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我不是潘金莲读书笔记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6 09:44

我不是潘金莲读书笔记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我不是潘金莲》读书笔记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读书笔记要围绕《我不是潘金莲》这本书的哪个方面展开,如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书笔记应该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书籍背景和作者,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你的观点和感受,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思考。
3. 内容丰富:在主体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a. 人物形象:分析主人公李雪莲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以及她在故事中的变化。
b. 情节结构:探讨小说的情节安排、悬念设置以及故事发展脉络。
c. 主题思想:分析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道德观念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d. 写作手法:研究小说的叙事技巧、语言风格以及艺术特色。
4. 举例说明:在阐述观点时,要结合具体情节和人物对话进行举例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5.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6. 观点独特:在读书笔记中,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避免人云亦云。
7. 思考深度:在总结全文时,要深入思考

读完《金瓶梅》,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01

《金瓶梅》的书名不是跟金色瓶子里的梅花,而是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个女人名字中各取一个字拼凑成的。

但这本书如果有副标题,应该叫《西门庆与21个女人的情事》。


02

《金瓶梅》可以说是最早的同人文,潘金莲,西门庆和武松的原型故事都出自于《水浒传》。

没有《金瓶梅》,潘金莲只是《水浒》中占了一个章目就被草草杀掉的打酱油人设,跟宋江的小妾阎婆惜和杨雄的老婆潘巧云的戏份差不多,完全够不上“遗臭万年的坏女人”。

拜兰陵笑笑生所赐,潘金莲甚至一度成了《水浒》里知名度最高的人,有人不知道宋江是梁山泊的一把手,却一定知道有个坏女人叫潘金莲。

如果那个朝代算版税,在《金瓶梅》横空出世之后,应该会超大幅拉动《水浒传》的销量。

喜欢一个人就帮他翻红,爱一本书就送上热搜。

真是非常让人羡慕的读者情了。


03

《金瓶梅》也有一版非常著名的点评本,叫《金瓶梅词话》,点评者叫“欣欣子”,存在感极高,又是眉批又是旁批,名气大概与评红楼梦的脂砚斋持平。

但是,由于欣欣子的点评太过精辟,又因为金瓶梅的作者叫“笑笑生”,很多金学家都认为,这个对称又搞怪的“欣欣子”是作者的另一个笔名。

正文写小说,旁批写小议论文真的是太精分了吧。

但其实也挺心酸的,大概是早就料到了这本书会被多数人误读和误解,才不得不把想要传达的真意用批注的形式写出来,相当于手动弹幕+剧透+洗白。

想想也是,每个人看小说的时候,都难免本能的把一部分的自己投射给书里的某个人物寻找共鸣。

比如三国里的曹孙刘,红楼里的姐姐妹妹,水浒里的三十六天罡好汉。

可《金瓶梅》里太难了,谁愿意把自己投射成又毒又妒的潘金莲,纵欲无度送了命的西门庆,或者红颜薄命的李瓶儿呢。

基调如此,也就注定了大多数人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它,而不是“欣赏”。

真的是一本注定很孤独的书了。

04

西门庆虽然在女色上零自律,但混官场真的是一把好手。

西门庆宴请蔡御史,特意安排了两个唱曲儿的勾栏女子服侍,但朝廷规定官员不能狎妓,头上是铁律,身边是美人,而西门庆只用了一句话就解了蔡御史的进退两难:

“与昔日东山之游,又何别乎?”

直接把蔡御史比作了谢安,谢安隐居东山,出游必带美女,即是安邦之才,又兼才高八斗。给台阶的时候顺便还拍了马屁,这功力,他不红还有谁。

另一个启示是,在任何时代,都不是只要财大气粗就能混出头。

想往上走,没点文化还真不行。


05

《金瓶梅》写的虽然是宋朝的故事,但成书却是在明朝,因此书里的风俗习惯全是按明朝的生活来写的,不少学者都拿《金瓶梅》来考证明朝的人文风俗。

另外,在《红楼梦》横空出世之前,被公认的四大奇书其实是《金瓶梅》,《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

