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手把手教你写《会计专业的读后感》,(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0 09:41

手把手教你写《会计专业的读后感》,(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会计专业的读后感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读后感的目的:首先,要明确你写这篇读后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总结和回顾所学知识,还是为了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是为了启发他人。明确目的有助于你在写作过程中有的放矢。
2. 选择合适的书籍或资料:选择一本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书籍或资料,确保内容与你的读后感主题相关。这样可以使你的读后感更有深度和针对性。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所读书籍或资料的基本情况;正文部分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体会;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4. 突出重点:在正文部分,要突出会计专业书籍或资料中的重点内容。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这些内容对你的启发和帮助。
5. 结合实际:在阐述观点和体会时,尽量结合实际案例或个人经历,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
6.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力求使文章更具学术性。
7. 遵循学术规范:在引用他人观点或数据时,要注明出处,遵循学术规范。
8. 保持客观:在评价书籍或资料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既要

从会计人生到教育人生

潘序伦(1893-1985),江苏宜兴人,中国杰出的会计学家和教育家,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创始人。潘序伦是我国会计教育的先驱,有“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美誉。

——————————————————

五四运动之后,回到故乡江苏宜兴的潘序伦,受乡间不良社会的熏陶,麻将也去打打,牌九也去推推,眼见得一位奋发有为的青年,直向着万丈深渊中沉沦……

倘若不是潘序伦自己这么说,我们万难相信,一代会计大师、教育家还有如此不堪的一段经历。

若要追根溯源起来,也确有原因。1910年,上海浦东中学,经常考第一且深受校长黄炎培关注和赏识的少年潘序伦,年轻气盛,个性很强,不仅与同学吵架,还时不时与老师辩论。甚至,他以“学霸”的身份发动全校同学考试交白卷,搞得学校异常被动,赏识他的校长也无可奈何,只能开除学籍了事。

15岁的潘序伦,再到知名的常州府中学堂学习,后来又拔得头筹,考进了南京海军军官学校,毕业考试五门科目门门第一,但被分配到海军舰上任电报收发员,他心有不甘,选择辞职。第一次就业宣告失败。潘序伦后来在南京造币厂当过翻译员,之后到镇江中学任教员,但学生对他没有好感。五四运动自北而南席卷全国,潘序伦再度失业。接连被打击的潘序伦,才一度迷上赌博。

是年底,同学回家过春节,与潘序伦说起想到法国勤工俭学,此一说让潘序伦彻夜难眠。他说,如有机会一定要出国留学。此话传到潘序伦二哥耳中,兄长却说:“你还是安分守己在家好好度日吧。我们的祖先还没有这种福分,会生出一个留洋的子孙。”

但事实是,已经27岁的潘序伦再度来到上海,找到恩师黄炎培,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旁听,异常用功。随后赴美留学生考试,潘序伦再居榜首。几个月后,他已经坐在哈佛大学商学院里。

哈佛两年,潘序伦勤学苦读,夜以继日,不仅拿到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还取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院的博士“入场券”。

回国后,潘序伦出任上海商科大学教务主任兼会计系主任,又出任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商学院院长。不过,这位高地位、高收入、高平台的“三高”院长,两年后选择下海经商。

1927年,“潘序伦会计事务所”于上海正式营业。9年后,事务所早已更名为立信会计事务所,全所50余人,承办案子4000余件,连锁事务所分布于南京、重庆、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值得一提的是,事务所附设了立信会计学校。作为教育家的潘序伦,逐渐登上中国教育的舞台。

起初,这所立信会计学校,只不过是潘序伦办的一个簿记训练班,帮助私营工商企业工作的小职员提升业务能力。晚上就在事务所的办公室上课,教师就是事务所工作人员。培训班刚开办时,学生仅22人。从第二届开始,改为立信会计补习学校,人数渐增。为了培养更多的会计人才,潘序伦还办“晨校”“星期日校”“函授学校”等速成班——但是,速成出来的学生专业未免“有水分”,要想成为高级会计专业人才,几乎不可能。

终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学校,在立信会计事务所成立10周年时诞生了,校长潘序伦聘请黄炎培、马寅初、章乃器等人担任教职。

转眼20年过去了,这所会计学校在上海就有11所分校,培养了包括经济学家顾准在内的4700多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会计大校。然而,经历时代的波折,起伏跌宕中立信会计学校一度消失。幸运的是,潘序伦等来了“右派”的平反,也等来了一个新的时代:1980年,潘序伦向上海市政府发出复校倡议书,随后被批准……

如今,这所名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高等学府,已经成为现代会计教育的发祥地和金融家的摇篮之一,校徽依旧是潘序伦手书的篆体“立信”二字。不过,我们再也无法把这所现代化的专业高校同一位赌徒联系在一起,我们记得的是教育家、“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道尔顿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11月17日第13版

作者:匡双林

《经营与会计》读后感

这是我首次读稻盛和夫的《经营与会计》,之前只是听说过这位先生以及这本书,从来没有深入了解进去,所谓的“阿米巴经营”也仅仅只是有所耳闻,读完本书后,对他顿时有了佩服之意,原来一个企业经营者能在专业性如此深的财务领域有如此独到的见解与认知。

京瓷是一家制造业,大家同样是制造业,行业的相似决定着我们一定有可以从中借鉴、反思的地方。作为一名成本会计,书中所提到的“一一对应”原则,确实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让经营者、财务人员了解到了账实相符、账证相符的重要性,避免了每月盈亏大幅波动的情况,这是对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深刻认识与规避。而书中一直在不断提出的“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的理念,更是财务人员应该深以为诫的地方,明明在期末结算报告中显示的利润,在实际账户中却完全没有这些钱的踪影,那企业辛辛苦苦经营所赚到的钱到哪里去了,又该如何去投资、去研发?稻盛和夫先生给出了答案,实际结果是这些报表中的利润都变成了应收账款,变成了巨额库存,这些所谓的“利润”随时都有可能变成坏账,等到实际分红时,不得不从银行去借贷。所以,这种现象既强调了结算利润与现金流量结合的重要性,又体现了降库存、提高周转率、防呆滞的财务理念。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共同组成了生产总费用,我们往往特别关注与生产相关的变动费用,比如材料成本等,却忽视了设备折旧等固定费用,哪些设备该买,哪些设备应该继续维修,让费用最小化,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制定使用标准和投资标准的地方,因为固定费用的降低能让我们生产盈亏平衡所需要的生产量不断的降下来。

当然,除了专业的经营与财务认知外,作者严谨的工作态度将他所提倡的“贯彻完美主义”的理念完整的表达了出来,一方面,对于本职工作一定要细心、负责,尤其是财务领域,一个数字的错误就可能会影响整体报表的准确性,并给经营者带来错误的判断;另一方面,这也是作者对他所提出的“在土表正中相扑”这一工作方法的另一阐释,要从最开始就有必胜的信念,并全力以赴的去工作、去奋斗,而不是到最后再以用力过猛等形式得到一个失败的结果。

与其说这是关于《经营与会计》这本书的心得,其实这更是对自己日常工作不足的地方进行的一次检讨与反思,关于财务价值观与认识论的整体检讨,学习没有止境,反思与总结同样需要一直进行!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