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精心挑选《光与影 读后感》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3 10:56

精心挑选《光与影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光与影》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作品主题:首先,要深入理解《光与影》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观点。这有助于在作文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作文,应该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品背景和作者,主体部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3. 观点明确: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对《光与影》这部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观点和思考,对作品中的光与影进行解读。
4. 引用经典语句:在作文中,适当引用作品中的经典语句,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但要注意引用的适度,避免过多引用而影响自己的观点表达。
5. 深入分析:对作品中的光与影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光与影的象征意义:分析作品中光与影的象征意义,如光明与黑暗、美好与丑恶、希望与绝望等。
b. 光与影的对比:分析作品中光与影的对比,如光明的美好与黑暗的恐怖、美好的情感与丑恶的现实等。
c. 光与影的转化:分析作品中

渡边淳一的《光与影》: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是主角?

人的命运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巧合,也许就在转瞬之间,人的一生就发生了转变。

本来如影随形的两个人,因为命运的捉弄而渐行渐远,一个沿着洒满阳光的通天大道一路走来,成为载入史册的人物;而另一个却是在黯淡的独木桥上踽踽独行,最后在狂癫中死去。


命运总会突然给“他”开了个玩笑

小武和寺内同是东京教导团的毕业生。他们的理想就是可以在战场上为国家效力,两人无论是学业还是军事本领都是出类拔萃的。

在学校时,他们就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情同手足,彼此相互勉励,当然也会在心里暗自与对方较量,若是发现对方比自己早晋级一天心中都会难免有一些不痛快。


毕业以后的两人,虽然被派到了不同的军队,但因为他们军事才能过人,短短几年都被任命为了陆军大尉。

正当两人处在事业的上升期时,小武的左臂不幸在植木坡战役中受到了重创,子弹击穿了他的手肘,小武的手臂保不住了。然而巧合的是,小武在充满酸溜溜恶臭气息的医院,再一次遇到了同样在战场上被击穿手臂的寺内。

同命相连的两个人互相向对方诉说着战役的激烈,也会偶尔开开玩笑,像是在给对方鼓劲。又是同样的巧合,他们的截肢手术被安排在了同一天。

佐藤医生是日本人中第一个留学德国的,他潜心钻研德国医学,在日本,他的外科医术可谓是无人能及。

他是一名极富有激情的爱国者,所以在西南战争爆发后,他就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战场上成为了治疗伤兵的军医。而为小武和寺内做截肢手术的医生正是佐藤。


由于两人的伤势相当,在护士眼里谁先被推进手术室都是无所谓的,刚好,小武的病历在寺内的上面,于是将小武安排在了第一个。小武吸入了麻药,逐渐失去了意识,佐藤医生对着小武早已有些腐烂化脓的手臂,默默祷告。


接着,佐藤医生拿起锯子切开了小武那条残废的手臂上的腐肉,露出了白花花的骨,“咔”的一声小武的手臂被锯断了。

小武已经彻底地变成了残疾人。接下来,该轮到寺内了,佐藤医生还沉浸在年轻的小武成为了残疾人的痛苦中,拿起寺内同样化脓腐烂的手臂,那一刻,他竟然犹豫了。


有时候,一瞬间,就改变了人的命运轨迹

他对旁边同为军医的川村说道:“川村君,我们做个实验怎么样?”川村的眼睛放大了,虽然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却没有再发表什么异议,毕竟那天做截肢的年轻军人实在是太多了,那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断臂,让即使是军医的他们也不忍心多看一眼,倒不如....倒不如用寺内的这条胳膊做个实验。


昏迷了多时的小武逐渐恢复了意识,他下意识摸摸自己已经残缺的胳膊,感到了一阵的失落。

然而等他走到寺内的床边,他竟然惊奇地发现,寺内的手臂被包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绷带,虽然血一直止不住的往外冒,但那却是寺内自己的手臂。


小武疑惑了,他又去摸了摸自己的手臂,却是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逐渐苏醒的寺内耗尽了所有的力气在不停地大口喘息,他微弱地问了一句:“为什么没有给我截断?”

