为之肃然起敬。
在母亲节里,品读红色家书,这是一种有精神涵养的过节仪式。追寻红色记忆,坚定红色信仰,赓续红色血脉。这种红色家书,它所具备的精神财富,是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的教材。
(稿源:湖南日报)
(作者:范子军)
(编辑:杨思思)
本文来自【团结报-湘西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