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2 22: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二年级游记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游记读后感的主题,即你对这篇游记的感想和评价。可以围绕游记中的某个景点、人物、事件或者整体感受来展开。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游记的作者、背景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引起读者的兴趣。 - 正文:根据主题,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a. 游记中的亮点:描述游记中让你印象深刻的景点、人物、事件等,并阐述其亮点。 b. 旅行感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谈谈阅读游记后的心得体会。 c. 对作者的敬佩:对作者的文字功底、观察力、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展望未来。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语句通顺,避免语病。 - 用词准确,避免模糊不清。 -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 观点独特:在阐述观点时,要尽量做到独特,避免与他人雷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对游记中某些观点的理解。 - 对游记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并给出
作者:矿业大学潘畅
“用双脚丈量大地,用文字传承文明。”这是对徐霞客一生的评价,正是这样也使《徐霞客游记》成为中国地理学的奠基之作。全书共60多万字,其中有四分之三的篇幅为徐霞客精彩的万里遐征。徐霞客在其墓志铭上写道:“丈夫当碧朝海而暮苍梧。”身为大丈夫,便应当早上在碧海,晚上就到达苍梧山。正是徐霞客在早年有了此宏大的志向,才使我们后人有机会品读这美妙绝伦的地理典籍。
《尚书·禹贡》中曾记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使人一直误认为岷山为长江的源头。千百年来,以讹传讹,无人纠正,然而徐霞客寻江溯源,因为他心中明白;“顾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而论。”正是这一份执念,使他穷极一生,追寻到金沙江为长江的发源地。此艰辛不可谓不易,双脚成疾而郁郁不得向前,但这也为我们后人寻求长江的源头迈进了一大步。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天台山上,当云雾散开时,天空开始变的晴朗,山的景色如同活了一般,潮气蓬勃,充满生机; “奔涧明雷,松竹荫映,山峡中奥寂静也。”奔赴在山间的庐山瀑布声响如同打雷一般,周围的松竹郁郁葱葱,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寄情山水之间,徐霞客仰天长歌:“我欲倒骑玉龙背,峰巅群鹤共翩翩。”这充满豪放浪漫的心态,我想长久处在山水之中,大自然所赋予的吧。
黄帝劈山通道,与诸侯合验符契;大禹随山伐木,界定地域;郦道元学识渊博行万里路。这些人物都是徐霞客崇佩不已的,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会丰富我们的阅历。但在古时,交通不便,想要跋山涉水,便只能靠自己的双脚。年龄日长,有多少亲朋好友担心徐霞客的腿疾,想劝他回去修养,但沉溺于自然美景,沉溺于想向世人描述各个地方风景的徐霞客只是拿起一把铁锨说:“何处不能埋吾骨已?”于是便继续向前。现看如今,我们的交通变得更加发达,之前的“朝碧海而暮苍梧”是一种奢求,现在已成为现实。但徐霞客发现山川之美,寻求真理的精神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现在我们可以走得很快,我们也终于可以将徐霞客没有走完的路继续走完,完善我们中国的地理之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文 | 闵光荣
【林毅荐语:去年10月份,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刊发了韩庆祥先生的新疆游记系列,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单篇阅读量超过百万有好几篇。韩庆祥先生也凭借新疆游记,获壹点号清泉计划10月份优质原创长文奖,并被聘为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者。今日,我的新疆金融文友闵光荣女生,读到韩先生的游记,大加赞赏,用土生土长新疆人的眼光,写了一篇读后感,刊发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以飨读者】
