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5 17: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画眉鸟》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作品主题:《画眉鸟》作为一篇文学作品,首先要明确其主题思想。在写作前,要充分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如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人性的呼唤等。
2. 分析作品结构:了解作品的结构特点,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各种文学手法,如对比、象征、拟人等,来表现主题。
3. 概括作品内容:在作文中简要概括《画眉鸟》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人物、事件等。注意不要过多地复述原文,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4. 表达个人感受: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阅读《画眉鸟》后的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对作品主题的理解:阐述自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以及与自己的生活实际有何关联。
b. 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画眉鸟、主人等,谈谈自己的看法。
c. 对作品艺术手法的评价:分析作者在作品中运用的一些艺术手法,如象征、对比等,谈谈自己的感受。
5. 结合现实生活:在作文中适当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作品对自身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作品中的美好品质:如勇敢、善良、坚韧等,谈谈这些品质
积善逢善,积恶逢恶。仔细思量,天地不错。——《喻世明言之“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谁能想到,因为一只画眉鸟,竟然能让七个人丢掉性命?这个发生在北宋徽宗宣和三年的离奇大案,在今天读来,仍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这个案子看似离奇,却又深刻反映了人性之恶,最后通过作恶者的罪恶下场,告诫了当下的人们:人生在世切莫作恶,作恶者早晚都逃脱不了恢恢法网的严厉制裁!
画眉鸟
北宋徽宗宣和三年,海宁郡武林门外北新桥下一个叫沈昱的机户,那时候的机户是江南专门从事手工丝织业、棉织业的民户,隶属匠籍,要向官府缴纳做好的缎匹作为徭役。沈昱技艺精绝,是以家中颇为富足。他和妻子只养育了一个儿子,叫沈秀,只有十八岁。
这沈秀是独子,被父母宠溺坏了,整日不务正业,只是喜好风流闲耍,靠养着画眉鸟度日。“靠养着画眉鸟度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拿着这只很漂亮、很有灵性,叫声又悦耳动听的画眉鸟去各处比试,往往别人的画眉鸟都斗他不过,时常让他赢得百十贯钱。
沈秀因此对这画眉鸟极为爱惜,把它视若性命一般,为它做了一个金漆笼子,黄铜钩子,哥窑的水食罐儿,再罩上绿纱罩儿,可以说为这画眉鸟提供的全都是顶级配置。这天,沈秀吃了早点,又提着画眉鸟,摇摇摆摆进城直奔柳林里去斗鸟了。
