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6 21:27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观《建军大业》心得体会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建军大业》这部影片所引发的思考、感悟和启示。
2. 结构安排:作文应具备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影片背景,正文部分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结尾部分总结全文。
3. 内容充实: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作文内容丰富:
a. 影片背景:介绍《建军大业》的背景、导演、主演等,使读者对影片有初步了解。
b. 观影感受:描述自己在观看影片过程中的感受,如激动、感动、震撼等。
c. 人物形象:分析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探讨他们的品质、精神等。
d. 历史意义:阐述《建军大业》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现代中国的意义,如建军节的由来、人民军队的发展等。
e. 个人感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观看影片后的思考,如对国家、民族、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启示。
4. 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作文更具感染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a. 使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b. 运用描写手法:对人物、场景等进行
《建军大业》是一部青春热血电影,影片展现战争的残酷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战争要维护的是一个国家始终安宁和给人民群众永远的安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影片的开篇是“四·一二”前夕的上海以灰黑色主调展现在影片中,山雨欲来的气势呼之欲出。接下来的游行、与杜月笙的会面、周先生的鸿门宴、报社的屠杀,都宣告了在那个别样的时代共产党员的力单势薄,以及革命任务即将在各阀派的私心下即将宣告失败。这个时候以周先生等人为代表的爱国人士扛起了革命大旗,为解放全国奔走各地,聚集了一大批有志之士,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有胜利更不乏失败,终于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符合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蔓延了整个神州大地。影片以精湛的技艺,真实、朴素、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看完电影才发现,历史书上短短的几行却是别人极尽波澜的一生。我们没有办法回到那个时代,亲身感受他们的波澜动荡,在那个时代里的人也都是如花一样的年纪,是他们为我们扛起了这片天,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每个时代都会有属于他们的战争要打,都会有他们必须要保护的人。2020庚子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安逸久了的我们猝不及防。
这注定是个难忘的一年,这一年的开始全国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所有人都被隔离在家,但是有一群人,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们中有穿着白衣的护士,被分派在疫情最严重的城市,没日没夜的工作,只为了从死神手中多抢一个;他们中有穿着警服的警察,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在路上不停息的工作,只为了稳定住一个城市的安全;他们中有穿着普通衣服的送餐人员,在最艰难的时刻,不顾危险给执勤的警察、医院里的医生护士送去最温暖的饭,他们都是英雄,他们都值得所有人敬仰。在这场疫情中,每个人都积极配合,每个人又都默默无闻。
春节,是一场浩浩荡荡的人口大迁徙,为了及时了解从武汉返乡人的身体健康,每个基层工作者挨家挨户的走访、记录,与他们交流,给他们测量体温,还要定期回访,以便能及时拿到最新的数据,而他们就是乡村里最美的人,他们是父母,他们是儿女,他们是妻子是丈夫,但他们也只是一具随时会被感染的血肉之躯而已。
疫情还没有结束,这场战争还在继续,所有人还不能掉以轻心,还需要接着加油努力,战斗在前线的英雄们还没有好好休息,我们就更应该与抗“疫”的战士们心在一处,为了早日结束这场战争做最后的冲击。
春已来,花已开,让我们同舟共济,勇往直前,一起迎接胜利的曙光。
来源:“鸡西检察”微信公众号
庆祝建军90周年之际,我走进电影院,观看《建军大业》。1927年8月1日,一群热血青年,风华正茂,披荆斩棘,冲破阻力,在南昌城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影片中热血战斗的场面十分震撼,每一个人物都鲜活生动。出生在军人家庭的我,不禁感叹,战争年代里浴血奋战的军人都是那么的年轻,而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中的我们又是何等的幸运!打小儿,我就听有军人情结的外公讲过,“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曾经战斗在雪域高原的妈妈说过,“人生之美在于它追求的意义!”这让听着军营里的号声长大的我,从小就懂得了军旗和军装就像高原盛开的雪莲花一般圣洁。因为在我的生命中早早就烙刻下军旗的红色和军装的绿色。看完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军旗红是革命先烈流淌的血,而军装绿是军人生命力旺盛坚韧的象征。
革命先烈开天辟地,创建了人民军队。这段历史,就在电影的炮火硝烟、刀光剑影中再现出来。我的思绪随着镜头的切换,回到了那波澜壮阔的建军伟业当中。“这一走,咱们再相见,不知道要何年了”“我等你,一年不回,我等十年,我等一辈子……”杨开慧没等到革命胜利就牺牲了,而我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待妈妈回家的岁月流逝中逐渐长大。虽然我很想念妈妈,但我从不怨她,因为我明白,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她做的都是有意义的事儿。
“我们如果想继续革命的话,就必须创造一支有革命信仰的军队。”电影中,这句铿锵有力的誓言,让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热血荐轩辕、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革命精神。正是因为他们执着于信仰与初心,所以,才能用生命去捍卫自己坚守的主义。
南昌起义的口令为“河山统一”,那时四分五裂的局面,哪里还能容得下一张宁静的书桌?山河破碎,又怎么能听得到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今天,当我们能享受安然坐在书桌前读书学习的时光,这何尝不是先辈们浴血奋战的结果?没有他们昔日的流血牺牲,哪里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如果说我们现在经历的是一场失败,那么,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走出来的”“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怎么能建立全新的革命队伍”“四一二大屠杀,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就像重锤一样敲击在我的心中。即将进入高三繁重的学习生活,面对一次又一次考试,有时我也会感到困惑与无力,但想到学校“砺身、砺志、博爱、博学”的校训,听到当年那些仁人志士喊出“破釜沉舟”的誓言,学习的困难怎么能与先辈们面对的生死抉择相比?我们又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呢?
《建军大业》这部电影,再现了我们教科书中的历史,心中的感受已不能只用震撼来表达。先烈们在年轻时选择了最艰难的路走,用前仆后继的牺牲换来我们生活的美好,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尽管我们无法更多地了解他们,但通过血染的军旗,我读懂了军史,也明白一个道理,只要信仰和信念在,星星之火,也可以形成燎原之势。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当我在电影里听到雄壮的军歌响起的时候,当我想起在军营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我觉得尽管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但通过《建军大业》这部电影,我能够深切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信仰的主义和救民族于危亡之际的心情。周恩来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而今天,青春的我们,就更应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绵薄之力!因为,奋斗的青春最精彩,奋斗的人生更有意义!
上图:电影《建军大业》剧照
(作者系某学校高三学生)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