因为川村也没有把握这样强行保住寺内手臂是否正确,所以他谎称是因为寺内的化脓状态较轻,暂且保留他的手臂。而听到他这样说的小武,却缓缓地把头扭到了一边,不再看寺内。

小武的伤口愈合的很快,他的线很快就可以拆除了。然而寺内那条虽然保住了的手臂却依旧在不断地流着血脓,同时寺内的高烧不断,总是陷入昏迷状态,苍白的寺内,看起来活脱脱像个幽灵,痛苦的寺内在床上不断地挣扎着。


天皇陛下来慰问伤患,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能够用标准的军姿去迎接天皇是一件至高无上的荣誉,然而被伤口折磨的已经失去所有力气的寺内根本无法起身,他只能躺在病床上默默流泪。

小武望着失去所有灵光的寺内,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可一看到仍然长在他身上的那条手臂,又感到了凄凉,心中暗想:“寺内病情的恶化对自己来说也许是一种补偿吧。”

此时寺内的心中也无比羡慕着小武,因为小武已经康复可以出院,然而自己却还是被这条血淋淋的手臂折磨的不成人形,他支起颤抖的身体对佐藤医生说道:“请把我的手臂截断!”然而佐藤医生只是木讷地望向窗外,像是没有听到似的一言不发。


那般相似的人,却走上了不同的路

明治十五年初,小武回到了东京,但因为已经失去手臂的他,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军队里了,他整日待在家中,无所事事。也许对于别人来说不劳而获的白吃白喝是一种幸福,然而对于有抱负、有野心的小武来说却是一种痛苦。


在军队的时候,他总是一丝不苟地约束着自己,因为他有着明确坚定的目标:要做一个好军人。现在呢?小武仿佛失去了斗志,唯有想到寺内也许还在遭受伤痛的折磨才会感到内心有一丝的解脱。


成为了残疾军人的小武,被自己早已订婚多年的未婚妻本庄睦子退了亲。小武的内心倍感凄凉。

曾经五官端正、一表人才的小武一下子就打动了睦子的芳心,然而如今的小武却成了五体不全的残疾人。小武强装着满不在乎的样子,却内心怎么也忘不掉睦子送自己出征那天,那双笑盈盈的大眼睛。

小武彻夜难眠,起身到院子里想要拔出自己的军刀,然而单手拔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用两脚夹住才可以勉强把刀拔出,小武苦笑着看着自己狼狈的模样,心想着现在的自己简直像头畜生。小武再一次想起了寺内:“这家伙到底怎么样了呢?”


残废了的小武遇到了曾经带过他的中山少佐,如今的中山也已经退役,他看到失去了手臂的小武感到了万分可惜。

中山小武在他管理的“偕行社”工作,“偕行社”是军人的俱乐部,规模庞大,提供着军需品。这对小武来说,是一份求之不得的工作。


在这里,小武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残疾人而自卑,因为来到这里的军官只要看到小武残缺的手臂,定会流露出敬意。

叔叔给小武又说了一门亲事,尽管受过情伤的小武对婚姻已经失去了兴趣,但小武听说姑娘明知小武是残疾人后依旧无所畏惧地以身相许,这样的举动打动了小武的心,小武想,即使这个姑娘的样貌普通,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小武再一次见到了寺内,寺内的伤已经完全好了,佐藤医生的实验成功了。

佐藤为寺内装上了自己制作的手臂支架,如今的寺内虽然手臂仍然不能像健康人一样灵活自如,却到底也是自己的手臂。

小武看着寺内可以用两只手打着火柴,为自己递烟,内心的嫉妒越发强烈了。不知不觉中,他感到自己已经不可挽回地在寺内面前丢尽脸面。

但看到寺内像自己一样笨手笨脚地穿着衣服时,那种丢脸的心情又仿佛一瞬间得到了释放。寺内走了,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小武每次经过练兵场就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听一听士兵们的吆喝声和马的嘶吼声,小武唯有这片刻才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切之感。

小武从不曾透露自己内心深处对再也无法回到军队的遗憾,他只是偶尔发愣,纹丝不动地矗立在那里。

不久,小武从中山那里得知寺内就任了户山军官学校学生司令副官,寺内又重新回到了小武朝思暮想的军队里,小武不可思议地夺过中山手里的报纸,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公报上的内容,一言不发。

小武感到自己的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开始强劲地蠕动,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正在一点一点地将小武和寺内扯开。