不料,沈秀来得晚了,那些斗鸟的人都早已散尽,只留下沈秀一人一鸟在这空荡荡、阴森森的柳林里。沈秀把鸟笼子挂在柳树上,听画眉鸟叫唤了一阵,正打算回家去。突然小肚子一阵刀绞般的疼痛,沈秀支持不住滚在地上。原来,沈秀自幼患有小肠疝气,时不时会发作,而这一次发作得尤其凶险。
正当沈秀小肚子痛彻心扉以致人事不省的时候,有个名叫张公的箍桶匠人挑着担儿要从柳林穿过。只见沈秀躺在地上脸色蜡黄、人事不省,那画眉鸟见有人来了,叫得欢了。张公见这精致的鸟笼和极品画眉鸟,心想,这画眉鸟少说也值得二三两银子吧,顿时便起了贪念,把鸟笼提在手里,正要离开。
没想到那沈秀这时突然苏醒,眼见有个陌生人竟然要拿走他的画眉鸟,顿时急了,张口骂道,老王八,那要把我的画眉鸟拿到哪里去?张公听到沈秀骂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从他挑担里拿出削桶的刀,按住沈秀的脑袋,拿刀往他脖子上使劲儿一勒,那刀锋利无比,沈秀的脑袋早滚落一边。
张公慌忙将沈秀的头提起,丢进一株空心柳树之中,将刀放回挑担里,把鸟笼挂在挑担上,生意也不去做了,一溜烟,穿街过巷,径直奔武林门外而去,他要赶紧把这画眉鸟脱手。
《喻世明言之一鸟七命》
张公挑着担儿、提着鸟笼,到了武林门外,果然碰见了一行五人,这五人正要收拾货物回去。他们都是东京人,其中有个贩卖生药的李吉,此人生平也爱养画眉鸟,眼见张公挑担上有只极品画眉,便拦住张公询问这画眉鸟卖不卖。两人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李吉花了一两二钱银子买下了画眉鸟。
张公拿着这画眉鸟好似烫手山芋,现在脱手了这个祸根,心里轻松了很多,生意也不做了,挑着担儿直奔家中。他家在西城脚下,家中无儿无女,和老婆两人相依为命。张公一进门赶紧关上大门,把自己今日所做的歹事一五一十告诉了自己老婆。老两口得了这一两二钱银子,欢天喜地的,全不顾自己所做之事伤天害理。
临近中午,柳林里沈秀的无头尸身才被两个路过的挑粪庄家发现了,惊动了官府,官府差官吏、仵作等人前来现场勘查,并差遣捕快缉拿凶犯,一时间城里城外闹得纷纷嚷嚷。沈秀父母到天黑都没等到儿子回来,第二天天明时分,沈秀的父亲沈昱才进城在柳树林里看到了儿子的尸身,沈昱便到临安府告官,知府严令务必要尽快将凶手捉拿归案。
沈昱将儿子尸首收敛后,夫妻二人终日哀伤,便想着发个帖子禀告四方,但求寻到儿子沈秀失去的头,让儿子得以全尸下葬。便写了几张帖子满城张贴并告知官府:若是有人寻得儿子沈秀的头,愿出赏金一千贯钱;若是捉拿到了凶犯,愿出赏金二千贯钱。随即,官府也出告示:寻得沈秀的头给赏钱五百贯,捉获凶犯给赏钱一千贯,告示一出,满城轰动。
南高峰脚下有个以抬轿为生的人叫黄老狗,一生鲁拙,只有两个脑筋不大灵光的儿子,一个叫大保,一个叫小保,一家三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甚至到了衣不蔽体、食不充口的境地。这黄老狗忽听得有人说,城里有财主和官府一共出一千五百贯赏钱寻找被杀者的头,他便交代两个儿子,要他们把他的头割了,埋在西湖水边,过了些日子再挖出来拿去领赏。
不久,黄老狗的两个儿子大保和小保,果然按照黄老狗的主意,割了黄老狗的头,数日后拿着黄老狗无法辨认的头去沈昱家和官府领了一千五百贯赏金。沈昱便把那无法辨认的头放入儿子沈秀的棺木中。自此过了数月,相安无事。
《喻世明言》
那沈昱身为东京机户,轮到他押送缎匹赴东京。沈昱到了东京,待忙完了押送缎匹之事后,取了批复的回文。心想,早闻京师景致与别处不同,何不闲逛观赏一番?于是,沈昱把东京的名胜山川、庵观寺院和有名的去处都逛了一遭。偶然从御用监禽鸟房门前经过,他也是喜爱禽鸟的,便花了点钱打点,得以进去闲看。
忽听得有一只画眉鸟叫声十分美妙,仔细一看,却发觉正是儿子沈秀养着的那只画眉鸟!那画眉鸟认出沈昱是旧主,叫得越发欢腾,又叫又跳。沈昱触景生情,不禁失声痛哭。沈昱这一痛哭惊动了掌管禽鸟的校尉,连忙喝问沈昱,这么一折腾,闹到了大理寺官员那里。
