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0 22: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井冈山精神》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比如对井冈山精神的认同、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对新时代传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的思考等。
2. 结构安排:一般来说,一篇读后感可以按照引言、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来组织。
- 引言:简要介绍《井冈山精神》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 - 主体: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阐述井冈山精神的本质和特点,如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等。 b. 井冈山精神的历史意义:分析井冈山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c. 井冈山精神的现实意义: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探讨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 d. 个人感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阅读《井冈山精神》后的感受和体会。 -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语言表达:注意以下几点: - 严谨性:在论述过程中,要确保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 情感真挚:在表达个人感悟时,要真诚、自然,避免矫揉造作。 -
从党的经典文献中感悟思想伟力
——学习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有感
(一)
党的历史文献是学习党史的重要教材。从学习党的历史文献中感悟思想伟力,是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重要途径。
井冈山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之后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毛泽东等领导湘赣边界的军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会剿”和经济封锁,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红色政权;开展了土地革命;创建了一支党领导的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总结了一套适合人民军队和中国特点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为新中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宝贵的经验。
《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是毛泽东代表红四军前委给中共中央写的一份报告,写作于1928年11月25日。报告分为“湘赣边界割据和八月失败”、“割据地区现势”两大部分,总结了井冈山根据地一年多来武装斗争的实践经验。这个报告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井冈山的斗争》。这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和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光辉文献。重温这一重要文献,从中把握其始终秉持的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坚持真理的政治勇气、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善抓党建的优良传统、一心为民的人民立场,对我们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
《井冈山的斗争》是一座思想宝库。
——实事求是的求实思想。在报告中,毛泽东开宗明义地说:“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不断的分裂和战争”。“此外,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一)有很好的群众;(二)有很好的党;(三)有相当力量的红军;(四)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五)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毛泽东进一步分析指出,“在统治阶级政权的暂时稳定的时期和破裂的时期,割据地区对四围统治阶级必须采取不同的战略。”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破裂时期,战略可以比较地冒进,用军事发展割据的地方可以比较地广大。但是仍然需要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以备白色恐怖到来时有所恃而不恐。“若在统治阶级政权比较稳定的时期,则战略必须是逐渐地推进的。”这时在军事上最忌分兵冒进,在地方工作方面(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发展党,组织地方武装)最忌把人力分得四散,而不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并以八月失败的惨痛教训,深刻阐明了这一思想。
毛泽东对当时革命形势的科学分析和斗争策略的正确提出,正是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理解和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深刻分析。与他这一历史时期其他若干文献一样,《井冈山的斗争》最大特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又不囿于本本、迷信教条,为我们党指明了在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并取得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后来毛泽东思想全面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支部建在连上”的党建思想。从组织上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源自秋收起义之后、井冈山斗争前夕的“三湾改编”。但红军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展开并取得成效,主要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毛泽东在分析割据地区局势、探讨军事问题时,首次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释了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思想。他说:“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他要督促士兵委员会进行政治训练,指导民运工作,同时要担任党的支部书记。事实证明,哪一个连的党代表较好,哪一个连就较健全。”“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加强红军队伍党的组织、思想、政治、民主、作风等各方面建设,红军士兵的政治觉悟、战斗力、影响力都大大提升,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项原则即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也基本形成。“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
