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写《家风观后感标题》,(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6 19:27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家风观后感的标题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确保标题直接点明家风这一主题,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文章的核心内容。
2. "简洁有力":标题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同时要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 "使用修辞手法":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标题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诗意。
4. "情感表达":在标题中适当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喜悦、感慨、敬佩等,让读者产生共鸣。
5. "新颖独特":力求使标题新颖独特,避免与他人雷同,体现自己的独特见解。
6. "字数适中":标题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字,既能够表达主题,又便于记忆。
以下是一些家风观后感标题作文的示例:
- 《传承家风,砥砺前行》
- 《家风的魅力:润物细无声》
- 《家风如炬,照亮人生道路》
- 《品味家风,传承美德》
- 《家国情怀,从家风做起》
- 《家风传承:一家人的精神家园》
- 《家风教育:孩子成长的摇篮》
- 《家风:家庭幸福的基石》
- 《感悟家风,感悟人生》
- 《家风,一家人的精神纽带》
希望以上建议能帮助您撰写出优秀的家风观后
「夜读」有一种家风,叫遇事不责备
1
前些天,看到一条新闻。有一对夫妻开车回老家,妻子是第一次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老公几次指责,后来干脆就让她停车换自己来开。妻子顿时觉得很委屈,执意要开,于是两人便吵了起来。最后,妻子无助地坐在车中哭,而她的丈夫下了车在高速路上暴走。
分明就是一件小事,如果丈夫选择好好和妻子沟通,可能妻子也不会固执地坚持开车,结局想必是妻子已经坐在副驾驶位上,两人有说有笑了吧。越指责越失控,事情越朝着我们不想要的方向发展。
前几天,闺蜜佩佩泪流满面地跑到我家,说是对婚姻突然死心了。原来,她带着3岁的儿子逛商场时,儿子指着芒果说想吃。儿子吃后脸上长了很多红疹,可能是对芒果过敏,佩佩连忙送孩子去医院。丈夫赶来后,不顾旁人的目光,劈头盖脸地指责佩佩:“一个孩子你都带不好,还有什么用?”在佩佩解释自己并不知道儿子对芒果过敏后,丈夫还是疾言厉色地责备:“儿子对芒果过敏都不知道,你怎么当妈的?”
孩子最后没事,可是佩佩却忘不了丈夫揪着自己的过失不依不饶、不体谅不原谅的样子,夫妻关系也出现了裂缝。
很多时候,激化矛盾的并不是矛盾本身,而是你面对矛盾时的态度。家庭关系的一大杀手,正是我无助时你没有伸手拉我一把,我犯错时你总是不休不止地责备。
2
前不久,一辆小轿车撞了我们的车,对方全责。由于对方车辆并未买全险,两辆车加起来修理费也要一万多。当对方司机的妻子赶来时,并没有责备丈夫,而是一个劲地问她丈夫有没有伤着自己,一边一直给我们道歉。
面对丈夫紧锁的眉头,她宽慰丈夫:“钱能再挣,人没事就是谢天谢地。”一场车祸,我被这对夫妻圈粉了,上一次被圈粉还是在表姐夫妻身上。
前两年,表姐在同事的介绍下,盲目地花三万块钱入股了一家酒业公司,开始的两个月都能收到返款和公司的酒,表姐于是深陷其中,又将返款全部投入。姐夫一再强调天上不会掉馅饼,劝她及时收手,但表姐不信,固执己见。
没过多久,这家公司就开始不景气,表姐的本钱也全赔了进去。得知消息的表姐夫并没有责备,只是拍了拍表姐的肩膀说:“没关系,钱我能挣回来。”一句话不仅消除了表姐的心理负担,两人感情也更甚从前。
有人说,你在伴侣犯错时的态度,就是夫妻关系的试金石。你若咄咄逼人地指责,一定会影响两人的关系;你若设身处地地宽慰,婚姻才会历久弥坚。
3
年少时总觉得轰轰烈烈的爱情令人羡慕,年长些才知道,最值得羡慕的应该是那种久处不厌、深情不减的婚姻。
熟悉姥姥姥爷的人总是忍不住感叹:一辈子没见过像他们那么和气的夫妻。其实,他们的婚姻并非没有一地鸡毛,而是用爱和宽容平整了一切。
姥爷将拖把放在门外忘记收,结果被他人顺走了,心中愧疚,姥姥宽慰他说:“失财免灾,我有办法。”然后姥姥就用各种旧衣物制成一把五颜六色的新拖把,姥爷在旁边打下手,两人忙得不亦乐乎。
姥姥将饭煮糊了,姥爷为了捧场,尽吃锅巴,边吃边说:“我本来觉得男人就该多吃锅巴,身子骨才能更硬朗。”相互为对方的过失找出口,他们就这样走了一辈子。
去年我结婚,姥姥拉着我的手跟我说:“妞妞,好的婚姻不是一物降一物,而是一物容一物。”
相爱是两个人走向婚姻的起点,但只有学会接纳对方的不完美、宽容对方的过失,方能走得长远。毕竟,遇事不责备、遇事多宽慰,才是爱情的保鲜剂、婚姻的粘合剂。
愿每一个你都可以遇见一个懂你、容你、一路相陪的爱人,愿你能经得起波折、无惧风雨往前走。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作者:两忘机 | 主播:蓝艳
投稿邮箱:rmrbydtg@163.com
本期编辑:赵雅娇,实习生:张颜、夏佳鑫
