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轻松搞定《经济著作读后感》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7 16:2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经济著作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主题":
- 确定你想要阐述的主要观点,例如对书中某个理论、观点或方法的认同、批判或补充。
2. "结构清晰":
- 通常采用引言、正文和结论的结构。
-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著作的作者、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
- 正文部分可以分几个段落,分别论述你的主要观点和理由。
- 结论部分总结全文,重申你的观点,并提出进一步思考或建议。
3. "内容充实":
- 阐述你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可以结合实际例子或个人经历来支撑你的观点。
- 对书中提到的经济理论、政策等进行深入分析,体现你对经济学知识的掌握。
4. "论述严谨":
- 注意使用恰当的经济学术语,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
- 对于自己的观点,要有理有据,避免主观臆断。
5. "批判性思维":
- 除了认同书中的观点,也要学会批判性地思考,指出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或错误。
- 在批判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案。
6. "语言表达":
-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 注意语句通顺,避免出现语病或错别字。
7. "格式规范":
- 按照学校或杂志的要求,规范
10本经济学系应读好书
高考结束,相信不少读者朋友都对经济学及相关专业感兴趣。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谈道:“学习经济学并不一定能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亚当•斯密也曾说过:“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
此前与大家分享了10本法学系应读名著、10本哲学系应读好书、10本中文系应读好书。今日分享10本高分经济学名著,一起了解这个学科!两位诺奖得主倾心力作本书是萨缪尔森先生的绝笔,它原样保留了萨缪尔森原版书的全部内容,让读者可以读到原汁原味的大师之作。该书全面展现了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对当前宏微观经济的思考,是登入经济学殿堂及掌握经济学学科全貌的必读书。现代经济学的基础马歇尔,著名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资产阶级经济学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均衡价格论”,用边际效用规律来论证需求规律,并在“均衡价格”论的基础上建立分配论,把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然后进行经济学分析。它对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仍然有很大的影响,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全景再现资本主义发达史
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巨著,书写了15至18世纪的资本主义发达史,由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集大成者布罗代尔历时二十余年结撰而成。作者认为,资本主义并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其基础只能在长时段的日常物质生活中去寻找。因此他以“总体史”为目标,以长达四百年的时段为整体对象,从特定角度描述了世界物质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结构:可能和不可能”,好比“为世界过一次磅”,旨在确认前工业化时期世界的潜力限度,当时“物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第二卷“形形色色的交换”:将市场经济和高级资本主义活动加以比较,通过混合和对立使二者互为解释;第三卷“世界的时间”:按时间顺序了国际经济的先后更替形式和主导力量。
马克斯·韦伯对世界经济历史发展的思考马克斯•韦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本书是他自1919年起在慕尼黑大学所作一系列讲演的笔记汇编,超越了前人的思想深度,对于我们现在探讨现代化的条件、前提、模式与道路,比较东西方文化,均有一定的意义。本书分别考察了前资本主义的农业、工矿业、商业及现代资本主义兴起的经济导因与文化根源,探讨典型的日耳曼定居制度的传布、演变及其内容,也将日耳曼农村组织与苏格兰敞地制度、俄罗斯米尔(村社)土地制度、中国的井田制、印度的村落等作了比较研究,最后指出:“关于原始人的经济生活确实无法作出任何概括的论断。如果我们就欧洲影响所未触及的人口中去寻求答案,我们总是发现彼此相差悬殊,而毫无一致之处。”《经济分析史》描述了经济分析这个领域中分析工作的发展和命运。从希腊罗马时代直到现在,以社会与政治历史为背景,同时注意其他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书中对于西方的市场机制、竞争体制、企业创新、技术进步、自由贸易、保护政策、财政金融与货币管理等等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有关学派人物的学说主张和分析方法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过程,都有十分详尽而比较深入的分析,还有作者本人的一些具有独特见解的评论。