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等待戈多读后感800》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4 01:1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等待戈多》读后感的800字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读后感要围绕哪个主题展开。可以是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确定主题有助于使文章结构清晰,论述有针对性。
2. 概述作品:在开头部分,简要介绍《等待戈多》的作者、背景、故事情节等,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作品的基础。
3. 分析主题:围绕主题,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等,探讨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意义。
b. 主题思想:阐述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人生、命运、希望、绝望等。
c. 艺术特色:分析作品在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如象征、荒诞、黑色幽默等。
d. 表现手法:探讨作品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讽刺、象征等。
4. 结合自身感受:在分析作品的同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谈谈你对作品的看法。可以谈谈作品给你带来的启示、感悟或思考。
5. 结构安排:文章结构要清晰,层次分明。一般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安排:
a. 开头:简要介绍作品,引出主题。
b. 主体: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明湖文苑」荒诞与荒唐——读《等待戈多》有感
荒诞与荒唐 ——读《等待戈多》有感作者:魏子莹
《等待戈多》由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所著,是一个“反传统”剧本,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这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共有5个:两个老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吕克),还有一个报信的小男孩。第一幕,两个身份不明的流浪汉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在黄昏小路旁的枯树下,等待戈多的到来。他们为消磨时间,语无伦次、东拉西扯地试着讲故事、找话题,做着各种无聊的动作。他们错把前来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当作了戈多。直到天快黑时,来了一个小孩,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第二幕,次日黄昏,两人如昨天一样在等待戈多的到来。不同的是,枯树长出了四、五片叶子,波卓成了瞎子,幸运儿成了哑巴。天黑时,那孩子又捎来口信,说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两人大为绝望,想死没有死成,想走却又站着不动。剧作无论从剧情内容到表演形式,都体现出了与传统戏剧大相径庭的荒诞性。戏演完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结尾又回到开头,时间像没有向前流动。但剧情的重复所取得的戏剧效果,却是时间的无限延伸,等待的永无尽头,因而喜剧也变成了悲剧。混乱的时间,混乱的地点,喋喋不休的人,相同又有些微不同的事件,还有永无止境等待着却不出现。在彼此的生命中成为过客,被遗忘和记住、拥抱,拥抱着彼此以证明什么。这出戏所抽离的片段如此鲜明,令人伤感,令人印象深刻。剧中人物的举动和语言能真实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一个不停地脱他的靴子,一个不断地摘下帽子,两个流浪汉从一出场就做着反复无聊的动作,这样的反复随着故事的进行并没有什么改变。而他们的对话,颠三倒四、没有逻辑性、废话连篇、陈词滥调,也是类似的重复着无意义的内容,两个人看似在对话,其实却都是独立的自言自语。在他们的语言体系里,有过去的事件但没有过去的时间,有正在进行的事件却也没有此刻的时间。他们是正常人吗?显然,他们有过正常的生活,登巴黎塔、去死海度蜜月、摘葡萄、去麦康度假……但在时间的混沌进行中,在等待的无限延续中,他们也失去了正常生活。他们的记忆里除了“等待戈多”这一点,其他都变成了撕裂的碎片,即使想起来了那么一些片段,也不知道该把它们插在何处。当等待忽略了时间的流逝,这时语言已经不再行使沟通的基本义务,而是作为一种填满时间空隙的利器,就好像他们不断重复的无聊动作一样,在不停地脱靴子,不停地摘帽子,不停地说话,等待希望的到来,等待戈多的到来,给人以强烈的荒诞感,也曲折地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绝望、不安和期待。有时,在荒诞不经的对话中穿插一些颇富机锋的议论,又能让人在满纸荒唐中得到灵光一闪的体悟。
在《等待戈多》中,一切都是荒诞的,唯一不荒诞并可信的是那棵树,它所承担的意义就是树本身,一种自然、理性、生命的存在,并且在第二幕中它由原来的枯树长出了四五片绿叶,这种生命的绿色与其场景的荒芜、人的痛苦、等待的虚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者说这是贝克特潜藏在文本中的一丝希望,虽无比渺小,但意义重大。因为在荒诞的世界里,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无意义的存在。正是因为“上吊”显示出的伟大意义,在这个荒芜世界中,它才显示出别样的浪漫与诗意。等待戈多无疑是一部悲剧,但也不是全部的悲伤和绝望。长期以来,读者们都免不得要问“谁是戈多”。那么,戈多到底是谁?戈多真的会来吗?从第一幕的一棵枯树,到第二幕的树上有了四五片树叶,是否预示着事情的好转、希望的到来?或者仅仅是季节的更替、时间的流逝?直到剧终,戈多也没有出现,但他们却坚信“明天戈多准会来”,这是对明天充满希望还是仅仅是无意义的等待?是该继续等待戈多还是直接主动去寻找戈多?我想,戈多也许不是上帝,也不是先知,不是两个流浪汉的朋友,也不是那些抽象的“意义”或是“希望”。事实上,就连贝克特本人也说不出戈多究竟是什么。也许,戈多就是那些时刻萦绕在我们脑海中的一些小事,并不宏大,也不复杂,但却随时可以激起你的情绪,支撑你继续寻找存在的理由和意义。
贝克特《等待戈多》读后感
读完了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突然觉得人生好像就像一场漫无目的的等待,我们到底在等待着什么?感觉很茫然······
剧中的情景在脑海中不断重复,两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坐在树下苦苦等待,虽然等待是令人烦躁和苦恼的,但他们依然执着的等待着,守着那份希望,今天等不到就等到明天,直到等到戈多为止。同时,小男孩带来的消息,也坚定了他们等待的信心,因为他们坚信明天还有希望会等来戈多。我不明白两个流浪汉为什么要一直等待戈多,而且只要一直等待就真的会等到吗?我有很多的不解和疑问,觉得那只不过是他们自我安慰的方式,现实往往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戈多只不过是一个象征,也许根本就不存在,然而他们还是在等待着,等待着那若有若无、似曾相识而又不见其面的希望。
有人说,等待也是一种幸福,我认为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能去等待,至少说明还存在着希望,如果连等待的机会都没有了,那是连仅仅一点点的希望都没有了。所以,等待也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希望,无论结果怎样,至少我们曾经幸福过,幸福真的很美好。
还记得小时候,我在学校等待父母来接我的情景,看着同学们一张张天真的脸庞,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也许那时的我不懂得这就是等待,只是在见到他们的那一刻,幸福的奔跑到他们的怀抱,这就是等待的甜蜜。渐渐的我长大了,明白了原来父母也一样是在等待,他们等待我回家的心情也是幸福的,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生活现象,自然中渗透着等待的幸福。这不禁让我想到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的情景,虽然他们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是他们依然坚定的去等待着不愿放弃。我不知道他们等待的意义是什么,也许他们也不明白自己等待的意义,他们把生命寄托在等待中,他们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等待戈多,也许只有等待才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吧!
人生也如同一场等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能预见明天会怎样,但我们依然都抱有幸福的希望。等待就像幸福的花开,我们一天天期盼它成长,等到花开烂漫时,那一定是最美丽缤纷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在等待,就像流浪汉等待戈多一样没有答案。也许每个人都经历过等待,有的等待是甜蜜的;有的等待是痛苦的;有的等待是漫长的;有的等待是短暂的;有的等待是幸福的,而有的等待只是一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