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0 07: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圆明园的读后感200字作文,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突出主题:明确主题为圆明园,围绕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遭受破坏等方面展开论述。
2. 结构清晰:按照引言、主体、结尾的结构安排,使文章层次分明。
3. 紧扣原文:在阐述观点时,要紧扣原文内容,避免脱离主题。
4. 语言精炼:在200字的篇幅内,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冗长。
5. 体现感悟:结合个人感悟,对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价值等进行深入剖析。
6. 情感真挚:在表达观点时,要充满感情,让读者感受到你对圆明园的热爱和敬仰。
7. 引用适度:在论述过程中,可以适量引用原文中的经典语句,以增强说服力。
8. 避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检查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确保文章质量。
9. 突出亮点: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展现自己的写作亮点,如独特的观点、生动的描写等。
10. 结尾有力:在结尾部分,可以再次强调对圆明园的认识和感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南岸区天台岗小学上海城校区六年级2班 徐寅棋
一个宏伟的园林在斑驳的火影中无可挽留地消逝了,一个曾经辉煌的庞大帝国在历史进程中飘摇没落,这个宏伟的园林是圆明园,这个庞大帝国是清朝。如今,矗立的几根残柱印照着圆明园这段屈辱的历史。带着复杂的情绪,我观看了纪录片《圆明园》。
影片介绍了清王朝的建立、全盛和强大,叙述了清王朝几代皇帝为了修建圆明园而付出的巨大人力、物力,从而建成了中华民族甚至世界历史上的建筑瑰宝。影片随后又讲述了随着清王朝的腐败和没落,让英法联军有机可乘。1860年10月,圆明园,这一宏伟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勤劳和汗水的伟大建筑,也在英法联军无耻的掠夺中毁于一旦,也造成了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痛……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对圆明园的历史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观看纪录片之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自豪、激动、愤慨、惋惜……各种思绪涌上心头。看到清王朝的全盛时期、国富民强,通过几代皇帝及勤劳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建成了宏伟壮观、举世瞩目的圆明园时,我心里无比自豪和激动;看到清王朝的腐败没落,英法联军无耻、残忍的掠夺、烧毁圆明园时,我感到无比的愤慨和惋惜。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
(想看更多热点新闻,了解更多服务资讯,请下载重庆新闻门户APP——上游APP,2800万+重庆人都在用的APP)
7月8日下午总算来到了心神向往的圆明园遗址公园。在北京西北郊那片开阔的土地上,圆明园遗址静默地躺着,像一首凝固的悲怆史诗。当我穿行于那些残破的汉白玉柱间,触摸着被火焰熏黑的石雕纹路,一种复杂的情感在胸中翻涌——这里既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近代民族创伤的深刻印记。圆明园它早已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辉煌与屈辱、创造与毁灭的辩证记忆。
圆明园万花阵石亭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50余年的精心营建,占地350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法国作家雨果曾盛赞它是"理想与艺术的典范",集合了中西建筑精华的"万园之园"。园中不仅有中国传统园林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还有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设计的西洋楼景区,体现了清代鼎盛时期的文化自信与开放胸襟。乾隆皇帝在《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中描绘的"移天缩地在君怀"的造园理念,展现了中华文明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审美境界。每一处景观都是一首立体的诗,每一座建筑都是一幅三维的画,它们共同构成了前现代世界最为壮丽的人造景观之一。
圆明园海晏堂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的铁蹄踏碎了这片人间仙境。连续三天的抢掠与焚烧,将这座文化宝库化为焦土。据参与劫掠的英军军官回忆:"火焰照亮了半个北京城,仿佛白昼。"约150万件文物被洗劫一空,如今散落于世界各大博物馆。这场文化浩劫不仅是建筑实体的毁灭,更是一种文明尊严的践踏。尤为讽刺的是,当英法联军以"文明使者"自居时,他们的行为却暴露了殖民主义的野蛮本质。圆明园的废墟因此成为西方现代性暴力面的见证,提醒我们"文明"与"野蛮"的界限何其模糊。
圆明园大水法
站在遗址公园内,大水法的残柱如一把把利剑刺向苍穹,它们不再喷水,却在无声地诉说。这些废墟的价值恰恰在于它们的不完整,圆明园遗址不同于被完美修复的故宫或颐和园,这片废墟不仅是地理空间,更是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
“万园之园”圆明园大水法
当我们凝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时,看到的不仅是昔日的毁灭,更是一个民族在废墟上重建精神家园的坚韧。那些被烧焦的石材依然挺立,如同中华文明虽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圆明园海晏堂东侧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