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5 16: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史记》读后感20字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确保读后感围绕《史记》的主题展开,如历史价值、人物评价等。 2. "简洁有力":由于字数限制,语言要精炼,避免冗余。 3. "突出重点":挑选一两个最深刻的感受或印象,避免面面俱到。 4. "积极正面":尽量表达积极向上的观点,如对历史的认识、对人物的敬佩等。 5. "避免错别字":确保作文中无错别字,保持文字的规范性。 6. "结构清晰":即使只有20字,也要有明确的起始、发展和结尾,形成完整的句子结构。
例如: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司马迁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努力学习历史。父亲临终时嘱托他一定要完成《史记》的编撰。司马迁把父亲的嘱托牢记心中。但是就在这时,他含怨被汉武帝判了宫行。飞来横祸并没有打垮司马迁的坚强意志,他没有放弃实现父亲的遗嘱。他忍辱负重,一心一意地撰写《史记》。用了十三年时间写出了52万多字的史学巨著《史记》。
司马迁的精神,贵在坚持。古语说得好“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我仿佛看到司马迁的父亲,临终前泪流满面地嘱托司马迁一定要完成《史记》;我仿佛看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奋撰写《史记》的情景;我仿佛看到司马迁一年四季不顾年老体弱,依旧奋笔疾书撰写着《史记》。
司马迁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了许许多多像司马迁一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比如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他不向厄运屈服两次撰写《国榷》。还有凿壁借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车胤和孙康,悬梁刺股的孙敬和苏秦。他们的故事让我懂得了,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
而我和他们相比可是天壤之别呀!我是一个不喜欢数学的女孩子。从小就不努力学习,总是跟不上别人的脚步。越来差距越大,有时都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因为数学是一环扣一环连在一起的,只要有一环失落,其他的就越来越听不懂了。后来我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努力充实自己,每天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把自己落后的部分补起来。现在我觉得数学并不难了。
孙中山先生说:“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 革命家吴玉章说:“ 做学问要花功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我要铭记先人的教诲。努力,勇往直前。
读《史记》有感
刘信良
《史记》篇篇扣心弦,
人物故事读罢感。
二十四史列为首,
深远影响传年年。
言明“史家之绝唱”,
觉悟启迪智慧卷。
一代才子负不羁,
高风长存永不泯。
2020.04.26于西安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借老子之口说出了被他改造过和发展了的至治理想。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有意识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小国寡人”和奴隶社会“使民”如何的思想,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