保罗·斯威齐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作者遵循了马克思对于经济的分析方法和基本思路,用马克思的方法与基本原理解释当代资本主义运行,可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入门书。欧文·费雪,美国经济学家、数学家,货币学派的最主要代表,经济计量学的先驱者之一,以货币数量论(也称为“费雪方程式”)闻名于世。本书是费雪最经典的一本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因筹措战费以及战后的赔款、复兴及工商业的重建而引起惊人的信用膨胀,经济学家和生意人又重新注意资本主义以及利息的性质和起源等问题。本书是经济学中利息理论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西方经济学的基石本书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在批判吸收当时有关重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就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过程做了系统、清晰的描述。该书对英国资本主义,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产生了直接的重大的促进作用。这本书是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产物,是王亚南先生将中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等经济学教学的产物,对于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如商品和商品价值、货币、资本、利息和利润、工资、地租以及经济恐慌等问题做了详尽的阐释。本书以实践了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而蜚声海内外,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和原理来研究剖析中国经济形态的成功典范。《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凯恩斯的代表作,标志着凯恩斯主义这一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形成,一出版就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轰动,有人把他的理论誉为一场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本书修正了传统西方就业理论的核心——萨伊定律,凯恩斯试图推翻传统的有关就业理论赖以组成的劳动市场论、利息论和货币论组成的三个部分并且提出治理危机的对策。本书的发表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凯恩斯革命”。其中心思想是有效需求理论,认为因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增加和经济衰退,而利率、工资、价格等因素并不能使经济体系实现自我调节。这一理论为各国政府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奠定了基础。
读后感:彼得森&阿维森《道德经济 The Ethical Economy》
每次接触到一本新书的时候,我都会根据书名猜测这本书会写一些怎样的内容,老实说,看到这本《道德经济》,我没有猜出来。从我的对书名四个字的理解,我本来真的以为这是一本写经济学的书,甚至会涵盖很多社会学的内容,但是在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虽然可以算到财经大类别里面,但是实际上讲的的是“企业管理”。
我个人是特别喜欢《道德经济》这样的理论型的读物的。在之前的一些《读后感》当中我曾经提到,案例总是难免陷入“过时”的状态,而如果一本书的重点是在讲述一个可以助力读者建立起一种思维逻辑的理论,那么这本书“过时”的可能性就要低得多《道德经济》中虽然也包含了一些案例,但是所占的篇幅恰到好处,相对于本书的重点,并没有喧宾夺主。
在阅读本书目录的时候,我就很开心地看到在第一章、第二章的目录之中都提到了“无形资产”,而在第三章的目录之中则提到了“品牌”。我是真的没有想到一本叫《道德经济》的书,里面占比相当大的篇幅都用来写品牌与无形资产的的相关文字,这让我非常有“知己感”,因为我也习惯于从无形资产的角度来看待品牌,另一方面,两位作者把“品牌”与“道德”进行了联系,也让我在对品牌的认知方面有了更深刻的想法。
理论型读物的强大,在于它的言简意赅,可以让我这样的读者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并引发我的关于“道德经济”、“企业管理”、“品牌资产”方面的思考;但理论型读物也有它的缺点——这样的读物“太过于理论化了”,如果不认真地去琢磨,看过之后就好像没看一样,其实在读者的头脑之中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我读书的目的有三个:第一,了解作者所分享的内容信息,去学习自己不会的知识;第二,对照自己的理论、逻辑,去发现书中没有讲清楚或者与自己理解不一致的的问题;第三,为我平时每天写作找到一些新鲜的灵感。从这个三个目的来说,我阅读《道德经济》主要收获有两个,第一是一个问题——作者所写的真的可以和现实关联起来吗?第二个收获则是一个有关“品牌”的话题,我会在《获得品牌消费者》系列当中写出来。
思考《道德经济》与现实的关联,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消费者到底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这核心问题上面。如果消费者是理性的,那么《道德经济》中所讲的东西很有可能得到市场中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如果消费者是感性的,那么一切可能就变得未知了,站在我个人的理解上面,我认为消费者总是会“感性地认为自己很理性”——我知道这显得有些“玄学”——但现实就是如此。而关于“品牌”的那个话题,是“品牌所体现的是企业的道德价值”,我会以这个话题作为文章题目来把我的想法写下来并分享到网络上。
最近开始重新阅读除武侠小说之外的各种图书,《道德经济》是近来我遇到的第一本值得再读一次的经管类书籍,这让我意外且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