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干部会议讲话稿》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4 16:59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干部会议讲话稿,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讲话目的:在撰写讲话稿之前,首先要明确讲话的目的。是为了传达政策、部署工作、总结经验还是提出要求?明确目的有助于使讲话内容更有针对性。
2. 了解听众需求:了解参会干部的背景、需求和关注点,有助于调整讲话内容和风格。确保讲话内容与听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讲话效果。
3.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讲话稿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讲话背景和目的;主体部分阐述主要观点、政策和工作部署;结尾部分总结讲话要点,提出希望和要求。
4. 突出重点:在讲话稿中,要突出重点内容,避免冗长和重复。针对关键问题,提出明确、具体的观点和建议。
5. 语言简练:讲话稿的语言要简练、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
6. 逻辑严密:讲话稿中的观点和论据要逻辑严密,前后呼应。确保每一部分内容都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使听众能够顺利地跟随你的思路。
7. 事例丰富:在讲话稿中适当引用事例,有助于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事例要具有代表性,能够有力地支撑你的观点。
8. 遵循政策法规:讲话内容要符合国家政策法规
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精品收藏)
扎根建州沃土,躬耕普惠金融在青山绿水间书写青春华章——八闽银行建州分行个人金融部 张倩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个人金融部的张倩。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作为青年员工代表发言,我深感荣幸,也倍感珍惜。行里举办这次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我们青年员工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令人备受鼓舞。刚才聆听了李书记的分享,我深受启发。在此,我想结合自己入行以来的工作经历,从我们八闽银行青年员工的视角,谈三点感悟。
一、修身立业,为“信”架一座桥梁李书记谈到,“人”字一撇一捺,一笔写自己,一笔靠他人。这让我想到,我们八闽银行的“信”,同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信用”的“信”,另一部分是“信任”的“信”。
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提笔写好“信用”这一笔,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走出校园,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书本理论,而是关乎百姓民生的真金白银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速“生存式学习”,不仅要精通存款、贷款、理财等业务知识,更要熟悉建州的产业特色,从武夷的茶园到顺昌的竹海,从光泽的圣农集团到政和的白茶基地,了解每一位客户背后的真实需求与发展愿景。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人力资本”。然而,
金融工作不是单打独斗。另一笔“信任”,则需要我们与客户、与同事共同写就。在建州这片被誉为“福建粮仓、林海、肉库、茶乡”的土地上,我们八闽银行是离百姓最近的银行。每一位走进我们网点的茶农、小微企业主、工薪阶层,都是我们的乡亲。个人能力再强,若不能与客户的信任、团队的协作这些“社会资本”巧妙融合,就无法真正把事办好。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专业的服务和真诚的态度,在银行与客户之间,架起一座坚不可摧的“信任”桥梁。
二、勤勉务实,与“大地”共奋斗李书记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对我们八闽银行青年而言,最美的奋斗,就是将自己的身影融入建州这片绿水青山之中。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闽江之源,是朱子理学发源地,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蓬勃的绿色生机。
我们的青春,不应只有办公室的灯光,更应有走村入户的泥土芬芳;我们的价值,不只体现在报表的数字上,更体现在为“三茶”统筹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为乡村旅游铺设致富之路的扎实行动中。基层金融工作,常常面临“既要又要还要”的挑战:既要坚持合规、严控风险,又要勇于创新、支持发展;既要完成业绩指标,还要提升客户满意度。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浮于表面,必须深入一线,透过现象看本质。
就像品味武夷岩茶,初入口或许微苦,但细品之后方能感受到其独特的“岩骨花香”。同样,破解客户的融资难题,也需要我们沉下心来,耐心分析,找到问题的关键,最终“对症下药”。李书记鼓励我们“像牦牛一样行走”。在建州,我更愿意说,我们要学习“竹子精神”。
竹子破土前在地下默默扎根数年,一旦出土便节节攀升。我们的成长也需要这样的韧劲和耐心。或许我们推动的一笔绿色信贷、服务的一个小微企业,短期内看不到惊天动地的变化,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点滴的努力终将汇聚成推动建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将这里的“绿水青山”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百姓口袋里的“金山银山”。
三、仰望星空,让“初心”向远方作为一名青年银行人,埋头拉车的同时,更要抬头看路、仰望星空。我们的星空,就是我们作为“百姓银行”的初心和使命。
要把这份初心,放在建州的阳光下时常翻晒,确保它纯粹如初;要把工作中的困惑与压力,放在武夷山的月光下静静清洗,让内心重归澄澈。李书记提到“以正合,以奇胜”。对我们而言,“正”就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合规底线和专业服务,这是我们行稳致远的根基。而“奇”,则是我们服务地方经济的智慧与创新。例如,我们是否能基于建州丰富的生态资源,开发出更具特色的“生态贷”“茶旅贷”?我们能否利用数字化手段,让金融服务跨越山水阻隔,更便捷地触达偏远乡镇的客户?
