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3 17:4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村级换届讲话稿作文,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讲话稿的主题,如村级换届选举的重要性、换届工作的意义、新一届村级领导班子应具备的素质等。
2. 熟悉政策法规:了解国家和地方关于村级换届选举的相关政策法规,确保讲话内容符合政策导向。
3. 分析现状:对当前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4. 明确目标:阐述新一届村级领导班子应实现的目标,如提高村级治理水平、促进乡村振兴、保障民生等。
5. 强调纪律:强调换届选举过程中的纪律要求,如严守选举纪律、确保选举公正等。
6. 体现民主:强调村级换届选举的民主性,让村民参与到选举过程中,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
7. 提出要求:对新一届村级领导班子提出具体要求,如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勤政为民等。
8. 举例说明: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村级换届选举的重要性和新一届领导班子应具备的素质。
9. 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讲话内容更具说服力。
10. 结构安排:合理安排讲话稿的结构,如开头、主体、结尾等,使讲话内容层次分明。
11. 时间控制:根据讲话场合和听众情况,合理控制讲话时间,确保讲话内容完整、紧凑。
12.
摘要:村级组织换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每五年举行一次换届选举,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三十一条第五章,基层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到五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提到2020年全国村党组织书记与村主任“一肩挑”要达到35%,到2022年要达到50%的预期目标,要求村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主任,并没有要求“一刀切”地全部实行“一肩挑”,选举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是否应引起重视。笔者是一名村党委副书记,历经9届村级换届,在此浅谈一些自己看法,并仅代表自己的观点和大家探讨。
关键词:村级换届;农村基层;“一肩挑”;选举中出现的现象
一、村委干部的年龄与学历问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村委干部的年龄与学历问题要求不是很严。过去一般最大年龄是男到60岁,女55岁,学历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我个人认为这比较合理,因为高学历和年轻干部是一个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一个村都选用年轻干部也不科学。从笔者三十年的工作经历看,一个村至少要有1名年龄稍微大点的村干部。特别是在大村,老干部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本村情况、人脉广、有群众基础,干起工作来有他的优点,特别是遇到比较复杂、疑难问题,更能发挥老干部的作用和耐心。
二、村支书与村主任是否实行“一肩挑”
在农村、村支书和村主任“坐不到一起”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为争“老大”,谁也不服谁,大有“一山不容二虎”之势,有时因芝麻大点的小事,也有人争得不可开交,事实上,这是很不明智的。中国共产党是党的领导核心,党领导一切,这是法律赋予农村干部的权利。我个人的看法是只要工作出发点正确,谁的意见合理、谁的意见正确就听谁的,这没有什么,不用争高低和权力大小。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村党组织书记与村主任“一肩挑”要达到35%的预期目标。支书与主任“一肩挑”要通过法定程序。虽是改革之举,有的地区要求一刀切都实行村支书与村主任“一肩挑”。从实践看,这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对于是否实行“一肩挑”或者那些村适采用“一肩挑”?本人认为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下面本人就村支书与村主任“一肩挑”优势与劣势作一些分析。
(一)实行“一肩挑”优势
1、可以有效减少开支,提高村干部待遇。
当前,农村干部在职位上明显减少,实行“一肩挑”后,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也会相应有所提高,将有效激发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
2、减少扯皮,提高工作和办事效率。
在实行“一肩挑”之前,个别村的支书与主任之间因缺少沟通,思想不统一,总各干各的事,各唱各的调,严重影响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严重的影响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实行“一肩挑”后,彻底消除了支书与主任之间沟通的障碍,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基层工作和为民办事的效率。
此外,支书、主任“一肩挑”,村支书可以对村里的大小事务进行总揽全局和统筹谋划,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村里的大小工作和事务。这将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的工作效能。
(二)在农村实行“一肩挑”容易出现的问题
农村的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在当前农村,“一刀切”的实行支书、主任“一肩挑”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本人经过调查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担忧,但愿不是杞人忧天。
1、着眼“选”好“一把手”,严把权力高度集中后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肩挑”重在选人用人。村支书与村主任实行“一肩挑”后,权力将高度集中在“一把手”,大事小事都得听一个人的。如果是一个个性强、霸道的人当选,他(她)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管正确与否。长期这样,其他村干部也就不说话了,工作也不尽心尽力,甚至闹意见,给村集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打破了原来村支书和村主任互相监督、制衡的局面。这种现象应该说是让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最为担心的事儿。此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和推进,村集体的收入也不断增加,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也常常不利于村级资产的监管,容易产生腐败。
2、“一肩挑”能否挑起两副重担?
