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4 08: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烈火金刚》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作品背景": - 研究小说的作者刘亚洲,了解他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 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环境、战争特点等。
2. "明确读后感主题": - 确定你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比如对人物形象的看法、对主题思想的解读、对战争描写的感受等。
3. "深入分析人物": -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成长变化,以及他们在战争中的角色和作用。 - 对比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如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敌我之间的鲜明对立等。
4. "探讨主题思想": - 分析小说反映的主题,如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等。 - 探讨这些主题如何在小说中体现,以及它们对读者的启示。
5. "注意细节描写": - 描述小说中的精彩片段,如战斗场面、人物对话等,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 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6. "结合个人感悟": - 分享你阅读小说时的真实感受,包括对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个人看法。 - 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实,谈谈小说给你带来的启示和思考。
7.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 开头简要
封面
打开目录一看,好家伙,居然还是章回体的。心里有些犯嘀咕,这书能行吗?不会是样子货吧。细细读来,却让我不禁沉入其中。用了3天时间就把这本书给看完了。此书背景是一九四二年日本侵略者对根据地的冀中军民进行灭绝人性的大“扫荡”,在这个危难关头,冀中军民团结一致,奋勇反击。他们的行动可以说是震山河、荡人心、惊天地、泣鬼神。创造了千古未闻的壮举。我觉得这本书最好的一点就是真实,这种真实是对人物描写的真实。对正面人物没有一味夸耀,对反面人物也不是一味降智。里面八路军和游击队战士并不是神兵天将,随随便便就可以手撕鬼子。一个冲锋就能让敌人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他们也会受伤,也会头脑发热而行动鲁莽。里面的共产党干部也不是神机妙算,随便一算计就能让敌人灰飞烟灭。他们对现状也有迷茫,也有彷徨。里面的群众也不是那么坚定抗日,他们也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里面的敌人也不是愚蠢的经验包,而是更加的狡诈和残忍。而这种真实更能反映出当时环境的残酷和冀中军民的伟大。后来我又查了一下作者的背景,这才明白为什么这么真实。原来作者本人就有在抗战第一线作战的经历。作者像
刘流(1914—1977),原名刘其庚,他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队伍中,他曾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的侦察科长、军区司令部的参谋等职务。还当过晋察冀军政学校的区队长、军区政治部的军事教官、军区白求恩学校的军事教员和政治教员、大队长等。而他创作这本书的初衷,则是受到 1943年晋察冀边区召开第二届群英会的影响。在刘流写的《关于〈烈火金钢〉的创作报告》中写道“当时我在大会上服务,和英雄们在一起。”“当我了解了英雄们以后,脑子里自己的经历退让得没什么位置,游过来飞过去的总是英雄们的影子。如何呢?他们就像生铁投进熔炉一样,锤炼成钢……从此(我)把(他们的)形象印在心里……这就好比一粒写作的种子撞在我的心底,不能不让它生长起来。”所以他决定将写出一本书,描写冀中军民的伟大抗争,“我要通过这部书让后人知道,曾经有过那样一场残酷的战争,有那样英雄的人民,那样伟大的党。”合上书卷,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所有感慨只能用书中的那首词来描述。战争似火燃烧,人民如铁坚强,八年抗日非寻常,烈火炼成金钢。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