小武在“偕行社”工作干得很好,但他的内心却倍感孤独,他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寺内,想起他现在还想曾经一样驰骋在习志野练兵场的身影。

他们年轻时,骑兵队卷起的滚滚尘土、士兵的吼叫声仍然在历历在目,然而自己,却只能像个商人一样地活着,为其他到访的军官,提供必需品。


明治十四年春天,小武家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是个很可爱的男孩子,可小武完全没有享受天伦之乐的心思,而是望着寺内连连晋级的公报,一字一句地反复读着,小武想,“我要回军队去。”

这么多年已经过去,而小武却始终无法割舍他的梦,他愤愤不平地想:“那家伙能回去,我为什么回不去?”

这句话不断地在小武的脑海里萦绕,使他深深地陷入了懊恼中无法自拔。寺内和小武如今的身份悬殊,已经太大了。


小武从不敢造访寺内,虽然知道寺内是绝对不可能歧视和冷落自己的,但自卑和痛苦的心折磨着小武,让他越发陷入了不平,

“他以前不如我的”小武反复地想着,他的心里从很早以前就在与寺内较量着了,他怎么能输给这个男人?曾经他从来不寺内放在眼里的。然而现在呢?


寺内在军队里混的风生水起,可自己却被永远的遗忘了。忽然间,他想到了佐藤医生,既然佐藤医生可以帮寺内做手臂支架,为什么不能为他也做上一个?

想到这里,小武的眼里散发出了光芒,然而见到佐藤医生的他,却大失所望,因为小武的手臂已经被截掉了,单单做支架是不行的,必须需要一个仿真的假手,可是日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技术。

小武的心再一次沉了下来,佐藤医生叫他耐心地回去等,可他还能等多久?


再过两三年,再没有这个手臂,到那时,就什么希望都没有了。小武的心中一阵莫名的火涌了出来,凭什么什么好事都让寺内摊上了?自己比寺内更会读洋文书,然而此刻陪伴皇族去法国的竟然是寺内。小武发狂地想要大吼,却最终忍住了。


多年以后,小武依旧没有等来他梦寐以求的假手臂,而寺内却连连高升,已经成为了陆军大佐,同时任命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小武的内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他知道他已经彻底的落伍了,再也不可能追赶上寺内了。


从“选择”的那刻起,他们的结局就已经显现了

小武的生活十年如一日,一成不变着。早已是中年的小武,感到生命在一点一点地流逝,妻子去世了,而自己的长子也被滚滚的海浪淹没溺水身亡,所有的人正在逐渐离小武远去,小武好像瞬间苍老了十几岁。


明治三十五年,寺内已经是桂内阁的陆军大臣,而此时的小武也已经接管了中山的职务,成为了“偕行社”的新任秘书长。

两人再度重逢了。却是以上级和下属的身份,寺内紧紧地握着小武的手,然而小武却客套地介绍自己:“我是偕行社的小武。”

寺内的脸上是一脸的富态,胖乎乎的脸容光焕发,和一旁骨瘦嶙峋的小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武感受到了来自寺内身上难以接近的威严气息。


然而寺内又提前了截肢的往事,寺内兴高采烈地给小武分享手臂如何恢复的经过,丝毫没有注意到脸色逐渐暗淡的小武。

忽然间,寺内居然告诉小武佐藤医生已经研制出来了假手臂,他为小武要到了一个名额...可小武却强忍着痛苦,脸色发青,连嘴唇都在瑟瑟发抖。小武大声吼叫着,自己不需要寺内不痛不痒的关心。

这样情绪激动的小武,被不知情地军官毫不留情地轰了出去。

回到家中,冷静下来的小武,苦笑着责怪自己的鲁莽,那一刻,他感到满身的疲惫,他希望辞掉职务,永远孤独地生活下去。

然而“偕行社”繁杂的事务,却没有给小武辞职的机会,再次回到“偕行社”的小武看到了醉醺醺的粗野士兵正在左一拳右一拳地扭打着,他上前阻止却被骂道“什么?你这老东西!”

