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签约仪式领导讲话》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5 05:03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签约仪式领导讲话》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签约仪式领导讲话的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讲话目的:首先,要明确领导讲话的目的,是为了庆祝签约成功、祝贺双方合作、阐述合作意义,还是对双方提出期望和要求。明确目的有助于确定讲话内容和基调。
2. 突出主题:围绕签约仪式的主题,如合作共赢、创新发展、共谋发展等,展开讲话。确保讲话内容紧扣主题,避免离题。
3. 介绍双方背景:在讲话中简要介绍签约双方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规模、发展历程、主营业务等,使听众对双方有更全面的了解。
4. 强调合作意义:阐述此次签约对双方、行业乃至地区发展的意义,如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就业等。
5. 介绍合作内容:详细介绍签约双方的合作内容,包括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合作期限等,让听众了解合作的细节。
6. 表达祝贺与感谢:对签约双方表示祝贺,对为签约付出努力的员工和领导表示感谢,营造良好的氛围。
7. 提出期望与要求:对签约双方提出期望,如加强沟通、共同推进项目、实现互利共赢等。同时,对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诚信原则等提出要求。
8. 注意讲话篇幅:领导讲话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10分钟。确保讲话内容简洁明了,避免冗长。
9. 修辞手法

胡占凡在央视和中国移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2014年是中国“媒体融合元年”,党中央做出了“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2014年还被称为中国4G商用发展元年,移动互联网的4G时代已经到来。今天,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应势而动,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建设4G视频传播中心,全面开展4G业务合作。在此,我谨代表中央电视台向出席签约仪式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移动合作建设4G视频传播中心,开展全面4G战略合作,是中央电视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适应4G发展的新形势,利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提供新服务、占领新阵地,加快布局移动互联网,抢占移动互联网新入口和移动传播制高点,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举措。4G视频传播中心作为中央电视台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和重要抓手,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对于增强电视媒体在4G新媒体领域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尽快把中央电视台建成具有鲜明视频特色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移动合作建设4G视频传播中心,也是开门搞融合,开展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合作,着力构建绿色健康视频媒体新生态的积极探索。中国移动和中央电视台都是在全国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移动通信或传媒机构。在4G视频传播中心的项目合作中,中央电视台建设4G手机电视内容聚合与集成播控平台,负责信源的聚合与播控;中国移动负责建设4G手机电视分发平台及运营支撑系统。这种跨界融合将大大有利于诸多优势的发挥,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权威信息、视频内容和品牌优势,利用中国移动的用户渠道、技术平台、市场服务优势,遵循移动互联网特别是4G网络的传播规律,以高品格、高品质、高品位并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视频内容优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4G时代对网络视频的新需求、新期待的优势等。4G视频传播中心在为广大手机用户提供优质视频内容和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将面向全国电视台和视频内容制作机构开放,提供专业的传播技术服务,共同探索4G视频产业的新型运营模式,推进我国视频新媒体产业的融合,构建绿色健康、有序发展的4G视频媒体生态系统。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中央电视台应对挑战、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将用3到5年的时间,以视频为核心,以新闻为龙头,以用户为中心,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打造具有超强品牌、超大用户规模、深受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喜爱的全媒体内容和产品集群,构建技术先进、形态多样、渠道多元、覆盖广泛、传播快捷、多屏互动的新型传播体系,实现用户在哪里,央视的服务就在哪里,央视的覆盖就在哪里,建设具有鲜明视频特色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同时,积极探索产业融合的对外合作模式,形成“内容+平台+终端+用户”较为多样的新型媒体业态和规模化的视频产业集群,引领中国电视和视频行业发展,形成全新的视频媒体生态系统,建成拥有强大实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实现这一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具体推进。一是在整体布局上推动。中央电视台把台网融合工作作为台长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对内融合,对外合作,机制融合、体制融合、跨界融合、内容融合等多种融合发展模式并举,探索融合发展的路径。同时,加强央视新媒体规划,进一步整合新媒体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以央视网为主体,加快建设和壮大央视新媒体平台。成立央视新媒体研究院,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二是重点项目上推动。我们选取涉及全局、任务紧迫、实施条件成熟、建设效果显著的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快速推进融合发展。除今天签约的4G视频传播中心外,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和筹划的重点项目还有:建设以“央视新闻”为品牌的多媒体新闻集成平台;建设以“央视影音(CBox)”为核心的多终端超级视频客户端平台;建设智能电视平台,抢占“客厅入口”;面向全球,建设国际传播新渠道新平台。三是在体制机制上推动。我们将加大对台网融合项目特别是新媒体业务的投入。推进央视网改制上市,尽快建立真正公司化的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建立稳定多元的融资渠道,实现跨越发展。研究建立跨媒体综合考评体系,以跨媒体传播效果考评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工作。

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通讯运营商与中央电视台多年保持相互支持、合作的良好关系,我们相信,在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的指导下,通过我们双方的精诚合作,将共同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打造4G视频传播与发展的新天地,推动4G视频传播中心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坚守初心 坚定核心 坚持创新——张国祥董事长在华软-瀚华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11月15日,华软资本与瀚华金控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合作发起百亿规模金融科技基金,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新实体经济发展。以下为张国祥董事长在此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的讲话。

