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精心挑选《投资学博迪读书笔记》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5 16:16

精心挑选《投资学博迪读书笔记》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投资学博迪读书笔记的作文,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明确读书笔记的目的": - 确定你写这篇读书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梳理知识点、总结思考,还是为了与他人分享你的学习心得。
2. "结构清晰": - 读书笔记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博迪的《投资学》以及你选择阅读的章节或主题。 - 主体部分详细记录你的学习内容和心得,可以按照章节或主题分段论述。 - 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3. "内容详实": - 对博迪《投资学》中的关键概念、理论、模型和案例进行详细阐述。 - 引用原文中的具体例子或数据来支持你的观点。
4. "分析评价": - 对博迪的理论和观点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 可以探讨博迪的理论在实际投资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5. "批判性思维": - 展现你的批判性思维,对博迪的观点提出质疑或提出不同的解释。 - 不盲目接受,而是通过逻辑和证据来支持你的观点。
6. "逻辑性": - 确保你的论述逻辑清晰,每个观点都有合理的过渡和支撑。 - 使用过渡词或短语来连接不同的

博迪投资学第十版课后习题答案

博迪《投资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下载地址:

http://jlss.100xuexi.com/ChongCi/show.aspx?id=27407

jlss.100xuexi.com


相关推荐:
博迪《金融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修订版)同济大学数学系《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7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7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更多优质资料,请登录【君临书舍jlss.100xuexi.com】

投资 | 我的投资之路与投资哲学(含荐书)

准备记录我这几年的投资之路,说有心得,其实毫无心得,可能唯一悟到的一点就是,坚定自己,像一只蜗牛一样,慢慢爬,爬得慢,但是总会很远。积小流、不行而至。

2019年全年:收益率15%;

2020年全年(疫情开始):收益率48.5%;

2021年全年:收益率-13.43%;

2022年全年:收益率-17.52%;

2023年全年:收益率4.08%;

2024年全年:收益率46.54%。

自从跨入投资之门,认真学起投资之后,我开始明白,简单才是最难的。相比于一无所惧地追求名望与财富,保持本心却并不容易。

一、我学习投资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是《国富论》,翻阅我的读书记录,应该是2018年6月第一次读,这本书也是现代经济学的起点,这本书帮助我初步建立起了整体社会经济分析的框架结构、塑造了系统性思维、更理性直观地认识到了经济以及社会分工所起的重要作用。

这本书尽管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非常晦涩难懂,但我想,任何事物都存在舒适区,读书也是,如果不打破自己,怎么能够去探索更多、更美好的世界呢?

这本书其实内容我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核心思想早已深入脑中,如经济结构的运作、社会分工、劳动价值等观念,奠定了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同时也为后面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哲学有了更多的基础准备。

二、2018年7月,我又马不停蹄地读了另一本巨著,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如果说《国富论》似红楼梦,包罗万象、挥洒自如,那么这本《经济学原理》更强调的是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他把经济学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规矩更多、抑制生动活泼性的同时,也使得这门学科更清晰、精确和富有逻辑。

三、同样是2018年7月,我读了勒庞的《乌合之众》,这本书算是集体心理学的代表作,我之所以会把这本书放在这篇文章里,是因为我觉得投资与心理学密不可分,这一点我后文会讲到。不管是各行各业,一旦入场的玩家多了之后,要成为一个完全“理性的人”极为困难,而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基础便是假设所有人都是绝对理性的人,而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基础就是假设所有人都是绝对理性的人。以一个“绝对理性人”为前提的经济学注定了其发展的结局不会太过可观,所以前两本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将会在后文被推翻,这也是学习投资、读书以及做任何事所必经的观点重塑过程。

四、我正式入门投资的是一本投资学教材,名字叫作《投资学》,博迪编写的书,这本书我2018年年底开始学,一直到2019年5月正式学完,历时半年,同时也是2019年上半年,我开始入场基金、股市。我认为读再多的书,首先得有系统性思维,碎片化的观点始终不是自己的,所以我一来就选了最难啃的书,并且这本还是大学金融学的教材之一,当时我是配合着B站的课逐页逐课进行学习的。这本书会让你建立起股市整体的观念,以及股市形成、交易的本质、投资收益的计算等,不一一列举,该部分内容较为枯燥,但我认为是值得的。

五、学完投资学后,会对投资去魅,同时会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天下随便掉下来的馅饼、也没有免费的午餐,基于大数据以及多年的股市交易模型,会发现,大部分投资者都不会比指数基金赚得更多,同时大部分追涨杀跌、低买高卖都只是搏运气而已。2019年6月,我开启第一本影响我投资观念的书,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一出版即被誉为价值投资者的圣经(有空专门写关于这个的文章,此处暂且不表),这本书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巴菲特前期的投资观念,一句话以概之,“永远要知道自己坚守的安全边际”,换句话说,就是要永远保证自己不会亏大钱,这才是最重要的。

六、2019年7月,我开启了对我思想观念重造的一本书,即丹尼尔的《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是行为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作者通过多种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了人在某些情景下是不受理性控制的,进而推翻了传统经济学的逻辑基础,丹尼尔也因为这个观点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在本书的指导下,我发现,单纯用数字、函数、公式、数学模型去构建投资体系似乎非常不合理,要不然如何去解释“牛市、熊市”的根本性来源呢,这些会不会与人的本性有关呢,追涨杀跌、踩踏性下跌、追杀似上涨。这也是我要把《乌合之众》放进这篇文章里的原因之一。