对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毛泽东指出,“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除应积极注意各县城和大市镇的职工运动外,并应在政权机关中增加工人的代表。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也应增加工人和贫农的成分。”
——一心为民的群众路线思想。《井冈山的斗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报告书,通篇贯穿着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思想。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一切革命工作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工农大众谋利益,为保护群众安危浴血奋战。“作战缴获的枪,则尽量武装地方”;打土豪分田地,均分土地给农民;在谈到土地税时,他说“遂川、酃县、永新各一部在割据区域内,都是山地,农民太苦,不好收税。政府和赤卫队用费,靠向白色区域打土豪。”
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正是由于有了人民群众的铜墙铁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敌人的严密封锁打击中一步步发展壮大。
(三)
《井冈上的斗争》也是一座共产党人的精神富矿。
——坚持真理的政治勇气。对于当时中央和湖南省委的错误政策,毛泽东用事实进行了批评。“三月湘南特委的代表到宁冈,批评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革命”的政策,于是改变原来前委的领导人,政策一变。四月全军到边界后,烧杀虽仍不多,但对城市中等商人的没收和乡村小地主富农的派款,是做得十分厉害的。湘南特委提出的“一切工厂归工人”的口号,也宣传得很普遍。这种打击小资产阶级的过左的政策,把小资产阶级大部驱到豪绅一边,使挂起白带子反对。近来逐渐改变这种政策,情形渐渐好些。”
对于省委朝令夕改的做法,毛泽东更是直接了当指出:“湖南省委对于此间的行动计划,六七月间数星期内,曾三变其主张。第一次袁德生来,赞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计划。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只留二百枝枪会同赤卫队保卫边界,并说这是“绝对正确”的方针。第三次袁德生又来,相隔不过十天,这次信上除骂了一大篇外,却主张红军向湘东去,又说是“绝对正确”的方针,而且又要“毫不犹豫”。接受了这样硬性的指示,不从则迹近违抗,从则明知失败,真是不好处。”并且提出了正确的主张:“为红军计,欲求扩大,只有在有群众基础的井冈山四周即宁冈、永新、酃县、遂川四县,利用湘赣两敌利害不一致,四面防守,无法集中的情况,和敌人作长期的斗争。利用正确的战术,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必有俘获,如此可以逐渐扩大红军。”“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井冈山的革命斗争,是异常残酷、异常艰苦的。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疯狂“进剿”“会剿”,革命环境十分恶劣。
斗争的激烈是其一端。“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或者对付敌人的策略错了,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 山上几乎“天天在战斗,伤亡又大”。
生活的异常艰苦是其另一端。“湖南省委要我们注意士兵的物质生活,至少要比普通工农的生活好些。现在则相反,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乎为继。仅仅发油盐柴菜钱,每月也需现洋万元以上,全靠打土豪供给。全军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医疗情况则更加恶劣。“作战一次,就有一批伤兵。由于营养不足、受冻和其他原因,官兵病的很多。医院设在山上,用中西两法治疗,医生药品均缺。医院中共有八百多人。湖南省委答应办药,不见送到。仍祈中央和两省委送几个西医和一些碘片来。”
但是,红军从未被困难吓倒。“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并且由于采取了正确的斗争策略,“使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扩大。”
——执着坚定的必胜信念。报告写作时期,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白色恐怖笼罩时期。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毛泽东同志这样如实向中共中央报告:“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经过宣传之后,才慢慢地起来。和敌军打仗,不论哪一军都要硬打,没有什么敌军内部的倒戈或暴动。”“我们一年来转战各地,深感全国革命潮流的低落”。“我们深深感觉寂寞,我们时刻盼望这种寂寞生活的终了。”时刻期盼“转入到沸热的全国高涨的革命中去”。但是面对异常残酷、异常艰苦的斗争环境和低落的革命潮流,毛泽东始终相信“前途希望还是不恶”。并且明确指出,“红军必须在边界这等地方,下斗争的决心,有耐战的勇气,才能增加武器,练出好兵”。他坚定地说:“边界的红旗子,业已打了一年,虽然一方面引起了湘鄂赣三省乃至全国豪绅阶级的痛恨,另一方面却渐渐引起了附近省份工农士兵群众的希望。。。。并且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他始终坚信,只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的高潮一定会到来,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他这样豪迈而坚定地写道:“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井冈山的斗争》是对1927年底到1928年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曲折斗争的工作总结,也是我们弘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的最好教材。从这一光辉历史文献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对于网信人来说,就是要做到:
一是始终坚持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错综复杂的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不断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始终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
二是始终坚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凝结着革命先烈的鲜血与生命,承载着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体现着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标识,成为我们接续奋斗、继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网信人要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门永不结业的必修课。通过学习党的历史文献、学习党的光辉历史,补足精神上的“钙”,让理想信念触及灵魂、洗礼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站稳脚跟,在金钱物欲面前坚守原则、抵抗诱惑,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三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创新路。树立求实思维,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强创新意识,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勇于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在探索中不断突破,把创新精神贯穿网络舆论引导、网络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始终,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大胆尝试。