实行“一肩挑”后,村支书肩上担子会明显加重,因减少了班子成员的在职人数,使原来两个人承担的重要责任现在全部压在一个人身上,就容易出现“两手抓,两手都抓不起来、抓不好”的现象,再者,广大老百姓都认为村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找“一把手”解决,因为其他副手肯定都说了不算,这样,“一把手”会因各种事务和工作缠身,必将分散主要工作精力。特别是在一些大村,推行支书、主任“一肩挑”一定要根据各地各村的实际情况和群众意见而定。
3、加强培养,选优“一肩挑”干部。
应充分用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时机,结合村主职干部“一肩挑”等工作,在村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层面进行创新,真正把那些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监督、办事公道,有责任心、懂纪律、讲规矩、对党纪条规、财务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党员干部选拨出来充实到村监委队伍中去,真正履行好村务监督的职责。应注重选拔一批有文化、能办事,纪律性强的人担任“一肩挑”重要职位。要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把政治上坚定,工作上过硬,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乐于为群众办实事的、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人选拔到“一肩挑”岗位上。同时,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选出让群众满意的“一肩挑”干部。
综上所述,全国乡村情况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各异,发展条件不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鼓励引导支持基层探索更多原创性、差异化改革,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探索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因此,各地在推行“一肩挑”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结合村庄实际、结合党员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指标化的“一肩挑”。采取不忽略实际情况的差异性选拔任用,健全监管机制、加强权力制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要全面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使农村“两委”的工作真正置于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切实加大对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并指导和帮助建立完善村干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制度建设,促进“一肩挑”村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健康发展。
三、关于村级换界选举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1、2002年我村村委换届时,某同志按发出的票,最后得票不过半,但按收回的票过半,当时没有发当选证书,他本人及村里不愿意,从县民政局到市民政局,最后到省民政厅,经省民政厅领导和当时写书的人一起研究分析认为,我们村提的意见很合理,就是以收回的票过半为标准,最后将证书又补发了某同志。说明基层的意见也会是正确的,以后全省就都以收回票为准了。
2、这几年村里村委换届,还是支部换届,都是事先按选举方案程序进行选举的,村委换届:党员、群众推荐,进行初选,确定候选人,然后进行政审、公示,最后确定候选人。而支部换届是组织推荐、党员推荐、上级座谈、考察、党员初选、确定候选人,而后政审、公示,最终确定候选人。这里也包括初推、正式选举时间、地点都提前公示。那么问题来了,正式选举时,无论是村委换届或是支部换届、正式选举时票上都印有另选一栏。我们镇的一个村前几年村委换届时,某人就不在村主任候选人,结果在另选一栏中得票高,当选为村主任,造成很多人不理解,不承认吧,人家选上了,承认吧前边的程序他都无走,这就前后矛盾,同样支部换界也是这样,也有另选一栏,笔者认为这样不太合理和不太科学。建议只能在几个候选人当中选举,才能符合程序。
3、村级换界结束后,各组组长、联户代表也要接着选出,尤其大村,经济好的村至关重要,另外要注意各村民小组要选出一名妇女代表、村组干部尽量也要选进去。男、女代表必须是经常在家的人,能参加会议以利工作的开展。如果组长、联户代表不选举结束,整个换届就不算完整结束。今与大家探讨,以供参考与研究。
(河南省新密市苟堂镇小刘寨村 刘保森)
村级换届历年来多是采取基层推荐,上级把关,党员、群众投票选举的办法,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将本村有远见卓识,且具备一定领导能力的人推向领导岗位。多数村面貌日新月异,奔上了小康大道, 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但也不排除部分村江山依旧,平民百姓像蜗牛一样跟着领路人慢步爬行,乱象丛生,前途渺茫,群众怨声载道。
