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3 15:17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中国梦的讲话稿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讲话稿的主题,围绕中国梦这一核心概念展开。可以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等方面进行阐述。
2. 紧扣时代背景:结合当前我国发展状况和国际形势,阐述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强调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 体现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可以从历史、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举例说明。
4. 强调国家利益:阐述中国梦与国家利益的高度统一,强调实现中国梦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重大意义。
5. 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中国梦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梦想,关注民生福祉,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展望未来前景:展望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未来前景,鼓舞人心,激发听众的爱国热情。
7. 结构清晰:讲话稿应具备明确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主题,正文部分展开论述,结尾部分总结观点,提出号召。
8. 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讲话稿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注意避免使用过于书面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9. 逻辑严谨:确保讲话稿的逻辑严密,观点鲜明,论述充分。避免出现前后矛盾、自相矛盾的情况。
10. 举例说明:结合
自信从容迈向未来 自强创新不辱使命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大会上的致辞
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2021年4月25日)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阳春时节,惠风和畅,水清木华。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我们相聚在清华园、相聚在云端,共同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高度评价了清华大学建校110年来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作出的重要贡献。总书记强调,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展现了清华人的勇毅和担当。党和国家对清华的充分肯定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迎来110年校庆的清华大学将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回溯百余年的风雨沧桑,把握当下、展望未来,肩负时代使命,坚定前进信心。
清华诞生于中华民族苦难深重、山河破碎的年代。110年前,清华学堂成立,致力于“培植全材,增进国力”。同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也推动清华以高度的历史自觉走上救国强国的奋斗历程。
为求“中华民族在学术上之独立发展”,1928年8月,清华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学校在育人上强调“通识为本”“发展全人格”,在学术上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注重民主治校,延聘海内外名师来校任教讲学,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抗日烽火里,清华与北大、南开筚路蓝缕、弦歌不辍,携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
教育与学术之独立,根本在于民族之独立。“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极大地激发了清华师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热情。1926年11月,清华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清华党组织坚持斗争、发展力量,参与领导了“一二·九”运动,全国由此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一大批清华先烈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洪流中,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壮歌。
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创办原子能、无线电等新技术专业,成为我国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推进政治辅导员、科学登山队、文艺与体育“三支学生代表队”建设,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响亮口号,一代代青年学子刻苦学习、团结向上,在集体中成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在1985年就提出了要建设“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学校坚持“着重提高,在提高中发展”,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总体办学思路,形成了“三个九年,分三步走”总体发展战略,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秉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取得了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11年,清华大学迎来百年华诞,翻开了继往开来的崭新篇章。
新时代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将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统一在办学实践中。学校以人才强校为核心战略,深入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倡导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打造创意、创新、创业融合教育平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健全学科分类建设机制,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强化基础研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主动请缨成立实体性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建设新时代的“200号”。制定实施全球战略,在西雅图成立全球创新学院、在米兰成立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在印尼成立东南亚中心、在智利成立拉美中心,创办苏世民书院,建设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发起成立亚洲大学联盟、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世界慕课联盟并担任主席单位,全球声誉显著提升。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学校坚持疫情防控不松懈、教学科研不停步、改革发展不放松,将教书育人作为不可放弃的职责,引领在线教育变革,展现了面对危机时大学应有的责任担当。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清华,迸发出蓬勃的活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取得历史性跨越,迎来了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峥嵘岁月,大地清华。110年来,自强不息的清华人始终以国家至上、以人民为先。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清华人最大的自豪,就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祖国壮美的事业;清华人最高的荣耀,就是把自己奋斗的足迹印刻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此时此刻,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献给每一位为祖国和民族拼搏奉献的清华人!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走向复兴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高等教育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一个生动缩影。一代代清华人接续探索、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这是一条知耻图强、坚持正确方向之路。知耻图强是清华的刚毅品格。清华人“刻刻不忘了救国的重责”,怀着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的激愤呐喊,艰难求索着救亡图存的道路。在党的领导下,清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不懈奋斗中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这是一条又红又专、坚持立德树人之路。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是清华的教书育人特色。从“成一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学校”,到建设“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再到“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清华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最重要、最根本的位置,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
这是一条行胜于言、坚持服务国家之路。行胜于言是清华的校风,爱国奉献是清华的精神。清华自觉把服务国家作为最崇高的使命,重实干、不空谈,脚踏实地、俯身躬行,教育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奋勇拼搏、赤诚奉献。