思考“该干什么”是我们的责任担当,而探索“能干什么”则体现了我们青年一代的智慧与活力。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八闽银行这个广阔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将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紧密相连。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三农”、服务小微这篇大文章,始终保持“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进取心态,将个人奋斗的“小我”融入建州发展、福建发展的“大我”之中。各位领导、同事们,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扎根建州这片希望的田野,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在八闽大地的金融事业中,书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无愧于时代的人生篇章!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七一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我的阿泰勒版)
扎根沙州沃土,挥洒青春汗水
——在八闽银行沙州分行“七一”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网点负责人 林影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青年同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庆祝党的生日,并召开这次意义非凡的青年干部座谈会。能够作为网点负责人和青年员工代表站在这里,我感到无比荣幸,同时也深感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最近,著名作家李娟在她的作品《我的阿勒泰》中写下的两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一句是:
“世界那么大,我们那么小,但我们可以是我们自己。” 另一句是: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这让我想起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沙州。从古至今,沙州人凭借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将一份份看似普通的小吃,做成了享誉全国的大产业。这不正是对“我们可以是我们自己”的最好诠释吗?每一个沙州小吃的创业者,都是在广阔天地里,坚定地做自己,勇敢地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们作为八闽银行沙州分行的青年员工,同样也是这片热土上的一份子。我们或许渺小,但我们服务的每一位客户、办理的每一笔业务,都与沙州的经济发展、与“沙县小吃”这块金字招牌的传承与创新息息相关。我们必须像沙州先辈们那样,坚定自己的初心和选择,用我们的专业和真诚,走出一条属于我们闽行青年的金融服务之路。身处基层网点,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最朴实的乡亲,听到的是最真切的需求。从支持“沙县小吃”产业升级的专项贷款,到帮助新农人发展特色种养殖的“乡村振兴贷”,我们所做的,正是将金融的“活水”精准滴灌到沙州发展的每一个角落。这其中有挑战,有困难,但更多的是成长和收获。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努力能为乡亲们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收益时,那种成就感,就是对我们青春价值的最好肯定。
这便了李娟的第二个问题:“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我想,这安慰,来自于我们共同的信念与追求。正是因为我们都怀揣着服务“三农”、助力小微的共同理想,才能在这片广袤的天空下找到归属感和前行的力量。我们的身后,是“背包银行”精神的传承,是八闽银行“百姓银行”的承诺,更是我们脚下这片充满活力的沙州热土。这片“天空”,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也给予我们最坚实的力量。各位同事们,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沙州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我们不能满足于只做一个业务熟练的银行职员,更要做一个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金融“贴心人”;不仅要将金融服务送到千家万户,更要将我们青年人的新思想、新活力注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让我们以今天为新的起点,携手并进,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沙州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将我们的名字,深深地刻在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上。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八闽农商银行沙州分行的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