小武被重重地打了一拳,可当他们听到小武是寺内的同窗好友时,又连忙低声下气的道歉,此时的小武,自言自语地重复着那句:“和寺内是同窗好友啊”他的心中倍感苍凉。


小武六十岁了,他正式卸下了职务,小武想,接下来就是等死了。这个一闪而过的念头把小武自己也吓了一跳,从前,他可是从来不会说这样的丧气话。

小武明白他永远也不会再和寺内争斗了。小武隐居了,他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却不知又是为何,突然想再见见佐藤医生。


光与影,终究,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对于现在的小武,佐藤显得无拘无束,很是放松,可他们的话题,却永远也逃不掉被截掉的手臂。

此刻,佐藤医生望着早已白发苍苍地小武,说出了当年的实情,佐藤医生告诉小武,如果他是第二个做手术的人,那个保住手臂的就会是他,因为当时保住寺内手臂的念头,就是那一瞬间的事。


小武想起了手术的顺序,想起了他的病历在寺内的上面。小武神色恍惚,痛苦地闭上眼睛,原来从那时起,那一瞬间的念头,他与寺内的胜负就已成定局。小武心中的那个东西一下子就崩塌了。

小武突然间地大笑不止,慌了神的佐藤医生抓着小武的手,然而小武却挣脱了,他在医院里来回的转悠,四周都回响着他如野兽般的狂笑声。小武彻底发了疯,再也不会好了。

大正八年,寺内去世了,天皇特使、皇后特使、男爵等都前来悼念,寺内被永久地记入了史册,他的功勋将会在往后每一个年轻的军人口中永久传唱。

而小武呢?他几乎双目失明,一整天坐在屋子的角落舔舐着自己的断臂,有时发了狂,还会变本加厉的啃起来,看护的护士将他绑了起来

小武却拼命的挣脱绳子,继续挣扎着啃咬自己的断臂。在寺内去世两年后的一个寒冷的早晨,小武终于悄然无息地结束了他凄凉不平的一生。


年轻的小武和寺内本是并肩齐行的两个有为青年,却因为命运的捉弄而最终天差地别,寺内是一束刺眼的光,照在早已黯淡无光的小武身上,留下却是一道道漆黑的影子。

夜话丨迟子建:光与影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

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曾经的烛火马灯

现在的绚丽霓虹……

编织成我们对光影的记忆

光与影

作者:迟子建

光肯定不单单是为了黑暗而存在的,因为光也生长在光明的时刻。比如白昼时大地上飞舞的阳光,它就是光明中的光明。当然,大多的光是因了黑暗的存在而存在的,生长这样光明的物品有:蜡烛、油灯、马灯、电灯泡、灯笼、篝火,等等。月亮和星星无疑也是生长在黑暗中的光明,但它们可能是无意识地生长的,所以对待黑暗的态度也相对宽容些。月亮有圆有缺,即使它满月时,也可能一头扎进乌云的大厚被子中蒙头大睡,全不管有多少夜行人等待它的光明。星星呢,它们的光暗淡的时候多于明亮时,所以人类想借助它们的光明,是不大容易的。

我记忆最深的光,是烛光。上小学的时候,山村还没有通电,就得用烛光撕裂长夜了。那时供销社里卖的最多是蜡烛,蜡烛多是五支一包,用黄纸裹着。当然也有十支一包的,那样的蜡烛就比较细了。蜡烛白色的居多,但也有红色的,人们喜欢买上几包红蜡烛,留到节日去点。所以供销社里一旦进了红蜡烛,买它的人就会挤破门槛。在那个年代,蜡烛是完全可以作为礼品送人的。正月串亲戚的人的礼品袋中,除了鸡、鸭、罐头和布匹外,很可能就会有几包蜡烛。懂得节省的人家,一支蜡烛能使上四、五天,只要月亮的光能借上,他们就会敞开门窗,让月光奔涌而入,刷碗扫地,洗衣铺炕。

我最爱做的,就是剪烛花。蜡烛燃烧半小时左右,棉芯就会跳出猩红的火花,如果不剪它,费蜡烛不说,它还会淌下串串烛泪,脏了蜡烛。

我剪烛花,不像别人似的用剪刀,我用的是自己的手,将大拇指和二拇指并到一起,屏住气息探进烛苗,尖锐的指甲盖比剪刀还要锋利,一截棉芯被飞快地掐折了,蜡烛的光焰又变得斯文了。我这样做,从未把手烧着,不是我肉皮厚,而是做这一切眼疾手快,火还没来得及舔舐我。

