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4-20 18:30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撰写思想道德方面作文应注意的事项
在撰写关于思想道德方面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论述有力:
一、选题要贴近实际
1. 选择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使作文具有现实意义。 2. 结合自身经历,挖掘生活中的道德现象,以小见大,展现思想道德的普遍性。
二、立意要深刻
1. 明确作文的主旨,提炼出具有深刻内涵的观点。 2. 分析问题要透彻,挖掘问题的本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见解。
三、结构要清晰
1. 按照引言、正文、结论的结构安排,使文章层次分明。 2. 正文部分要分段论述,每段论述一个观点,确保论述的连贯性。
四、论证要充分
1. 运用事实、数据、案例等论据,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2. 引用名言警句、经典故事等,丰富文章内容,提升文章的文化底蕴。
五、语言要规范
1. 遵循汉语语法规则,确保文章通顺易读。 2.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六、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空谈理论,注重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2. 避免使用过于主观的词汇,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3.
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的繁荣强盛,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党的十九大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强调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这为新时代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毛泽东同志强调,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邓小平同志强调,“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江泽民同志强调:“必须旗帜鲜明地扶持正气,克服邪气,在全社会造成浓厚的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风尚。”胡锦涛同志强调:“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这几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相继推出一大批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大力宣传重大先进典型,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公益广告活动,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对道德领域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专项治理,等等。这些工作,有力促进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良好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社会思想道德领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社会成员理想信念模糊甚至缺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比较突出:一些社会成员是非不分、善恶不分、美丑不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发生,等等。对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要紧密联系实际,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提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守共同理想、实现共同梦想的信心和热情,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面上教育引导与个别交流疏导结合起来,切实把工作做到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心坎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思想内涵,拓展工作领域,增强实际效果,更好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有力助推社会文明进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涵养和净化社会风气。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在全社会形成重信守诺、互信互助的浓厚氛围。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又生逢其时、将和这个民族一起追梦圆梦,在其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更加需要思想政治的引领和奋斗精神的鼓舞。在青少年中间做好宣讲工作,引导青少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这也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好面向青少年的精神宣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讲道理,要重视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启示我们,在面向青少年进行宣讲的时候,要遵循青少年认知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言之有信”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经验昭示我们:理论的生命力扎根于实践、理论的说服力来自事实。面向青少年作好精神宣讲,一是要有可信的依据。就是说,要把理论宣讲建立在真实可信的事实根据之上,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信。考虑到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就要以事实为根据,以人物故事为素材,特别是结合新时代以来的历史性变革和标志性成果、榜样型人物,结合青少年成长经历中有所感知的身边人和身边事,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优秀青少年的故事,给宏大的理论筑牢生动而坚实的实践基础。二是要有坚定的信心。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来,我们党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伟大实践中,兑现了一个又一个承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用我们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去激发和培育青少年的“四个自信”。
“言之有情”
思想教育的实践证明,重视以情动人、以爱启爱,就容易走进青少年的内心,打开青少年的心结,提升青少年的情感认同。讲好爱国故事、爱民故事、关爱青少年的故事,引导和厚植青少年关注并参与家乡发展和国家富强的家国情怀,巩固和增强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接力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心。
“言之有理”
在面向青少年进行宣讲的时候,从本质上讲,宣讲就是讲道理,确立青少年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的真正认同。
“言之有技”
面向青少年要让他们听得进、听得懂,重视宣讲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宣讲的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有效性。一是要用好语言技巧,除了善于运用对比、类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外,还要善于选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习语、新语、网络语等语言风格,实现理论语言向生活语言的创造性转化,把生动的实践讲生动,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提高青少年的抬头率、点头率。用好技术手段,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增强学习宣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特别是“微媒体”已成为青少年的掌中宝,青少年的生活几乎已经“无‘微’不至”;我们的宣讲也要善于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及其新技术新应用,通过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增强理论宣讲的科技感和亲和力,首先吸引青少年的眼球,进而拨动青少年的心灵,让青少年在参与性的学习中不断强化对宏大理论的思想认同。
“言之有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要引导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强化青少年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和行动认同。宣讲的时候,重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联系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用青年先锋的榜样力量鼓舞青少年投身复兴大业,用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帮助青少年破解各种难题。将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转化成自己的行动自觉,用实际行动争做“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本文是2021年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GDJG2021064)、2020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20GXSZ13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 季士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任建霞(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 光明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