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残疾人工作讲话》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5 15:31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残疾人工作讲话》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残疾人工作的讲话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主题:在撰写讲话作文之前,首先要明确讲话的主题,确保作文内容紧扣主题,突出重点。
2. 了解背景:了解当前我国残疾人工作的政策、法规和实际情况,以便在讲话中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3. 关注受众:了解受众的背景和需求,确保讲话内容符合受众的期待,提高讲话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4. 结构清晰:讲话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讲话背景和目的;主体部分阐述观点、分析和建议;结尾部分总结讲话要点,提出期望。
5. 语言表达:讲话作文应使用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晦涩的词汇。同时,注意语气亲切、自然,便于受众理解和接受。
6. 内容充实:讲话作文应具备丰富的内容,包括政策解读、案例分析、成功经验分享等。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增强讲话的说服力。
7. 强调平等、关爱:在讲话中强调残疾人与健全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呼吁社会各界关爱残疾人,消除歧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8. 提出具体措施:针对残疾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9. 倡导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残疾人工作,共同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10. 展

南阳市残联在2025年全省残联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孟向东 李栀子 通讯员丁小凤

1月21日,河南省残联召开2025年全省残联工作会议。会上,南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高云胜以《聚焦优化服务 加强协同联动 高效推进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办理工作》为题作典型发言,从强化协同联动、注重队伍建设、加强政策宣传、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交流了南阳市残联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办理工作经验做法。

近年来,南阳市残联在省残联的精心指导和南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实现了“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端受理、一次办理”,开启了残疾人“办证便利化、补贴同步化、帮扶及时化”的高效服务南阳新模式。截至12月23日,全市申请办理9795件,已办结7476件,办结率76.3%;总办件量位居全省第一。

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南阳市残联主动承担牵头部门职责,协调相关部门按照“加强总体设计,推动模式创新,注重改革引领和数据赋能双轮推动”的总要求,在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绩效上下功夫。积极与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政务审批服务中心、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卫健体委等多部门构建联席工作会议机制,形成“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强大合力。例如,我们与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加强沟通协作,在办理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业务时,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发放准确;与卫健体委加强联系合作,聚焦残疾人群体的健康需求,定期开展集中评残和上门评残活动;与人社局共同发力,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与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通力协作,解决系统应用、数据录入、好差评二维码等技术问题,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注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了提升服务能力,市残联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省、市业务培训及推进会、学习交流活动,对培训对象进行扩面,通过专家答疑解惑、现场咨询等形式,对业务分管领导、相关科室业务负责人、“一件事”综合窗口业务员、乡镇、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和网格员等全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参训人员熟知办事流程和操作指南,推动“一件事”高效办理。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知晓率。一方面,通过线上渠道,如微信公众号、居民网格微信工作群等,定期推送残疾人相关政策、服务指南等信息,让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最新政策动态。另一方面,注重线下宣传,通过印发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宣传单(办事流程、办理指南、申请表)十万余份,发放到乡镇、村(组);在县残联办证大厅和乡镇便民服务窗口进行张贴;在邮政快递邮寄残疾证中附办事流程、办理指南、申请表;在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工作中,动员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上门为残疾人及其亲属宣传“一件事”服务,将政策宣传深入到社区、村庄、家庭,确保政策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以满足残疾人多样化的需求。一方面畅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线上”,依托河南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各部门业务协同、系统互联、信息汇聚、数据互通,解决群众多头申办、多次登录、反复填报等问题。“线下”,按照 “一表申请、统一受理、后台流转、并行办理”的要求,“多部门”申报实现“一窗式”受理。缩短办理时限,形成残疾人服务 “一件事”标准化流程。另一方面推行“1+N”上门服务。为解决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限制而导致的“出行难”“办证难”,以及难以熟练使用互联网线上办理的堵点,联合相关部门聚焦评残办证、民生保障、托养护理、技能培训、康复治疗等N项“量体裁衣式服务”,开设政务服务直通车“流动窗口”,深入镇、村(社区)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解决了残疾人在办事过程中的难点。

强化调研督导,确保工作实效。南阳市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后,党组书记、理事长第一时间带领相关人员到试点县区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座谈会对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结合工作实际,安排5个调研组到各县区开展调研,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了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市残联实行了日通报制度。每天下午六点通报县区办件进度和办结率,对进度较慢或存在问题的县区进行督促和指导,为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保驾护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办理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继续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残疾人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继续优化业务流程和办理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性;继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满足残疾人多样化的需求;继续加强监督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高云胜说。

安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在2025年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王振宁

3月25日,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召开2025年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会议总结2024年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安排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吴霄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安阳市残疾人联合会以《健全四级康复服务体系,着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为题作交流发言。

2024年以来,安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坚持以残疾人康复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完善制度、整合资源、优化服务,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着力满足残疾人多层次、个性化康复需求,推动全市残疾人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

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持续深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合力推动残疾人康复体系建设。联合市委社工部、市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将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量化管理目标,统筹推进服务体系建设。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工作现场推进会,组织全市各级残联和卫生健康委工作人员及部分乡镇卫生院院长、村卫生室负责人实地观摩残疾人康复站建设,畅通部门之间、市县之间沟通协调渠道,合力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持续加强资源整合。持续深化党建在村(社区)残协和基层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建设工作中的引领地位,把村(社区)残协的组织优势和村卫生室康复指导站的康复专业优势紧密结合,形成组织联建、阵地联用、服务联动的运行体系。2024年建成内黄县东庄镇凡村、楚旺镇后街村等一批高标准村级残疾人康复指导站。依托卫健、民政等部门的医疗、养老、托养照护等资源,将残疾人康复体系全面融入各部门项目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基层康复服务能力,在站点布局上,选择残疾人口多、康复需求大、医疗设施条件好的村(社区)布局康复指导站。在设备选择上,专业人员量身规划,确保康复设备满足群众需求。在服务方式上,发挥家庭签约医生作用,持续提升基层康复服务队伍能力水平。推动康复站点达到有平台、有场地、有人员、有设备、有制度、有档案、有标识等“五有”标准。积极探索“互联网+居家康复”,在北关区灯塔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云关爱平台”,推动医疗和康养有效整合。

下一步,安阳市残疾人联合会持续提升市级残疾人康复机构服务水平,切实发挥县级残疾人康复机构骨干作用,稳妥推进基层残疾人康复站点建设,让残疾人就近就便享受到专业的康复服务。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