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捡垃圾心得体会500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5 08:43

捡垃圾心得体会500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捡垃圾心得体会的500字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即捡垃圾的意义和心得体会。可以从环保、社会责任、个人成长等方面展开。
2. 结构安排:按照引言、正文、结尾的结构进行写作。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捡垃圾的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详细阐述捡垃圾的心得体会;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捡垃圾的重要性。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捡垃圾的背景:介绍捡垃圾的背景,如我国环保现状、垃圾污染问题等。
b. 捡垃圾的过程:描述捡垃圾的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收获等。
c. 捡垃圾的心得体会: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捡垃圾给自己带来的感悟,如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等。
d. 捡垃圾的意义:阐述捡垃圾对个人、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
4. 语言表达:注意以下几点:
a. 语句通顺,避免语病。
b.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c. 语言要朴实、真挚,表达出真实的心得体会。
5. 举例说明:在阐述心得体会时,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6. 结尾总结:在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登山捡垃圾 阅读谈心得,这个节过得有意义


为进一步激发女职工的工作热情,凝聚团队力量,3月7日,临翔区水务局组织全体女性职工开展“三八妇女节”登旗山、捡垃圾活动。
清晨,区水务局的女性职工们齐聚旗山脚下,迎着和煦的春风,开始了此次登山活动。沿途,大家迈着轻快的步伐,欢声笑语不断,相互鼓励,共同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春天的美好。
登山结束后,女职工们开展了“捡垃圾 促环保 学雷锋”活动,她们沿着下山的路线,弯腰捡拾丢弃在地上的白色垃圾、果皮等废弃物,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为美化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三八”妇女节活动,不仅让女职工们放松了身心、陶冶了情操,还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为临翔区水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巾帼力量。
作者:杨梅雪
编辑:付天美
编审:杨 斌
责编:赵菁菁
总编:王泽思
投稿邮箱:lxqwxb@vip.163.com
温馨提示:如转载请注明“微播临翔”

年轻人捡破烂的快乐,你根本想不到


当代年轻人,遇到过最尴尬的事情是什么?

点外卖没给筷子,绝对可以榜上有名。

如果你自己点外卖,或者和同事一起点外卖,筷子勺子却没给够,那就很尴尬,就像下面这样:

于是,年轻人们想到了一个方法,他们又发扬起了上一辈“捡破烂”的优良传统,平时外卖要是多送了一双筷子,就留着哪天备用。

和收集外卖筷子类似的,还有收集吸管:

年轻人还会收集纸袋、纸箱,谁家没有一个小角落专门丢这些看起来没用的破烂呢:

是的,很多人可能都快把捡破烂当做一种常态了。

不过,他们还会在某一个时间毫不犹豫扔掉自己的旧物和花几个月时间积攒的破烂,让一切都重头开始,并把这叫做“断舍离”。

没有什么比把不穿的旧衣物清空更爽的事情了:

捡破烂和断舍离,这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甚至截然相反的行为,其实很多时候会在同一个年轻人身上出现。

贫穷,让年轻人捡起了破烂

年轻的生活新手要过的第一关,往往是收破烂、捡破烂。

曾经嘲笑着爸妈一过冬就储藏大白菜,捡到什么就往家里带的年轻人,当自己刚毕业开始生活时,就迅速向这一习惯靠拢了。

除了开头提到的一次性筷子、吸管、纸袋,还有很多看起来没什么用的破烂,都能在年轻人这里享受到专门分类的收藏待遇。

捡破烂,可比捡钱容易多了。在豆瓣上有着10万成员的“抠门女性联合会”,成员们热情地分享着各种捡破烂的心得。

祖传的毛衣,隔代继续体面地穿。能够穿着妈妈的阔腿裤、奶奶的花衬衫,才是真正走在时尚和节俭双前沿。不仅省了一笔钱,还能不动声色地告诉别人,祖上潮过。

日本一家跳蚤市场的旧衣服。可见流行总是循环的 / instagram 博主 anemonefleamarket

而在隔壁,有着6万多人的“抠门男性联合会”,组员们更是把抠门定义成了“抵制消费主义侵袭,选择理想消费方式”的崇高行为。

在这里,有男生用一次性拖鞋做了副鞋垫,也有人继承了来自父亲30多年前的腰带。

他们举办的“抠门之王”比赛中,拔得头筹的人将一件廉价的长袖外套穿了几年。长袖也因为袖口磨损,渐渐变成了九分袖和马甲。

豆友分享的“40块穿7年”的长袖(现在是马甲),拿到了“抠王大赛”的第一名,而这个大赛连奖品都是最实用的大米、面粉、食用油

年轻人眼里没有破烂,只有宝贝

在爱捡破烂的年轻人眼中,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废物。

他们有着逆天的变废为宝技能。

罐子摔碎了角就摔碎了吧,可以拿来插花;

啤酒瓶喝完了还是别扔吧,可以用来种绿植;

