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4 03:3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李鸿章传的读书笔记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定你的读书笔记的主题,即你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关于李鸿章传,你可以从他的生平、政治生涯、外交成就、军事才能等方面入手。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书笔记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李鸿章的生平和著作,正文部分围绕主题展开论述,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要充分运用李鸿章传中的史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李鸿章的一生进行详细剖析。以下是一些可以关注的内容:
a. 李鸿章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仕途历程等; b. 李鸿章的政治生涯,如他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角色和贡献; c. 李鸿章的外交成就,如他在处理中外交涉、签订条约等方面的表现; d. 李鸿章的军事才能,如他在镇压太平天国、平定捻军等战役中的表现; e. 李鸿章的思想观念,如他的洋务思想、变法思想等。
4. 引用史料:在论述过程中,要善于引用李鸿章传中的史料,以增强说服力。同时,要注意对史料进行准确、客观的解读
▴ 李鸿章出访欧洲
01
1896年,李鸿章访问英国,应主人,观看了一场足球比赛。
我们中国人,古时候有过娱乐活动 就是蹴鞠,所谓蹴鞠,就是踢球的意思。但是这种球,不是近代或者现代的足球。《汉书·霍去病传》,霍去病北征匈奴时 ,闲时,曾经带着士兵蹴鞠。颜师古注解:
鞠,以皮为之,实以毛,蹴蹋而戏也。
意思就是,鞠用皮子缝成圆形,里面塞上毛,男女可以踢着玩。
刘向说,有人认为,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蹴鞠。
到了汉代蹴鞠游戏流行,而且南阳汉墓出土的石刻就有蹴鞠图像。
▴ 汉代蹴鞠石刻像
▴ 古代蹴鞠图画
在古典文学作品里面就有蹴鞠的描写。比如《水浒传》和《金瓶梅》里面,有蹴鞠的描写。
这只是古代的蹴鞠,并不是现代的足球。
李鸿章对近代足球是一无所知的。这次算是开了眼界。
▴ 古代蹴鞠图
▴ 古代蹴鞠图
▴ 古代蹴鞠图
02
李鸿章第一次看到足球比赛,感到莫名其妙,就问陪同他的英国人:
那些汉子,这么多人,把一只球踢来踢去,这是什么意思?
人家就告诉他:
这是足球比赛,他们不是汉子,他们是绅士。
李鸿章又问:
为什么不雇一些佣人去踢呢?何必要自己来?还跑得满头大汗,回头受凉感冒,就不好了。
当时陪同他的主人,听了他的妙语,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03
我国古代的蹴鞠,和近代或者现代足球完全是两码事。
我们不能养一些足球运动员在足球场上就像养老一样。拿着高薪,连一些外国三流球队都踢不过,是要想想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而不是现在这样,拿古人的蹴鞠作为资本。
本人读书笔记,讲究知识性、趣味性,欢迎点评、转发、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花了几天的时间,把朱东润老师的《张居正大传》读完了。这本书写就于民国抗战期间,被出版社名列“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其余三本是吴晗的《朱元璋》、林语堂的《苏东坡》以及梁启超的《李鸿章》。本书里引用了大量书信、奏章,对于阅读体验还是有些影响,但是读进去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张居正,号太岳,湖北荆州人,是明朝后期杰出的政治家。宋明两神宗,对应的就是王张两位改革家。对比王安石的失败改革而言,张居正的改革非常成功,成功让大明续命了七十多年。本人也非常威风,曾经坐着32人抬的一居室面积的轿子,从北京一路走到了湖北荆州,又走了回来。嗯呐,一千两百多公里,还是来回,非常人也。
我从书中管中窥豹,抽取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点,供大家参考。
1 普通家庭的神童学霸
简单说, 张居正出生普通的工薪家庭,和曾国藩一样,都是家族长达三代培养出来的,祖父一辈立志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凭借一股倔强之气,不断培养孩子去读书。张居正的家庭,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寒士之家,非阀阅衣冠之族”,但是教给了张居正一颗改变自己命运的心。张居正的父亲,考了七次乡试,一直没有考取举人,却始终坚持不懈。而张居正五岁入学读书,十岁通六经大义。诚然他天分过人,但仍然给我们一个启示,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父母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一代代养成习惯,才能有所成就。
2 经历挫折沉淀自己
张居正一生波折很多,有两个重要的改变点引起了我的关注。第一个是被动的改变点,当时湖广巡抚认为十三岁的张居正如果中举人就会自满,反而把上进心打消,所以就没有录取他。张居正对此非常感恩,觉得能够养成对挫折的忍受度,磨练自己的心性,更能刻苦攻读。第二个是主动的改变,在见证过当时时局的黑暗之后,主动休假三年,耐心等待时机。接受改变不了的环境,细心的保存自己和成长自己,以待时机变化,一飞冲天。
3 找对关键人关键点才能破局
在权谋变化的政局当中,张居正向老师徐阶学习了很多。在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皇帝发生变更的时候,危机就出现了,这即代表着危险,又代表着机会。穆宗上台,高拱替换了徐阶。神宗上台,张居正上下其手,找对关键人冯保,直接影响到决策人,最终由次辅变首辅。这就是所谓的破局能力。破局就是要我们跳出原有的思维惯性,找到事物的核心本质,最高级的手段是通过改变元素之间的链接关系,识局并破局。
4 用人做事比做事用人更重要
做事用人是事情已经想清楚了,找一个合适的人来干。相信很多人还在这个阶段。越往后走,会接触到“用人做事”,这事儿怎么干你也没搞清楚,你根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要找到最有可能把这个事情想清楚和做出来的人,让他来带一个合适的组织。
所以用人做事是做为领导人的首要责任和能力。张居正在这里就做的非常成功,边塞、河工、六部、监察都是选用合适的人才,给予充分的信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5 没有接班人就没有成功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没有接班人就没有成功”。张居正唯一的遗憾之处,就是没有像老师徐阶成功培养出接班人,导致后继无人,也对整个家族遭遇大难埋下了伏笔。如何上台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下台,这是至理名言,值得深思。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