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7 00:59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个人目标演讲稿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演讲稿的主题,即个人目标。确保主题明确、具体,让听众能够迅速抓住演讲的核心。
2. 结构清晰:演讲稿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要引起听众的兴趣,主体部分要详细阐述个人目标及其重要性,结尾部分要总结全文,强化主题。
3. 语言表达:使用简洁、明了、生动的语言,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同时,注意语气、语速和语调的运用,使演讲更具感染力。
4. 内容充实:在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个人目标,包括目标的具体内容、实现目标的计划、所需资源、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策略等。确保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5. 逻辑严谨:演讲稿应具备严密的逻辑性,确保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在阐述个人目标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如时间顺序、重要性顺序等。
6. 举例说明:在阐述个人目标时,可以适当举例说明,使内容更具说服力。举例应具有代表性,与个人目标紧密相关。
7. 情感投入:演讲时,要充分展现自己的情感,让听众感受到你的热情和决心。情感投入可以使演讲更具感染力,让听众产生共鸣。
8. 适应听众:了解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20日电 (见习记者 安俐 记者 杨月)6月17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如穿云利箭,驶入茫茫太空。6月18日,在“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与互动引导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英雄杨利伟从发射现场赶来,为大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这一次三位航天员去执行任务,我在激动之余,也替他们感受到了压力。入舱之后他们的任务非常多,光螺丝就要卸1000多个。”杨利伟首次披露了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很多细节。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英雄杨利伟来到北京大学,在“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活动启动仪式上发表演讲。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安俐 摄
谈起本次出征的三位航天员,作为战友,杨利伟百感交集。“这一次,我们航天员的队伍平均年龄已经过50岁了,其中聂海胜已经57岁了。出征之前,为了让自己显得年轻、精神一些,他还把鬓角的白发染黑了。”
聂海胜和刘伯明已经不是第一次逐梦太空了,载人航天的灿烂征途,离不开航天员和家人们的担当与奉献。杨利伟回忆,“记得在神舟六号飞行前,聂海胜回家去看望母亲,海胜的母亲那时因为脑出血已经瘫痪在床不能说话了。当时海胜的弟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哥哥你放心地去飞吧,我们两个,一个尽忠,一个尽孝。’在备战神七的时候,伯明同志的母亲去世了,但家人为了怕影响伯明训练,并没有告诉他。”
杨利伟回顾,中国航天事业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一穷二白,到现在“北斗”的组网,“问天”的“探火”,“嫦娥”的取样,再到航天员入驻核心舱。他在演讲中提到,国际上把航天员叫作宇航员Astronaut,因为中国,英语出现了一个专指中国航天员的词叫Taikongnaut。回想我们在航天事业所取得的辉煌,这背后,是几代航天人不懈的努力。
神舟十二号出征前,杨利伟送乘组到发射场,曾和航天员一起来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据媒体报道,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的760多位烈士,平均年龄不足27岁。“正是有他们的默默奉献,才有了今天航天员遨游太空。”杨利伟说。回望烈士足迹,赓续航天精神。薪火相传,无数航天人和杨利伟一样,早已将航天梦融入青春血脉。
这场震撼人心的演讲,也是一堂蕴含着对青年一代殷切希望的大思政课。“当我们分享着伟大祖国迅猛发展的骄傲和自豪时,应该想想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我相信,当我们迈入下一个百年时,会有更多的青年人和我们一起去仰望星空,去逐梦问天。在那时,我国的航天事业不单单是跻身在航天大国之列,肯定会成为航天强国。我想要对青年朋友们说,让我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杨利伟说。
“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与互动引导活动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北京大学主办,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教育部社科司、中国青年报社承办,中国青年网、新浪微博协办。