洗褪色的花床单也还能用,剪一角可以当杯垫,剪碎了还可以给娃娃做衣服。

《他靠捡破烂,把家装修得超美》这样的文章,你可能也在朋友圈里看到过。

《南方都市报》还报道过一个“垃圾改装”的故事。

主人公家里的木椅,是爷爷几十年前做的;茶几面板,是妈妈二十多年前的缝纫机;客厅里的沙发,则是捡垃圾时捡来的。

在国外,也有这样的改装博主。她把破旧的瓶子改成装饰,房间生意盎然的样子,让你不敢相信这居然是野花野草布置起来的。

瑞典女生用捡来的各种旧东西、花草装扮房间,这种靠捡破烂装扮出艺术感的方式很快在网络上走红 / instagram博主@leitntosinspiration

当她因为自己各种富有创意的改装火了之后,写了篇文章:“当你没有钱时,你就会有额外的创造力”。

这也许能解释年轻人为什么早早就学会了五六十岁父母的技能。比起以前父母打点好一切的状态,现在的年轻人终于知道柴米贵了。

《行为研究与治疗》杂志曾经对囤积成癖的人研究发现,他们会喜欢购买多余的食物、家庭用品和洗漱用品,因为永远不想遇到这些东西没有的情况。

收集也是避免匮乏。垃圾袋用完的时候发现还有收集的纸袋可以用,这已经是当代年轻人的小确幸了。

2018年2月28日,台北,民众在卖场内疯狂抢购卫生纸。很多喜欢捡破烂或者囤货的人都会自认为很会过日子

从农耕时代开始,当人类开始定居,就开始把各种能用得上或者用不上的东西都带回家。采集到的食物,更是人类和其它动物维系生活的物资。

行为经济学用“禀赋效应”去解释我们如何珍惜自己得到的东西。

如果你用10美元的低价买到了一瓶红酒,多年后这瓶红酒已经涨价到200美元,但即便市场上有人出到这个价格,你也不愿意出售。

因为人们总是有一种强烈地想要维持现状的倾向,这种倾向甚至大于我们对经济价格的客观判断。

所以,就算是那些离开了使用场景,看起来毫无价值的各种吊牌、电影票、门票、餐厅订单,人们也不愿意扔掉。至少这能证明他们曾经买过、看过、去过、吃过……爱过。

何况这些小票,还能被他们拿来当书签,来标记那些他们刚读几页就没再读下去的书。

捡破烂时,年轻人都以为会用到

捡破烂不仅是年轻人从贫穷生活中的本能,更是他们不断给自己的心理暗示。

对“囤积癖”的研究发现,他们捡那么多破烂,常常想的是:担心不收集会“错失机会”,进而后悔;相信有些东西未来会有用,所以不肯扔掉。

尤其是,如果周围环境非常强调节俭,“扔东西”这件事就充满罪恶感。

一到冬天,北方老一辈人就开始囤积大白菜,甚至放了很久都不愿意扔掉。这点倒是跟现在年轻人囤积塑料袋很像

这种想法如果太过强烈,就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英国行为与认知协会的研究人员就访谈过这样一些人,他们对捡破烂的偏好已经到了人类极限的地步。

在研究员拜访过的10所房子里,无一例外都凌乱不堪,所有的空间里都堆满了他们收集的东西,通常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能过人。

这种极致的“捡破烂”,让他们很难在一堆东西中找到自己落脚的地方,他们甚至不愿意让外人来到家里,跟家人伴侣也常有冲突。

一个捡破烂成瘾的人,家里很可能是这样的,这就没那么幸福了

虽然绝大多数人捡破烂,都不会像囤积癖这样影响到正常生活。但很多人也已经发现,他们捡那么多东西,可能只是因为心理上觉得不能浪费,而不是实际上会用到。

嘴上说会用,行为却很诚实。

捡破烂到尽头,就是断舍离

于是,曾经热爱捡破烂的人,不久后可能就会在“断舍离”有关的小组里,仔细反思自己到底收集了多少没用的东西。

一位进行断舍离的网友分析自己囤的东西,有些就是之前各种捡破烂留下的

更有妈妈灵魂拷问般问自己:

“带饭的装备有两大包,圆的方的、高的矮的、炖的微波闷烧的。是有满汉全席让我带么,明明天天只用一个;

家里的锅有压力锅、平底锅、蒸锅、煮锅、炒锅……我这是要全职煮妇么?天天早上也就是给儿子煮个面条水饺。”

她给自己的下的“断舍离”目标是:不要收集同款,赠品尽量不要。

2017年06月15日,郑州大学体育馆西广场的跳蚤市场上,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摆出自己穿不着的衣服来卖,毕业也是“断舍离”频率最高的时候

捡破烂时捡的越开心,断舍离时就得越狠心。

想要断舍离的年轻人,除了扔掉自己不怎么用到的口红、保湿霜、小本子、过期药,还要扔掉好不容易集齐的各种型号塑料袋。

如果说在抠门人类或者捡破烂的小组里,组员每天分享的是今天还能从什么地方捡到宝贝,薅到羊毛,那么到了断舍离小组里,要分享的就是今天又扔了哪些以前捡过的破烂。

2012年6月16日,河南省焦作市,河南理工大学校园内,跳蚤市场。毕业生一定感受过断舍离是什么滋味

一位成员就分享说,储藏室里堆满的纸箱、书包、塑料袋,清理出去能堆满小区一米高的垃圾桶。而这些大多都是以前留下来又不舍得扔的破烂。

如果你去微博知乎上再看一下,“断舍离”的信仰者们已经把这一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不光要扔掉各种不用的塑料袋、纸箱纸盒,用得少的家电家具可以断了,不看的书可以舍了,没用的前任以及前任留下的一切东西,也都可以离了。