跨越千里西去新疆,只为埋藏心底50年的兵团情结
------读韩庆祥老师“跟着专列去新疆”游记有感
花了两个下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韩庆祥老师写的十三篇游览新疆的文字叙述。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韩老师游记里描述的大西北景象于我而言是再熟悉不过了。荒漠、戈壁、雪山、草地、湖泊、绿洲;挺拔的云杉和杨树、茂密的白桦林和小叶榆;哈萨克民族策马扬鞭的“姑娘追”、维吾尔族小伙跳起了欢快的“赛乃姆”、回族少年高歌一曲悠扬的“花儿”;脆甜的哈密瓜和黄澄澄的馕饼、香喷喷的奶茶,还有颇具兵团特色的待客菜---军垦饭,林林总总,品尝一口,香味就会顺着食道沁入五脏六肺里,进而留下绵长的久久回味。而文章里打动我的则是作者优美的文字描绘和发自心底的饱满、真挚的兵团情感。这是一个来自山东的老人埋藏在心底50多年的愿望,终于在2019年的春天实现了。
春暖花开的5月,韩老师携老伴从山东济南出发,乘坐“日照—北屯”旅游专列向西行进。去到他梦里期盼了多少回的大西北---新疆旅游。参团的大多数游客为中老年人,身着标记“齐鲁孝行天下旅游团”字样的红坎肩(在新疆被称为“夕阳红”旅行团)。山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教义、孝道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这个旅行团的名字很有文化底蕴和山东特色,就像齐鲁人的性格,豪爽大气、敦厚朴实。
读韩老师的文章,就像是一边跟着他的行程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重温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所到之处,随心随性,有感而发,侃侃而谈。条理清晰,自然贴切,朴素流畅,娓娓道来,如唠家常一般。亲切而又引人入胜。由此可见,作者在临行前对于新疆的人文、地理和历史确实花了一番功夫去学习和研究。可以看出内心里对新疆的憧憬与向往。
山东到新疆有3000多公里的路程。韩老师乘坐的旅游列车经过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首先抵达紧临新疆东大门的第一个城市---哈密。第一次见识在宽广农田里采用塑膜育种方式种植棉花的场面,韩老师直呼:新疆棉花了不起!重新修建的回王府,神秘的魔鬼城和刚烤出的热馕饼让内地的游客们倍感新奇和赞赏。“十二木卡姆”的同台互动表演让多民族靠的更近了。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传颂着民族英雄林则徐助力建设新疆、左宗堂收复新疆并推动建省的一个个震憾人心的故事和他们流芳百世的美名。
途经吐鲁番、达坂城,脍灸人口的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达坂城的姑娘》霎时响彻耳边。在新疆北疆交通要道---奎屯休息一晚,次日早早启程赶往目的地---北屯。踏入人间净土---喀纳斯,水怪的传说曾经迷惑了多少游人,其实是一种身形庞大的红鱼。185团边境线上的界碑守护人---马军武夫妇坚守边疆三十年,坚持“一生只做一件事 我为祖国当卫士”的信念。也激励着一代代兵团人扎根边疆、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和挥洒热血。而平凡的事迹中彰显出的是胸怀祖国的大爱情怀。离开边境线的路途上,作者用“大巴车在北疆的大地上开啊、开啊”来表述新疆地域之辽阔也是极为准确的形容了。返程时,路经“天池风光”、新疆大剧院,大型情景歌舞剧《千回西域》汇集了新疆的发展史与奋斗历程。现场观看,不仅外地游客深感震憾,就连我这个“新疆白坎”也是每每激动不已。而更多的是自豪与骄傲。
随着作者“圆梦之旅”的路线,我又一次领略了家乡的景色。也由衷地感谢韩老师图文并茂地完整记录新疆游行程,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向往我们美丽、辽阔的新疆。当然了,就如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因是跟团旅游,步调必需一致。想去的地方不一定能去成,所以,总觉得留有遗憾。我倒认为这是给自己留下了个念想和期望。新疆地大辽远,物产丰富。每个地方都有传奇的故事和诗篇。因为,新疆就是各民族兄弟团结一心、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创造的“奇迹”。
最后,借用韩老师文章的结束语“我对新疆的眷恋撒在了5千华里的归途上”。而我期待像韩老师一样热爱新疆的友人再一次踏上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
作者简介:闵光荣,女,现就职于新疆工商银行石河子分行。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新疆金融作家协会理事,新疆城市金融学会理事。
【壹点号 山东创作中心】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