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3招搞定《年年会讲话》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1 16:00

3招搞定《年年会讲话》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年年会讲话作文注意事项:
一、明确主题
1. 确定年年会讲话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论述,使文章具有针对性。 2. 主题应与公司、企业或组织的发展、文化、价值观等密切相关。
二、结构清晰
1. 文章结构要清晰,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2.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年年会的背景和目的,引起读者的兴趣。 3. 正文部分详细阐述主题,可分为几个小节,每个小节论述一个方面。 4.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主题,并提出展望或建议。
三、内容充实
1. 内容要充实,围绕主题展开论述,避免空洞无物。 2. 结合实际案例、数据、政策等,增强说服力。 3.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四、语言表达
1. 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啰嗦。 2. 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更具文采。 3. 注意语气和语调,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五、格式规范
1. 按照作文要求,规范格式,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等。 2. 标题要简洁明了,概括文章主题。 3. 正文部分分段合理,层次分明。
六、注意事项
1. 避免涉及敏感话题,如政治、宗教等。

丁薛祥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上的特别致辞(全文)

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发表题为“坚守多边主义正道 促进开放包容发展”的致辞。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21日电

坚守多边主义正道 促进开放包容发展

——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上的特别致辞

(2025年1月21日,瑞士达沃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丁薛祥

尊敬的施瓦布主席,

尊敬的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来到美丽的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世界经济论坛是讨论全球经济问题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先锋力量。达沃斯小镇的吸引力,既在于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色,更在于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相互启迪,共同进步。

8年前,正是在这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演讲,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发出支持经济全球化、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共创美好世界的最强音,被施瓦布主席称为“为我们带来了阳光”。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我有幸当时在现场聆听,至今记忆犹新。此后,习近平主席又两次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就完善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出明确答案,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重要指引。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关税战、贸易战阴云密布,经济全球化动力和阻力胶着,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激烈博弈,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深刻调整。人类社会再次来到关键十字路口,渴望阳光穿云破雾,指明未来前行的方向。我们要重温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演讲,坚定信念,团结协作,在风高浪急中携手前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在这里,我愿谈几点看法。

第一,共同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这些年,经济全球化虽然遭遇逆风和回头浪,但仍然展现出巨大韧性和活力。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1995年以来,全球贸易总额年均增长5.8%,2023年达到30.4万亿美元。1995-2022年,中低收入国家出口占全球的份额从16%上升至32%。同时,发达国家并没有因此吃亏受损,经济增速和人民福祉也得到有效提升。经济全球化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而是互利共赢的普惠进程。

当然,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一些利益分配上的矛盾分歧。这些问题只能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解决,搞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打贸易战没有赢家。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引领好经济全球化走向,以普惠纾发展之困、以包容聚合作之力,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新阶段。相信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通过沟通和协商,找到互利合作的双赢多赢之道,把经济全球化的“蛋糕”不仅做得更大,而且分得更好。

第二,共同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多边主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的人间正道,是解决世界面临困难挑战的“金钥匙”。国际上的事要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要由各国共同掌握,这是国际社会人心所向。我们要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确保各国在国际事务上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承诺,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主渠道地位,营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国际经济合作环境。

第三,共同塑造世界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次年会以“智能时代的合作”为主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要抓住和用好机遇,推动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助力各国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全球南北差距更加突出,技术鸿沟、数字鸿沟、智能鸿沟仍在扩大。我们要坚持科技成果造福全人类的理念,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人工智能、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强关键民生领域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让更多国家搭上数字经济发展快车。

第四,共同应对重大全球性挑战。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问题层出不穷,唯有“同球共济”、合力应对,才能共渡难关、共创未来。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提供了重要公共产品。我们要携手推进三大全球倡议,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凝聚起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

绿色转型是全球发展大方向,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之策。国际社会要一道努力,以公平、有序、公正的方式加速能源转型,维护新能源产业链稳定,推广绿色产品和技术。应对气候变化要一以贯之,增强环境气候和经贸领域政策的一致性,避免因为经贸摩擦迟滞绿色转型进程,避免设置绿色壁垒干扰正常经贸合作。