七、同样是2019年7月,我读了《漫步华尔街》一书,这本书回溯了股市的历史以及介绍了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投资理论,当拉长市场历史、股市历史来看,会发现,市场与人始终都会处于不断的进化中,想要凭借“小聪明”战胜市场很难。

八、2019年8月,我开始阅读《穷查理宝典》,这本书讲述了查理芒格的投资智慧,芒格作为巴菲特的老搭档,大部分人只知道巴菲特的光辉战绩,却往往把这个伯克希尔的“智囊”和及其低调的人给忽视掉。这本书不需要划重点,全篇内容都是重点,如果你认可芒格,你会发现,当你把他的人生历程、投资历程和书结合,所有话虽简单但却及其富有智慧,所谓大道至简,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这本书不仅讲投资,更是一种人生哲学。芒格说过,投资是一件极其复杂、系统的事情,想要只凭一两个理论、一点小经验而长期战胜市场简直是“可笑”的事情,他认为,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并且要跨学科学习,要用跨学科、系统思维去看待投资,甚至是世界。一叶障目、坐井观天并不可取。

九、2019年11月,我读了李昌镐的《不得贪胜》,这本书可以说是和投资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我认为这本书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道”层面的,而非“技”层面的。李昌镐是围棋届的棋手,也是他那个时代所有棋手的噩梦,他有一个外号,叫“石佛”,这本书讲了他一路走过来的感悟。围棋是一种“胜负”哲学、一种“大局”哲学,我认为投资也是,没有人会想在投资中亏钱,如何在与自己的博弈、与世界的博弈中获得主动权,需要细细品味“不得贪胜”的人生智慧。所谓人生如棋、不得贪胜。

十、接着,我接触了天涯里一个ID叫“股海十三年”的博主,他从2011年发的帖子至今,我都一一读了,并且自己整理了一大篇文稿,他的投资理念与我不谋而合,也更加让我确信我自己的投资哲学。因为有这些前人走过的路,我才能更坦荡、更自在与更加有信心。

十一、2020年3月,我读了《反脆弱》一书,这本书也是更加注重“道”层面的,一言以概之,我们要如何在不确定中获得收益。我们从出生、到终将面临的死亡,这中间的过程,每时每刻都是不确定的,不确定我们会奔向何方、不确定我们能不能做到、不确定会不会有意外,与其去焦虑未来到的“不确定”,不如去思考这种不确定,我们要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才能去创造最大的收益。投资也是一种不确定的东西,如何做到“反脆弱”,在不确定性中收益,正是这本书要探讨的内容。

十二、2020年4月,我读了《经济思想史》一书,这本书范围很广,把经济学脉络整体梳理了一遍,从古典经济学的供给端分析,到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视需求端,从古典的历史于理论结合,以及到新古典的微积分数学分析,以及现在的现代数理经济学、数学模型下的分析方法,以及一些非正统的经济学观点,还是很有收获的。唯一的缺憾是没有把“行为经济学”的相关内容。行为经济学对以往经济学的摧毁是巨大的,它否定了理性人的假设,在以后的思想史上必定会出现它的足迹。

十三、2020年7月,我读了《戴维斯王朝》一书,“戴维斯双击”这个概念,做价值投资的人应该都知道,“风物长宜放眼量”,永远不要在意眼前的得失,我们需要保持一个优秀的品质,保持谦卑并不断学习。

十四、2020年八月,我读了《激荡三十年》一书,这本书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深刻的经济历史变革过程,对于环境、政治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本书我认为非常好看,尽管可能和“投资”相关度不大,但我认为一个好的投资者,必须要理解历史、环境、政治以及未来将会出现的变化,也会对我们当下的处境更有信心。“尽管被脚步踩了又踩,被车轮碾了又碾,可是仍然生机勃勃”。

十五、2021年2月,开始读《非理性繁荣》一书,本书与之前提到的“行为经济学”很有关联,这种非理性繁荣的泡沫下面,往往蕴含着人深深的贪婪,我们要学会“不得贪胜”,巴菲特有一句经典名言,“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也许,股市需要一些反人性才能走到最后。

十六、2021年7月,开始读《十年一梦》,这本书是一个操盘手的自白,我发现趋势投资与价值投资殊途同归,都是落脚点于“人性”,也让我打消了对投机的偏见,同时也让我的认知更加完整。果然,偏见不是一个好东西,一个人身上理性与非理性总是共存的。

十七、2022年1月,阅读张磊《价值》一书,我在我公众号里有一篇关于这本书的投资笔记,在这里我就不细讲了。

从2018年6月第一次接触经济、投资,到2022年1月,这应该是我读的最后一本与“投资”直接相关的,后面,由于时间少、工作忙碌,自己重心慢慢往法考、法律方向偏移,我就不再注重针对性地去读投资方面的书了。后面都是以“社会学、经济学、历史”统筹的在读,虽没读具体这方面的,我每年依然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以及自己投资的公司仔细研读财报,而不再局限于单纯“投资”。但是我认为,我走过的路,都会深深影响后面的我,这些书,都会让我面对未来的生活更加有底气,也让自己更加完善。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我现在思考得更多的是,当别人都贪婪时,我能够有勇气选择转身。但是当别人都恐惧时,我还能够选择一往无前吗?

我不知道,我无法试探自己的人性。

相比于动机,现在的我开始渐渐关注结果。人生,不过就像一场投资,我们紧握筹码,等待着交换,等待着价值之花的绽放。

怎样拿好自己的筹码,不受外界影响?那就读书写字吧,保持一颗“极简”之心,等待自己这个“标的”被市场认可,等待财富之花绽放,价值投资者,所需要的,只不过是时间而已,时间会抚平波动,实现它本有的价值。

你说,难道不是这样吗?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