《金·被挤掉排名的·卡位瓶·候补梅》发出哀叹。


06

跟东亚男性的通用审美标准“白瘦幼”不同,西门庆更喜欢的,是那种矮矮的,比较丰满型的熟女。

跟女性的相处,也并不是完全大男子主义的说一不二要求服从,也能享受潘金莲的调侃,欣赏春梅的骄纵,尊重玉楼的冷清。

再加上“潘驴邓小闲“的加持,也算是当时相当抢手的人选了。

虽然被这样的人爱上算不上什么好事,但跟西门庆谈恋爱的乐趣,我想还是略大于武松这种直男癌。


07

读《金瓶梅》,最离不开的是“悲智双运”。

这句佛教用语的意思是说,看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时候,都既要有智慧去懂得代价与后果,理清生活中的线性因素,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但同时,也要对他人的境遇怀有慈悲心。

像是菲茨杰拉德说的那句话:“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不要成为那样的人,不要为那些人开脱,但要同情那样的人。

这种阅读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修行,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人在少年时很少能读懂《金瓶梅》的原因。


08

《金瓶梅》里最惨的女性真的不是潘金莲,而是西门庆的女儿西门大姐,她几乎以一己之力承担了古今中外所有女性可能遭遇的悲剧。

年少丧母,父亲冷漠,婚姻是利益交换的筹码,夫家遭难,后妈贪财,丈夫无能且花心,爹爹从头到尾没跟她说过一句话,连做一件白色的小褂子,还要占春梅的光才被想起来。

西门庆死后,她像过街老鼠一样被后妈和丈夫赶来赶去,都把她当成累赘想要推给对方,最后不堪家暴自杀身亡,死了还要被后妈当成争夺财产的工具。

这才是真正没有光的人生,如果当时有鬼片,西门大姐应该是个非常合格的“伽椰子”人选。


09

《金瓶梅》的后十回收尾非常仓促,女主角之一的庞春梅更是高开低走,被草草安排了一个近乎无厘头的死亡结局。

很多研究金瓶梅的学者按照潘金莲和李瓶儿的篇目推测,属于庞春梅的结尾应该至少被折叠了三分之一。

其他的情节收尾也很草率,但跟《红楼梦》的续写不同,文风和语言风格完全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写不下去就随便结个尾吧,也算是烂尾文的始祖了。


-----------------------------------------------------------------------------------------------------------------------------

文/陶瓷兔子

解局情绪化,专治玻璃心

新书《成熟》限量签名版正在热卖中

微信公号@

同文学家一起,用阅读丈量世界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办多场“世界阅读季”直播活动——

同文学家一起,用阅读丈量世界

光明日报记者 陈雪 光明日报通讯员 龚朵拉

“如果你没去过法国,请读一读法国文学。如果你去过法国,更应该读读法国文学,看一看文学中的法国是否是你见过的那个法国。”8月23日,伴着《人民文学》副主编、作家徐则臣在首场直播“法国之夜”中的发言,“2021BIBF世界阅读季”拉开帷幕。徐则臣说,阅读文学是认识和确证这个世界最便捷的方式。

这是“世界阅读季”第二次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与读者见面。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首次移师线上举办,“世界阅读季”则是相应举办的线上品牌活动。据了解,2020年的主题直播共吸引约435万观众在线观看,相关话题播放量达10.4亿。

今年的“世界阅读季”聚焦法国、伊朗、巴西、巴基斯坦、英国等国图书和文艺作品,余中先、徐则臣、李零、刘震云等知名作家、文学家、学者,畅谈各国文学特色,分享各地文化趣事。五场直播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观看互动,充分发挥了国际书展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作用。

以书为径,直达各国“文学现场”

在近两年的“世界阅读季”直播活动中,作家学者们既讲往日经典,也谈当代新著。活动宛若多彩的波斯飞毯,带领人们直达各国“文学现场”。

今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翻译家余中先翻译的法国文学作品《我决定独自生活》正式出版,该书讲述了一个关于女性独立及自我探索的故事。在“法国之夜”的直播中,余中先向观众介绍了书的作者——法国女作家玛塞尔·索瓦热奥。在余中先看来,中国的写作者从法国文学当中汲取了很多营养,无论是古典时代的雨果、巴尔扎克,还是当代的法国文学,都有其特点。中国对法国当代文学的接受程度很高,每年出了新书,译者们都会第一时间做动态归纳。

