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6 04: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读后感大全70字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精炼表达:确保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余。 2. 突出重点:抓住书中的核心观点或情感体验。 3. 结构清晰:简要概述书名、作者及主要内容。 4. 个人感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 5. 避免剧透:不涉及故事情节,保护阅读者的兴趣。 6. 适当引用:引用书中语句,增强说服力。 7. 遵守字数:严格控制在70字以内。
近日
一篇用文言文写成的阅兵观后感《七十华诞阅兵赋》火遍了网络
这篇洋洋洒洒的文章
出自武汉16岁女孩刘天羽之手
不少网友看后纷纷为之拍案叫绝
并惭愧表示:
自己只会说“真齐”
这篇令人拍案叫绝的文章长啥样?
一起欣赏一下↓↓↓
网友评论
不少网友看后,纷纷对这位年仅16岁的作者竖起了大拇指。有人表示,虽然作品引用化用不少,但小小年纪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的文章已实属难得。
也有网友惭愧地表示:感觉自己是个文盲。
还有人想听央视主持人念出来。
“虎父无犬女”:父亲曾是一名空降兵
据介绍,16岁的刘天羽是武汉华师一附中高二(14)班的学生,也曾是第三十二届楚才杯作文比赛的获奖选手。
刘天羽。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刘天羽说,从小受妈妈影响,她特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妈妈创作的古诗词是她小时候的读物。她还是李商隐和李贺的“铁粉”,业余最大的兴趣就是和父母同学玩“飞花令”。
为祖国作赋这个想法,她在心里酝酿了很久,也准备了很久,利用闲暇时间查阅了不少典故。她说,最近老师在讲《滕王阁序》,盛赞王勃“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的宏大气势,她就想着也从地理名胜方面入手,用了拟人的手法,楚辞的风格。
刘天羽的爸爸刘显文原是一名空降兵,今年刚刚退伍。她从小在部队大院中长大,对军人的感情很深。
刘天羽与父亲合照
刘显文本人和阅兵也有着很深的渊源。“50周年大阅兵,我作为新兵入营喜看大阅兵,60周年大阅兵我作为机关保障人员亲历大阅兵,70周年大阅兵,我告别军营品味大阅兵!”刘显文说。
十月一日当天,父女两人看完阅兵后,心情澎湃不已。刘显文晚上带着女儿和战友聚餐,谈的话题也都是阅兵。“吃完饭后,孩子就拿着手机鼓捣,我也没在意,结果两个小时后,孩子传给我了这篇《七十华诞阅兵赋》。”
刘显文说,看了孩子的作品既激动又惊讶,战友之间传阅后,都为刘天羽这篇精彩的赋拍案叫绝。于是,有战友将赋文编辑后发到公众号上,马上就传遍了全网,网友纷纷留言:真不愧是空降兵的女儿!
作者:谢春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成为新中国史研究者的重要任务。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为任务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近期倾力编写的《新中国70年》,成为庆祝新中国70华诞的厚礼。
框架结构坚持守正创新有所突破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至201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70年。《新中国70年》根据历史发展演进的三个历史时期,在编写体例上既遵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称《历史决议》)的有关定论,又创造性地将1949年至1978年划分为“探索篇”、1978年至2012年划分为“改革篇”、2012年至2019年划分为“强国篇”,确立了三篇七章的框架结构,与上述三个历史时期相对应。
《历史决议》将1949年至197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即“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历史的伟大转折”。《新中国70年》依据这一历史时期共和国发展的主线,创造性地将这29年的历史划分为“探索篇”,即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对应中央已有定论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第二章“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涵盖了《历史决议》中“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历史的伟大转折”三个历史阶段。这一篇反映了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在实践中由于主客观因素导致严重失误的历史进程。
“改革篇”分为第三章“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第四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21世纪”、第五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篇记述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步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的历史,反映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和经验。
“强国篇”分为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二)”。这一篇记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的历史,着重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各种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
《新中国70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全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始终贯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历史进程之中。书中各章通过翔实的史料呈现富有说服力的历史逻辑,使读者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合理性、发展的规律性、胜利的必然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改革开放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在实践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创立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苏东剧变的严峻考验面前,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新中国70年》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主线贯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奋斗、创造和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充分反映新中国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进行评价,尤其需要注意延续性。既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的历史,放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予以考量,又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的历史,放在空想社会主义提出以后社会主义理想从思潮到运动的500年的历史中予以考量,更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的历史放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予以考量。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分析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既不能以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也不能以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
通读《新中国70年》,我们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历史。在这70年间,我们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如今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转变,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在部分高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文化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居民预期寿命大幅提高,社会安定有序,国防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有序开展,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展现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这些成就,是我们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取得的,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读《新中国70年》,可以使读者加深对上述论断的认识。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31日02版)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