来源:中国青年网
每周一早上,都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涭水河分校(下称实验二小涭水河分校)师生举行升旗仪式的日子。在升旗仪式上,学校会一位学生家长到校进行“国旗下演讲”,与全校师生分享“职业人的幸福与骄傲”。
“家长的演讲,回望职业生涯,思考职业意义,给孩子们建议,让学生心中有目标、成长有向往、努力有方向。”实验二小涭水河分校校长何建雯说,“开展‘国旗下演讲’活动,蕴含着学校对如何育人的思考。”
“我最喜欢一位建筑师阿姨的演讲,她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奥运村的建设,现在又投身于北京郊区乡村的建设工作。”六年级学生小臧说,“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和阿姨一样,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奋斗。”
小臧说的是四年级学生家长惠晓斐,她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参与奥运场馆建设和驻村的职业故事。惠晓斐告诉半月谈记者:“我希望通过讲述自己经历的科技奥运、振兴乡村的故事,孩子们可以了解建筑师、驻村第一书记的职业,知道国家现在需要什么人才,从而明确奋斗方向。”
实验二小涭水河分校德育主任殷嘉翌介绍,学校作为北京市西城区“小而美”项目的首批试点校,“国旗下演讲”是学校开设“家校社小而美,劳牵五育育全人”家校社联动思政课程中一个主要活动。系列活动从2022年9月正式开启,至今已有近百位家长进校演讲。
一年级开笔仪式上,何建雯为新生“朱砂启智”“‘国旗下演讲’的初衷是让不同职业的家长走进校园,拓宽师生视野,使其以小切口认知大社会,引导他们做更好的自己,培养心系国家、服务祖国的内驱力。”何建雯说。
2023年9月18日,一名担任过维和警察的六年级学生家长,在国旗下讲述了他两次奔赴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与战友一起处置大规模暴乱,帮助当地民众走出战乱恢复生产生活的经历。
演讲完后,学校师生心灵受到震撼。五年级的小李同学说:“‘蓝盔’叔叔的演讲,让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觉得自己很幸福,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长大后报效祖国。”升旗仪式上,家长在国旗下演讲“国旗下的演讲,受感染的不仅有学生。”何建雯说,这种仪式感让参加演讲的家长更加重视,准备演讲稿时常常将职业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老师从旁也深受感染。
“不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而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强大的祖国。”五年级4班班主任王莉莹至今记得维和警察演讲时的这句话,“当天班会上,我专门跟班里学生一起分享了这句话。”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紧张学习之余,她还在全班开展了4轮爱国诗词竞赛,让每一位学生上台演讲爱国诗词。
“班里一名学生演讲完后问我,为什么他一读起爱国诗词,就不禁挺起胸膛、声音上扬?我告诉他,这就是爱国的力量。”王莉莹告诉半月谈记者。
实验二小涭水河分校副校长王金莉说:“国旗下的演讲让全校师生体会到,我们是祖国的人,我们要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孩子在我发言后,觉得自己的妈妈非常棒。他对妈妈是警察也多了一份钦佩和自豪,还告诉我要‘做个最勇敢的超人女警察’。”谈及演讲感受,六年级学生家长徐睿一说,她与孩子因演讲产生更深链接的幸福感超越一切。
三年级2班班主任王晓烟告诉半月谈记者,在升旗仪式上,她会让当天父母参加演讲的学生,作为学生代表之一参加升旗仪式。“这种仪式感,让学生感到自豪,之后的学习也会更加努力。”
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家长给学生普及金融理财知识、在电网工作的家长讲西电东输的故事、在芯片公司工作的家长给孩子们讲芯片的应用及意义……这些与当下国家发展、日常生活结合紧密的演讲让学生受益匪浅。六年级学生小郝说:“我的爸爸是一名互联网工程师,他演讲时告诉我们应该把手机当成工具来用,而不是被手机所控制。”
何建雯介绍,参与演讲的家长不仅有金融、电网等工作人员,还有社区工作者、公交地铁服务者等。“我们想通过演讲,向学生传递每个岗位都需要奋斗,每个职业都需要尊重与创新,这些靠我们每个人自身的‘内驱’引发的不竭动力,最终推动社会和国家发展。”
“作为有800多人的学校,每周请一位家长来讲,学生在校6年,全校就有1/3的学生家长上台演讲过,它的激发带动作用,远远高于我之前的设想。这些家长是带着对学校的信赖与认同,带着自己的思考和情怀走进师生中间的。”何建雯说,原本计划开展一年的活动,在家长和师生的一片叫好中持续了下去。
现在,不少学生和家长主动要求参与活动,跟全校师生分享职业人的幸福与骄傲。六年级的小刘同学说:“我也希望我的爸爸妈妈有机会站在国旗下演讲,让同学了解他们的职业。”
何建雯认为,“国旗下演讲”让家校共育不再只是围绕着学习转,它有了更多新的实质内容,增进家校联系,共同营造出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家长们的职业故事带给孩子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这种家校互动的方式成本不高,但作用很大。未来,我们希望将活动长期化,并将它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