“《两兄弟》是米尔顿·哈通第二次获得巴西最重要文学奖项之一——雅布提文学奖的获奖作品,2020年首次在国内出版。”在“巴西之夜”直播活动中,北京大学西葡语系博士后马琳介绍了由她翻译的巴西小说《两兄弟》。马琳说,该书讲述了一个生活在亚马孙州的黎巴嫩移民家庭的兴衰史,家庭的兴衰也折射出整个巴西的变迁。“米尔顿·哈通用文字真实展现了巴西的城市风貌、移民文化和印第安人生存现状,读下来我们仿佛能真切感受到亚马孙地区湿热、厚重的空气,领略到玛瑙斯这座城市的独特风情。”

曾获阿加莎奖的英国作家里斯·鲍恩以其出色的悬疑推理小说而闻名,在29日的“英国之夜”直播现场,译者肖浩然带来了2020年出版的译作《托斯卡纳的孩子》,这是里斯·鲍恩被译至中国的首部作品。“整部小说没有像《唐顿庄园》那样以华丽的姿态展示英国贵族遗风,而是随着故事的铺陈,间接揭示了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上流社会的摧毁和打击。小说介绍了英国和意大利的人文历史,特别是对于美食的描写非常详尽,我在翻译时时常沉浸在意大利乡村的美食、美景之中。”肖浩然说,他甚至还尝试过自己制作书中介绍的美食。

巴基斯坦是第二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主宾国。8月26日的“巴基斯坦之夜”直播间里,曾获巴基斯坦政府授予的“巴基斯坦奖章”“伟大领袖之星奖章”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乌尔都语教授张世选为大家深情朗诵了一段巴基斯坦诗人费兹·艾哈默德·费兹的诗歌,“亲爱的别向我索求/我曾以为有了你/生命便充满光明……”诗歌收录在由他翻译的费兹诗歌全集《忠诚的手迹》中。张世选说,读这些诗,不仅能读到诗人的生平与追求,更能读到曾经那个动荡的巴基斯坦。

以书为媒,让世界阅读生动的中国

创立于1986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是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搭建的重要平台,让国外的优秀作品走进来,也把中国的思想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的学术著作《波斯笔记》于今年年初的伊朗第28届国际年度图书奖评选中,获得“国际图书奖”。在“波斯之夜”直播活动中,李零介绍:“书里有我对波斯帝国政治、宗教、建筑、艺术等一些方面知识的梳理与思考。”希望这本书能作为大家认知伊朗的渠道,它就像一个义务导游,期待通过它的介绍,更多朋友能了解伊朗的过去,有机会也亲自到伊朗去走一走、看一看。

徐则臣也收到过海外读者“读后感”。他回忆,一位曾到过北京的德国读者如是评价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书里有对北京十分细致而生动的观察,读着文字里熟悉的地名、三教九流的故事,仿佛我又重新回到了北京。”徐则臣说,在阅读时,人们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让人时而微笑,时而唏嘘的故事,更多的是一段段过去的时光。“对于这些海外读者而言,通过这本书,中国的景色、风俗和历史好像也变得可以触摸到了。”

24日,身着藏青色外套的刘震云出现在“波斯之夜”直播活动中,据了解,刘震云的多部文学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我不是潘金莲》的波斯语译者曾告诉刘震云,许多伊朗读者在读这本书之前觉得中国人很严肃,“像兵马俑一样不会笑”,读了小说后发现原来这是一个既幽默又勇敢的民族。刘震云感慨道:“一个民族了解另外一个民族,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文学,读懂这个国家的一本小说或者一首诗歌,就能了解这个民族是怎么喝水的,怎么吃饭的,怎么谈恋爱的,甚至怎么生孩子的。他们的形象、性格、情感一下就立体起来了。”

据了解,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还将于9月陆续举办“童书之夜”“诗歌之夜”“科幻主题论坛”等文化活动。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1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