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09 02:3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植树造林讲话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可以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绿化城市、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阐述。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讲话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植树造林的意义;正文部分详细阐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要充分展示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a. 环境保护: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沙尘暴、雾霾等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
b. 生态平衡:植树造林有助于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土地肥力。
c. 绿化城市:植树造林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d. 提高生活质量:植树造林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降低疾病发生率。
4. 语言表达:讲话作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同时,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
5. 举例说明:在论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例如,介绍我国某地通过植树造林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6. 呼吁行动
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美丽中国
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参加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吴晶、杨依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不断推进的时刻,我们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既是以实际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又是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天朗气清,春意盎然,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上午10时30分许,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集体乘车,来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这是一片面积约320亩的开阔地,原为小型服装企业聚集的工业大院。近年来,经过拆迁腾退和环境整治,这里正在规划构建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城市森林公园,以满足群众游憩、休闲、健身和文化需求。
习近平一下车,就拿起铁锹走向植树地点。正在这里植树的干部群众看到总书记来了,纷纷向总书记热情问好。习近平向大家挥手致意,随后同北京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同志以及首都干部群众一起忙碌起来。
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提水浇灌……习近平接连种下油松、国槐、杏梅、元宝枫、西府海棠、金银木、红瑞木。在和煦的春风中,挺拔的树苗错落有致,鲜艳的花朵迎风招展,初绽的枝叶格外清新。植树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参加劳动的领导同志同大家一起培土浇水,气氛热烈。
植树期间,习近平同在场的干部群众亲切交谈。他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植树造林的优良习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锲而不舍开展植树造林,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爱绿、植绿、护绿不仅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共识和自觉行动,而且正在世界上产生积极广泛影响。我们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发挥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制度优势,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现了森林资源连续增长,沙化荒漠化土地面积连续减少,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生态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做主人,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之以恒开展国土绿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刻意追求奇花异草、名贵树木,真正做到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
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态环境要有保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的有效途径,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每一位适龄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要坚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全社会人人动手,鼓励和引导大家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起来为祖国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尽一份力量。
习近平对参加植树的社区工作人员说,社区这次防疫工作功劳很大,接下来任务还很繁重。现在加快复工复产,但仍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日常防范传播等是社区的主要任务,要确保社区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等参加植树活动。
来源:央视网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三月春风至,植绿正当时。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植树、护树的好传统。《管子·立政》中说的“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体现了古人对植树造林、生态保护的朴素认知。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他鼓励大家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增厚我们的“绿色家底”。
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底色,也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增优势”与“植未来”,指向的正是我国厚植林草资源、推动国土绿化的重要意义。
一棵中等大小的树每小时可释放氧气1.8公斤,每15亩20年生的榆树每年可滞尘10吨,每15亩阔叶林一昼夜能产生植物杀菌素2公斤……植树造林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上世纪九十年代,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时就因地制宜提倡多种树。他说:“榕树遮风挡雨,成活率高。抓生态,榕树是很好的选择,福州要多种榕树。”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福州“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2023年,福州荣获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植树绿化带来的反哺效应不断凸显,不仅使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对人才落户、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强,城市总体价值不断攀升。
“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所蕴含的深意,在福州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具象展现。
2024年7月17日,福州市鼓楼区黎明湖生态湿地公园。
植树造林,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到中央工作后,截至2024年,习近平已连续17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站在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
2021年初,《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公布,我国所有森林和草原都拥有了专属守护者。随后,《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印发,造林绿化“在哪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有了具体指导。
同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当了几十年林业工人的人大代表周义哲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业工人从“砍树人”变为“看树人”。
总书记感慨:“你的这个身份转变,正是我们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的一个缩影。”“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
山川披绿,林海生金。
2024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成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之一。同年,中国林科院专家团队对大兴安岭森林、湿地、草地生态产品总价值量的评估为每年8021.44亿元。
2024年8月6日,黑龙江漠河林场员工正在分拣采集来的林下产品。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也是人类生存的根基。
研究测算表明,森林每增加1立方米蓄积量,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用1立方米木材替代等量的混凝土,可减少0.8吨二氧化碳排放。
新时代以来,我国坚持以大工程带动国土绿化大发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大工程有力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建设等齐头并进。
在新疆,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成功“合龙”,带动当地特色种植、经济林木等产业相继兴起,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增绿带来的生态红利。
在西藏,推动南北山绿化工程中先后有约500万人次参与,带动群众增收近18.6亿元。植树造林绘就“第三极”生态新图景,绿了高原,红了日子。
在江苏,盐城深入挖掘沿海地区造林潜力,推动更多盐碱荒滩成为林海绿洲。同时不断完善农田、道路、河道林带林网建设,既提高森林质量,又增强碳汇能力。
…………
过去一年,我国完成国土绿化面积超1亿亩,其中包括造林6669万亩、种草改良4836万亩。一座座荒山秃岭披上绿装,一片片荒漠戈壁变成林海……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绿色家底愈加殷实,增绿优势不断显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唯有不断强化增绿的“优势”,才能稳稳把握住我们的“未来”。亦如总书记所强调:“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制丨王敬东
主编丨李璇
编辑丨孙晓媛
视觉丨颜妮
校对丨李丹 李珊珊 梁雅琴 宋春燕 闫田田
出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支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