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搞定《毕业教师代表讲话》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9 06:44

写作核心提示:
毕业教师代表讲话作文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文体,它承载着对毕业生的祝福、期许和教诲。在撰写此类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1. 确定主题:毕业教师代表讲话的主题应围绕毕业生的成长、未来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展开。可以选择对毕业生寄语、对学校教育的感悟、对未来的展望等主题。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毕业教师代表讲话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一般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开头部分要简洁明了,引出主题;正文部分要层次分明,论述有力;结尾部分要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3. 语言表达:语言要简洁、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生僻的词汇和句式,以免影响听众的理解。同时,注意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4. 内容充实:在作文中,要结合实际,具体阐述毕业生的成长经历、学校教育的成果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可以引用一些名人的名言、典故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5. 体现关爱:作为教师代表,要充分体现对毕业生的关爱和期望。在作文中,表达对毕业生在学业、品德、生活等方面的关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暖。
6. 遵循传统:在撰写毕业教师代表讲话作文时,可以借鉴历届优秀毕业教师的讲话内容,传承
仪式典礼——教师代表在教师荣退仪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老师:
各位好!方才,老教师们的发言情真意切。从他们对往昔奋斗历程的回顾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眷恋不舍;于他们对年轻教师的激励话语里,我也真切体会到了那份深情厚谊与殷切期望。这一切,令我感触良深,亦使我获益匪浅。我深感荣幸,能够代表教研组全体教师,向光荣退休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致敬*老师,我想谈以下几点:一、教书育人:倾丹心育桃李,献韶华铸师魂
*老师在实验学校这片教育的沃野之上,深耕不辍,已然奉献了三十余载的宝贵光阴。数十年来,*老师始终秉持教育初心,信念笃定,全身心地投入教坛。其如熠熠燃烧的红烛,以自身微光,无私地照亮莘莘学子前行的征程。*老师以青春与智慧,精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着力于学生品德的塑造、智慧的启迪与能力的培养。恰似润物无声的春雨,悄然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又仿若温暖和煦的暖阳,悠悠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引领他们成长为富有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犹记与*老师共处一室办公之时,无论何时、何事,只要学生有求于他,*老师总是满腔热忱地伸出援手,耐心细致地为学生排忧解难,从未有过丝毫的倦怠与不耐。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老师的无私奉献,深深打动了无数学生。这种言传身教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如今,他们在毕业后,于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桃李满天下”,这无疑是对老师辛勤耕耘的至高褒奖与无上荣耀!
二、助力新秀:新竹仰老干,扶持助成长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老师不仅对学生恪尽职守,对于组内的青年教师,亦给予了无私的帮助与有力的扶持。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青年教师成长之路上的引路人。犹记往昔,当我们在教学中遭遇难题,向
老师虚心求教时,他总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识,为我们排忧解难,使问题迎刃而解。当我们筹备公开课或是参加优质课比赛,向老师寻求建议时,他总能精准地指出我们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老师犹如一盏明灯,在青年教师迷茫时照亮前行的方向;又似一座灯塔,在教学的海洋中为我们保驾护航。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组内青年教师得以迅速成长,在教育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三、薪火相传:承师志启新程
这夏日里炽热而明亮的阳光,恰似*老师的教学思想与人格魅力,给予我们深远且持久的影响。*老师对我们的帮助,早已深深烙印在我们心间,令我们没齿难忘。身为**学科教师,我深知行动才是最诚挚的致敬,奋斗方为最有效的传承。我们定会继承并发扬*老师的高尚精神,时刻牢记育人使命,倾心教书育人。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的浪潮,勇于探索实践,敢于勇挑重担。以实际行动关爱每一位学生,恪守为人师表的准则,秉持爱岗敬业的态度,无私地奉献自我。*老师,往昔您以赤诚之心培育桃李。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染霜,您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钟爱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身上。如今您光荣退休,多年的辛勤耕耘已然结出累累硕果。在此,我们衷心感谢您那些拼搏奋进的岁月,诚挚致敬那些熠熠生辉的时光。退休,并非意味着结束,它仅仅是工作环境、生活节奏和生存状态的转变。于学校教育生涯而言,这是一场完美的谢幕;而对于全新的生活来说,这是一场璀璨的开场。我知晓*老师钟情于钓鱼。往昔,钓鱼或许是繁忙教学工作后的一种调剂;今后,钓鱼则会成为悠闲惬意生活的生动体现,宛如姜太公垂钓,静享那份闲适与自在。
最后,祝愿退休老师们身体健康,幸福长寿!愿你们的退体生活充满阳光和欢乐,愿你们的智慧和经验在学校的发展中继续闪耀光芒!让我们全体携手并肩,为**学校的美好明天而努力!谢谢大家!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徐海阳在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全文)
6月28日,东北师范大学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在人民大街校区综合体育馆隆重举行。毕业典礼上,校长徐海阳以“成长微光 终成骄阳”为题,向毕业生送上毕业寄语。全文如下——
成长微光 终成骄阳