沈昱就把儿子一大早带着画眉鸟在柳树林里被杀之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大理寺官员听了,知道这画眉鸟是东京人李吉进贡来的,便差人火速把李吉捉拿到大理寺严加审问。李吉只说是自己因在杭州武林门外撞见一个箍桶的,他的挑担上挂着这只极品画眉,因见这画眉鸟叫得动听,长得又美,便花了一两二钱银子买来,进贡上用,并不知情有命案之事。
审问的官员认为李吉说不出卖主姓甚名谁,哪里人氏,分明是有意抵赖,不肯认罪,便对李吉一番严刑拷打,李吉被打得皮开肉绽,吃痛不过,不得不认罪,说是因见画眉生得巧妙,一时生了贪念,杀了沈秀,将头抛弃等等。大理寺官员将此案上报朝廷,朝廷回复按律处斩。
大理寺官员将画眉还给了沈昱,让沈昱回乡,并将李吉按律斩首。李吉就这样冤枉送了一条性命,李吉冤死之事,让那两个当初陪他同到海宁郡做买卖的同伴甚为不平,他们虽不知那张公姓名,却认得张公,于是两人一商量,决意要寻到机会去趟杭州捉住真凶张公,为李吉平冤昭雪。
沈昱带了画眉,收拾行李,星夜赶回家中,将东京遭遇告知妻子,夫妻俩又是痛哭一番。第二天,沈昱提了画眉来到府衙,向知府细说东京的遭遇。知府说,既是已将凶犯斩首,可将沈秀棺木烧化。于是,沈昱将儿子沈秀的棺木焚化了。
连环画《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再说同李吉一起来杭州做生意的那两个伙伴,恰巧有些药材要去杭州贩卖,他们处理完了生意,便决意要找到杀死沈秀的真凶,为李吉平冤昭雪。两人便满城打听箍桶之人,寻了一日,一无所获,二人闷闷不乐回到店中歇了。
第二天,两人又进城来寻觅箍桶之人。恰巧就遇到了一个挑着担儿的箍桶之人,二人便向他打听,说长得这般这般模样的一个箍桶的老儿,不知他姓甚名谁,大哥你可认得此人吗?那人便告诉他们,在箍桶这行当里只有两个老儿:一个姓李,住在石榴园巷内;一个姓张,住在西城脚下。
两人便先径直来到石榴园打听,只见李公正在那儿干活,两人见了,并不是他。接着又赶往西城脚下,打听到了张公家门口,张公妻子告诉他们,张公不在家,到外面做活儿去了。两人没有言语,径直返回,还没走半里路,恰巧远远望见一个挑着箍桶担儿的老儿,双方正好迎面撞见。张公不认识他们两人,他们俩却认识张公。
两人便拦住张公询问,打听实在了眼前之人正是张公,两人便声称有活计要请手艺老成的师傅做,是以找到张公,两人约定张公,明日再来找他。两人和张公分手后,直奔府衙,向知府告状。知府说那沈秀一案的凶犯不是已经被斩首了吗?两人这才将李吉的冤情一一向知府禀明,并苦苦恳请知府秉公作主。
知府便连夜差人将张公捉拿到案,投入大牢,第二天升堂审问。张公只是矢口否认,知府喝令打他三十大板,直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张公仍是不肯招认。李吉的那两个同伴当即在旁作证,张公还想抵赖,知府大怒,喝骂张公,人证物证俱在,若再抵赖,就夹棍伺候。
张公这才慌了,只得将盗取画眉,杀死沈秀之事一一招供。知府这才得知沈秀的头就在柳树林里一株空心柳树里,知府便差人叫来沈昱,押着张公到柳树林里寻头,沈昱果然从一株空心柳树里找到儿子的头。至此,坐实了张公罪行,将张公打入死牢。
知府又问沈昱,当初那黄大保和黄小保兄弟俩又是从哪儿来的人头?于是把黄大保和黄小保捉拿归案,严加审讯,又查出他们兄弟俩杀死父亲冒领赏金之事。知府怒不可遏,悲叹世间竟有如此逆天之事,下令不要计数,将黄大保和黄小保暴打一顿,投入死牢。
随即,知府将两案上报朝廷,朝廷下令:将原审问李吉的大理寺官员贬为庶人,发岭南安置;李吉无辜冤死,赐赏钱一千贯,子孙免除差役;张公谋财害命,屈害无辜,按律处斩,加罪凌迟,剐二百四十刀,分尸五段,枭首示众;黄大保、黄小保贪财杀父,都凌迟处死,剐二百四十刀,分尸五段,枭首示众。
行刑当日,张公的老婆来到市曹上,本指望见张公一面,但当她亲眼目睹行刑之人动手碎剐,受到惊吓,吓得魂不附体,转身便走,不料被绊,重重地摔了一跤,摔伤了五脏六腑,回家当晚就死了。从头到尾,因为一只画眉鸟,一共丧了七条人命。
杭州西湖
《喻世明言》里“沈小官一鸟害七命”这个故事,至今来看可以说仍是足够刷新三观,令人感叹一时贪念触发的人性之恶,竟然可以到这个地步!这个故事也一再警示世人:人生在世莫作恶,作恶早晚必被捉!
