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4 05: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林奶奶》读后感的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定你的读后感要围绕的主题是什么。是赞美林奶奶的人物形象,还是探讨她的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通常有以下几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林奶奶》这本书,包括作者、主要内容等。 - 人物分析:详细描述林奶奶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这些特点是如何在故事中体现的。 - 故事情节:回顾书中的主要情节,特别是与林奶奶相关的部分。 - 思想感悟: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实,谈谈你对林奶奶及其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 总结:对全文进行总结,再次强调你的主要观点。
3. "深入分析": - 人物分析:不仅要描述林奶奶的外貌、性格,还要分析她的内心世界,以及她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 - 情节分析:要关注情节的发展,特别是与林奶奶相关的情节,分析这些情节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4. "语言表达": - 使用生动的语言,避免干巴巴的叙述。 -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 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5. "观点独特": - 尽量避免
这是发生在我们小区的故事。让人既心酸又感动。
1
林奶奶的女儿被送回来的时候,只有32岁,脑出血,瘫痪在床半年,不是植物人,有意识,智力却严重下降。
林奶奶夫妻俩只有这一个女儿,从小从就聪明,后来考上了师范,成了一名高中老师。
从小到大,她没让父母操过心,唯独终身大事忤逆了家长的意见。
她拒绝了好多人的介绍和追求,非要嫁给一个外地来保定的小伙子。
对方家境一般,家里孩子很多,小伙子在一家私人企业打工,收入也很一般。
林奶奶夫妻俩不同意,女儿死活要嫁,无可奈何,也只能认了。
婚房,家具家电,都是林奶奶这边准备的,婚后一年多,外孙女出生,林奶奶一手把孩子带大。女婿很会来事,妈啊爸的喊着,哄得林奶奶拿出所有积蓄,给他们换了套大房子。
小两口感情不错,对老人也孝敬,外孙女活泼可爱,一家人很幸福了过了七八年。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猝不及防的降临了!
2
林奶奶的女儿栽倒在讲台上,脑出血。手术后命保住了,人却傻了,有模糊的意识,但身体瘫痪,四肢只有一只胳膊可以活动。
一开始,女婿也尽心尽力的伺候,后来,他对林奶奶说,不能总坐吃山空,他带着孩子出去打工,让林奶奶照顾女儿,他会定时邮寄钱回家。
为了生活,林奶奶答应了。
女儿接回来了,女婿却偷偷卖了房子带着女儿消失了,从此,彻底失去了联系。
林奶奶曾经给亲家打过电话,可对方很快拉黑了她。
林奶奶想找上门理论,可她还要照顾女儿,再说,心,已经不在了,找回来人又能怎么办。
大伙也不要不信,对方一个人怎么卖的房子,林奶奶为啥不去告,当年没那么完善,再加上天高路远,人海茫茫,林奶奶最终放弃了。
从此,她和老伴,便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照顾。
林奶奶和老伴都有退休金,事业单位,工资不低,加上女儿也办了病退,一家人生活没有问题。
一开始,夫妻俩一块照顾女儿,坚持带着她去康复。
慢慢地,女儿能勉强坐起来了,可以发出简单的字节,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后来,他们买了轮椅,把女儿绑结实,天天推出来晒太阳。
女儿偶尔问林奶奶,我老公和女儿呢,他们什么时候来接我?
林奶奶就骗她,一直寄钱,快了,马上就回来了。
就这样,过了几年,后来,女儿不问了,她虽然傻了很多,心里还是明白的,
她和林奶奶说,妈,让我死吧,他们都不要我了。
3
逼着女儿自理。
林奶奶狠狠打了她一巴掌,自己又哭了,母女俩抱在一起哭了好久。
从那天开始,林奶奶就开始很严格的锻炼女儿的自理能力。
以前,她都由着孩子,怕疼怕累就不让她练。
现在林奶奶狠极了,天天逼着女儿锻炼。
有时候她哭闹,不想学,林奶奶就拎起裁衣服的尺子抽她后背,手心,小腿,真打,狠狠的打。
老伴劝,何必呢,让孩子慢慢学吧。
林奶奶哭了,我有糖尿病高血压,现在眼睛也看不清楚了,不教会她,等我死了,你们爷俩咋过日子?
林奶奶的担心变成了现实,不过,意外离世的不是她,而是身体一向康健的老伴。
林奶奶在葬礼上哭着骂,你这个不负责任的,好好的你走了,你躲清闲了,留下我们俩病的病,老的老!
林奶奶哭完了骂完了,擦擦眼泪,接着给女儿做饭,托着她上轮椅,推着她散步。
4
我不能死
林奶奶说,我不能死,我一定要好好锻炼身体,控制血糖,为了我闺女,我也得活着。
从此,小区小花园里,多了两个人的身影,雷打不动,风雨无阻。
就这样,林奶奶又坚持了八年。
这八年里,她教会了女儿自己烧水,煮面,坐着轮椅出去买菜,她在床边装了把手,让女儿自己上下。
说实话,我们都觉得这是奇迹,根本不可能完成,可是林奶奶做到了,她拖着一身病痛,硬着逼着女儿学会了基本的自理。
我经常看见她推着女儿在小区散步,一头白发,驼着背弓着腰,一脸疲惫,可她眼神很坚定,她说,我多活一天,我女儿就能幸福一天。
也许,哪天我外孙女长大了,想起妈妈了,还能回来看看她。
可惜,林奶奶没等到这一天。
5
林奶奶没等到这一天,三年前,林奶奶走了,邻居们帮着办理了后事,林奶奶的女儿很镇定,这些年,她恢复了好多,说话也越来越正常。
林奶奶走了,她的牵挂变成了许多人的牵挂。
街坊邻居们都开始自发照顾林奶奶的女儿。
有人定期上门帮她收拾卫生,把脏衣服扔进洗衣机,帮她买菜买日用品。
几乎每天都有人去家里帮她坐在轮椅上,或者推着她出来溜达一圈。
林奶奶的女儿很幸运。
因为她有一个好妈妈。
林奶奶在去世前那个月,好像察觉到了什么。
她挨家挨户的哀求,求大伙帮她照顾女儿。
她甚至去物业和家政公司也找了人,留下了一笔钱,请人定期上门。
6
一眨眼,三年又过去了,林奶奶的女儿也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
我偶尔还会看见她在小区晒太阳,和人聊天。
一晃,快三十年了。
她的老公带着女儿离开的时候,孩子七岁多,现在,也应该三十多岁了。
这么多年,那个男人始终没出现过。
女儿也没出现过。
按道理说,七岁的孩子能记住一些事了,即便小时候没能力回来,长大了为什么也不回来?
是忘了?还是根本就不想回来?
7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母亲对孩子的爱,林奶奶为了女儿耗尽了一生的心血。
可惜,她们都没等到女儿孝敬她们的那一天。
8
人生诸多无奈,太多不平。
渺小如你我,左右不了命运和生死。
这个世界有林奶奶女婿这样没有责任心,懦弱的男人,也有林奶奶和女儿这样坚强的女人。
还有小区很多帮助过她们母女俩的好心人。
可我依旧盼望,那个女儿有一天能回来看看。
你妈妈现在身体好多了,能简单的自理,她也有房子,有存款,有养老金有医疗。
她一直在等你。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