在东北师范大学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校长 徐海阳2025年6月28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来宾们、家长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3450名本科生、4711名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即将开启新的人生旅程。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代表忠军书记,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向引领、陪伴你们一路成长的家人、老师、亲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几年前,你们“鲜衣怒马、怀揣理想”来到东师,让美丽的校园朝气蓬勃、书声朗朗。在东师的岁月中,你们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同行,共同见证了党的百年华诞长歌未央,共同庆祝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盛世华章;你们在钟楼下启卷晨读、在静湖畔促膝探讨、在图书馆中徜徉求索、在绿茵场上奋力拼搏;几年的时光里,你们捧回了iGEM国际大赛金奖、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在国内外各类赛事中捷报频传,你们积极参与支教援建、志愿帮扶,在各类社会服务中绽放光彩。这些美好的画面终将被你们的青春永久珍藏,你们无愧东师人应有的贡献和担当! 同学们,毕业意味着新成长的启航。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在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成长性”是强者最根本的特质。拥有“成长性”,意味着更加主动地自主学习、探究未知,意味着更加积极地应对调整、适应变化,意味着更加专注地坚持坚守、追求卓越。学习力、适应力与专注力是“成长性”的必备要素。临别之际,我想围绕“成长性的三力”,跟大家分享。 一是学习力。古人云,学海无边,书囊无底。学习之路永无止境,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探索。当前,大学生跨专业就业比例逐渐增加,“跨界”已成为常态。即使是你们所学的专业,在AI时代,知识的半衰期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缩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力是对未知事物始终保持开放和主动探索的态度,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能力。过去两年,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践行“尊重·创造”的教育理念,围绕成长力素养,精心构建“厚基础、强融通、重创新、严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通过过程性考核推动任务型、项目式学习,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习力是对事物本质的探寻,强调知识整合和实践反思,始终保持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将在校期间锤炼的学习力,转化为应对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善用新技术新模式,持续提升数智素养,始终以反思求索的姿态,自主探究、终身学习,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二是适应力。孙子兵法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人的一生,总会在不同时期,遇见不同的人,历经不同的事。只有拥抱变化、调整自我,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拨云见日、不断前行。适应力就是抱朴守一、接纳包容,积极应对环境的更新迭代,迅速调整策略、方法和心态。同时,适应力还表现为群策群力、合作成长。在当今“内卷”的世界中,充斥着各种过度性竞争。只有树立团队意识,与“伙伴”携手,才能行稳致远。去年,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上,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生团队首次参赛并一举夺魁,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等世界名校的学生共同站在领奖台上。我在赛后与团队座谈了解到,这次大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难免会因为任务分工、技术方案、研究计划等产生不同意见。但大家都是“存小异、求大同”,充分信任、彼此理解、相互帮助,发挥各自所长。仅用六个月的时间,就创造了一场属于东北师大的奇迹。同学们,无论你们走向社会还是继续深造,希望大家培养适应性思维与包容性心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以更加开放的精神接纳新事物新观念,以更加广阔的视角理解多样的世界,在与伙伴的团结协作中,更好地赢得未来的主动权。 三是专注力。荀子讲:“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从今天开始,大家从同一校园走向广阔天地,会各有各的轨迹,各有各的进程。难免会因比较羡慕而动摇,因困难压力而放弃。而走出“不安境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专注力。专注力就是“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最大的诚意与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去钻研、去坚持、去打磨,在纷繁世界中深度锚定,在有限生活中开掘无限可能。我们的老校长成仿吾,从柏林星夜到延安窑洞,从青春热血到白发苍苍,跨越半个世纪,五次翻译《共产党宣言》。无论是战火纷飞、焚毁书稿,还是局势动荡、劳其筋骨,他都不改其志,在艰难困苦的缝隙里,凿出真理的光。一本《共产党宣言》译稿,承载了一位东师长者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专注和坚守。同学们,专注的要义在于“水滴石穿、聚沙成塔”的积累。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崇山不争高,争的是绵延不断。希望大家坚持“长期主义”,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越是着急的事情,越是要沉下心来,慢慢地做,专注当下、耐心前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在人生的旅途中厚积薄发、铸就辉煌。 同学们,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我们期待,“成长性”最终会成为你们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愿你们始终葆有自主学习、适应变化、专注坚持的优秀品质,照亮前行之路。请记住,每一份成长的微光,都将化作炽热骄阳。 无论行至何处,母校永远祝福你们!无论顺境逆境,母校永远是你们最可依赖的、最温暖的家!明年是母校建校八十周年华诞,让我们相约,不见不散! 最后,衷心祝福同学们毕业快乐、前程似锦、生活幸福! 谢谢大家!
排版 | 韩 彤初审 | 谭海洪复审 | 武 昕终审 | 沈 迪来源 |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