《欧洲民间故事》收集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内容广泛、情节动人、趣味性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这些故事以讽刺幽默的语言,揭示了许多普普通通但又寓意深刻的道理,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赞美和肯定,对假丑恶的批评和讽刺。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打小,我就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尤其喜欢读童话故事,对那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无比向往。最近我读了《欧洲民间故事》,其中《聪明的牧羊人》这一篇章尤为触动我心。
故事里的小牧羊人,因顽皮打碎了别人要卖的鸡蛋而遭诅咒,从那以后他便长不大。为了解除这魔咒,他踏上征途,寻找神秘的巴格琳娜。路上,他遇到了住在榛子壳里的小美女、鸡蛋壳中的沐浴仙子、操控迷雾的奇人,还有能说会道的狐狸。这些奇遇,如同梦幻泡影,却又那么真实,引领着小牧羊人一步步接近目标。
终于,他找到了会唱歌的苹果,里面藏着巴格琳娜。但好景不长,巴格琳娜的失踪让他重回平凡。几经波折,小牧羊人再次寻回了巴格琳娜,也因此打破了诅咒,成长为英俊的青年。
这故事,就像是我们生活的缩影。小牧羊人的“诅咒”,不正是我们儿时的顽皮与无知吗?而寻找巴格琳娜的过程,则是我们面对生活挑战、克服困难的旅程。成功与失败交织,让小牧羊人学会了坚持与勇敢,也让他的心灵逐渐成熟。
最让我深受触动的是,女仆将巴格琳娜扔进井里那一刻,小牧羊人体验到了失去的痛苦。正是这份痛苦,让他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也让他更加坚定地走向成长之路。
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成长的真谛,在于旅程,而非终点。它让我学会了坚持、勇敢、珍惜与感恩。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阶梯;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铺垫。让我们珍惜每一次经历,它们将汇聚成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暑假期间,我读了曹文轩和陈先云主编的《欧洲民间故事精选》一书,被里面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所深深吸引,比如《狐狸和画眉鸟》、《天上的星星 》、《长金角的小牛》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聪明的牧羊人》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小牧羊人做了坏事,受到永远长不大的诅咒,除非他能找到三个会说话的苹果和巴尔加丽娜,才能破解咒语。阅读过程中,我的心情随着小牧羊人的经历而跌宕起伏。
小牧羊人在寻找三只苹果和巴尔加丽娜的路上历经千辛万苦,其中遇到三个小仙女给了他宝贝,帮助他成功逃过骑兵的追捕。我想小牧羊人其实也是有优点的,才会让仙女和狐狸帮他。之后,当我看到老巫婆派越来越多的骑兵追赶小牧羊人时,我的心就像紧绷的弦一般,连翻页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他被抓住最后,小牧羊人历经磨难,坚持不懈,找到了巴尔加丽娜,他们一起长大并结为夫妻。小牧羊人破解了咒语,获得幸福的生活,我也情不自禁地舒了一口气。
阅读过程中,我十分痛恨诅咒小牧羊人的老巫婆,也非常憎恶因为嫉妒把漂亮的巴尔加丽娜扔进井里的丑仆人。其实,在现实生活里,有像老巫婆一样狠毒的人,也有像丑仆人一样嫉妒心强的人,但也有像仙女一样乐于助人的人。前两者往往会遭人唾弃,而后者将受到人们的喜爱。
读完后,我明白了三个重要的道理:一是敢于认错,二是坚持不懈,三是保持善良。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要做一个敢于直面错误、正直善良、意志坚定的人!