农村村级组织是最基层的组织,工作繁杂且最为具体。“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各项工作都需要通过这里去应对落实,虽然机构不大,但是却显得十分重要,全国各地只要把基层工作搞好了, 全局工作自然看好。
近几年农村推行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的办法,不少人认为这种方法有利有弊。有些村甚至是弊大于利,常言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人不过二人智”。一肩挑的办法很容易形成独断专行的“一言堂”。况且人最难改变的是"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加之农村干部一般来说文化水平不髙,理论水平有限,这样日积月累逐步变成了孤家寡人单打独斗,班子内部其他成员应声附和,光说好不说坏,谁也不见怪, 形不成合力,长期下去,领导子逐渐形成软散懒,无所作为的群体,要想改变这个单位的面貌实属不易,尽管这些是少数村,但影响很坏,导致一个村不发展不是小事情。因此,实行支书主任一肩挑的办法不能一刀切,要因村情而定,特别是大村,情况复杂村,经济发展好的村要切实尊重民意,切不可实行一刀切的办法。
一个村发展的好坏取决于这个村的领导班子,特别是班子中的一把手。有些村年复一年死水一潭,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所致:
首先是某些村一把手通过不正当手段被选进领导岗位,无实际工作能力,胸中无大志,心中无主见, 前进无方向,行动无目的,当天和尚撞天钟,过一天少三响。只能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熬时间,永远也不会有什么作为,更谈上发展。还有就是一言堂、独断专行、听不尽别人意见,搞一言堂,造成班子成员有意见,闹矛盾,工作形不成凝聚力、缺乏战斗力。
其次是上级对下级缺乏监管,放任自流, 无拘无束。虽然各村也有监督机构,特别是对于霸道的一把手或无责任心、水平低下的领导,他根本就不听别人的意见,也就起不到监督的作用。只能是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基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无论工作好坏, 都是一把手说了算,乡村发展必定受到影响。
其三,村里缺乏集体经济实力。“万事离钱莫举”,从全国农村先进典型看,一般都有雄厚的集体经济实力作支撑,没有经济实力,口头上谈发展, 那等于“纸上谈兵”。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巩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事实证明,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即是有集体经济也会把它搞垮,不科学管理,不发展,吃老本、甚至想伸手捞一把,或占便宜,这样集体经济早晚要搞垮。如果都象村官李天成那样不怕吃亏,集体经济就会兴旺发达起来。
其四,缺乏定期述职制度。乡镇党委以上部门每年必须向上级党委作一次述职报告, 有力的促进了这些单位的工作,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方法。村级干部若能这样,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也有必要上级派代表列席旁听,假如村干部每年能作一次述职报告, 讲讲一年来做了些什么工作, 办成了什么大事,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在群众面前讲个明白,这对他个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和监管。若每年工作平平,上级领导应责令起限期整改,连续不作为的应及时劝退,不必等到五年头上换届改选。
其五,财务村务不透明,不公开,有些村组多年来从不公布帐目,村民即是有意见,想知情, 处于面子,又怕打击报复,只好忍气吞声,但心中的阴影永远不会消失,长期下去,即失去了凝聚力,一盘散沙, 根本谈不上发展壮大。
其六,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有的甚至几年都无有开,即是开了也是应付了事,今年不足之处或缺点是这几条,明年还是这几条,无人督促落实整改。
今年村级换届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建议上级相关部门下基层了解情况,多听听基层干部、党员、群众的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选举办法,切不可实行一刀切的办法,要因地制宜,搞好村级换界工作,通过好的办法,选出一个好带头人,配一个好班子,在今后的工作中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办法,充分调动村级干部的积极性,从而作好村级工作,推动村级工作的发展,以上几点看法建议只代表作者的意见,仅供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参考和引起重视。
( 魏镇甫、刘保森)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