瀚华金控2004年创立以来,一直专注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目前有民营银行、金融资产管理、融资担保、金融保理、融资租赁等八个业态,在全国28个重点省市设有分支机构;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20万家,个人客户超过100万人;已经发展成为中小微企业服务领域业务模块最多、影响力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的普惠金融集团。

此次华软资本和瀚华金控战略合作是金融与科技的合作,是金融与实体的合作,是股权和债权的合作,也是资本和资金的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实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目标。

普惠金融在国际的探索非常早,上个世纪80年代,尤努斯就在孟加拉创设了格莱珉银行,向贫困人口发放贷款。2005年,联合国正式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农村信用社以当地“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成为第一批普惠金融机构。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普惠金融”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各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将普惠金融服务规模又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我们14年专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经验来看,我认为要做好普惠金融关键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坚守初心,坚定核心,坚持创新。”

一、坚守初心

金融的初心,就是金融机构的组织善良。这种善良会通过组织架构体系贯彻于所有的行动中,远远超过从业者个人的善良。公司必须有强烈的服务意愿、善良的组织理念、清晰的普惠目标、强烈的社会责任、完善的公司治理。这是做好普惠金融的首要条件。

中国的金融诞生于1500年前南北朝的典当,当时的南朝崇尚佛教,寺院积累了大量财资。官卿平民可以实物典质,在寺院换取现钱,寺院以此获得利息,投入慈善。时称“寺库”、“质库”,即当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写了当时寺庙经济的盛况。由此可见,“金之初,性本善”,金融起源于慈善之心。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还有一家银行叫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也叫“小小银行”;其创办者陈光甫诞生于1881年,1976年去世,是中国近代首屈一指的银行家,被称为“中国摩根”。“小小银行”创立时资本金非常微薄,注册资本10万元,实收只有7万元;但这家银行专门服务小微和社区,发明了一元起存、零存整取、整存零取等多种创新业务,最后办成了中国最大的普惠金融机构。我想跟各位分享陈光甫的两段话:“借款于人,使解一时之厄,人非木石,讵无感激之心?故轻易不敢丧失其信用。天生我人,非令我等仅作饭袋衣架,实欲使我等从事于人群互助之工作。”这是“小小银行”的理念;“人争近利,我瞩远功;人嫌细微,我宁繁冗”,这是“小小银行”的文化。我们不能忘记陈光甫先生的思想和实践,也就是金融的初心。

二、坚定核心

金融有三大核心需要在实践中遵循。第一是逻辑,金融必须坚持公共品属性,国家逻辑第一,商业逻辑第二。金融是垄断行业,持牌机构无论资本结构如何,都已经蕴含了国家信用,因此要在坚持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探索合法合规合理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利益。

第二是信用,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信用不是靠广告宣传出来的,而是凭借长期的体系建设、能力建设、团队建设、品牌积累而成。金融机构必须从百年基业的长期着眼规划自身发展,切不可急功近利。

第三是治理,由于公共品属性,金融无论上市与否,天生就是公众公司;股权必须分散,经营必须独立,运营必须专业。如果将金融机构视为自己的私产,干涉金融正常运营乃至搞关联交易,必然酿成风险。

三、坚持创新

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升级、扶持中小微企业,都必须依靠创新来实践落地。1500年以来的中国金融史就是一部创新史。第一次创新是南北朝的典当创造了“物的信用”,李白《将进酒》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五花马和千金裘不是直接去换酒,而是到了典当变成钱再去买酒,这就是创新;中国金融史第二次创新是500年前的钱庄,钱庄轻抵押而以信用放款,发明了“人的信用”;第三次创新是200年前的票号,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创新,东家掌柜合伙,三爷不进票号等制度,无不体现了中国历史智慧,正因为建立了严格的运营体系,在盗匪横行、交通不畅、信息不畅的年代,票号依然能够做到汇通天下;第四次创新是100年前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黄金十年”,上海作为远东金融中心,拥有了完备的金融体系和繁荣的金融市场。

目前正值中国第五次金融创新的机遇期,我认为有两个方向值得我们深度探索。一是科技金融,就是如何在金融中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等先进技术。科融的逻辑是通过数字化处理和标准化服务来降低普惠金融的成本。普惠金融由于服务的对象太小,成本高、风险高,如果不通过科技来降低成本,就只能依靠高利率覆盖风险,有违普惠的初心。中国在科融领域已经居于世界前列,我们应该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动社会产生和共享科技成果,这也是我们今天共同发起金融科技基金的初衷。

第二个方向是产融协同,金融与实体产业的合作核心是生态化。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中小企业不仅需要获得融资,还需要获得资本、公司治理、市场、技术、人才等全方位的支持,这些支持必须通过产融协同打通上下游、链接一切资源、将单一产业链提升为综合的生态圈才能够实现。金融在配置资源的效率和效益方面远远高于一般企业,应该成为生态圈积极的倡导者和发起者。

除了科融、产融两个创新方向外,我们还要关注服务内容的创新,也就是产品创新。普惠金融发展到今天,其内涵大为丰富,便捷的支付、安全的小额理财产品、利率合理的小额贷款,都是改善小微企业和普通民众金融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无处不在。

最后借用一句话与大家分享并共勉,“与智者为伍,与德者同行,心怀苍生,善行天下。”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