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6 22:2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读《安妮日记》有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了解背景知识": - 首先,要了解《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以及她所处的时代背景——二战期间的德国纳粹统治。 - 研究安妮的生平,了解她的家庭、信仰和成长环境。
2. "深入阅读理解": - 仔细阅读《安妮日记》,深入理解安妮的内心世界、她的恐惧、希望和梦想。 - 分析日记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思考它们对安妮性格和命运的影响。
3. "明确写作目的": - 确定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表达对安妮的同情、敬佩,还是对历史的反思? - 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将有助于你组织文章结构。
4. "结构清晰": - 开头部分可以简要介绍《安妮日记》的背景和作者,以及你的阅读感受。 - 主体部分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安妮的性格特点:勇敢、乐观、善良、敏感等。 - 安妮的内心世界:对自由、和平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憧憬。 - 安妮的经历对读者的启示:关于人性、信仰、勇气等方面的思考。 - 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你的观点和感受。
5. "运用修辞手法": - 在作文中适当
回想生命的本质,真的值得我们去好好的思考。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与梦想。但事实是,我们一再地为生存忙碌时,我们就会对寻找和坚持弃权。
《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争境况对德国纳粹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在不断加剧。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同时还有父亲的朋友万达安一家,随后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1942年7月,安妮刚刚过完13岁生日,他们就开始了躲藏生活,8个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事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8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纳粹集中营。
一般人总是将《安妮日记》与控诉德国纳粹的暴行或是一个小女孩的成长联系起来,但是不仅仅如此,在密室中发生的一切,“正当恶劣的环境像山一样压在人们头上的时候,我们看到,特别是成年人,是立刻调整自己的行为,想方设法顺应环境,还是在这种调整中以环境压力作为放弃理想与原则的借口?”就像万达安先生在和平时期还能帮助初到荷兰的弗兰克先生,为什么在这种绝境下却表现出极端的自私去偷孩子们的食物?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而13岁的安妮呢?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平和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
所以,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在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有一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的。她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东西能比这个更快乐的吗?”
读者朋友们好,感谢您的赏光点击,这里是历史记译,一个志在“记古今历史,译中外名篇”的号。点击加【关注】,记译君的文章将第一时间送达哦~
在上一篇文章《二战中的死亡幽灵,苏联女狙击手莎妮娜,其实是一个战争受害者》中,记译君提到了莎妮娜的日记,并认为这是她最珍贵的历史遗产。所以,在今天这篇文章里,记译君想和大家分享另外一本二战时期著名日记——《安妮日记》的一些故事。
安妮与《安妮日记》,图源:百度图片
因为曾入选过中学课文,所以想必很多人都对《安妮日记》以及作者安妮·弗兰克有些印象,有些人甚至是印象深刻,比如说记译君。所以,这段时间里,一直宅在家中的记译君,一有时间就会重新翻阅一下《安妮日记》,以及一本外版的安妮传记——《安妮·弗兰克》。
