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07 19: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假乞丐》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审题明确": - 确保对《假乞丐》这本书有深入的理解,包括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 - 明确作文要求,如字数限制、文体要求(议论文、抒情文等)、写作角度等。
2. "结构完整": - "开头":简要介绍《假乞丐》的作者、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 - "主体":深入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情节分析":分析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探讨作者如何通过情节安排传达主题。 - "人物分析":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探讨人物形象如何塑造主题。 - "主题思想":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如人性、道德、社会现象等。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观点。
3. "观点鲜明": - 在分析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并围绕观点展开论述。 - 避免空泛的描述,用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4. "语言表达": - 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避免口语化、重复啰嗦的表达。 - 注意句式变化,使文章更具节奏感。
5. "修辞手法":
早在十年前左右,在大街上、公交车站、地铁站、火车站出口、天桥上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总会有一两个乞丐“跪”在路边乞讨,求路费的、求治病的钱的、身体残疾的,各种各样的乞丐。
但是有没有注意到,近几年,尤其是疫情期间,乞丐越来越少了!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移动支付发达,大家都不带现金了。
2.网络上太多假乞丐报道,大家害怕受骗,不愿意给钱。
3.市容改善,很多乞丐都会被收容所遣送回老家了。
曾经火爆全网的犀利哥
那么对于乞丐,你是怎么看的呢?有没有一时心善,慷慨解囊过呢?
不可否则,乞丐中一定有部分是真的靠自己已经生活不下去才被迫乞讨,但是更多数都是已经习惯了乞讨,甚至是变成职业乞丐了。
假乞丐被拆穿
18年,有北京网友爆料,有乞丐天天在地铁上乞讨,月收入轻松过万元,并且在北京有两套房子!
月薪几千块无房无车的北漂给身价几千万的人献爱心,这个事情魔幻不?
早些年,在移动支付还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大家随身都会带一些现金,还可能会心软给乞丐一些钱。当习惯不带现金时,有的时候想发下善心发现没钱,也就不了了之,殊不知,这个是变相省钱了?
当然,也有职业乞丐开始与时俱进,开始提供支付宝和微信二维码了,不知道大家怎么想,遇到提供二维码的乞丐,我就会心里嘀咕,这还是乞丐吗?
乞丐出海
18年,国内开始整顿现金贷,很多现金贷公司出海东南亚。其实,乞丐这个行业早就已经出海了,14年左右的时候,三水已经听说有乞丐到马来西亚乞讨,一年收入几十万!
19年,多家澳媒报道称,7名年龄均超过65岁的中国人被控持旅游签证前往澳大利亚,在墨尔本当起了“假乞丐”,还将所得澳元兑成了人民币,丢人丢到了国外了!
当地慈善组织“救世军”(Salvation Army)201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一小部分职业乞丐的日收入高达400澳元(约合人民币1924元)
一天将近2000块,不用交税,每天都有这么多,节假日反而会收入更高,相当于一个月税后至少6w,秒杀国内99%以上的岗位薪资!
你有给假乞丐交过智商税吗?说出你的故事吧。
12月9日,在陕西西安
一名城管跟着长期在钟楼附近乞讨的老人
用喇叭循环播放这样一段话
“我是骗子,我比你们都有钱
我每天车接车送,来钟楼要钱
我在老家给儿子买了房、娶了媳妇”
这下好了
整条街都知道她是骗子
无论老人怎么谩骂、推搡
城管始终紧跟老人
看来有了城管的陪伴
和无处不在的BGM
当天老人家要空手回家了
不知道被车接回家的她
会不会感到失落
如何优雅地揭穿骗子
城管这个举动让网友直呼
“一下子就明明白白”
而周边商户和坐标西安的网友称
钟楼这块乞讨的人很多
好多都是眼熟的
不少人还被骗过
城管这么做挺对
也让知道残酷真相的网友
不知是该生气还是哭泣
类似的提示方式
既做到了文明执法
又宛如行走的反诈APP
不少网友盛赞这位城管的机智
视频中的老太太
是以年龄博取同情心
还有不少网友分享了他们被骗的经历
地点有商场、医院、地铁站
骗子有老人、(假装的)聋哑人
为什么不直接抓捕这些骗子?
一位网友进行了解释
遇到“假乞丐”
很多时候只能靠群众拆穿
这些人上午还问你讨钱
背上写着悲惨身世
下午就去银行存钱
有4间房存款20万
而你的存款还不到六位数
还有乞丐假装残障人士
咿咿呀呀好像是聋哑人
但你一说没现金
ta立马掏出二维码
请你扫一扫转账
这些假乞丐虽然很可恶
但骗你五块、骗他十块
不构成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的
属于“数额较大”
所以大部分时候
看着假乞丐碗里的五块十块
没法界定ta诈骗数额较大
警察、城管没有执法依据
视频中的喇叭循环提醒
多少也有了点无奈的意味
如何打击“假乞丐”
避免民众同情心被消费、欺骗?
新华网建议
政府应对真实乞讨人员进行调查
也许历时很长难度很大
但十分必要
政府应完善求助机构
建立流浪乞讨人员信息网络
相关部门还应制定法律
对假乞丐轻者罚款、拘留
重者依据金额按诈骗罪判刑
此外,执法部门还应严打
犯罪团伙诱拐强迫他人乞讨
并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获得社会的温暖
综合自:微博、澎湃新闻、新华网
来源: 上海新闻广播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