烧剩的蜡烛瘪着身子,但它们也不会被扔掉,女孩子们喜欢把它们攒到一起,用一个铁皮盒盛了,坐到火炉上,溶化了它们,采来几枝干树枝,用手指蘸着滚烫的烛油捏蜡花。蜡花如梅花,看上去晶莹璀璨,有喜欢粉色的,就在蜡烛中添上一截红烛,溶化后捏出的蜡花就是粉红色的了。在那个年代,谁家的柜子和窗棂里没有插着几枝蜡花呢!看来光的结束也不总是黑暗,通过另一种渠道,它们又会获得明媚的新生。

光中最不令我喜欢的就是阳光了。往往我还没有睡足呢,它就把窗户照得雪亮了。夏天的时候,它会晃得你睁不开眼睛,让人在强烈的光明中反倒有失明的感觉。不过我不讨厌黄昏时刻的阳光,它们简直就是从天堂播撒下来的一道道金线,让大地透出辉煌。比较而言,月光是最不令人厌烦的了,也许有强大的黑暗作为映衬,它的光总是柔柔的,带着股如烟似雾的飘渺气息,给人带来无边的遐想和温存的心境。好的月光质感强烈,你觉得落到手上的仿佛不是光,而是绸带,顺手可以用来束头发的。而且泻在山山水水的月光也不像阳光那样贫乏,月光使山变得清幽,让水变得柔情,流水裹挟着月光向前,让人觉得河面像根巨大的琴弦一样灿烂,清风轻轻抚过,它就会发出悠扬的乐声。

马灯和油灯,因为有了玻璃灯罩作为衬托,其性质有点像后来的电灯了。很奇怪,我印象中使马灯的都是些老气横秋的更倌和马夫,他们提着它,要么去给牲口喂夜草,要么去检查门闩是否闩上了。而掌着油灯的人呢,又多数是年老的妇人,她们守着油灯纳鞋底或者是补衣裳,油灯那如豆的火苗一耸一耸的,映着她们花白的头发和衰老平和的面庞。所以我觉得马灯和油灯与棺材前的长明灯密切相关,因为使着这两种灯的人,离点长明灯的日子是不远的了。

有了光,而又有了形形色色的天上和人间的事物,就有了影子。云和青山有影子,它们的影子往往是投映在水面上了;树、房屋、牲畜、篱笆、人、花朵与飞鸟,都会产生影子。有些影子是好看的,如月光下被清风摇曳的树影,黄昏时水面漂泊的夕阳的影子以及烛光中小花猫蹑手蹑脚偷食儿的影子。我印象最深的影子,是烛光反射到墙面的影子,它们有桌子的影子,有花瓶的影子,有插在柜角的鸡毛掸子的影子,也有人影。这些上了墙的影子随着光的变幻而变幻着,忽而胖了,忽而又瘦了;忽而长了,忽而又短了,让人觉得影子毕竟是影子,一从实物中脱离出来,它就走了样了。

老人们爱说,一个人有影子是好事情,要是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影子消失了,说明你离做鬼的日子不远了。所以我从小特别恐惧看自己的影子。它在,你可以气定神凝;一旦寻不着它,真的会急出一身冷汗,以为身后已经跟着一群小鬼了。而一个人即使沐浴在光明中,也并不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且,自己的影子有时也会吓着自己,比如走夜路的时候,我在前面走,我的影子就跟在我后面走,让我觉得身后跟着一个人,惴惴不安的。回过头一望,影子却不见了,可当你转过身接着行走的时候,影子又跟在身后了,甩也甩不掉,就像一条忠诚于主人的狗一样,一直跟着你。

在光与影的回忆中,有一把小提琴的影子会浮现出来。我家的墙壁上挂着一把小提琴,只有父亲能让它歌唱。它的旋律响起来的时候,即使在阴郁的天气中,你仍能感受到光明。

生活的富足,使马灯、油灯渐次别我们而去了,烛台也只成了一种时髦的展览了。当我们踏着繁华街市中越来越绚丽的霓虹灯的灯影归家,为再也找不见旧时灯影的痕迹而发出一声叹息的时候,那些灯影斑驳的往事,注定会在午夜梦回时幽幽地呈现。

选自《迟子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今日话题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

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你心中难忘的光影记忆!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