正所谓开卷有益,这不,在读日记和传记的过程中,记译君就发现了一些与《安妮日记》和二战的历史小事实。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记译君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记译君觉得,时隔73年后(《安妮日记》出版于1947年),依然能够读到一个小女孩写于1941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的日记,仿佛身临其境地了解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月里,一个德裔犹太小女孩(指安妮)和她的家人,以及他们家的“邻居”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我们是幸运的。而幸运的我们,需要感谢三个人
安妮的照片与英文简介,图源:百度图片
毋庸置疑,我们首先要感谢的是作者安妮·弗兰克,如果不是她怀揣着一个作家梦,在二战阴霾的笼罩下,在朝不保夕的日子里依然坚持写日记,我们又怎么能看到它呢。接下来,记译君觉得,我们需要感谢的人就是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了。作为家中唯一的幸存者,正是在忍着巨大的悲痛,一页一页地读完了自己女儿的日记,并决定将之出版的。如果没有他的决定,或许安妮的日记本会一直躺在一个角落蒙尘吧。
说完了这两个人后,记译君更想说的其实是第三个人——梅普·吉斯。她是安妮父亲的朋友,安妮的阿姨。安妮一家能够逃脱德国人的追捕,在荷兰一躲就是三年,梅普·吉斯功不可没。而且,在躲避“隐居”时,又是她经常去探望安妮一家,给他们送去慰藉的。最后,当安妮一家因为外人的告密被捕后,又是她,从安妮的藏身之所,发现了她的日记本,并珍而重之地保存了起来。
梅普·吉斯的书《回忆安妮》,图源:tta
记译君想,在收起这本日记时,米普·吉斯可能是想等同盟国击败德国,二战顺利结束,安妮走出“牢笼”后,她再把这本对一个小女孩来说视若珍宝的日记本还给那个可爱的孩子吧。可惜,她的希望落空了。在二战的战火即将熄灭时,安妮的生命之火却先熄灭了。所以,最后,在面对弗兰克一家最后的幸存者——奥托·弗兰克时,她只能把这本日记转交给了他——安妮的父亲,希望这本日记可以安慰一个受伤的父亲的心灵。
在这次重读《安妮日记》时,或许是年岁渐长(又或者说是毕竟年纪大了【捂脸】),所以,记译君注意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
首先,记译君在这次重读时发现,原来不仅安妮有写日记的习惯,她的姐姐同样也有这样的好习惯啊。也就是说,除了《安妮日记》外,实际上还存在着一本《玛格特日记》(安妮的姐姐名叫玛格特·弗兰克)。不过,直到今日,我们依然没有发现安妮姐姐的日记本。记译君觉得,或许以后我们也很难发现它了,很有可能,它已经彻彻底底地消失于二战的战火之中了。与此同时,战争吞噬的,还有安妮姐妹与几千万的生命。
不同年龄段的安妮照片,图源:51文档
接着,在这次重读中,记译君才发现,原来在进入她们那个隐藏之家前,安妮的姐姐曾经接到过当政的德国当局的通知——通知她的父亲前往劳动营报道。说是劳动营,但了解德国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那里其实就是人间地狱。
正是因为当时德国当局的迫害,安妮一家才不得不抛弃家业,躲进他们的“隐藏之家”里。记译君想,安妮一家的遭遇,想必是二战时期成千上万人的一个缩影吧。感谢《安妮日记》,让我们可以如此直观地看到战火下普通人的生活一角。
虽然因为躲藏而被迫“宅”起来的日子是枯燥的,但是,记译君也发现,在这两年零35天里,安妮一直心怀希望。从日记中,记译君发现,安妮一直希望战争赶紧结束,然后她要赶紧返回学校学习。
电影《新安妮日记》中的安妮形象,图源:豆瓣
在日记里,她畅想着自己先在巴黎学习一年,再到伦敦学习一年。她要学习自己喜欢的艺术史,学习各种语言,争取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以便于与各个国家的人顺畅地交流。在1944年5月11日(星期四)的日记中,安妮更是写道:“我希望做一名记者,写很多很多的东西,争取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
当时,捧着一本《安妮日记》的记译君想对几十年前的安妮说:“安妮,你的日记已经证明,你的确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是,紧接着,思绪停不下来的记译君,突然再次极度地厌恶起战争来。如果没有德国发起的二战,安妮需要藏起来吗?如果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并顺利长大成人,我们是不是可以读到安妮更多的作品呢?
可是历史无法改变,也无法假设,最终,记译君只能合上书本,掩卷长叹:都怪这该死的二战!
漫画家笔下的二战战场,图源:百度图片
来UC,看女神在发光,读者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安妮和《安妮日记》呢?欢迎点击加【关注】,留言参与讨论哦!
本文系历史记译原创,主要参考资料为《安妮日记》《回忆安妮》《安妮·弗兰克》,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觉得记译君的内容还行,能不能点击加【关注】呢?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