这是一条人文日新、坚持改革创新之路。人文日新是清华的文化传统,是勇于求新、不断创新、革故鼎新的精神品质。“致知穷理,学古探微”,不断创造新知是人文日新。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开一派学术新风是人文日新。推进使命驱动的综合改革,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也是人文日新。清华始终保持开放的胸怀,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追求卓越。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依然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时期,也依然是清华大学加快发展、大有作为的最好时期。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清华大学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彰显大学之大、矢志奉献国家、担当全球责任,努力实现新突破、开拓新格局。
要提升境界,彰显大学之大。大学之大在于汇聚大学者、研究大学问、培养“大写的人”。大学者要做“大先生”,要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大学要尊重学术、尊重学者,努力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倡导“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的治学态度,成为人才汇聚的高地。大学要回归学术本真,摒弃浮躁功利的思想,保持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切,鼓励学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大学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能让学生成为知识素养严重失衡的“半个人”,而要让他们成为立得住、站得牢的“全人”,既能“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又能“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我们要坚定“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自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努力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追求卓越,矢志奉献国家。追求卓越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大学要努力突破自身的局限,在寻求更高的目标中不断提升、不断发展。追求卓越是创新的内在动力,大学要通过创新实现引领,不仅引领科学技术的方向,也要引领思想文化的发展。大学的卓越首先要体现在对本国、本民族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上。我们要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奉献国家的进程中追求新的卓越。
要拓展视野,担当全球责任。大学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延续性的机构之一。从1088年第一所现代大学建立开始,大学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所大学的视野决定了她所培养的人才的视野。大学必须从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高度思考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前进方向,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坚守核心价值,始终做人类文明的灯塔。我们要建设更开放、更融合、更有韧性的大学。更开放的大学要勇于打破物理边界、学科壁垒,实现不同知识体系的融合,推动教育变革、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融合,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交流,不断提升应对危机、化危为机的能力,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110年的历史积淀让清华更从容,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绩让清华更自信。自信从容的清华将继续保持定力,静下心来,做真正有价值、有长远意义的事情。自强是清华人的精神底色,创新是清华人矢志不渝的追求。要自强,必创新;唯创新,才自强。站在新的起点上,清华大学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魄,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自信从容迈向未来,自强创新不辱使命。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协同推进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更高的标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更高的标准提升学术创新水平,以更高的标准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层次,奋力开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来源: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 | 作者 邱勇
编辑:李拓
流程编辑:郭丹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二周年招待会上的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2021年9月30日)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二周年,祝愿我们伟大祖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节日祝贺!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亲切问候!向关心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来宾们、朋友们、同志们!
今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新中国七十二年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特别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应对复杂严峻国际环境和疫情、洪涝灾害等多重挑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有效实施宏观政策助企纾困,积极推动创业创新壮大新动能,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彰显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体育健儿在奥运会、残奥会和全运会上勇创佳绩,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展现新气象。
来宾们、朋友们、同志们!
我们前进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挑战,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任重道远,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跨周期调节,继续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实施宏观政策,稳定合理预期,抓好科技创新、扩大内需、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提升绿色、安全发展能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向好。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今后推动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维护公平竞争,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扩大国际合作,深化交流互鉴,拓展互利共赢空间。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更多贴心实策把群众期盼的事办好。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多措并举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养老、医疗、住房关系亿万家庭,要在保障这些基本民生上年年有进步。努力减轻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要促进机会公平,鼓励创业创新创造,在劳动奋斗中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在不断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来宾们、朋友们、同志们!
我们将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促进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同发展共进步,推动民生不断改善,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我们将坚持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立足于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促进完善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增进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促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
来宾们、朋友们、同志们!
实干铸就伟业,奋斗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担当作为,砥砺奋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现在,我提议: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二周年,
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
为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
为在座各位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干杯!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