2017年7月1日,北四环内芍药居一小区,一位女生正从搬家车上卸下行李。一到搬家,尤其能感觉到“断舍离”的重要

你又会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文章——《扔掉家中90%的东西,他反而过上更好的生活》,《你有多少东西都是不需要的,快学习断舍离吧》。

年轻人真的很容易在这两种状态间摇摆。

前两个月,他们可能还兴致勃勃地跟着各类手工达人变废为宝,热衷于捡各种破烂,现在,他们转头就去买了一本叫《断舍离》的书,并在心里默念到:

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是不断变化的。当与物品的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

能够收拾好一件东西,就等于遵守了与自己的约定。

又捡破烂又断舍离的,很有可能都是同一批人。

断舍离是这届年轻人的宿命

不过,尽管在只爱收集不爱扔的家长们看来,一边捡破烂一边断舍离,是一种异常精分的行为,堪比喝啤酒泡枸杞。但在年轻人这里,却毫无违和感。

因为,不管是捡破烂还是断舍离,都是生活。

捡破烂是因为他们想把有限的钱花在更有用的地方,断舍离则是因为,他们没那么多空间可以放破烂。

生活让我断舍离,我不得不断啊。

2019年一份对8个一二线城市的租房报告显示,这些城市合租单间平均面积都不超过25.9平方米,深圳甚至只有10平方米。

2018年9月4日,北京,刚刚下班的员工回到家里。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漂年轻人的住房空间

不像父母拉回几百斤的大白菜还能放院子里囤起来,现代年轻人居住的空间小到只能极简。

而且,在受调查的8个一二线城市中,约40%的租客每年都要考虑是否续租或者换房。想想搬家有多烦,你就知道“断舍离”有多重要。

无锡的一家搬家公司就发现,十年前搬家,大到冰箱彩电桌椅木床,小到锅碗瓢盆床单被罩,甚至是一个花盆,人们都要带走。而现在,搬家越来越频繁,行李也越带越少。

这届年轻人无形中就完成了断舍离——丢掉自己的破烂,再拍张新家的照片,打卡朋友圈说:最近开始极简主义了。

2018年9月2日,北京,一对情侣在北京东二环租了一个带独立卫生间和阳台的单间。房子虽然小,有猫够了

不过,尽管“断舍离”一直在告诉你,要警惕消费主义的陷阱,但它没说,想要践行“断舍离”的生活,也是另一种“昂贵的消费”。

买一个性冷淡木桌,可比直接捡一个旧书桌贵多了。而你虽然扔掉了旧衣服,却要再花钱去买“贵不要紧,一件能顶几件”的新衣服。

搬到新家要添新物的年轻人,再看看自己的钱包,就会同那个“断舍离”的自己和解:这么好的盒子扔了好可惜,要不再废物利用一下吧。

年轻人还是单纯地很好理解的。他们既想要省钱环保,又不想让生活那么复杂那么糟。他们时而踌躇满志想要改造生活的一切,时而又精疲力尽想要扔掉这一切。

所以他们一边捡破烂,一边断舍离。

就拿天猫双十一来说,想必你也剁了不少次手,那有些商家送的好看的纸箱怎么办?

选择“捡破烂”,留住它们,好像纸箱收集的太多了;选择“断舍离”,把它们扔掉,又觉得可惜。

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

这一次,你可以把纸箱果断送回菜鸟驿站,参加“回箱计划”,让纸箱二次流动起来。

菜鸟联手快递公司全面升级的“回箱计划”,绿色回收箱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不含港澳台)。

你可以把纸箱送到4万个菜鸟驿站和3.5万个快递网点,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实现“环保小循环”。

淘宝搜索“绿色双11”,点击承诺即可成为“双11绿色合伙人”。截至11月19日,已经有超过4000万人次加入这一行动,如果他们每个人回收利用1个快递纸箱,就可以减少150多万吨碳排放。

而我们的年轻人——大学生,也成为了这次回收行动的重要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菜鸟绿色行动高校驿站回收台

天猫、菜鸟联合清华大学等全国2000多所高校发起绿色双11倡议,并联合60所高校举办了落地活动,在校园内设立绿色回收点集中回收快递纸箱,累计回收纸箱超过20吨,线上线下参与超过50万人次。

11月20日,菜鸟还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以及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百世等快递公司共同发起“全国纸箱回收日”。

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5个城市的220个小区设立集中回收点,倡议“一人回收一纸箱”。

给破烂纸箱寻找一个合适的家,让断舍离不再带来额外的浪费。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却能让年轻人重新掌握对生活的控制。因为这次,是留是舍,他们有的选。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