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6 18:17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作文注意事项
正文:
随着阅读习惯的养成,小学一年级的同学们开始尝试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写读书笔记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作文应该注意的事项:
1. 选择合适的书籍 - 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阅读水平的书籍,避免内容过于复杂或浅显。 -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这样更容易激发写作热情。
2. 记录关键信息 - 注意记录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 - 记录书中的重点内容,如人物、情节、主题等。
3. 读书笔记的结构 - 开头:简要介绍书籍的基本情况,如作者、出版时间等。 - 主体:详细描述书中的内容,包括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理解困难的地方等。 - 结尾: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表达对书籍的喜爱或不足之处。
4. 语言表达 -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 - 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避免直接引用原文。 - 注意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力求语言通顺。
5. 想象与创造 - 在读书笔记中,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如对书中人物的想象、对情节的改编等。 - 这样可以使读书笔记更加生动有趣,也锻炼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孩子朗读的时候,应该非常活泼。
下面梳理一下《小小的船》的知识点。
生字会写的字:月、儿、头、里、见。
会认的字:船、弯、儿、两、头、在、里、看、见、闪。
家长带着孩子认、写,还需要会组词、造句。
偏旁部首
这里新学一个偏旁部首“门”,叫门字旁。
“门字旁”还有哪些字?
家长可以问一问孩子,并帮孩子拓展一下:闹、闲、闷、闭、间、问、闯、闻、闸、阅等等。
门字旁的字,一般是与门户、房屋,或与门户相关的动作有关的字。
课文梳理课文在预习的时候梳理一遍,孩子的上课效率会更好!
多音字看,一共有2个发音,分别是kàn和kān。
kàn:看见、看到、看着、看书等。
释义:使视线接触到人或物、观察、照料等。
kān:看守、看护、看好等。
释义:监视、守护照料等。
让孩子读一读,区分看的不同发音:我在阳台上看书,小狗在院子里看家。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弯—曲、里—内、看—观;
反义词:弯—直、里—外、小—大、尖—钝。
易错知识点月:月字在书写的时候,中间的两横,左边和竖撇相连接,但是右边和横折钩不相接;
里:里是一个独体字,不是上下结构的字,所以第五笔“竖”,需要从上竖到下,不能分开;
头:头的前两笔,是两个点,是上下排列,不能写成左右排列。且最后一笔也是点,不能写成捺。
写作累积《小小的船》在词语与句式上,都有可供孩子们积累的部分。
闪闪的、蓝蓝的,都是形容词,两个相同字组成的词语,是叠词。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这是一句比喻,将月儿比喻成小小的船,使得月儿生动又形象。
《小小的船》知识点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在给孩子预习、复习的时候,需要注意易错点,以及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最后,文章的详细笔记在后面,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自取。
“陪读笔记”部分内容。
“天才、天空、天气……惊天动地、顶天立地、天诛地灭、开天辟地、天南地北……每个字除了笔顺笔画之外,还组了八九个词,五六个成语。”近日一位网友smiling在朋友圈晒了一份一年级新生的陪读笔记,网友们纷纷点赞。一位网友表示:“本以为是三四年级的语文笔记,没想到一年级就拓展得这么深,我对一年级还停留在aoe的印象,瞬间就被碾压了。”
应众多妈妈的要求,这位妈妈还专门建了一个“伍老师家庭伴读交流群”,分享自己的伴读经验和心得。家长们留言:“伍老师真正让我体会到什么是引导有心又养育无痕和玩中学!”记者也加入这个群并采访了这位有心有爱的妈妈。
新生妈妈这样说——
为什么要做陪读笔记?
用碎片时间让孩子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
据了解,伍老师曾经是一位从教12年的中学老师,目前从事健康管理、营养咨询工作。
“这样两页满满的笔记要花很长时间吧?”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伍老师表示,这个笔记是孩子一个单元学完了,做的深度复习。“其实我都是利用碎片时间比如等公交车的时候,放学路上、开车等红绿灯、在外面吃饭等上菜的时间,跟孩子玩组词、词语接龙的游戏,慢慢过渡到成语接龙、故事接龙,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逻辑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有平时的日积月累,这个笔记做起来还是很快的。”
“我的女儿6岁半,在武汉一所私立学校读书,每天7点多上学,5点10分放学,晚上一般9点上床。这期间周一到周三,小孩要上英语的网课、周四要学一个半小时舞蹈课,每天晚上除了完成当天的作业还要练琴,睡前还要讲故事,因此小孩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
在采访中,伍老师告诉记者,“我必须让孩子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不然学这么多,她一拖拉,家长一催促,小孩会厌学,我努力让孩子觉得有意思,高效学习,进入良性循环。”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会示弱,带着游戏任务去上学
如何在游戏中提高孩子的兴趣,伍老师分享了不少实用的小诀窍:“在词语接龙中,有时候家长要学会示弱,假装很难思考很久,甚至嗔怪他:讨厌,你出的这个题目怎么这么难呢?你能帮我想一想吗?这时候孩子就会得意地咯咯笑起来,他会帮你组一个新词,当孩子眉飞色舞表达的时候,妈妈一定要给他回应给他鼓励,他就会更愿意去表达。”
如何让孩子乐于分享校园趣事,做很好的亲子沟通,也是很多妈妈的难题。伍老师分享一个小妙招——给孩子设定游戏的目标。“宝贝,我们今天玩一个游戏,你们班上那么多小朋友,你觉得哪个小朋友最可爱。”孩子会细心观察,放学后给妈妈一个答案。“为什么你觉得他最可爱?发生了什么事?或者因为一个好笑的面部表情?”在妈妈的追问下,孩子就会噼里啪啦地给你讲很多,而且是经过观察的结果。这个过程中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妈妈这时候只要追加表扬:“宝贝,你太棒了,你表述得绘声绘色,这个孩子就好像站在妈妈面前一样。”
网友质疑
妈妈太厉害 孩子会依赖“我不觉得这样是很好的行为,妈妈如此用心学习,孩子上课时就可以不用认真学了,反正有妈妈垫底。一种角色的过分干预,会造成另一角色的空位。”
也有网友提出质疑:“即便妈妈是学霸,真的可以陪伴孩子学习到上大学,那也会让孩子变得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对妈妈产生依赖。家长不要把对这个世界的恐慌,对孩子未来的恐慌情绪传染给孩子。每种角色各司其职是最好的选择。”
对此,伍老师表示,因为小孩目前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不会写字,所以妈妈代劳,只是为了帮助小孩养成深度复习和思维拓展的习惯。后面随着小孩会写的字越来越多,这些笔记就会交给孩子独立自主完成。“语文学习就是一个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
(原题为:《家长要学会示弱:讨厌,怎么这么难 这时候孩子会得意地咯咯笑起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