四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改进网络宣传方式手段,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不断加强网络综合治理,净化网络空间。依靠群众的力量,夺取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全面胜利。
(怀化市委网信办 周海晏)
↑点击上方“湖南检察”关注我们
【2018年188期】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07
8月31日至9月4日,我参加了院机关党(总)支部书记井冈山培训班。短短五天时间里,通过开班仪式(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卢乐云讲话)、专题教学(井冈山学院李忠教授主讲:《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座谈讨论(与井冈山烈士后代等典型人物座谈讨论)、现场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烈士墓)、情景教学(学唱红歌)、互动教学(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观看实景演出(《井冈山》)、现场体验(茨坪毛泽东故居、大井毛泽东故居、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故居)、红色传统教育(茅坪八角楼、会师广场、会师纪念馆、龙江书院、黄洋界、北山烈士纪念馆)等方式,深入学习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历史,深刻感悟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进一步锤炼了党性,坚定了理想信念。
井冈山斗争历史是我党的宝贵财富
通过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回顾井冈山斗争历史;聆听讲解员讲解,追忆革命前辈燃烧岁月;寻访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在黄洋界碑留影;瞻仰革命烈士陵园,在先烈墓前庄严宣誓。
认真学习,熟知历史,系统掌握井冈山革命的历史意义、重要事件、变革举措和英雄事迹,进一步学习革命历史,认真思考,潜心汲取井冈山的革命精神、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查找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自身在政治素养、党性观念、意志品质和工作作风等方面与井冈山精神之间的差距。
追忆中国革命的艰辛曲折和革命者的英勇无畏,体悟中国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深刻哲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个个震撼故事,一段段红色记忆,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先烈们回肠荡气的英雄气概一次又一次地洗涤着我的心灵。
在每一处现场教学点,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现场教学,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斗争岁月里的英勇事迹,给我进行了精神上的洗礼。
在北山烈士陵园,仔细瞻仰浴血奋战为革命奉献一生的领袖、元帅、将军及其他知名人士,真心敬佩那些甚至不曾留下姓名就早早牺牲的青年才俊。英雄们留下的临终遗言,更让我真切感受到他们坚定的革命意志、博大的爱国胸怀和为民主而奋斗的初衷。
在黄洋界,登上以少胜多的简易防御工事,重读毛泽东的诗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在小井红军医院,听讲解员讲解当初缺医少药,医务人员自采草药,自制医疗器械,靠青苔降温,用盐水消炎。没有麻醉药,伤员靠坚强的意志牙咬木头接受手术治疗。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看到了朱德的扁担,想起朱德军长身先士卒,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沿着崎岖羊肠小道,往返步行几十里下山挑粮,与红军战士同甘共苦。
在大井毛泽东故居,有幸感受井冈山中的田园风光,在常青树下听闻神奇数枯还荣的故事。遥想1928年的冬天,彭德怀和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到大井村时,地冻天寒,裹草而眠,还打趣“用井冈山的茅草摊铺,睡得特别的香”,艰难困苦不忘乐观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深切缅怀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通过聆听老红军后代追忆前辈的人生坐标,重温了革命历史;寻访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接受了意志力的考验,感受到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革命优良传统作风;……
追随前辈和英烈们的足迹,时时感受到革命先辈的音容笑貌,潜心思考井冈山精神的真髓,整个培训过程中,我抑制不住内心的热血沸腾,一次次留下了激动的热泪,通过感受革命先辈英雄事迹、接受革命传统洗礼和思考感悟井冈山精神,心灵得到了净化,灵魂得到了升华。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实质,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我决心紧紧依托井冈山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依靠群众、敢闯新路” 的精神内容,以井冈山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消化培训成果,转化培训效果,强化党性观念,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提升自我。
通过短短五天的学习,让我得到了一次从身体到心灵的洗礼。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史的丰富内容不断冲击着我的大脑,无数革命英雄和先烈的动人故事震撼着我的内心。作为一名检察干警,一定要坚定依法治国的理念和信仰,坚定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这是一次传承红色基因锻造理想信念的追梦之旅,这是一次踏着红军足迹接受革命教育汲取正能量之旅。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红色井冈山之行虽然结束了,但这红色的文化、红色的精神仍萦绕在我的脑海与心间,同时也激励、鞭策着我将这种红色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传承,并感染身边更多的人。今后我要以昂扬的精神状态,优良的工作作风,为推动我省检察机关法律政策研究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法律政策研究室支部书记 王国忠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