家庭贵睦 家教贵严 家风贵正 ——读《严以治家》和《清风传家》有感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告诫大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和睦的家庭有助于民族强盛、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良好的家教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前提,而清正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品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编著的《严以治家》和《清风传家》党员干部家风建设读本,更是深刻体会到:家庭贵睦、家教贵严、家风贵正。家庭贵睦。家和万事兴。在传统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里,一家人能朝夕相处、相亲相爱、共享天伦之乐,这是最大的幸福。家庭和睦,则是家庭幸福的基石。作为丈夫,是一家之主,要光明磊落、爱好高雅,上孝父母、下爱子女、中间要体贴妻子。“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妻子是一家女主人,则要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孝敬长辈。为人子女者,则应安守本分,尊老爱幼,自强不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常委、呼和浩特市委原书记云光中在这方面却是一个反面典型。他先是心不在家、无心治家,后来以利治家、养子不教,最终落个家破人亡、毁子害家的悲惨结局。他妻子说:“我们家是夫不忠、妻不贤、子不孝”,云光中自己忏悔道:“我们家走到今天这种地步,完全是家庭不睦、家教不严、家风不正的恶果!如今我无地自容、痛彻心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清风传家》中,我们看到了于敏院士“家国同构,爱家先爱国”“简朴宁静、其乐融融”的和睦氛围,看到了孙家栋先生“认真严谨、平实简单却又趣味盎然、深含韵味”的淡泊家风。他们爱国也爱家,对国忠诚,对家有爱,从不为了小家的利益而损害国家的事业,也没有因为事业的繁忙而忽视了对家人的爱。孙家栋先生已是耄耋高龄,除了关心他为之付出了毕生心血的航天事业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儿孙一起,尽享天伦之乐。在家人眼中,他永远是慈祥的父亲、体贴的丈夫、童心未泯的爷爷。家教贵严。《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所说的可以治理国家的人,必须把自己的家治理好,对自己的家人都不能管教好的人,却能去教化别人,这是没有的情况。古人尚且懂得家教的重要性,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更要知道良好严格的家教是我们成家立业的基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呱呱坠地起就开始接受家教,家教的内容很广泛,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成功,先成才;要成才,先成人”。同时,家教要严。“严是爱、松是害”“惯子如杀子”。我们代代相传、自幼熟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都是严格家教的正面典型。同样,在《清风传家》中,我们看到了于敏、孙家栋、张富清、黄旭华等25位英模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严格家教,自己长大成人、生儿育女之后,对子女也从不溺爱、不错爱,不徇私情、严格要求。他们要求子女生活简朴,追求高雅,不要成为物质的奴隶,而要做精神上的富翁,真正做到了爱家不为家徇私、念旧不为旧牟利、济亲不为亲枉法。相反,《严以治家》中的24个腐败分子都是立身不正、三观偏离、心无戒尺、治家不严的反面典型。张琦的治家之道就是把公权力当成自己和家庭敛财的“取款机”,带着妻子、儿子干起了“前门当官、后门开店”的家庭生意。子不教,父之过。家无教,行必越轨;教不严,家必衰亡。山西水利厅原厅长潘军峰就由此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他们夫妻联手,把家变成“权钱交易所”;娇宠无度,助推儿子走入歧途;任人唯亲,水利系统成了自家后院。张琦、潘军峰等人心中无戒、屡踩红线,看似爱家实则害家,最终落个身陷囹圄、妻离子散的下场,令人警醒、发人深思。家风贵正。“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正的家风不但会造福家庭、惠及后代,也会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产生正面影响,反之会祸及家人、贻害社会。为人父母总想为子女留下点什么。是万贯家财还是高尚品格?是唯利是图还是清正家风?民族英雄林则徐早已告诉了我们答案,他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党员干部为人父母,留给子女最重要的财富,不是钱财名利而是清正家风。要形成清正的家风,关键是三观要正。每个家庭成员从小就要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赤诚之心对待事业,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以感恩之心对待职位,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氢弹之父于敏先生的儿子于辛说:“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的一言一行,却是我们做人立事的标杆,不断影响和指引着我们。”老英雄张富清没给孩子们讲过什么大道理,但他忠诚对待事业、清贫对待生活、淡泊对待名利的态度,通过潜移默化影响着后辈,他不需要说什么,孩子们就自然该知道怎么做,觉得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反观《严以治家》中的张琦、云光中、潘军峰等人,都是因信仰缺失、自律不严、家风不正而导致全家腐败。事实一再证明,没有好的家风家教,家人子女难以奋斗进取,也无法踏实做事、清白做人,终将害了孩子、毁了家庭。家教严则家风正、家风正则家庭睦、家庭睦则事业兴。《清风传家》中25位英模在家风建设方面的先进事迹,以及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家风将永远激励后辈与世人见贤思齐、奋勇前进。同时,我们也要从《严以治家》中剖析的24个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深刻反思、自我警醒,努力净化思想、严以修身、严以治家,夯实家睦的基础、厚植家教的土壤、筑牢家风的根本,把家庭梦融入中国梦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每一个小家的力量!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