《欧洲民间故事精选》一书主要介绍了在欧洲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其内容包罗万象,寓意深刻,能给人以启迪。
里面每个故事都精彩绝伦,读完后细细回想,故事画面会如电影般在眼前闪现。
在《天上的星星》这一故事中,一个吝啬的地主歧视穷人,让故事的主人公盖尔什非常愤怒,盖尔什决定惩恶扬善,教训地主,最后正义终是战胜了邪恶。在《仙女》这篇故事中,吉斯娜·娃吉和青年农民真心相爱,哪怕最终变成两株稻子,他们依然彼此深情相望,可见他们的爱情是多么浓烈。此外,像仙女赠送法宝给小牧羊人,帮他摆脱老巫婆的追杀;仙女把智慧送给了卷毛角吕盖,使他赢得了公主的爱;神马驮着诺亚什,从魔龙手里救回了妻子……这一个个奇妙的故事展现出了人间的爱和善意,让人为之鼓掌,读来荡气回肠。
但是,这本书里除了歌颂爱与善意,还揭示人性的丑恶与不足。如因调皮捣蛋而酿下恶果的小牧羊人,又如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列那狐,再如因嫉妒而将人扔下井的丑仆人。这些人物形象都被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一个个奇妙的角色形象在作者精心描绘下跃然纸上,让读者爱不释手。
寓意深刻更是不用说,这本书带来的启迪,包括成大事的前提是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人一定要心存善念,千万不可以以貌取人;通往幸福的道路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劳动和毅力……
许多欧洲民间故事中都有精灵、神仙等会施展魔法的角色,他们帮助弱小、善良的主角战胜困难,匡扶正义,实现愿望。
《欧洲民间故事精选》就是这样一本拥有许多神奇精灵、神仙的书,在曹文轩、陈先云和众多作者的带领下,我领略了欧洲特色文化带来的不一样的风情。
其中,《仙女》这个的故事就是最直观的体现。这个故事讲述了从前有一个母亲,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心胸狭隘,小女儿正直善良。但是母亲却非常偏爱大女儿。有一天,小女儿外出打水,遇到了一个可怜的乡下女人向她讨水。小女儿不但把盛水的罐子洗干净,还帮女人拿着罐子方便女人喝水,女人十分感激。其实,那个女人是一个仙女,因为小女儿的善良,她赐予小女儿神奇的能力——说话就能掉宝石和鲜花。不久母亲知道了这事,便让大女儿去盛水,不料大女儿就连仙女变成的贵妇人都看不起。仙女十分气愤,就诅咒大女儿一说话就吐露蛇和癞蛤蟆。自此之后小女儿成了人见人爱的小姑娘,而大女儿却成了讨人嫌的老太婆。可见善良是多么重要的品质啊!
我不禁想到书中的其他形象:赠送小牧羊人宝贝的仙女,将罗西娜变成世界上最漂亮女孩的小蟾蜍们……这些小角色不仅具有瑰丽神奇的色彩,还衬托出欧洲人民对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美好品质的崇尚和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想做正直善良的人呢?还是心胸狭隘的人呢?我想读完这本书后,我选择前者。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