安全和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当前,一些国际热点冲突仍在延宕,严重冲击世界和平稳定。我们要坚持以合作谋安全、促和平,以对话解争端、化分歧,共同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安全之路,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发挥更大作用,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达沃斯讨论世界经济问题的时候,人们总会把目光投向中国。借此机会,我想就中国经济几个大的趋势性特征,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第一个大趋势,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这是中国经济的突出亮点。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这一年,中国经济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加强逆周期调节,特别是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楼市股市、市场预期和社会信心,促进经济回暖向好。

中国经济遇到的困难,既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我们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对克服经济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我多次到中国各地调研,看到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明显,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形成。我调研的企业中,有民营企业也有外资企业,有传统制造业也有数字产业,大家都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今年,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和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也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第二个大趋势,是绿色低碳转型全面加快,这是中国经济的鲜明底色。中国正以实际行动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12年以来,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累计下降超过26%、35%,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占比超过35%。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全球提供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设备,这些优质产能为世界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助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举个例子,一家中国企业在新材料技术赋能下,可用8个塑料瓶抽出的涤纶丝生产1件T恤衫,用28个塑料瓶生产1件冲锋衣,每年可消耗300多亿个塑料瓶,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中国走绿色转型之路是长远之策,绝非权宜之计。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不会改变,将持之以恒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个大趋势,是改革开放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这是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去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并明确要在2029年新中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这些改革任务。我们将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推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从外商投资准入看,2013年我们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布第一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清单条目当时有190条,目前仅剩27条。去年中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已全面“清零”,还对跨境服务贸易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重要领域正在有序扩大开放。从对外贸易看,我们不追求贸易顺差,愿意进口更多国外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促进贸易平衡发展。中国的关税总水平已经降到7.3%,处于全球较低水平,我们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我们主动扩大进口,连续7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口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从营商环境看,跨国公司很关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平等参与政府采购、跨境数据流动以及要素获取、资质许可和标准制定,这些方面我们都在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这些问题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都很重要,我们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以政府采购为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不论供应商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依法保障其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我知道在现实中,不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有时都可能会遭遇一些“玻璃门”、“弹簧门”个案问题,我们真诚地愿意同大家一起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营商环境只会越来越好。我们诚挚欢迎更多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在分享中国机遇中实现更好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的新春佳节就要到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让我们从达沃斯重新出发,坚守多边主义正道,促进开放包容发展,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丁薛祥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上的特别致辞(全文)

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发表题为“坚守多边主义正道 促进开放包容发展”的致辞。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21日电

坚守多边主义正道 促进开放包容发展

——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上的特别致辞

(2025年1月21日,瑞士达沃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丁薛祥

尊敬的施瓦布主席,

尊敬的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来到美丽的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世界经济论坛是讨论全球经济问题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先锋力量。达沃斯小镇的吸引力,既在于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色,更在于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相互启迪,共同进步。

8年前,正是在这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演讲,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发出支持经济全球化、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共创美好世界的最强音,被施瓦布主席称为“为我们带来了阳光”。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我有幸当时在现场聆听,至今记忆犹新。此后,习近平主席又两次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就完善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出明确答案,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重要指引。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关税战、贸易战阴云密布,经济全球化动力和阻力胶着,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激烈博弈,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深刻调整。人类社会再次来到关键十字路口,渴望阳光穿云破雾,指明未来前行的方向。我们要重温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演讲,坚定信念,团结协作,在风高浪急中携手前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在这里,我愿谈几点看法。

第一,共同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这些年,经济全球化虽然遭遇逆风和回头浪,但仍然展现出巨大韧性和活力。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1995年以来,全球贸易总额年均增长5.8%,2023年达到30.4万亿美元。1995-2022年,中低收入国家出口占全球的份额从16%上升至32%。同时,发达国家并没有因此吃亏受损,经济增速和人民福祉也得到有效提升。经济全球化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而是互利共赢的普惠进程。

