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07 23: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西顿动物集》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作品内容": - 首先要深入理解《西顿动物集》中包含的动物故事,包括它们所展现的自然环境、动物习性、故事情节等。 - 了解作者西顿的写作风格和意图,比如他是如何通过动物故事传达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2. "明确读后感主题": - 确定你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比如对动物的情感、对自然的感悟、对人类行为的反思等。 - 确保你的主题与《西顿动物集》的内容紧密相关。
3. "组织文章结构": - "开头":简要介绍《西顿动物集》的作者、作品背景以及你选择的一篇或几篇故事。 - "主体":详细阐述你的读后感,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对故事情节的感悟:分析故事中的高潮、转折点,以及它们给你带来的情感体验。 - 对动物形象的看法:探讨故事中动物的性格、行为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 - 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分析故事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这些描写如何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 对人类行为的反思:结合故事内容,探讨人类与自然、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自然和生命。 - "结尾":总结你的读
周
五
2019年10月25日
宝读诗书伊起成长
♫. ♪~♬..♩
家家读好书
第
26 期
-家庭主播-
主播信息 | |
姓名 | 文福麟 |
学校 | 宣城四小一(5)班 |
指导老师 | 陈从红 |
音频分享 | 我读《西顿动物记》 |
请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我们应该保护动物,而不是猎杀它们。”
《西顿动物记》
为什么跟大家分享这套书呢?主要有三个原因:一、这套书是注音版本,我们低年级的小朋友可以自己阅读,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忙。二、这套书的插图很美,排版也很清晰,不是那种密密麻麻的小字,小朋友看起来非常轻松。三、最重要的是书里的内容写得真的太精彩了,像我这么爱吃零食的人,一旦开始阅读都会忘记吃零食这件事了。
下面,我为大家朗读第6册《吉吉的回家路》其中的一个片段,请大家欣赏。
“
对弱小的吉吉来说,眼下最重要也最困难的就是寻找食物。它每天都在垃圾桶里努力翻找,但还是常常挨饿。
有一次,吉吉已经三天没吃到东西了。只靠喝池子里的水维持生命,饥肠辘辘的它看见什么都想啃。它拖着虚弱的身体在围墙下面打转,盼着能找到一点儿食物。
这时,它听到了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抬头一看,是一群麻雀在欢快地叫着。院子里一直都有很多麻雀,但之前吉吉并没有在意它们。现在它饿得太难受了,于是这些小东西在它眼里都变成了美味佳肴。
此刻,吉吉的捕猎本能被激发出来了,它悄无声息地走过去,伏下身子准备出击。然而,机灵的麻雀们早就看穿了小猫的企图,吉吉刚想扑过去,它们就飞走了。
“哎呀,真可惜!下次一定要抓住!”吉吉给自己鼓劲,然后又去寻找别的食物了。
”
小
提
醒
想要报名读书活动的家庭看这里
即可下载报名表格
THE END
作者:余 耀
西顿的动物故事,是我读过的动物故事中最精彩、最深刻的故事。西顿被誉为博物学家,而非文学家有一定道理。他不只关注文学,而是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里,用悲天悯人的情怀来看待这个世界。因而,他笔下的动物充满了对人性的考量与思索。
有了好剧本,能否拍出史诗级的大片,关键还在导演和演员。被誉为天才的90后作家威廉·格利尔,无疑是一位大手笔的导演和演员。他继创作《极地重生》获得2015年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后再度出击,选取了西顿关于狼王洛波的故事,给读者呈现出《喀伦坡之狼》的绘本,再现120年前的经典。重新的讲述与铺叙、事实与虚构、文字与插画、描述与构图,相互呼应与映衬,浑然一体又独具匠心。在铅笔速写式的图画风格中,让惊心动魄的故事直抵心田。细节的刻画让孩子的双眼有了用武之地,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让读者欲罢不能,动物的尊严留在了读者的心中。
【教学设计】
一、初识这本奇特的书
1.这是一本奇特的书。
(既是故事书,又是科普书、历史书和图画书。)
2.了解作者。
本书的作者威廉·格利尔的首部作品《极地重生》获得了凯特·格林纳威大奖,他像导演一样,让一幕幕生动的景象,在读者的眼前流动。《喀伦坡之狼》是他根据著名的博物学家西顿的野生动物故事创作的绘本。
二、读绘本,有方法
1.本书与其他版本的西顿野生动物故事区别明显,即表现形式是绘本。既然是绘本,就要注意“图”“文”语言。读这本书,可以先看图,再读文字,然后重新看图,读出一个新的故事。
2.看封面。原始部落的标记画面,有人和动物,还有些不知名的图案。我们可以借助书后的词汇表来认识这些图案表示的内容,试着讲封面上描述的故事。
3.读目录。从目录上看,我们可以读出哪些信息呢?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旧西部,猎狼人和狼群、狼王之间发生了许多故事,结果是狼王死了,而猎狼人也发生了改变。)
三、紧扣关键词,细读各章节
1.第一章——“改变”。曾经森林繁茂、动物繁多的热土由于拓荒者的到来,风光不再。画面讲述了很多改变的故事,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人……这样的对比可以看出旧西部的变化。这一切的根源,是拓荒者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生态。
2.第二章——人狼对峙,斗智斗勇。看洛波无愧“狼王”称号的种种事迹。从构图的信息中,读出“勇猛”“对峙”“斗智斗勇”“逍遥自在”等关键词。
3.第三章——猎狼人的登场。当所有猎人对喀伦坡之狼束手无策的时候,本书的重要人物登场了。作者的出场介绍与众不同,首先,他把地点移到了几千公里外的纽约,讲述的是西顿的成长经历。捕猎专家西顿喜欢观察野生动物,城市生活影响他的身体健康,狡猾的狼王引起了他的兴趣……这样的出场,激起了读者的期待。有挑战才有成就感,高手不打无准备之仗。那么西顿做了哪些准备呢?从图文之中,解读手记中的密码,并讨论西顿和其他猎狼人的不同。(突出他的观察与思考及新的发现。)
4.第四章——利用布兰卡。狼王洛波心爱的伴侣布兰卡成了西顿对付狼王洛波的工具,西顿用什么方法猎杀了布兰卡?为什么西顿把布兰卡的尸体放到马背上,心情却没有想象中的兴奋?
5.第五章——悲壮与尊严。狼王的真面目是什么样子?和传说中的有什么不同?西顿在日记中写下了狼王真正的死因,读后有什么感受?怎么理解“人比狼高等,但狼却比人高贵”这句话?结合67页、68页的图,讲讲狼王洛波和布兰卡的故事。
6.第六章——真正改变的是什么?1894年1月25日、1月31日、2月4日,为什么这3天要标注那么精细?这3天分别发生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四、启发与思考
1.真正改变的是西顿。人不可能不犯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是什么使西顿从“优秀的猎人”变成了“野生动物保护者”?
2.回看前后蝴蝶页,比较其中的不同,试着在空白处补上自己的画作,并说说理由。
3.讨论哪些画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试着给本书拟出其他书名。
4.学会评价。请选择其中的人和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从洛波、西顿、格利尔等人物,或猎杀、保护、记录、创作等事件,多个角度展开。)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