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写作《猫读后感一百字》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4 21:12

写作《猫读后感一百字》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在写一篇关于猫读后感的100字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确保读后感围绕“猫”这一主题展开,表达你对书中猫的印象或感受。
2. "情感真挚":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你的真实情感,可以是喜爱、同情、敬佩等。
3. "重点突出":挑选最深刻的印象或感受,避免泛泛而谈。
4. "语言精炼":在100字的限制内,用词要准确、简洁,避免冗余。
5. "结构清晰":即使字数有限,也要有开头、中间和结尾,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段落。
6. "避免错别字":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确保文章流畅。
7. "适当引用":可以适当引用书中的原文,但要确保引用准确。
8. "避免剧透":不要泄露故事情节,保持对其他读者的尊重。

读《活了100万次的猫》有感 陈敏/文

最近参与担当者行动组织的共读活动,本次共读的书目是《绘本有什么了不起?》,对于一个平时几乎没有读过绘本的人来说,每天的阅读打卡实在是煎熬,哪怕是一边对照着作者的方法,一边翻开一本绘本开始解读,仍旧是有很大难度。阅读量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我的思维能力。

今天共读的主题是“在阅读中学会做自己”,看到这个标题,突然就想到前几天跟孩子们一起读过的《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或许当时自己在讲解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那么深远的含义,只是讲了一个故事而已。今天看完林美琴老师以绘本《小不点》为例进行的解读,内心忽然很想再看看那只虎斑猫。

再次翻开《活了100万次的猫》,没曾想会看得泪流满面。那只虎斑猫是很多人眼里的猫,它做过国王的猫、小女孩的猫、老太太的猫……他们都很爱它,当它死去时都哭得撕心裂肺,可是它自己却完全不在意,尽管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

起初阅读的时候自己并不明白,甚至没有读懂绘本背后究竟是什么意思。再次回味,却看到了一只迷失自我的猫。它是所有人眼中的宝,独独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多么可悲!这样一只猫,又如何会在意自己死过多少次,又活过多少次?它成为野猫后,总是对围着它的那些母猫炫耀:“我可是死过100万次的。”即使如此,仍旧看不到它眼里真正的骄傲和幸福。

直到遇见了白猫,它才真正找到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样的生活。还好,它终究是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自己需要的生活,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所以,当孩子们离开后,它选择和白猫相依为命;当白猫离开后,它痛哭了100万次之后,选择静静地陪在爱人身边,再也不愿意醒来。如此认真地活过,如此幸福的活过,它的人生再也没有遗憾。所以这一次,才是虎斑猫真正活着的一次。当它真正尝尽了人生幸福之后,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之后,它体会到了作为一个丈夫的幸福,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它的人生终于圆满了,又何必再活过来呢?

很多时候,我们浑浑噩噩,不曾真正思量过:我们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究竟想活成什么样子?就这样漫无目的地奔走,就这样无所谓地前行。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或许是抱怨生活的劳碌和艰辛,从不曾仔细考虑过如何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意义。

重读《活了100万次的猫》,感觉灵魂受到了一场洗礼。不愿不明白地前行,更不愿毫无目的地活着。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努力成为有价值的人,活出精彩的人生。

作为一名老师,我或许没有宏伟的目标,我只愿用尽全力,在教予孩子们知识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温暖与关爱,在他们的心里植下一颗爱的种子,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指引他们在前行的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努力朝着那个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一直奔跑。像那只虎斑猫一样,最终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想,我也找到了:在三尺讲台上,看桃李芬芳!

通讯员:陈敏

编辑:罗丽红

《100万只猫》:有自知之明,才能自我救赎

在诸多的愿望中,皮皮一直都想养一只漂亮可爱的猫,就像《100万只猫》里的那位老奶奶一样。

《100万只猫》的作者和画者都是美国的婉达·盖格,译者是著名的彭懿老师。这本书出版于1928年,“被誉为美国第一本‘真正的绘本’”,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奖项。

《100万只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奶奶想养一只猫,于是老爷爷就动身去找。在一个山丘上,老爷爷找到了“几百只猫,几千只猫,几百万只猫,几千万只猫,几亿万只猫”,每一只都很漂亮,老爷爷不舍得丢掉任何一只,于是就上路带它们回家去。可是老奶奶只想要一只漂亮的猫,每一只猫都争吵着说自己最漂亮,结果在互相争斗中消失了。只有一只瘦小的小黑猫得以幸免,老爷爷问:“你怎么没有被几百只、几千只、几百万只、几千万只、几亿万只猫吃掉呢?”小猫说:“噢,我不过只是一只非常普通的小猫,所以,当你们问谁最漂亮时,我也没说。这样就没有猫来找我的麻烦了。”后来,这只幸存的小猫在老爷爷和老奶奶的精心照料下,长成了最漂亮的小猫。

故事有些像格林童话的风格,以大家熟知的“从前”开头,中间反复8次出现“几百只、只千只、几千万只、只亿万只”这样的字眼,大团圆的结局。当然,这个故事也继承了格林童话个别情节的残忍的特点,比如,“几百只猫,几千只猫,几百万只猫,几千万只猫,几亿万只猫”的消失,让人想想就可怕。

但从小听着德国民间传说故事长大的婉达·盖格,在《100万只猫》中将这样的环节进行了略处理。只是说老爷爷和老奶奶不愿听到那么多只猫的争吵,于是就进屋了,待他们出来后,发现猫们都消失了。把对方都吃掉了,也只是老奶奶的一种猜测。这样的叙述并不会让孩子们在阅读时感到恐怖。

而最后,老爷爷和小黑猫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只有这只觉得自己很普通的小猫存活了下来,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人啊,有自知之明,才能自我救赎。

《100万只猫》的绘画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对称的结构让人看起来感到非常舒服;只有黑白两色但恰恰让我们感受到故事的和缓悠长。有人曾拿彩色版和黑白版对比,最后还是认为黑白色更适合这个故事。

人们对《100万只猫》还有不同的解读,比如有人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之后,老爷爷和老奶奶认为小黑猫是最漂亮的猫,这与《小王子》中的驯养论特别像。

《小王子》一书中,小狐狸对小王子说:“对我而言,你不过是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而言,我也只不过是只狐狸,就像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然而,如果你驯养我。我们将会彼此需要,对我而言,你将是宇宙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仔细品品,还真是那么回事!

人们常说,经典就是常读常新,而《100万只猫》就是一本经典。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