当然,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一些利益分配上的矛盾分歧。这些问题只能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解决,搞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打贸易战没有赢家。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引领好经济全球化走向,以普惠纾发展之困、以包容聚合作之力,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新阶段。相信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通过沟通和协商,找到互利合作的双赢多赢之道,把经济全球化的“蛋糕”不仅做得更大,而且分得更好。

第二,共同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多边主义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的人间正道,是解决世界面临困难挑战的“金钥匙”。国际上的事要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要由各国共同掌握,这是国际社会人心所向。我们要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确保各国在国际事务上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承诺,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主渠道地位,营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国际经济合作环境。

第三,共同塑造世界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次年会以“智能时代的合作”为主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要抓住和用好机遇,推动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助力各国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全球南北差距更加突出,技术鸿沟、数字鸿沟、智能鸿沟仍在扩大。我们要坚持科技成果造福全人类的理念,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人工智能、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强关键民生领域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让更多国家搭上数字经济发展快车。

第四,共同应对重大全球性挑战。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问题层出不穷,唯有“同球共济”、合力应对,才能共渡难关、共创未来。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提供了重要公共产品。我们要携手推进三大全球倡议,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凝聚起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

绿色转型是全球发展大方向,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之策。国际社会要一道努力,以公平、有序、公正的方式加速能源转型,维护新能源产业链稳定,推广绿色产品和技术。应对气候变化要一以贯之,增强环境气候和经贸领域政策的一致性,避免因为经贸摩擦迟滞绿色转型进程,避免设置绿色壁垒干扰正常经贸合作。

安全和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当前,一些国际热点冲突仍在延宕,严重冲击世界和平稳定。我们要坚持以合作谋安全、促和平,以对话解争端、化分歧,共同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安全之路,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发挥更大作用,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达沃斯讨论世界经济问题的时候,人们总会把目光投向中国。借此机会,我想就中国经济几个大的趋势性特征,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第一个大趋势,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这是中国经济的突出亮点。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这一年,中国经济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加强逆周期调节,特别是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楼市股市、市场预期和社会信心,促进经济回暖向好。

中国经济遇到的困难,既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我们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对克服经济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我多次到中国各地调研,看到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明显,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形成。我调研的企业中,有民营企业也有外资企业,有传统制造业也有数字产业,大家都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今年,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和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也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第二个大趋势,是绿色低碳转型全面加快,这是中国经济的鲜明底色。中国正以实际行动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12年以来,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累计下降超过26%、35%,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占比超过35%。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全球提供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设备,这些优质产能为世界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助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举个例子,一家中国企业在新材料技术赋能下,可用8个塑料瓶抽出的涤纶丝生产1件T恤衫,用28个塑料瓶生产1件冲锋衣,每年可消耗300多亿个塑料瓶,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中国走绿色转型之路是长远之策,绝非权宜之计。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不会改变,将持之以恒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个大趋势,是改革开放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这是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去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并明确要在2029年新中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这些改革任务。我们将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推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从外商投资准入看,2013年我们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布第一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清单条目当时有190条,目前仅剩27条。去年中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已全面“清零”,还对跨境服务贸易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重要领域正在有序扩大开放。从对外贸易看,我们不追求贸易顺差,愿意进口更多国外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促进贸易平衡发展。中国的关税总水平已经降到7.3%,处于全球较低水平,我们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我们主动扩大进口,连续7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口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从营商环境看,跨国公司很关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平等参与政府采购、跨境数据流动以及要素获取、资质许可和标准制定,这些方面我们都在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这些问题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都很重要,我们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以政府采购为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不论供应商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依法保障其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我知道在现实中,不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有时都可能会遭遇一些“玻璃门”、“弹簧门”个案问题,我们真诚地愿意同大家一起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营商环境只会越来越好。我们诚挚欢迎更多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在分享中国机遇中实现更好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的新春佳节就要到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让我们从达沃斯重新出发,坚守多边主义正道,促进开放包容发展,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